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談話語

(1597年作 1612年增訂 1625年再次增訂)

有些人說話時一心想以能言善辯而博得機敏的美名,而不想以洞察真偽贏得明斷的盛譽,仿佛知道可以說什麽,不知道應該想什麽倒是一件應當稱道的事情似的。有些人善於老生常談,總是那一套。這種貧乏大多令人生厭,一旦被人發現,就被傳為笑談。

談話中最可貴的一點就是引起話頭,還要控製場麵,轉換話題,能做到這一點,一個人就可以左右局麵了。談話時,應靈活多變,講時事結合原則,夾敘夾議,既提問題,又談見解,亦莊亦諧,因為無論什麽事扯得太遠,像我們現在說的,搞疲了,就顯得枯燥無味。

說到諧謔,有幾件事情應當避免,即宗教、國事、偉人、任何人目前的重要事務、任何應當憐憫的事情。然而有人認為不衝口說出一些尖酸刻薄、擊中要害的話就不足以顯示他們的聰明機智,這種傾向應當予以約束。

小子,要少用鞭子,緊拉韁繩。

而且,一般說來,人們應當辨別苦與鹹。毫無疑問,喜歡冷嘲熱諷的人由於讓別人害怕他的機智,他也不得不害怕別人的記憶。

問得多就學得多,而且也多得他人的歡心。如果他的問題針對的是對方的專長,上述情況就尤為突出。因為這樣一來,他就給了他們以說話為樂的機會,而他自己則會不斷地積累知識。但是不要提令人討厭的問題,因為隻有盤問者才會那樣幹。他還得注意務必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不僅如此,如果有人想壟斷談話,一說到底,他就要設法將這種人引開,好讓其他人插進來,就像有人跳“加戀舞”時間太長時,樂師們所做的那樣。

別人認為你懂得的事情,你有時候佯裝不懂,那麽以後遇上你確實不懂的事情,別人也以為你懂。

談話時應該少說自己,什麽該說,要選擇得當。認識一個人,總是說話帶刺,“他一定是個聰明人,因為他千言萬語說不完自己”。隻有在一種情況下,一個人可以體體麵麵地讚揚自己,那就是讚揚他人的長處,尤其是他認為自己也有那種長處的時候。少說使別人敏感的話,因為談話應當海闊天空,不必直奔任何人的家門。我認識兩個貴族,他們都是英格蘭西部人,其中一個愛冷嘲熱諷,但總在家裏大宴賓客,另一個便問在前者家中赴過宴的食客:“老實告訴我,那裏有沒有冷嘲熱諷?”食客回答說發生過如此這般的事情。那位老爺說:“我早就料到他會糟蹋一桌美筵的。”

慎言勝過雄辯。打交道時說得投機勝過說得天花亂墜、頭頭是道。說得淋漓酣暢,若沒有精彩的對答,則顯得乏味。對答如流,隨機應變,但不能作胸有成竹、洋洋灑灑的發言,則顯得淺薄、虛弱。我們在動物身上看到,跑直道最弱的往往轉彎最快,獵狗和野兔之間就有這種差別。切入正題前引言閑語大多令人厭煩,一句沒有,則顯得過於率直唐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