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夢

夢到底是什麽

幾乎每個人都做夢,但是了解夢的人卻很少。這種狀況可能會讓人大吃一驚。夢是人類心理一種很常見的活動。人們對它一直很感興趣,但是對於它代表的意義卻一直迷惑不解。有許多人認為這種現象意義深遠,它奧妙無窮而又十分重要。從最遠古的人類起,我們就能發現這種興趣。然而,一般而言,人們對做夢時自己在幹什麽,或為什麽會做夢等,還一無所知。據我所知,隻有兩種夢的解析理論是容易理解並且合乎科學的。這兩種學派分別是心理分析的弗洛伊德學派和個體心理學派,它們都聲稱要理解和解釋夢現象。在這兩者之中,恐怕隻有個體心理學家才敢說,他們的解釋完全符合常識。

可以肯定,以往解釋夢的嚐試都是不科學的,但是它們也值得加以關注。至少,它們能揭示以前人們把夢當作是什麽,以及他們對於夢所抱的態度。既然夢屬於人類心靈的一種創造性活動,如果知道了人們想從夢中得到什麽,我們就了解了夢的目的。

在我們剛剛開始對夢的研究之時就已經發現,人們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夢與未來有某種神秘的聯係。人們一直以為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有神靈、仙人或者逝去的祖先在夢中出現,幫助他們。當人們遇到困難時,就希望夢給他們指點迷津。

解夢的古書把夢與某個人的命運聯係到了一起。原始人認為夢是某種預示和征兆。希臘或埃及人常常到寺院中去求夢,希望神明在夢中給他們指點未來。這種夢被他們看作治病驅邪的良方。美洲的印第安人常常利用滌罪、齋戒、沐浴等方法把自己的夢引出來,並且按照夢的指示行事。在《舊約》中,同樣記載著夢可以預示未來。即使現在,仍有人會認為夢中的事會在現實中發生。他們堅信夢中的自己是預言家,夢可以帶他們進入未來的世界,並預料到將要發生的事。

從科學角度看來,這些觀點著實可笑。從我對夢開始研究的那一刻就知道,人們在夢中的預測能力遠遠比不上清醒的時候。

夢中的思想不會比醒著的時候更敏銳、更清晰,隻能更加混亂和費解。然而,夢與未來有某種聯係的傳統觀點也許並不完全錯誤。如果我們客觀地分析,就可能找到解開問題的鑰匙。夢在一定程度上,真的會為我們找到要走的路。顯而易見,很多人都把夢視為問題的解決之道。我們可以推測出,人做夢的目的是為了探尋未來的發展方向,是為了尋求克服困難的解決方法。但是說夢有著未卜先知的作用,未免有點牽強。我們還得自己去想用怎樣的方法可以解決問題,最有希望在哪裏獲得這種解決方案。

顯然,夢中的任何方法都不如我們在深思熟慮之後得出的方法適用。所以,可以說那些靠做夢解決問題的人不過是異想天開。

弗洛伊德對夢的理解

在弗洛伊德心理學派看來,夢是有科學意義的,但是弗洛伊德在解釋這些觀點的時候卻將夢脫離了科學的範疇。比如,他在研究夢的時候將人的大腦白天和晚上的活動差異作為前提,把“意識”和“潛意識”看成相對立的兩麵,夢的規律則與白天的思維截然不同。這些觀點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原始人和古代哲學家在處理思想概念問題時,總是習慣於把它們放在兩個極端進行研究,認為它們是完全對立的。在神經功能症人群中,這種簡單對立或二元思維最為明顯。這些人普遍認為左右、男女、冷熱、輕重、強弱是相互對立的。但是從科學的角度講,它們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並非對立。它們就像尺子上的刻度,隻是按照相對的位置進行排列。好與壞、常態與變態當然也不是對立的,而是同一事物的變異。那麽,把清醒和睡眠、白天的思維和夢中的思維完全對立,當然也就不科學了。

弗洛伊德學派的另一原創觀點認為,應該把夢歸於性的背景下。這一觀點同樣把人們的正常活動與夢境分離開來。如果這種觀點正確,那麽夢就不是人格整體的表達了,而隻是其中的一部分。弗洛伊德學派也承認上述觀點有所欠缺,但是弗洛伊德則認為人在夢中還會有一種死亡的願望。也許這種觀點有其正確性。

