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勖打他不是手閑,而是因為溫庭筠把他給的錢都拿去鬼混了。溫庭筠早年喪父,像個野孩子一樣四處為家。姚勖是溫庭筠的姐夫,本來很欣賞溫庭筠的才華,將他接到江淮,好生供養。這時兩人交惡,溫庭筠自然沒有好果子吃。除了揍,恨鐵不成鋼的姚勖還把溫庭筠的這些行徑傳到了長安。還沒有見溫庭筠的麵,長安人人都知道,溫庭筠行為不檢、舉止**。溫庭筠大概在長安吃了幾次閉門羹後,才意識到是姐夫在背後“搗鬼”。他麵見宰相裴休,可憐巴巴地說:“我當時在淮南遊曆,不知怎麽,就把人得罪了,落得一身壞名聲。請明公明察。”

明察的結果,就是開成二年(837年),溫庭筠科舉落榜。溫庭筠天性風流,倒也不是不明事理,長安那麽大,還是收斂收斂。為了轉轉運,他幹脆把名字從溫岐改成溫庭筠。老天很快就給了改了名字的溫庭筠一個機會。

那時,在位的文宗立愛子李永為太子,對這個小朋友充滿了期望,在人生的起跑線,就要為他提供最好的教育。小朋友身邊已經有一批當朝名士,還缺幾個舞文弄墨、能詩擅賦的人。不知道是哪一位公卿舉薦,正在長安逗留的溫庭筠被邀請進了東宮,陪太子學詩。陪伴儲君,是莫大的榮耀。如果這個小孩長命百歲,可能又是一位英武的君主,溫庭筠也就不會為前程發愁。然而,宮廷的陰謀超乎溫庭筠的認知。東宮儲君是眾人眼紅和嫉妒的對象。很快,人們開始誹謗他,說他早上不起、晚上不睡,為人怠慢、天資平庸。文宗總是聽楊妃在枕邊吹風,久而久之,竟然對這個太子產生了厭惡。文宗下令,把這個小朋友送進少陽院“看管”起來,讓他反思反思。侍候的宦官和楊妃在一條戰線上,隨時在琢磨著針對太子的陰謀。

溫庭筠以為事情到此已經結束了,便離開東宮,潛心準備當年的科舉考試。開成四年(839年),溫庭筠運氣不錯,在解試名額緊張的京兆府,一舉奪得第二。京兆府堪稱進士的搖籃,如此高的名次,中個進士豈不是易如反掌?眾人如是想,溫庭筠自己也這麽想。但老天給他一顆糖,就要給他一棒槌。

唐文宗一開始送太子去“反省”,隻是覺得太子年幼,教育教育就好的。哪裏知道寶貝兒子一送進去,就陰陽兩隔。親骨肉橫死,文宗悲傷不已。唐文宗本就是窩囊皇帝,受盡了氣,現在連家人都保護不了,心中越發抑鬱。不久,長久的憤怒爆發了。

那日宮中為慶賀陳王李成美做了太子,特意舉行宴會,還請來了不少雜耍藝人。文宗坐在禦**,看著滿堂珍饈奇技,怎麽也高興不起來。此時,一個在高杆上玩雜耍的小朋友吸引了文宗的注意,小朋友在高杆之上如履平地,他的父親卻擔心不已,圍著杆角轉圈圈,生怕孩子有什麽閃失。文宗見狀,悲從中來,歎息道:“我富有四海,貴為天子,卻連一個孩子都保護不了!”宴罷,文宗難得痛下殺手,把詆毀過太子的人,統統送去見太子了。

太子身邊的人,成了唐文宗重點打擊的對象,也許這些人還會有生命危險,太子的舊人都很緊張。溫庭筠侍從太子,也算是其中一員。可溫庭筠心想,你自己聽信讒言,釀成大錯,怎麽能歸罪於這些無辜的屬下呢?事已至此,多想無用,小命要緊。溫庭筠考中進士之後,人人矚目。他想,要是皇帝問起自己的履曆,可就麻煩了。況且,自己早有“輕薄”的名聲,要有人想借題發揮,他溫庭筠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長安的春天明明生機勃勃,但溫庭筠隻看到一片殺機。他趕緊打報告,說自己身體不適,不參加考試了。

開成五年(840年),唐文宗憤憤而終。京兆府進士熱門人選溫庭筠因病未能參加考試,他眼睜睜看著朋友苗紳、袁郊進士高中。溫庭筠心裏酸酸的,他特意給苗紳送了一首詩:

幾年辛苦與君同,得喪悲歡盡是空。

猶喜故人先折桂,自憐羈客尚飄蓬。

三春月照千山道,十日花開一夜風。

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

——《春日將欲東歸寄新及第苗紳先輩》

故人中舉成名,自己飄零無著,不是自己無能,是猜不透主宰命運的天意和人心。溫庭筠有些失望,他打算收拾行裝,到江南去找找機會。路上,他看到了李永的新墳。一夢兩斷,溫庭筠看著墳上如茵的春草,搖搖頭,揮手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