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微反應分析謊言的方法
我們可以使用最簡單的一個案例來解釋這個獲取和判斷的過程。
假設,一個人不小心被掉落下來的石頭砸了腳。
他立刻出現痛苦表情,同時蹲下查看傷口和緩解痛感。這些都是不設防的生理反應。
此時如果問他:“你疼嗎?”
出於種種原因,他可能會回答:“沒事,不疼。”
那麽,他在說謊。
認知=疼痛,我們可以通過表情和動作,非常清楚地得知他感受到的疼痛很劇烈。
表達=“沒事,不疼”,表達與認知矛盾,所以判定他說謊了。
對於微反應而言,與上述例子的區別僅僅在於,我們需要觀察的反應沒有疼痛那麽明顯,行為人可能會非常努力地抑製和掩飾,導致真實的生理反應和情緒反應被大幅削減。但是,隻要沒能完全抑製和掩飾住,這些反應就會流露出來,我們就可以用此判斷行為人的主觀認知和感受,甚至是他的評估和判斷。然後,就可以和行為人所明確表達出來的內容進行比對,結果自然一目了然。
例如,你所聽到的行為人的語言全部都很謙虛、低調、順從,但是你注意到了,他在講這些話的時候,微微用力捏緊了拳頭,他的語言表達和情緒反應不符,語言想表達弱勢的服從,而身體的小動作卻表達了大腦中的憤怒。由此可以判斷出行為人的語言表達是一種偽裝。
這時,他語言中的內容可信度降低,更重要的是,他的態度就是在“說謊”。很多刑事案件和反貪案件中,最重要的任務不是判斷嫌疑人在細枝末節的信息上是否說謊,而是精準掌握嫌疑人的態度,也就是主觀意圖。一旦被狡猾的嫌疑人用策略和演技牽著鼻子走,就可能喪失戰機,甚至前功盡棄。
綜上所述,為什麽不能用簡單的公式來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呢?因為說謊的本質是表達和認知相矛盾。想戳穿謊言,必須要知道主觀認知是什麽,表達的又是什麽,二者缺一不可。而通過一個公式就直接認定謊言,顯然是非常幼稚的想法,經不起驗證。
我們在本書和《微表情》中所學習的所有技術,其目的都是間接判斷行為人的主觀認知。這些生理反應和情緒反應能夠映射出行為人的主觀狀態,再加上刺激源中包含的信息,隻要能讓二者之間建立因果關聯,行為人的主觀認知就會顯現在我們麵前。
那時,戳穿謊言就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
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能夠根據對行為人主觀認知的判斷,合理製定應對他們的策略。
簡單點說,學會分析微反應,就可以學會怎麽跟各種人打各種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