之前我們提到,夢的目的之一是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但這也表明了個人勇氣的不足。據此來說,弗洛伊德的定義過於隱晦,他無法讓我們探尋整體人格是如何通過夢境反映出來的,並且夢又好像完全脫離了現實生活。不過,在弗洛伊德的觀點中也有一些很有趣的、有價值的線索。比如,夢的內容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身後潛藏的思想,這一點對我們很有用處。在個體心理學中,我們也有類似的觀點。心理分析學派忽視了科學心理學的前提——人格的整體性和個人行為的一致性。

這種缺點可以從弗洛伊德學派對幾個關鍵問題的解釋中可以看出來。“夢的目的是什麽?我們為什麽會做夢?”心理分析學派的回答是:“為滿足個人沒有實現的願望。”但是,這種觀點並不能解釋一切。假設一個夢是撲朔迷離的,或者某個人忘記了它,又或者無法理解它,哪還有滿足可言?每一個人都會做夢,但是幾乎沒有人了解自己的夢。這樣,我們從夢裏又能得到些什麽快樂?如果我們能把夢中的人生和白天的生活完全分開,並能理解夢的滿足不切實際的話,我們也許就能了解夢對主人公的作用。但是這樣一來,我們便喪失了人格的統一性。夢對清醒狀態的人也就毫無用處了。從科學的觀點看來,人在做夢和清醒時都是同一個人,夢的目的也必須適用於人格的統一性。

然而,有一種類型的人,我們無法把他夢中實現的願望和他的整個人格聯係起來。那就是被慣壞的孩子。他們會常常問:“我怎樣做才能讓願望得到滿足?我可以從生活中得到什麽?”

這種人會在夢裏尋找想要的東西,其他方麵的表現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弗洛伊德的觀點就會現,他所講的隻是被慣壞的孩子的心理學,他們認為自己的本能不容受到限製,並且認為其他人都沒有存在的必要,他們也常這樣問:“我為什麽要愛周圍的人?難道他們愛我嗎?”心理學分析學派對被慣壞的孩子做了極其細致的研究。但是他們獲得滿足的方式隻是無數追求優越感的手段之一。而且,這種追求也不是他們人格表現的主要動機。

如果我們真正知道了夢的目的,也就知道了被遺忘的夢或者令人費解的夢所起的作用了。

個體心理學對夢的探究

在二十五年前,我剛剛開始研究夢的意義時,它成了最讓我困惑的問題。我認為,夢中的生活和清醒時的生活是一致的,它們之間並不是對立的關係。如果白天我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刻苦鑽研,那麽晚上的夢境中我會思索同樣的問題。人們在夢中也會向著目標奮勇前行,仿佛在夢中也要追求優越感。所以,夢一定是生活方式的產品,它有助於某種生活方式的建立,並使之付諸實踐。

強化人生態度

有一種事實能幫助我們弄清夢的目的。我們做夢,但是早上醒來後,我們通常都把夢忘掉,似乎不留一絲殘痕。但這是真的麽?真的什麽東西都沒留下嗎?當然不是。我們還留有夢所引起的許多感覺。夢中所有的景象已經消失,夢中的事件也隨之而去,留下來的隻有一些感覺。夢的目的必然是在於它們引起的這些情緒。可見,夢隻是引起這些情緒的一種方法、—種工具而已。

個人的情緒必須和他的生活方式必然保持一致。夢中的思想和清醒時的思想並沒有絕對的差異,它們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

如果將它們之間的差異做一下概括,即夢中的思想與現實有一定的差異,但是它並不是脫離現實的。我們睡覺時,仍然與現實保持聯係。如果白天我們被某種事煩擾,那麽夢中同樣會被它困擾。在夢中我們不讓自己從**掉下來,能下意識挪動身體,這也說明睡夢和現實是相聯係的。一個母親可以在喧鬧的大街上睡著,但是孩子一個輕微的動作就會將她驚醒。這就說明即使在夢中,我們仍與外界保持接觸。但是,雖然感官還有知覺,卻已經弱化了,所以,我們和現實的聯係自然也就減少了。在做夢的時候,我們都是獨處的,社會的壓力不再沉重,我們對周圍環境的警惕性也有所放鬆。

隻有在毫無壓力,真正有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之後,我們的睡眠才會不受幹擾。而夢是對平靜睡眠的一種幹擾。所以,可以這樣說:隻有在我們無計可施、壓力重重,現實問題接踵而來之時,我們才會做夢。夢的任務就是應付難題,並提供解決辦法。

由於在夢裏不能全盤考慮,問題會顯得容易對付,其解決方案也隻要求自身做出最少的努力。夢的目的是支持自身的生活方式,並激發與之相適應的情感。生活方式為什麽需要支持呢?它容易受到什麽東西的攻擊呢?對其迎頭痛擊的就是現實和常識。因此,夢的目的就是抵抗常識的進攻,來支援生活方式。這就給了我們一個有趣的見解。如果某個人不想通過常識來解決問題,他可以用夢引發的感覺來堅定自己的態度。

