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符元年,長安已經換了皇帝。與羅隱同歲的先帝懿宗撒手歸西,去世時,長安還在迎送佛骨的狂歡之中。而新登基的小皇帝李儇,年僅十二歲,大唐的氣運,著實越來越讓人擔憂了。

不管嘛!不論如何,科舉還是要赴的!當年十月,羅隱北上長安,繼續為考進士鋪路。這一次,他拜謁了一眾高官,希望能得到切實的幫助。羅隱年過不惑,名聲響徹四海,但科舉方麵仍無動靜,實在著急。不過,這也可能是因為羅隱長得著急。這次上京,羅隱專程拜見宰相鄭畋,鄭畋和鄭家小姐都很喜歡羅隱的詩。鄭家小姐還有意嫁給羅隱,隻不過還沒見過羅隱本人。鄭畋也知道,女兒一讀羅隱的詩,就要在自己麵前誇羅隱,也趁著羅隱來訪,讓女兒看看其尊容。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鄭小姐隻是在簾子後麵看了一兩眼,就忘記了之前的“文字單戀”。羅隱在簾外不明所以,而鄭小姐已轉身回屋,再也不提喜歡羅隱這回事。

乾符二年(875年),羅隱一如既往地沒中。但他已經習慣了,轉身就離開長安,繼續四處拜訪。可這一年,鹽販王仙芝起兵反唐。必須說的是,家住山東的黃巢,也是一位如羅隱一般不得誌的讀書人。可黃巢並沒有向現實妥協,讀書無路,就幹脆扛起了刀槍。

羅隱沒有“上梁山”。盡管局勢不算太平,這一年他仍然從長安去了南昌,又轉移到了汴梁。北上之時,又見所過之處滿目瘡痍、盡是殘破,更可氣的是,這並不是起義軍的所為,而是唐軍的傑作。

四十四歲的羅隱忍不住了,直接寫信斥責朝廷主將宋威,提出以下四點批評:

一、你有在認真打仗嗎?

二、你的軍隊是土匪嗎?

三、你對得起你的職務嗎?

四、和前人比你算老幾?

批評很尖銳,用處嘛……和羅隱考科舉差不多。

盡管如此,當年秋天,羅隱還是到了長安。在資格考中,名列前十。高興沒多久,羅隱接到了兩個噩耗:一、考試未如期舉行;二、父親去世了。不過,這一場沒能如期舉行的考試,一年後朝廷又給補上了,但結果照舊,羅隱沒中。這兩年,羅隱在長安認識了一個小老弟鄭穀,羅隱“十舉不第”,這個小老弟“六舉不第”。鄭穀最終考中進士,還留下了“鄭鷓鴣”的美名。也正是羅隱沒中的這一年,王仙芝被殺,其大旗被黃巢接過。黃巢轉戰兩浙、福建,而老家的董昌、錢鏐等人正在組織軍隊,對抗黃巢。羅隱不知,錢鏐即將一戰成名,最終改變自己的命運,他此時還在難過地賦詩,“控訴”二十年倒黴科舉路:

逐隊隨行二十春,曲江池畔避車塵。

如今贏得將衰老,閑看人間得意人。

——《偶興》

是啊,失意人都不敢去曲江池遊走,擔心妨了得意人未來的好運。有人問羅隱,一會兒憤世嫉俗,一會兒汲汲名利,這不是打自己臉嗎?羅隱趕忙搖頭,說,自己根本的人生價值,在於著書立說、流芳百世,要不然編纂《讒書》幹什麽!自己拜訪權貴,那是因為自己要生活,何況自己拜訪的人,為人都還不差嘛!雖然自己現在考不中,但也不放棄,如果不考,就難以發揮自己的才幹回報社會。中年的羅隱,倒是沒有深陷考試危機,反而轉為了清醒的孤高客、不屈的奮鬥者。

黃巢的軍勢日益壯大,戰火在各地燃燒。羅隱的詩中,真切地描摹著戰爭的殘酷。雖然他依舊給權貴寫詩,同他們交往,但比起早年的牢騷和盼望,此時更多了對時事的關心。他給汝州李刺史送行,希望刺史多關心被戰火**的汝州百姓、謹修城防;當年秋天南下,聽說黃巢攻打浙江的消息,羅隱為家鄉的安危憂心忡忡。隨著戰爭擴大,羅隱幹脆到池州隱居起來,畢竟命最要緊。唐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黃巢入長安,僖宗倉皇西逃。李家“名場麵”重現,末世的繁華一碰即碎。

盡管北方戰火連天,南方仍然太平。鑒於時局動**,國家求才,羅隱決定和舊友顧雲出去碰碰運氣。他們來到揚州高駢幕府,這裏有同在長安考試的舊交周繁,有新羅國的才子崔致遠。上次過揚州,在一片煙火盛景中遇上了節度使李蔚,頗得對方賞識。這次過揚州,四海動**,滿地荒蕪,遇上的儒將高駢年老智昏,也並沒有留自己的意思。反而是舊相識顧雲,長得好看,又中了進士,頗得高駢喜歡。羅隱待不住,幹脆又回到故鄉去了。

