衛靈公篇第十五
共四十二則
(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在周遊列國時關於仁德治國方麵的言論)
15·1 衛靈公問陳①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②,則嚐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③
◎譯文
衛靈公向孔子問軍隊列陣之法。孔子答道:“祭祀禮儀方麵的事情,我曾經聽到過;軍隊的事情,從來沒學習過。”第二天便離開衛國。
◎注釋
①陳,即“陣”,陣法。
②俎豆之事,禮儀之事。俎和豆都是古代盛肉食的器皿,行禮時用它,因之借以表示禮儀之事。前文有此譯注。
③總體而言,孔子反對用戰爭的方式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爭端,雖然在具體問題上也有例外。孔子主張以禮治國,禮讓為國,所以他回答衛靈公後,便於次日離開衛國。
15·2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①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②,小人窮斯濫矣。”
◎譯文
孔子在陳國糧食斷絕,跟隨他的人都餓病了,沒法起床。子路很不高興地來見孔子,說道:“君子也有窮得毫無辦法的時候嗎?”孔子道:“君子雖然窮,但仍會堅持著;小人一遇窮困,便會無所不為了。”
◎注釋
①慍,yùn,憤怒,怨恨。
②固窮,固守窮困,安守窮困。
15·3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①
◎譯文
孔子道:“賜!你認為我是學習得多才能都記得住的嗎?”子貢答道:“是呀,難道不是這樣嗎?”孔子道:“不是的,我有一個基本觀念來將它們貫徹始終。”
◎注釋
①從此句可以看出,子貢他們所重視的,是孔子的博學多才,認為他是“多學而識之”;而孔子自己則認為,關鍵在於以忠恕之道貫穿其整個識行生涯。
15·4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譯文
孔子對子路道:“由啊!懂得‘德’的人太少啦。”
15·5 子曰:“無為而治①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麵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能夠無所作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隻有舜吧?他做了些什麽呢?隻是莊嚴地斷坐在朝堂的王位上罷了。
◎注釋
①無為而治,統治者不必有所作為便可以治理國家。《新序·雜事三》中雲:“故王者勞於求人,佚於得賢。舜舉眾賢在位,垂衣裳恭己無為而天下治。”“無為而治”是道家所推崇的治國方略,此處孔子表示讚賞,表明儒家雖積極進取,但仍留戀夏商周的法度禮治,但並非一定要求統治者無為而治。歸根結底,孔子仍是主張禮治。
15·6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①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裏②,行乎哉?立則見其參③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④。
◎譯文
子張問如何才能使自己到處行得通。孔子道:“說話要忠信,行事要篤敬,即使到了蠻貊地區,也可以行得通。說話不忠信,行事不篤敬,即便是在本鄉本土,能行得通嗎?站立時,就仿佛看到‘忠信篤敬’這幾個字顯現在麵前;坐車時,就好像看到這幾個字刻在車轅前的橫木上,(隻有做到這點)才能使自己到處都行得通。”子張把這些話寫在腰間的大帶上。
◎注釋
①蠻貊,古人對少數民族的蔑稱。蠻在南方。貊,mò,在北方。
②州裏,指近處。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裏。五黨為州,二千五百家。
③參,列,顯現。
④諸,於。紳,貴族士人係在腰間的大帶。
15·7 子曰:“直哉史魚①!邦有道,如矢②;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②!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譯文
孔子說:“好一個剛直不阿的史魚!國家政治清明時,他的言行像箭一樣直,國家政治黑暗時言行也像箭一樣直。好一個君子蘧伯玉啊!國家政治清明就出來做官,政治黑暗就可以把自己的主張掩藏在心中。”
◎注釋
①史魚,春秋時衛國(都於濮陽西南)大夫。名佗,字子魚,也稱史鰍。衛靈公時任祝史,負責衛國對社稷神的祭祀,故稱祝佗。吳國的延陵季子經過衛國時,讚史魚為衛國君子、柱石之臣。史鰍臨死時囑咐他的兒子,不要“治喪正室”,以此勸告衛靈公進用蘧伯玉,斥退彌子瑕,古人稱為“屍諫”。
②如矢,也像箭一樣直。矢,箭,形容其直。
15·8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譯文
孔子說:“可以同他談的話,卻不同他談,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談的話,卻同他談,這就是說錯了話。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說錯話。”
15·9 子曰:“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譯文
孔子說:“誌士仁人,不會因為貪生怕死而損害仁德,隻勇於犧牲來成全仁德。”
15·10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①之仁者。”
◎譯文
子貢問怎樣培養仁德。孔子道:“做工的人要想把活兒做好,必須先磨利他的工具。住在這個國家,就要侍奉大夫中的那些賢者,與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注釋
①《論語》中的“士”,有時指有一定修養的人,有時指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此處和“大夫”相提並論,應該是指已做官但官位不及大夫的人。
15·11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①,乘殷之輅②,服周之冕③,樂則《韶》、《舞》④。放鄭聲⑤,遠佞人。鄭聲**,佞人殆。”⑥
◎譯文
顏淵問怎樣去治理國家。孔子道:“用夏朝的曆法,乘殷朝的車子,戴周朝的禮帽,音樂就用《韶》和《武》。舍棄鄭國的樂曲,斥退小人。鄭國的樂曲浮糜**,小人危險。”
◎注釋