這樣看來,這種行為似乎和我們清醒時的生活是矛盾的,但其實並不矛盾。我們在睡覺時的感覺和清醒時的感覺仍是一致的。如果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某人不想按照常理辦事,那麽他就會找到各種理由為自己的做法辯解,來證明自己選擇的正確性。

比如,一個人想不勞而獲,不為社會做貢獻,那麽賭博對他來說就是一個機會。他也明白很多人都因賭博輸得精光,可是他仍抱有僥幸心理,發財致富,逍遙度日。會怎麽做呢?他滿腦子都是暴富後的場景——買豪華汽車,住奢侈豪宅,成為聲名顯赫的富豪。這些幻想的場景激勵著他前進。最終,他違背常識,走上了賭博的道路。

類似的事也會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我們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人告訴我們有一部戲劇很好看,我們就想立馬放下手中的工作去觀看演出。處在熱戀中的男女也會想象自己的未來生活。如果他確實對感情投入,那麽他所設想的畫麵必定是美滿幸福的。如果他對未來很悲觀失望,那麽他們的未來就蒙上了一層陰影。不管怎樣,他的感覺會不斷地得到刺激,通過他的感覺,我們可以判定他屬於哪種類型的人。

如果夢醒之後,我們除了感覺,什麽都沒有留下,那麽對常識又有什麽影響呢?夢是常識的敵人。如果我們稍加注意,就會發現那些不受感情蒙蔽、隻按照科學規律辦事的人很少做夢或者幾乎不做夢。另外一些人則背離常識,不喜歡用正常、有效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常識是合作的一個組成部分,缺乏合作素養的人不喜歡常識。這樣的人頻繁做夢,他們害怕自己的生活方式受到抨擊,也想逃避現實生活中的挑戰。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夢填滿了生活方式和現實問題之間的鴻溝,這樣生活方式就無須改變了。

生活方式是夢的主宰,它可以激起人的某種情緒。我們發現,一個人的其他表現和特征同樣會出現在夢中。不管是否在做夢,我們處理問題的方式總是固定的,但是夢卻為我們的具體做法提供了支持和理由。

如果這種觀點正確,我們在理解夢的征程上,又邁出了全新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夢裏,我們欺騙著自己。每個夢都屬於自我陶醉,自我催眠。它的唯一目的就是引起一種心境,讓我們準備應付某種問題。其中,我們會看到和個人日常生活完全相同的人格。此外,我們還會看到他在大腦的工作,仿佛正準備著他將在白天用的那些情緒。假使我的說法沒有錯,那麽在做夢的過程中和其中所使用的方法,都能看到自我欺騙。

我們發現了什麽呢?首先,我們發現了某種對夢中景象、事件、意外事故的選擇。以前,我們也提過這種選擇。當個人回顧過去時,他把自己經曆過的景象和事故重新加以整編。我們說過,他的選擇是順著自己意思的。他從記憶中選出的,隻是能夠支持他優越感目標的事件。同樣,在夢的構成中,我們也隻選出和行事方法一致的,又能反映生活方式要求的事件。選擇的意義隻不過是生活方式與現實困難之間的關係。在夢中,生活方式可以我行我素。但是,解決現實中遇到的困難時,我們必須借助常識,然而生活方式卻仍然不肯讓步。

象征與隱喻

夢的構成要素是什麽?從古時候起,人們便已經發現,夢主要是由隱喻和象征構造而成的。當代的弗洛伊德也特別強調了這一點。正如一位心理學家所言:“在夢裏,我們都是詩人。”然而,夢為什麽不用簡單幹脆的語言,而要用隱喻和詩來表達?假如我們不用隱喻和象征,而是坦率地說出,我們便無法避開常識。隱喻和象征可以是荒誕不經的,它們能把不同的意義聯係起來,它們也能夠同時代表兩種事物,而其中之一很可能是不合邏輯的。

它們可以引起某種感覺,而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又常會遇見。當我們想糾正別人時,我們會說:“別跟孩子一樣!”我們會問:“幹嗎哭呢?難道你是女人嗎?”當我們使用隱喻時,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情,常常將兩種毫不相關的東西聯係在一起。