高駢,字千裏,世代將門,但能詩好文。“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就是他老兄的名句。高駢曾長期征戰西南,抵禦南詔、平定交趾,是晚唐難得的名將。可此時的高駢,迷信道教,身邊圍了一群道士。殺人場裏走出來的高駢,如今隻想在揚州這煙柳繁華地,搞些迷信活動,似乎陰功勝於軍功,《道德經》勝於積德誌了。這種頹唐和自滿愈演愈烈,等到節度淮南,他已經進入了走火入魔的狀態。黃巢兵興,他認為招安是上策,簡單派點兒人圍追堵截,嚇一嚇就是了。他和朝廷說:“你看你看,我嚇了嚇他們,他們就歸順朝廷了,這有什麽可以擔心的!”轉身回府,繼續煉丹!

廣明元年,黃巢大軍臨近淮南,朝廷和麾下將士,都期待著高駢出征。畢竟,淮南兵多將廣、糧草充足,與流竄各地的黃巢一戰,大有勝算。不過,高駢擔心的不是黃巢,更不是朝廷,是周圍的鎮海節度使周寶、武寧節度使時溥。在他心裏,他們隨時對揚州這塊肥肉虎視眈眈。老儒將,變成了自私的神棍。他決定外事不決問占卜。占卜的結果當然是不可以打,而這個時候,高駢身邊的道士呂用之補充說:“如果現在打仗,您將功高震主。黃巢遲早有滅亡的那天,您還是保全實力要緊。”

高駢聽了,非常滿意,這麽會說話,不如多說點!很快,呂用之變成了高駢身邊的紅人,帶著以張守一、諸葛殷為代表的江湖騙子、市井無賴,在高駢身邊混吃混喝,參謀軍事。

高駢按兵不動,固守富貴;黃巢一路北上,攻破長安,包括年輕的僖宗在內,天下人大失所望,都知道高駢變成了騙子。朝廷削奪了高駢的不少差事,帳下的將士離心離德。然而羅隱來到揚州,看到的依然是年老智昏、剛愎自用的高駢,絲毫沒有悔改、反省或者警惕。

高駢當然不會用羅隱,因為他專心煉丹,且正在為朝廷的舉動生氣。更重要的是,呂用之當然不會用羅隱,因為自從把高駢“送”去修仙,呂用之就成了揚州的頭號人物,甚至募起了私兵。這都是羅隱看在眼裏的。羅隱第二次到揚州,看見一座巨大的“延和閣”拔地而起,金碧輝煌,鋪玉雕畫,異香撲鼻。當他知道實情,不由得嗤之以鼻——這是呂用之當年借宿過的一座破屋爛廟,一人得道,廟也升天了!

羅隱聽說,高駢與宰相鄭畋關係不洽,他聽信呂用之造謠,以為宰相要派人來刺殺自己。高駢嚇得半死,一代儒將趕緊向“仙術”求援,裝扮成婦女模樣躲了起來,張守一假扮成高駢。為了把戲演真,張守一找來豬血,灑滿臥室,一派血腥場麵。次日,高駢一看,果然有人來殺自己!趕忙拿出寶貝,犒勞張守一。

如果這隻是聽說,那麽羅隱還有親眼所見。人們為高駢建了一所祠堂,那當然要有石碑吹噓高駢功績。這塊石碑忽然“人間蒸發”,不知所在。不一會兒有人報告:“是非自然因素,把石碑送到大街上了!”高駢覺得真神了!趕緊讓人敲鑼打鼓,迎接神碑。羅隱擠在圍觀群眾中,看到石碑還動不了。呂用之讓高駢寫幾個字貼上去,這塊石碑又動了!

真的是神碑嗎?不,這都是呂用之安排好的鬧劇。第二天,揚子縣官接到投訴,一位老太太家的耕牛夜裏被借去拉碑,牛蹄都磕破了。

一代名將,墮落至此,羅隱無話可說。羅隱在高駢精心打造的後土廟裏題詩一首,說高駢不顧百姓死活,自私修煉金丹,搞那麽多有的沒的,不過是自欺欺人。高駢大怒,派人追趕,羅隱早就溜了。這個故事是真是假,無從考證,但羅隱有一首《題延和閣》詩,精準預言了高駢的命運:

延和高閣勢淩雲,輕語猶疑太一聞。

燒盡餘香無一事,開門迎得畢將軍。

光啟三年(887年),走火入魔的高駢被部下畢師鐸殺害。畢師鐸也是老迷信,說借高駢的人頭,去安揚州的人心。這就是用“魔法”對抗“魔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