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人與同伴

加強合作

互相交往是人類曆史上最悠久的活動,正是對同類的興趣促使了人類不斷進步。在家庭中,對他人的興趣是維係家庭最基本的。據我們所知,在最早的人類中,這種傾向促使人類形成了以家庭為主的群居生活。原始部落用共同的符號把各個成員團結起來,使用這些符號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能夠團結協作。最簡單的原始宗教是圖騰崇拜。某個部落可能崇拜蜥蜴,另一個部落可能崇拜水牛或蛇。崇拜同樣圖騰的人會住在一起,彼此互相合作,情如手足。這些原始風俗是人類深化合作的一個巨大進步。

在原始宗教的祭祀日,每一個崇拜蜥蜴的人都會和同伴聚集在一起,討論農作物的收獲問題,以及如何保護自己,以免受洪水猛獸的侵害。這就是祭祀的意義。

婚姻通常都被認為是一件涉及集體利益的事情。所有圖騰崇拜相同的成員都必須遵守部落的規定,在自己的部落外找尋配偶。我們應該認識到婚姻並不是私事,而是全體成員熱心參與的共同事務。結婚後,雙方必然會負有責任,因為這是一項社會任務。整個社會都希望孩子身體健康,並且具備合作精神。因此,婚姻中的每個人都要樂於合作。原始社會用圖騰崇拜和複雜的製度來控製婚姻。在今天看來也許可笑至極,但在當時卻是極其重要的。其實,它們的真正目的在於加強人類之間的合作。

宗教中最重要的教誨之一是“愛你的鄰居”。在此,我們又看到另一種形式,其目的也是增強人類之間的興趣。有趣的是,即使從科學的立場,我們也能夠認識到這種目標的價值。被寵壞的孩子會問我們:“為什麽要愛我的鄰居?他們愛我嗎?”這句話體現出他缺乏合作訓練,並且自私自利。對別人冷漠無情的人,在生活中會遇到最大的麻煩,也最可能做出損人利己的事。

人類中的所有失敗者,都是從這群人中發展而來的。各種宗教和信仰都以自己的方式促進合作。依我看來,任何人隻要是以合作為最終目的,我便完全讚同他。爭鬥、批評和貶低對方都是不必要的。我們還不知道什麽是絕對真理,而且,也有許多不同的方式可以達到合作的目的。

我們知道有許多政治製度都是可行的。但是,其中如果缺少了合作精神,那不管是誰執政都將一事無成。每位政治家都必須把人類進步作為最高追求,而人類的進步則意味著更高程度的合作。我們經常難以判斷哪位政治家或哪個政黨能夠真正領導人民取得進步,因為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的生活方式來判斷的。但是,如果一個政黨能使其黨內成員關係融洽,我們對於它的活動就沒有異議。

同樣,在國家動向上,如果當權階級的目標是在把兒童培育成良好的公民,並增強人們的社會情感,讓人們尊重自己的傳統,熱愛自己的國家,有權按照理想製定或修訂法律,那麽我們就讚成它的綱領。同樣,班級活動也是群體活動和集體合作。如果它的目標也是人類進步,我們就不應該對此抱有偏見。因此,所有的活動都隻應以能否加強相互情感作為其判斷價值。我們會發現促進合作的方法不可勝數。這些方法或許有高下之分,但是,隻要能夠增進合作,即使不是最好的辦法,也大可不必一路窮追猛打,置之死地而後快。

我們所反對的是隻講索取,自私自利的人生觀。這對個人的進步和團體的發展來說,都是最大的障礙。隻有關愛同伴,我們的各種能力才能得到發展。聽、說、讀、寫能力的前提是跟別人溝通。語言本身就是人類共同創造的,也是社會興趣的產品。理解能力也是公共的,不是私人的專屬品。理解以人類的常識為基礎,讓我們彼此心有靈犀,並促進了人類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有些人對個人利益和自我優越感趨之若鶩。這是因為,他們賦予了生活一種私人意義,認為生活是為他們所獨享的。這不能稱之為理解,但是,這種看法確實獨樹一幟。我們發現這種人無法和其他人聯係起來。當看到隻關注自我的人時,我們經常會發現他臉上有一種羞愧或茫然的表情。在罪犯或瘋子的臉上,我們也會看到同樣的表情。他們不用眼神來跟別人交流,因為他們的思維方式很怪異。有時候,這種兒童或成人甚至對他們的同伴也不屑一顧。他們會轉移視線,打量別處。在許多神經功能病症中,都可以看到這種交際失敗的情況。例如強迫性的臉紅、口吃、**、早泄等等,這些例子都揭示了當事人交際困難的現象,歸根結底是由於對別人缺乏興趣造成的。