當一個彪形大漢和一個小矮子生氣時,他可能會說:“你是一條毛毛蟲,隻配在地下爬。”用這種隱喻,他成功地表現了他的憤怒。

隱喻是一種很巧妙的表達方式,我們可能會利用它自欺欺人。當初荷馬就用了一種過於誇張的手法來形容希臘軍隊像雄獅一樣橫掃戰場時的情景,給我們頭腦中留下了雄壯的場麵。你認為他真的想詳細描寫那些滿身汙垢、滿地亂爬的可憐的士兵們嗎?不是的,他想讓士兵們像雄獅一樣勇猛。我們知道他們不是雄獅,但是如果詩人據實描寫,他們氣喘籲籲、汗流浹背,然後偃旗息鼓,最終才又鼓起勇氣。敘述他們身著破舊的盔甲,以及躲避危險的情景,這樣細數他們戰爭中的細節,還會給我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嗎?隱喻是抒發美好、激發幻想和想象力的。但是必須注意如果生活方式不正確的人掌握隱喻和象征的話,將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一場考試對一個學生而言,再尋常不過了,他隻需運用常識勇敢麵對就行了。但是,如果他存有逃避的習慣,他就可能夢到自己上戰場。他將如此簡單的事用隱喻的方式表達出來,就為他的逃避提供了充足的理由。或許他還會夢到自己站在懸崖邊上,必須往後退,否則就有可能掉下萬丈深淵。他必須創造出一種心境幫自己逃避考試,因此他用懸崖來比擬考試,以此來欺騙自己。同時,我們還會發現夢中常用的另一種方法:當遇到問題時,先將它精簡壓縮,直到剩下整個問題的一部分,然後再以隱喻的形式將其他部分表達出來,並當作原來的問題來處理。

例如,另—個學生可能比較勇敢而有遠見,他希望能完成學業並通過考試。然而,他仍然渴望能獲得支持,並借此收獲信心——他的生活方式需要這些東西。考試前的一個晚上,他夢見自己站在一個山頂上。他所處的情境是非常簡單的。他全部的生活環境隻有最小的一部分表現出來了。對他而言,這場考試意義重大。它的許多方麵都被排除掉了,剩下的是他集中注意於成功的展望上,這樣,他便激起了對自己有利的感覺。次日清晨,他起床時覺得精力充沛,心情愉悅,而勇氣更勝往昔。他已經成功地把麵對的困難最小化了。可是,盡管他獲得了信心,但是他仍然欺騙了自己。他不是運用常識,全心全意地麵對這個問題,他隻是激起了一種自信的心境而已。

特意去激發自己的感覺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為。當人想要跳過一條小河時,總會先數一、二、三。難道數數真的很重要嗎?跳過小河與讀數真的有聯係嗎?其實沒有任何關係。但是讀數卻可以激起他的某種情緒,讓他的力量匯集起來。我們的頭腦中已經有了某種生活方式,但是要想使它得到強化,方法之一就是激發自己的情緒。我們每天都在為此而努力,但是也許在夢中的它會表現得更加清晰。

下麵讓我們舉個例子來看一下,人是怎樣用夢來欺騙自己的。在一戰期間,我在一所專門治療神經功能症患者的醫院當院長。當遇到那些懼怕戰爭的士兵時,我會找一些簡單的事情來幫助他們。這對於減輕他們的壓力十分管用。一天,我接待了一名士兵,他是我在這裏見過的最健壯的人。我給他做檢查時,他顯得很失落,我不知道該怎麽醫治他。我當然想把前來就診的所有士兵送回家,但是這必須經過高級將領的批準,並且我也不可能照顧到所有的戰士。對於這個士兵的病症我有些難以確定,但是檢查完,我還是告訴他:“你神經有點過敏,但是你很健康,很強壯。我可以讓你做點簡單的事情,這樣你就不用上戰場了。”

這個士兵可憐兮兮地說:“我隻是一個窮學生,還得靠兼職教幾個學生來養活我的父母。如今我不能再教書了,他們就會挨餓。如果我無法幫他們,他們就會死的。”我想應該幫他找個輕鬆點的工作——把他送回家,推薦他在機關中任職。但是,我擔心這樣的診斷書會惹惱那位高級軍官,恐怕會一怒之下把他送上前線。結果,我決定盡自己所能地照實填寫。我證明他隻適合於保衛工作。

回家的當天晚上,我就做了一個噩夢。夢中的我成了一名殺人凶手,一麵瘋狂地在黑暗狹長的街道上奔跑,一麵極力回想殺了誰,可是無論如何都想不起來,但感覺告訴我:“我的確殺了人。我的生命也要結束了,一切都完了。”因此,我在夢中呆若木雞,冒出陣陣冷汗。