①行夏之時,指用夏正之曆。據古史記載,古曆法有夏正、殷正、周正之分。夏正即今之陰曆。殷正以陰曆十二月為正月,較夏曆差一月。周正以陰曆十一月為正月,較夏正差二月。陰曆合於農時,便於農耕。孔子重民事,故主張行夏時。
②輅,lù,古時候用的一種大車。商代的車子比周代的車子質樸些。所以《左傳》桓公二年也說:“大輅、越席,昭其儉也。”周製有五輅,玉、金、象、革、木,並多文飾,唯木輅最質樸。古人日用器物,唯車最貴,孔子主乘殷輅,尚質也。
③服周之冕,周代的禮帽比以前的華美,孔子不反對禮服華美的,曾讚美禹“致美乎黻冕”。周禮有六冕,以分等次。孔子主服周冕,即尚文之義。“乗殷之輅,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國思想的要義。
④《韶》是舜時的音樂。“舞”同“武”,周武王時的音樂。
⑤鄭聲,鄭國的樂曲,孔子認為是**聲。放,禁絕、排斥之意。
⑥夏朝的曆法有利於農業生產,殷朝的車子樸實適用,周朝的禮帽華美,《韶》樂優美動聽,這是孔子理想的生活方式。涉及到禮的問題,孔子還是主張“複禮”,但不是越古越好,而是有所選擇。此外,還要禁絕靡靡之音,疏遠侫人。
15·12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15·13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①者也。”
◎譯文
孔子說:“算啦!我從沒見過像喜歡美貌一般喜歡美德的人呢。”
◎注釋
①色,古代指容貌。此句據《史記·孔子世家》中載,孔子“居衛月餘,靈公與夫人(南子)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孔子因而發出感歎。
15·14 子曰:“臧文仲①其竊位②者與!知柳下惠③之賢而不與立④也。”
◎譯文
孔子說:“臧文仲大概是個竊居官位而不管事的人,他明知柳下惠賢良,卻不舉薦他做官。”
◎注釋
①臧文仲,魯國的大夫臧孫辰,臧哀伯次子,諡文,故死後又稱臧文仲。曆仕莊、閔、僖、文四朝。
②竊位,身居官位而不稱職。
③柳下惠,魯國賢者,本名展獲,字禽,又叫展季。“柳下”是其封地,因以為號。據《列女傳》,“惠”是他的私諡,非由國家授予的諡號。
④立,同“位”,即官位。
15·15 子曰:“躬自厚①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譯文
孔子說:“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那樣自然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了。”
◎注釋
①躬自厚,本當作“躬自厚責”,“責”字省略。厚,多、重。
15·16 子曰:“不曰‘如之何①,如之何’者,吾末②如之何也已矣。”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遇事從來不想想‘怎麽辦,怎麽辦’的,對他們,我也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注釋
①如之何,怎麽辦。“不曰如之何”意思就是不動腦筋。《荀子·大略篇》說:“天子即位,上卿進曰,如之何,憂之長也。”意思是指常說如之何的,是深謀遠慮之人。
②末,這裏指沒有辦法。
15·17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譯文
孔子說:“整天同大家聚在一起,不說一句有道理的話,隻喜歡賣弄小聰明,這種人真難教導啊!”
15·18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①,信以成之。君子哉!”
◎譯文
孔子說:“君子以義作為根本,依禮節加以推行,用謙遜的言語來表達,用忠誠的態度來完成。這就是君子了!”
◎注釋
①孫,同“遜”。“出”,指出言。鄭玄《注》雲:“孫以出之謂言語。”
15·19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譯文
孔子說:“君子隻慚愧自己沒有能力,不擔心別人不知道自己。”
15·20 子曰:“君子疾沒世①而名不稱②焉。”
◎譯文
孔子說:“到死而名聲不被人家稱頌,君子引以為恨。”
◎注釋
①沒世,死亡之後。
②名不稱,沒有聲譽,名聲不為人所稱頌。
15·21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譯文
孔子說:“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別人。
15·22 子曰:“君子矜①而不爭,群而不黨。”
◎譯文
孔子說:“君子莊矜而不爭執,合群而不結黨營私。”
◎注釋
①矜,jīn,莊重。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因為一個人說的話來舉薦他,也不因為一個人不好而摒棄他說的有益的話。”
15·24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①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譯文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呢?”孔子道:“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東西,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注釋
①“恕”隻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誰都可以這樣做,所以孔子在這裏言“恕”不言“忠”。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處理他人和自己關係的一條準則,這也是儒家倫理的一個特色。這樣,可以消除或減少別人對自己的怨恨,緩和人際關係,安定秩序。
15·25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①也。”
◎譯文
孔子說:“我對於別人,詆毀過誰?稱讚過誰?如果我有所稱讚,必然是曾考驗過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如此,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注釋
①直道而行,沿著直的道路走,喻指辦事公正。直道,正路。
15·26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①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②
◎譯文
孔子說:“我還能夠看到史書存疑的地方。有馬的人(自己不會訓練)先給別人使用,這種精神,今天也沒有了吧!”