最嚴重的孤立可以使人發瘋。如果能激發他們對別人的興趣,即使瘋狂的人也不是無藥可救的。但是相比其他表現,這種病人更難接近,或許隻有自殺者能與之相提並論。因此,要治療這種案例是一種藝術,而且是一種高難度的藝術。我們必須贏得病人的合作,這一點隻有耐心以及最仁慈、最友善的態度才能做到。以前,曾經有人哀求我盡力去治一個患有早發性癡呆症的女孩子。她患病已經八年了,最後這兩年她是在一家精神病院度過的。她像狗一般狂叫,到處吐口水,撕扯自己的衣服,並且想要吞下自己的手帕。我們可以看出她對人類一點都不感興趣。她想要扮演狗的動機,我們能了解一二。她覺得母親把她像狗一般看待,她的行為或許是在說:“我越看你們這幫人類,我越希望自己是一隻狗。”我連續對她說了八天話,她卻沉默不語。我繼續和她說話,三十天後,她才開始以含糊不清的語言作答。我對她很友善,她因此受到了鼓勵。

即使這一類病人受到鼓勵,他也不知道怎樣利用勇氣。他對同伴也是非常排斥的。當他的勇氣提升到某種程度,而他又不願意進行合作時,我們能夠推測出他的行為。他就像問題兒童一樣,會做出種種惡作劇,打破任何能夠拿到的東西,或攻擊監護人。當我第二次和這個女孩子談話時,她開始動手打我。我不得不考慮要如何應付。唯一能讓她感到意外的就是放棄抵抗。你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女孩——她長得並不強壯。我任憑她打我,友好地看著她。她完全沒有料到,頓時敵意全消。她還是不知道把勇氣放在哪裏,於是把我的眼鏡打破了,劃傷了手。我並沒有批評她,而是幫她包紮好了手。一般人遭到這種暴力侵害,會用錯誤的方式對待她——把她關在房間,鎖起來。如果要挽救這個女孩,我們必須要另辟蹊徑。期望瘋子像正常人一樣行動,是最大的錯誤。幾乎每個人都會因為瘋子的荒誕行為而怒火中燒——他們不吃不喝,撕扯自己的衣服等。就讓他們隨心所欲吧,除此之外,我們別無他法。

自此之後,這個女孩逐漸恢複了。一年過後,她沒有複發。

一天,我在去她待過的那家精神病院的路上碰到了她。“你在幹什麽呢?”她問我。“跟我來,”我回答說,“我要去你待過兩年的那家精神病院。”我們一起進入了這家醫院,我叫來了診治過她的那個醫生,當我給另一個病人診治時,順便請他跟這個女孩談談。當我回來的時候,那個醫生怒氣衝衝。“她十分健康,”他說道,“但是有一件事讓我不舒服。她說她一點也不喜歡我。”此後,我跟這個女孩斷斷續續地聯係了十年,期間她一直很健康。她賺錢養活自己,與同伴們相處融洽,見過她的人都不相信她曾經是個瘋子。

妄想症和抑鬱症這兩種病人跟正常人的差異最為顯著。患有妄想症的病人指責所有的人,認為他們沆瀣一氣,預謀要陷害他。而患抑鬱症的人會責怪自己,例如,他會說“我毀了整個家庭”,或者“我的錢都沒了,我的孩子們會餓死的”。雖然這個人聽上去是在責備自己,但這隻是表麵現象,他真正埋怨的其實是別人。例如,一位聲名顯赫、事業成功的女士遇到一次意外,而不能參加社會活動了。她有三個女兒,都結婚成家了,因此她覺得非常孤獨。同時,她又失去了丈夫。她以前受人恭維,現在她想要彌補失去的東西。她開始周遊歐洲,可是她始終找不回當初的感覺,於是她得了憂鬱症。她的朋友們開始疏遠她。在這種情況下,憂鬱症對這些人是一種巨大的考驗。她給女兒們發電報讓她們回來,可是每個人都找借口不回來看她。她回到家時,最常說的就是:“我的女兒們都對我很好。”事實是,女兒們誰也不管她,隻雇了一個護士照料她。如今,她回到了家裏,女兒們隔三岔五地來一趟。我們不能聽她的話的字麵意思,其實這些話是一種控訴。每個了解她的人都知道這是她的抱怨方式。抑鬱症患者好像對別人懷有長期憤慨和不滿,但是為了得到他人的關心、同情和支持,隻能自怨自艾。抑鬱症患者初期的記憶是這樣的:“我記得自己想要躺在長椅上,但是我的哥哥在那裏躺著。

我就大哭起來,他受不了,隻得離開了。”

抑鬱症患者可能以自殺作為報複的手段。因此醫師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免給他們自殺的理由。我自己解除這種緊張的方法,也是治療中最重要的原則:“不要做任何你不喜歡的事情。”這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認為它是整個病症的根源。如果抑鬱症患者能夠隨心所欲地做喜歡的事,他還會埋怨誰?他為什麽還要報複別人呢?“如果你想上戲院,”我告訴他,“或者想去度假, 那麽就去吧!如果你在路上發現你不想去了,那麽你就回來。”

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好的情況,可以滿足他的優越感。他就像上帝一樣可以為所欲為。從另一方麵來說,這種情況並不能很好地適應他的生活方式。他想要的是獨攬大權,可以對別人頤指氣使。如果人們對他百依百順,他就沒有控製他人的必要了。

這條原則讓病人十分放鬆,我的病人中從未發生過自殺事件。當然,我們也應該知道,最好有人看護這種病人。不過,我的某些病人沒有受到過這種特殊照顧。但是,隻要有人在旁邊看著,危險就不會發生。