醒來後,我的第一個念頭是:“我殺了誰?”我馬上便想起:“假如我不把那個年青士兵安置在軍事機關中服務,他可能會死在前線。那麽我就成了凶手。”可以看到我如何激起一種心境來欺騙我自己。我不是凶手,如果這件不幸的事真的發生了,我也沒有罪。但是,我的習慣卻不容許自己冒這個險。我是醫生,我的責任是挽救生命,不是把人推進火坑。

我再度想起假如我給他一份輕鬆的工作,上司可能送他上前線,這樣會把情況搞得更糟。我終於拿定主意,如果要幫助他,唯一要做的就是遵從常識的判斷,不讓它擾亂我的生活。因此,我還是證明了他隻能擔任保衛工作。以後發生的事情證明:遵從常識是上策。那位軍官看了我開的診斷書後,把它往桌上一扔。我想:“現在他要把這個家夥送到前線了。看來我是應該寫明派他到機關去的。”但是,他卻批道:“軍事機關服務,六個月。”最後,我才明了:原來那位軍官受了賄賂,有意要調他到輕鬆的單位。那個年輕人從來沒教過書,他說的也沒有一句實話。他編了個故事,是要我證明他隻能做些輕鬆工作,以便讓那位軍官能在診斷書上做批示。從那天起,我認為還是不要做夢的好。

夢的作用就是欺騙和迷惑人,因而,它難以琢磨。由此,我們應該將夢擱置一旁,按照常識辦事。如果我們理解夢的話,就不會受夢境的欺騙了,它們就再也不能調動我們的情緒了,那麽其目的就無從實現了。

夢是現實問題和生活方式之間的橋梁,但是生活方式無須強化。我們應該直麵現實。夢的種類千差萬別,它表明了當某個人麵對困境時,生活方式需要支持的時機。因此,對夢的解讀也因人而異。象征和隱喻沒有固定的理解模式,因為夢是生活方式的創造物,是個人對特定情境的解讀中抽取的。在本文中,我描述了幾種典型的夢,並無意提出解釋夢的經驗法則,而是希望幫助人們理解夢和它的意義。

夢境解析

很多人做過會飛的夢。這和其他的夢一樣,同樣是為了激起人的某種感覺。它們留下了一種輕鬆愉快的情緒,把人從低處帶向高處。它們把克服困難和追求優越感看作是很簡單的事。它們讓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勇敢無畏、高瞻遠矚、壯誌淩雲的人,即使在睡夢中我們也不會忘記自己的目標。這樣的夢暗示著一個問題:“我應該繼續向前還是止步?”答案則是:“我的前途暢通無阻。”

同樣,沒有夢到自己從高處跌落的人也是為數很少的。這是值得關注的,它說明在人的頭腦中,充滿了自我保護的心理和對失敗的恐懼,同時缺少克服困難的勇氣。如果我們平時常常告誡孩子保持警惕,就很容易理解這種夢境了。人們常常對自己的孩子說:“不要爬椅子,不要動剪刀,別玩火。”孩子常常被這種虛幻的危險包圍,當然也有真的危險。但是,把孩子嚇得膽小如鼠,是無法幫他應對真正的危險的。

當我們夢到自己癱瘓或者趕不上火車時,其內在意義是:“如果我不用費力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該有多好呀!所以我一定要繞道行走,我要故意遲到,免得再遇到這類問題。我就是要讓時間的火車離我遠遠的。”

有許多人夢見過考試。有時,他們會很驚訝地發現這麽大年紀竟然還去參加考試,而且是他們很久以前便已經通過的一門科目,現在又通過了考試。對某些人,這種夢的意義是:“你還沒有準備好對付眼前的問題。”對另一些人, 也許會是這樣:“以前也許你通過了,但是你必須接受眼前的考驗。”對於一個人的象征意義和另一個人的絕對不會相同。關於夢,我們必須首先考慮的是它留下來的情緒,以及它和整個生活方式之間的關係。

我曾治療過一個三十二歲的神經功能症患者。她在家裏排行老二,跟大多數次子一樣,她有著雄心壯誌。她事事想爭第一,想讓所有問題得到完美的解決。她來找我時,精神幾近崩潰。她愛上了一個比她大的已婚男人,這個男人在事業上一敗塗地。她想過嫁給他,可是他卻沒法跟妻子離婚。後來,她做了一個這樣的夢:她在鄉下的時候將自己的公寓租給了一個男人,這人搬進來不久就結婚了。但是這人卻付不起房租,他不大誠實,還很懶惰,所以,她將那個男人趕走了。我們可以很快看到,這個夢和她的現實有著很大的關係。她在猶豫自己要不要嫁給這個事業受挫的男人。這個男人很窮,無法養活她。有一次,這個男的帶她出去吃飯,卻沒錢付賬。這就更容易讓她和夢中的那個男人相比。這個夢引起了她不能結婚的感覺。她是一個有遠大誌向的女人,她不想一生跟隨一個貧窮的男人。她用了隱喻的方法問自己:“如果他是租住我房子的人,當沒有錢付房租時,我該怎麽辦?”答案就是:“他必須搬出去。”

