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人生也不是沒有舒心坦**的日子,接下來的六年裏,國家太平無事,溫庭筠一邊尋找著工作和出人頭地的機會,一邊在祖國各地遊山玩水。盡管自稱太原並州人,可那是祖先溫大雅、溫彥博等人的起家之地,父輩們卻是在東南立身的。東南吳中是溫庭筠成長的地方,也是他的舊鄉。二十歲出頭離家,走過了蜀中、隴右、關洛的山山水水,最令他魂牽夢縈的,還是吳越的水榭、宮苑和溫柔的吳女。回東南吧,那裏有家有田,可以安撫安撫在長安受驚的靈魂。
從長安出發,一路東行,至洛陽而南折,又由汴梁之間向揚州而去。
他聽說,寫“粒粒皆辛苦”的李紳正在揚州做節度使。溫庭筠打算到他那裏碰碰運氣。剛到揚州,溫庭筠就寫了一封情感真摯的信,信中大談李紳的好,為了表示親近,溫庭筠翻出了多年前和李紳見麵的舊事——盡管李紳應當不太記得那個來訪的小朋友了。信入使府,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溫庭筠不想再等,幹脆返鄉。
池塘白鷺翩翩飛起,柳下荷花隨風搖擺,江南的生活是如此安逸,可以吹散長安的喧囂,撫慰那顆敏感又受傷的心靈。難得的輕鬆時光過後,溫庭筠還喜獲一子。生活似乎翻開了新的一頁,溫庭筠也重新振作了精神,決定北返長安。溫家產業不少,在長安郊外,還有一座莊園。既可住,又可耕,生活是有著落的。等抵達長安,已經是會昌三年(843年)的夏末。
新的旅程開啟,溫庭筠決定觀望一段時間。用這些時間了解時事,結交朋友,對於將來一定大有幫助。溫庭筠的別墅在鄠縣,不是特別豪華,但風景清幽、田園淡雅。駙馬都尉杜悰的別墅也在附近,二人偶有往來。“泮水思芹味,琅琊得稻租。”如果你去拜訪溫庭筠,他大概是在溪邊挖野菜,在小土丘上看人耕作,生活節奏很慢。
慢節奏的郊居生活掩蓋不了魚躍龍門的心。會昌一朝,君主賢明,大臣忠良,朝廷上下氣象一新,國勢頗有起色。溫庭筠覺得,這種時候正應報效國家。然而,此時李德裕當政,自己的姐夫姚勖又是李德裕的好朋友。溫庭筠那些緋聞,宰相早已知道了吧。哪裏敢去參加什麽科舉考試?就自己這個品行,一定會被首先刷掉。溫庭筠隻好蟄伏起來。當皇帝遊獵的車駕路過鄠縣時,他隻能待在別墅裏想象明君的風采,與機會擦肩而過。
唐武宗雖然英明,但酷愛長生之術,不久因服食丹藥太多,一命嗚呼。長期裝瘋的皇叔李忱即位,改元大中。一朝天子一朝臣,科舉考試又張羅了起來。溫庭筠此時並不在長安,他到潭州去拜訪裴休了。二人都是佛教愛好者,早在十多年前,就因名僧宗密結緣。裴休在湖南頗有政績,前途一片光明,今後升官入朝,也許能拉溫庭筠一把。正與老友遊宴時,溫庭筠接到朝廷組織科舉的消息,非常振奮。趕忙告別老朋友,轉身就往長安趕。昔年的京兆第二,今天要揚眉吐氣了!
唐人在科舉時,喜歡投謁、行卷,寫一篇天花亂墜的文章,附上曾經的作品,投送朝中顯貴,希望當朝有識之士在科舉中多多提攜。溫庭筠深諳這一社會規則,回長安第一件事,就是向主持考試的禮部侍郎封敖投信。封敖早已知道溫庭筠的文名,溫庭筠心想,這還不是錦上添花的事情嗎?沒想到,封敖選拔了不少當時的名士,可名士之中,偏偏就沒有溫庭筠。
溫庭筠沒有灰心,大中四年(850年),又是一次科舉,而這一次的負責人,正是老友裴休。遺憾的是,看似天時地利人和,榜上卻沒有溫庭筠的大名。溫庭筠有些失望,幾年以後,他給裴休寫信,信中對此頗為疑惑不解:“既而哲匠司文,至公當柄。猶困龍門之浪,不逢鶯穀之春。”
溫庭筠感到疑惑,但仍然堅持考試。大中七年(853年)春,溫庭筠又迎來一次考試機會,他從前一年就開始用心準備。他先是給裴休、封敖、杜牧等人寫信、獻文章,希望這些新老朋友、文壇前輩多多幫襯自己。杜牧是文壇領袖,辭藻大家,自不必說;而老朋友裴休,本人文采奕世,前次執掌選舉,如今官拜宰相,更是能左右局勢的人。溫庭筠接連上書兩封,一封希望能獲得裴休的再度舉薦,另一封則大吐這些年來的苦水:“直視孤危,橫相陵阻,絕飛馳之路,塞飲啄之塗。射血有冤,叫天無路……”叫天無路,那就繼續叫吧。天門不開,也並不是有人作梗,多少還是和溫庭筠自己的行跡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