◎注釋
①闕文,史官記史,遇到有疑問的地方便缺而不記,不妄以己意而另寫一字代之,叫做闕文。
②“史之闕文”和“有馬借人乘之”,其間的關聯有些難以理解,但二者仍有相關性。但史闕文,以待問。馬不能馭,借人之能代己調服。此皆謹篤服善之風。一屬書,一屬禦,皆為六藝。因此以二者作為例證。
15·27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①,則亂大謀。”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足以敗壞道德。小事情不忍耐,便會敗壞大事情。”
◎注釋
①小不忍,不僅是不忍小憤怒,也包括不忍小仁小恩,沒有“蝮蛇螫手,壯士斷腕”的勇氣,也包括吝財不忍舍,以及見小利而貪。有誌向的人,不會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更不應在小事上糾纏不清,而應有開闊的胸襟,遠大的抱負。
15·28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①;眾好之,必察焉。”①
◎譯文
孔子說:“大家都厭惡他,一定要去考察;大家都喜愛他,也一定要去考察。”
◎注釋
①《論語·子路篇》第二十四則,與此意同。孔子一方麵不會人雲亦雲,以他人標準決定自己的是非判斷,而要經過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再作出結論;另一方麵,一個人的好壞不是絕對的,在不同人心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別。
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①
◎譯文
孔子說:“人能夠把道發揚光大,不是用道使人的才能擴大。”
◎注釋
①人必須首先修養擴充自己,才能把道發揚光大;而反過來,以道弘人,用來裝點門麵,嘩眾取寵,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所為。
15·30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①。”
◎譯文
孔子說:“有錯誤而不改正,那個錯誤便真叫做錯誤了。”
◎注釋
①是謂過矣,《韓詩外傳》卷三曾引孔子的話說:“過而改之,是不過也。”關鍵不是過,而在於能否改過,以及今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15·31 子曰:“吾嚐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①
◎譯文
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飯,整晚不睡覺,而苦思冥想,這沒有絲毫益處,不如去學習。”
◎注釋
①此句為闡述學與思的關係。思是理性活動,其若發覺言行不符或者違背了道德,就要改正過來;另一方麵是檢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標準,就要堅持下去。但學和思不可以偏廢,隻學不思不行,隻思不學也是十分危險的。
15·32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①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譯文
孔子說:“君子隻謀求學術,不謀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餓肚子;學習,可以得到俸祿。君子隻擔心道不能行,而不擔心貧窮。”
◎注釋
①祿,做官得到的俸祿。這一章可以和“樊遲請學稼”結合來看。
15·33 子曰:“知及之①,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譯文
孔子說:“憑借聰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就是得到,一定會喪失。憑借聰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能保持它。不用嚴肅的態度來治理百姓,百姓也會不會認真(生活勞作)。聰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能保持它,能用嚴肅的態度來治理百姓,但動員百姓時若不遵循禮法,那麽也是不完善的。”
◎注釋
①知及之,中的“之”,似是小則指卿大夫士的祿位,大則指天下國家。不然,不會涉及臨民和動員人民的。
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譯文
孔子道:“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驗他,卻可以讓他們承擔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讓他們承擔重大使命,卻可以用小事情考驗他。”
15·35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①。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譯文
孔子說:“百姓需要仁德,比對於水火的需要更迫切。我隻見過人跳到水火裏死去,卻從沒未見過踐履仁德而死的。”
◎注釋
①甚於水火,《孟子·盡心上》說:“民非水火不生活。”指百姓沒有水和火就無法生活。此處強調仁義道德對於民的重要性。
15·36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譯文
孔子說:“麵對著仁德,就是老師,也不和他謙讓。”
15·37 子曰:“君子貞①而不諒②。”
◎譯文
孔子說:“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小信。”
◎注釋
①貞,一說為“正”,一說為“大信”。《賈子·道術篇》雲:“言行抱一謂之貞。”此處解釋為“正”意更佳。
②諒,拘泥。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中解“諒”字為假借“勃”,意為固執。
15·38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①。”
◎譯文
孔子說:“侍奉君上,認真工作,把領取俸祿的事放在後麵。”
◎注釋
①食,即食其祿,拿俸祿。
15·39 子曰:“有教無類。”
◎譯文
孔子說:“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類。”
15·40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譯文
孔子說:“主張不同,不互相商議。”
15·41 子曰:“辭達①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言辭,足以表達意思就行了。”
◎注釋
①辭達,言辭能表達意思。過於浮華的詞藻,孔子不讚同。
15·42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譯文
師冕來見孔子,走到階沿,孔子道:“這是階沿。”走到坐席旁,孔子道:“這是坐席。”都坐定了,孔子告訴他說:“某某在這裏,某某在這裏。”
師冕告辭。子張問道:“這是同樂師講話的方式嗎?”孔子道:“是的,這就是幫助樂師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