然而,這個已婚男人並不是她的房客,拿他們互相比較可能並不合適。供養家庭的丈夫和付不起房租的房客也不一樣。可是為了要解決她的問題,為了要更自信地遵守她的生活方式,她給了自己一種感覺,“我不能和他結婚。”用這個方法,她避免以常識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而隻選出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同時,她把愛情和婚姻的整個問題簡化到最小,以便它們能夠嵌入這個隱喻,“一個男人租了我的公寓,如果他付不起錢,他必須滾蛋。”

因為個體心理學的治療方法一直致力於提升個人應對生活的勇氣,所以在治療過程中,夢境會發生變化,慢慢變得充滿自信。一個憂鬱症患者在即將痊愈時,做了這樣的一個夢:“我一個人坐在長凳上,暴風雨突然來了。幸運的是,我很快跑進了丈夫的房間,因而沒有被它襲擊。然後,我在報紙的招聘欄中幫他找了一份合適的工作。”這個病人也能理解這個夢的含義。這表明她想和丈夫和好如初。最初,她抱怨丈夫無能、不思進取,連養家都困難。而從夢中我們可以看出,她懂得了:“和我丈夫在一起總比獨自麵對困難好得多。”也許我們會同意她的看法,但是她向丈夫妥協的做法仍然隱含著一種不甘,就像焦急的娘家人替她出的主意一樣。她過於強調自己的危險,並且還沒有做好與丈夫合作的準備。

一個十歲的小男孩被帶到我的診所來治療。老師說他是一個卑鄙的孩子,經常陷害其他同學。他在學校中將偷來的東西放在別人的課桌裏,讓別人受到懲罰。這種現象隻有在他技不如人時才會發生。他想羞辱其他人,證明別人陰險狡詐,而不是他。如果他的想法的確如此,我們便可以估測,他的行為肯定受到了家庭環境的影響,他想讓家裏某個人因此而內疚。這個十歲的孩子曾因為向一位孕婦扔石頭,引起了麻煩。也許在他這個年齡,已經明白懷孕是怎麽回事。我想他應該是討厭懷孕的,還要看他是否有弟弟妹妹,或許是他們的到來讓他感到不開心。在老師口中,他是“害群之馬”,他常常騷擾別的孩子,給他們起外號,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他還會追趕甚至欺負小女孩。我想他很可能有一個被他視為敵人的妹妹。

後來我們弄明白了,他是家中的長子,還有一個四歲的妹妹。從他母親口中得知,他對妹妹很好。這一點實在出乎我們的意料——這樣的一個孩子不可能愛他的妹妹,之後的調查會證實我們的懷疑。他的母親還說,她和丈夫的關係非常融洽。對於這個孩子而言,的確令人遺憾。對於他所犯的錯,他的父母顯然沒有任何責任,他的邪惡也許源於他自己的本性,也許來自宿命或是某個遙遠的祖先!

我們常常聽說這樣的例子:幸福的婚姻,優秀的父母,令人厭煩的孩子。教師、心理學家、律師、法官常常遭遇這樣令人遺憾的事情。實際上,這種看似“美滿的婚姻”常常給孩子帶來很嚴重的問題,如果他看到母親對父親關愛有加,就會心生怨恨。

他想讓母親將愛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並且不想讓母親關心其他人。美滿的婚姻對孩子的成長不利,那麽不幸的婚姻會更為不利,我們應該怎麽解決這種問題呢?就第一種孩子而言,我們應該培養他的合作精神,必須把他帶入真正的婚姻中,從而避免他隻關注一個人。這個孩子被寵壞了,他想奪取母親所有的愛。一旦覺得母親的關注不夠,他就會不斷製造麻煩。

我們馬上就發現了證據。這位母親從來不自己責罰這個孩子,她總是等父親回來懲罰他。也許她心太軟,覺得隻有男人才配發號施令,隻有男人才強大到去處罰別人。也許她希望這個孩子依附於她,並且生怕失去他。無論如何,她把孩子帶得對父親沒興趣,不願和他交流,並且經常和他發生摩擦。我們還聽說,雖然他的父親全心全力地照顧著家庭,但是由於這個孩子,他在一天工作結束之後,總是不想回家。他處罰孩子相當嚴厲,常常對孩子拳打腳踢。據說,這個孩子卻並沒有因此而憎恨他的父親。這也是不可能的,這個孩子並不是低能兒童。他已經學會了如何巧妙地隱藏自己的情感。