一般情況下,病人會回答:“可是我什麽也不想幹。”對這種回答我早有準備,因為我已經耳熟能詳了。“那就避免那些討厭的事”,我會這樣告訴他。然而,有時候他會說:“我喜歡整天躺在**。”我知道如果同意他躺著玩,他就會改變主意。我也明白如果阻止他,那麽他一定會跟我大幹一場。不過,我經常表示同意,因為這也是其中一條原則。

下麵這種方法對他們生活方式的攻擊更為直接。我會告訴他們:“如果你照著我的話做,你在兩個禮拜內就會痊愈。每天你都要嚐試著取悅別人!”請注意這件事對他們意味著什麽。他們原先心裏隻有一個念頭:“我要怎樣才能使那個人煩惱?”這些回答都很有趣。有些人可能說:“對我來說,這是小菜一碟。我對這再熟悉不過了。”其實他們從來沒有做這件事。我要求他們仔細考慮一下我說的話,但是他們置若罔聞。於是,我告訴他們:“當你睡不著的時候,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去想怎樣才能取悅別人。這樣,你的健康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第二天,當我看到他們的時候,我問他們:“你有沒有照我的話去做?”他們回答道:“我昨天剛一躺下就睡著了。”當然,這些都是在恭謙友好的氛圍下進行的,不能擺出一副盛氣淩人的架勢。

其他人會回答:“我永遠也做不到,我太煩了。”我告訴他們:“煩就煩吧,沒什麽關係。隻要你能偶爾想想別人就行了!”我要他們把興趣轉移到別人身上。許多人會說:“我為什麽要討好別人?他們又不來討好我!”“你要為你的健康著想,”我回答道,“他們早晚也會吃虧的。”我有一次遇到一個十分特殊的病人,他說:“我已經照你說的話想過了。”這讓我很高興。我挖空心思地增強病人的社會興趣,因為我知道患上這種疾病的真正原因是缺乏合作,我想讓他也看到這一點。隻要他能站在平等合作的立場上,與同伴建立關係,他就痊愈了。

另外一種明顯地缺乏社會興趣的例子,是所謂的“過失犯罪”。例如,有一個人把點著的火柴扔在地上,引發了一場森林大火。又如,在最近的一起案件中,有個工人結束一天工作,回家時,把一條電纜橫放在了馬路上。結果一輛摩托車撞上了電纜,駕駛員摔死了。在這兩起案子中,肇事者都不是有意的。對於這些災難,他們似乎不必受道德的譴責。然而,他們不會替別人著想。他不知道要采取預防措施來保障他人的安全。比較常見的缺乏合作精神的表現形式為:衣著邋遢的兒童,喜歡在人群中故意踩別人的腳尖,常常出現摔盤子砸碗的行為,或者把壁爐的裝飾敲下來。

社交興趣與社會平等

對同伴的興趣是在學校和家庭中訓練出來的。我們已經了解了哪些情況可能會妨害孩子的發展。社會情感或許不是由遺傳得來的本能,但是它的潛能則是由遺傳得來的。這種潛能是由母親的技巧和對孩子的興趣,以及孩子本身對環境的判斷發展而來的。如果他覺得別人居心叵測,而他自己又四麵楚歌無路可退的話,他就不可能與人為善。如果他認為別人都是他的奴隸,那麽他就不會服務他人,而是要統治他們。如果他隻關注自身的感覺和舒適,他就會逃避社會。我們已經知道如何最容易讓孩子感到平等並關愛他人。父母必須是一對好朋友,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友誼。

這樣,他們的孩子才會覺得在家庭之外,也有值得信賴的人。我們也提過,在學校裏,應該使孩子覺得自己既是班裏的一分子,又是其他同學的朋友,並能夠充分信任他們。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隻是整個生活的一部分,它們的目標是教導孩子成為良好的公民,成為全體人類平等的一分子。隻有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才能積蓄勇氣,沉著冷靜地處理問題,積極探索解決的辦法,並為人類謀福利。

如果他愛好交際,並且工作積極、婚姻幸福,又有所貢獻的話,那麽他就不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或者一無是處。他會覺得這個世界是個友善的地方,他對任何事都能處之泰然,他會遇見自己喜歡的人,應付困難時也能得心應手。他會覺得:“這個世界是我的地盤,我必須積極進取,不能畏縮不前。”他知道現在隻是人類曆史中的一瞬,他隻是整個人類過程的一部分。同時他也感到想要有所建樹,並對人類發展添磚加瓦,當前恰逢其時。在這個世界上仍然存在著許多邪惡、困難、偏見和災難。但這個世界是我們的,其優點和缺點也屬於我們。我們需要在勞動中改善環境。我們可以斷定如果每個人行事正確、勇於擔當,那麽他就已經盡心盡力了。

勇於擔當就是要以合作的方式,認真負責地解決生活中的三個問題。我們對於一個人的所有要求,以及我們能夠給予的最高榮譽,就是他必須工作認真、與人為善,並對愛情忠貞不渝。一言以蔽之,他必須證明自己是一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