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永泰元年(765年)正月,小老弟杜甫在成都接到一個噩耗,散騎常侍高公去世。他擔心自己聽錯了,反複確認是不是“高適”。他不敢相信,這個潦倒貧窮都挨過來的壯漢,沒有死於戰火連綿、政敵迫害,竟死在了安享富貴之中。

杜甫十分錯愕。不論接受與否,高適的確死了,朝廷追贈他為禮部尚書,賜予他“忠”的諡號。杜甫難過地坐在草堂裏,細數那些追尋仙人、成都歡聚的往事,越發感傷。高適過去的涼薄,倒是一筆勾銷了。杜甫想大聲呼喚高適,卻隻有幾紙詩文存世。

多年以後,杜甫翻檢舊紙,找到了高適寄給自己的小詩。過去高適名滿天下,無人不識。人去經年,文壇和政壇上都找不到半個高適的後人。展開詩,映入眼簾的幾句令敏感的杜甫淚如雨下:

今年人日空相憶,

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三十春,

豈知書劍老風塵。

——《人日寄杜二拾遺》

什麽天下誰人不識君。見過了,認識了,最終也就忘記了吧。

(1)出自唐高適《在哥舒大夫幕下請辭退托興奉詩》。

(2)出自唐杜甫《寄高三十五詹事》。

(3)出自唐杜甫《奉簡高三十五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