雖然他很喜愛妹妹,卻又經常對她拳打腳踢,根本不跟妹妹好好玩。晚上,他隻能睡在餐廳的沙發**,而妹妹卻睡在父母房間的兒童**。如果我們設身處地地替這個男孩想一下,父母房間的嬰兒床肯定也會攪得我們心神不寧。我們試圖去思考、去感受、去理解他,這個孩子也想被媽媽關注,可是晚上妹妹卻跟媽媽靠得這麽近。因此,他必須設法靠近母親。男孩的身體很健康,出生時是順產,吃了七個月的母乳。可能他的胃不太好,因為當他突然改用奶瓶時,他吐奶了,一直持續到了三歲。雖然現在他飲食良好,營養充足,但是他對自己的胃一直耿耿於懷。他以為這是自己的一個弱勢。現在我們更能理解他向孕婦扔石頭的原因了。他對於飲食非常挑剔。他不喜歡家裏的飯菜,他的母親就給他錢,讓他到外麵買自己喜歡吃的。然而,他還是到處對鄰居們宣揚,父母經常讓他挨餓。這類把戲他已經練得爐火純青了,他重獲優越感的方法就是詆毀別人。

現在,我們已經可以了解他到診所來時所說的那個夢了。

“我是西部的牛仔,”他說,“他們把我趕到墨西哥,我必須自己一路奮戰,才能回到美國。有一個墨西哥人想攔住我,我就在他肚子上踢了一腳。”這個夢的意義是:“我被敵人包圍。我必須浴血奮戰。”在美國,牛仔被當作英雄人物一樣崇拜,他以為追趕小女孩或踢別人的肚子都是英勇的體現。我們已經看到,肚子在他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把它當作容易受傷的要害。他的胃一直不好,他的父親也患有神經性胃病,並且一直在抱怨。可見,在這個家庭中,腸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小男孩的目的就是攻擊別人的要害。

從他的夢中和行動上,我們都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方式。如果我們不把他從生活的夢境中喚醒,他會一直這樣生活下去。他不但與自己的父親、妹妹、其他小孩,尤其是女孩作對,還會向那些阻止他的醫生宣戰。夢裏的衝動會促使他繼續自己的行動,他要成為一個英雄,他要征服別人。除非讓他認識到自己是在自欺欺人,否則他便無藥可救。

我在診所中向他解釋了他的夢。夢中的他生活在一個充滿敵意的國家,那些想阻止他、懲罰他的敵人都是墨西哥人。等他再次來到我的診所,我們問道:“從上次見麵到現在,你覺得自己有什麽變化嗎?”

“我以前是一個壞孩子。”他回答道。

“你以前都做過什麽?”

“我欺負比我小的女孩。”

這並不是在悔罪,更像是在炫耀武力。診所的人們都想幫他改正,他卻認為自己一直都是個壞孩子。他似乎在說:“別想改變我,我會踢你的肚子!”我們該拿他怎麽辦呢?他仍然在做夢,仍然扮演著英雄。我們必須先消除他由這個角色所獲得的滿足感。“你難道認為,”我們問他,“英雄真的隻會追小女孩嗎?這也算得上英雄嗎?如果你要當英雄就該去驅趕那些身高體壯的女孩子!否則你就不要追趕女孩子!”這是治療的一方麵。

我們必須讓他認識清楚,讓他放棄這種自討苦吃的生活方式,就像諺語說的“往他湯裏吐口痰”。這樣的話,他就不再迷戀這口湯了。另一方麵是要激勵他合作,找到人生的意義。沒有人會去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除非他覺得積極進取一定會失敗。

一位獨居的二十四歲女孩,從事著一份秘書工作。她抱怨說她的老板是個欺軟怕硬的人,這讓她難以忍受。她還覺得自己不會有朋友和真正的友誼。從經驗中我們能夠得出:一個人如果無法獲得朋友,是因為他的支配欲望太強烈,他隻關注自己,他的目的也隻是在於顯示自己的優越感而已。可能她與她的老板是一種類型的人,都想操縱控製他人。這樣的兩個人碰到一起,必定會火星四射。這個女孩兄弟姐妹七個,她是家中最小的,也是家裏的寵兒。她的外號叫“湯姆”,可見她很想讓自己成為男孩子。這就讓我們更加深了懷疑,她追求的優越性就是要控製他人。也許她認為男人就可以控製他人,並且不受他人的控製。她很漂亮,她認為別人喜歡她,就是因為她甜美的長相,所以她一直很怕麵目受損或者毀容。在這個時代,漂亮的女孩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更容易控製他人,對此她也心知肚明。然而,她希望當個男孩子,並用男人的方式來駕馭別人,因此她也不會因為自己的美麗而得意揚揚。

她記得最早的事是曾受過一個男人的驚嚇,她承認現在仍然害怕遭到那些盜賊或瘋子襲擊。她既然想成為男孩,卻害怕盜賊和瘋子,這的確令我們有些不解。但是,仔細想想就會覺得並沒有什麽稀奇的了。正是因為這樣的恐懼,才使她有了這樣的目標。她想置身於一種受自己掌控的環境中,避開其他各種情景。

她無法控製那些盜賊或瘋子,所以她想把那些人徹底消滅。她想搖身一變,成為男人。如果失敗,她就會對環境漠不關心,甚至裝聾作啞。我們把這種對女性角色不滿的現象稱為“男性傾慕”

其實這就是她的生活方式,她想要的就是這種感覺。可是,她認為自己的位置並不穩固,別人也應該注意到她的危險,別人應該對她悉心照顧,這樣她才可以繼續站在別人的頭頂上。她已經鎖定目標:“雖然我身為女孩,但我想成為男人。”她也和其他最小的孩子一樣,誌向遠大。但是她隻想獲得優越的地位,而不是要適應環境,並且她一直生活在恐懼和失敗之中。如果要幫助她,就要讓她適應女性的角色,消除對男性的恐懼和過高的期待,並平等友好地對待周圍的人。

有一個女孩在十三歲的時候,弟弟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死了。

她最早記得這樣一件事:“我弟弟在剛學走路的時候,有一次,他抓住一把椅子想向上爬,可是椅子倒了,砸在了他身上。”這是另外一次事故,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她對生活中的危險充滿恐懼。她說:“我常常做一個非常奇怪的夢:我在大街上走著,路麵上有一個大坑,我卻沒有看見。往前走著,我就掉了進去,坑裏滿是水,剛一碰到水,我就打了個冷戰,馬上醒了,心髒狂跳不止。”

其實,這個使她迷惑不解的夢並沒有什麽奇怪之處。可是如果這個夢揮之不去,對她來說就是神秘莫測的。這個夢是在提示她:“小心,生活中有很多危險,你卻對此一無所知。”但是,它的實際意義遠大於此。如果你沒有什麽地位,就不會掉下來;如果她有掉下來的危險,就證明她一定認為自己淩駕於他人之上。所以,在這個例子裏,她好像在說:“我地位很高,我要時時小心,千萬別掉下來。”

在另一個例子中,我們將觀察同樣的生活方式是否會在最初的記憶和夢中發揮作用。有個女孩子告訴我們:“我很喜歡看人家建造房屋。”我們猜測:她是很願意合作的。一個小女孩子當然不能參加修房蓋屋的工作,但是從她的興趣中,可以看出她喜歡分擔別人的工作。“那時,我是個小孩,站在一扇很高的玻璃窗前,那些玻璃方格仍然曆曆在目,就像昨天剛見過一樣。”如果她注意到窗子很高,在她心中已經有高矮對比的印象了。她的意思是:“窗子很大,而我很小。”聽到她感覺自己很小,我並不奇怪。正因為如此,她才會對大小的對比這麽敏感。她之所以說清楚地記得這件事,隻是誇口而已。

現在,讓我們討論一下她的夢:“我跟好幾個人一起坐在一輛汽車裏”,正如我們想象的,她具有合作精神,所以很喜歡和別人在一起。“我們一直開到叢林前麵才停下來。每個人都跑下車,往樹林裏鑽去。大多數人都比我長得高。”她又一次注意到了大小。“我追上了他們,跟著進入了一個電梯,接著電梯降到了一個十英尺深的礦井中。我們想,如果我們走出電梯,肯定會吸入毒氣的。”她描述著危險,人類並不總是英勇無畏的。“後來,我們安全地走出了電梯。”從這裏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的樂觀精神。如果一個人樂於合作,那麽他必定會勇氣十足,積極樂觀。“我們在那裏玩了一分鍾,然後又坐著電梯上來了,很快地跑回了汽車裏。”我確認這個女孩非常喜歡合作,但是她仍然希望自己長得更高大一些。我們可以發現她有一種壓力,因為她經常踮著腳走路。但是由於她對人友好熱情,善於團結協作,這種壓力就被抵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