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抑鬱其實是悲傷的反義詞

1

韓國首爾,有一座橋叫作麻浦大橋,橋很漂亮,風景很美,所以很多人覺得死在這裏也不錯,於是他們就縱身一躍。麻浦大橋因此獲得了“自殺大橋”的名號。

為了減少這一現象,首爾市政府想了個辦法,他們向民間征集了溫暖的字句與照片,布置在麻浦大橋左、右兩旁的欄杆上,想把麻浦大橋打造成“生命之橋”。

到了夜晚,如果你靠近橋邊,護欄就會變成一個屏幕,自動跳出“你不是一個人”“你今天還好嗎”等字樣,還會發出語音問候“最近忙嗎”“去好好泡個澡吧”。

該舉措效果顯著,遊客紛紛慕名前來在護欄前拍照,麻浦大橋一下子成了“網紅”大橋。

但預防自殺的效果卻更差了——那些本就抑鬱的人,在橋邊看到那些幸福家庭的照片,便聯想到自己的不幸;聽到那些溫暖的問候,便想到自己人生中從未得到過這樣的問候,不禁悲從中來,果斷地跳了下去。

於是,在該舉措實行的一年中,在麻浦大橋自殺的人數上升了六倍。

從這個故事裏,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人對“抑鬱”這個詞的誤解。

2

沒有經曆過抑鬱的人,大多數都會覺得“抑鬱”和“悲傷”沒有什麽區別。

進而就會產生“抑鬱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和“哄兩句就好了”的想法。

甚至會出於“好心”,去勸誡抑鬱的人“要樂觀”“不要矯情”“沒什麽大不了”。

但這些話通常隻會產生反作用,讓抑鬱的人感受到自己不被理解,並且陷入給別人製造了麻煩的自責之中。

其實普通人會這樣理解抑鬱也很正常,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人:以“抑鬱症”為由,表演自己的悲傷,把自己打扮成弱勢群體,要求別人的優待。

結果就是這一小部分人汙名化了真正的抑鬱症患者群體。

他們不知道,大多數真正身患抑鬱症的人,最大的表現就是厭棄自己,害怕麻煩別人。

真正的抑鬱症患者,並不總會這樣顯山露水地展示自己的悲傷,我身邊真正得過抑鬱症的人都表示,悲傷和抑鬱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甚至可以說是反義詞。

悲傷的本質是預期違背。

你以為你已經夠努力,考試成績卻還是很差。

你以為他會像你愛他一樣愛你,結果他隻是玩玩而已。

在這些時候,你會感到悲傷,因為世界辜負了你的期望和付出,所以你覺得世界很壞,別人很壞。

當然,悲傷是一種暫時的情緒,如果你得到了安慰或者遇到了好事,悲傷的情緒自然就會煙消雲散。

但抑鬱不一樣。

抑鬱最常見的想法是自我否定。

懷疑自己,貶低自己,責怪自己。

所以,抑鬱和悲傷恰恰相反,陷入抑鬱的人,並不常常覺得世界很壞,別人很壞。他們所想的是“世界沒有問題,都是我的問題,我配不上這個世界”。

因此,去看那些因為抑鬱自殺的人的新聞,常常會有這麽一句話:“在親朋好友看來,某人是一個樂觀友善的人,對他患有重度抑鬱症的事實,他們感到很吃驚。”

其實,並不是抑鬱症患者隱藏了自己的悲傷,而是他們對待親人、朋友,對待世界,本就是懷有善意和肯定的,他們隻是覺得自己沒用、配不上罷了。

很多抑鬱症患者都表示,他們失去的並不是快樂,而是活力。

他們唯一隱藏的,是對自我的否定。

在我們的文化裏,對自我的否定通常會被解讀成“謙虛”或者“矯情”,並不會得到重視。而且,向別人表達自我否定也是一件顯得多餘的事,你否定自己,跟別人說有什麽意義呢?不是給別人添麻煩嗎?

這也是為什麽不要指責或者嚐試“教導”一個抑鬱的人,他內心的自責程度比你的指責要嚴重千百倍,所以才會深陷其中,不相信自己有改變的能力,你的指責隻會表明你有多麽傲慢和多麽不了解他。

3

不過,抑鬱症也不能說跟悲傷沒有關係。

對於一些人來說,抑鬱是悲傷累積所造成的一種結果。

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用狗做了一項有些殘忍的經典實驗。

他把狗關在籠子裏,隻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予電擊,狗被關在籠子裏,想躲也躲不開。

在經曆了很多次這樣的實驗後,他在蜂音器響起,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反而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上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就像許多大學生一聽到要考線性代數就會開始呻吟和顫抖一樣。

很多人的抑鬱其實也是習得性無助的一種體現——他們曾經無數次努力過,卻總是得到同樣的負麵結果。

這讓他們認定問題一定出現在自己身上,並且無法通過努力解決,所以即便他們遇到了在外人看來很容易解決的問題,也再沒有力氣去尋找答案了。

這或許可以解釋人們對於抑鬱症患者最常見的疑問:“為了這點小事,至於嗎?”

還有“明明很容易就能走出來的,為什麽不上進一點?”

你並不知道在“這點小事”之前他經曆了多少傷心的大事。

你也不知道在“上進一點”之前他需要克服多麽大的無力感。

事實上,親密的人的指責和壓力常常是壓垮抑鬱症患者的“最後一根稻草”。

4

第一,藥真的很有用。

抑鬱症也被稱作“情緒的感冒”。

我們知道,感冒這種病,好好吃藥,多喝熱水,可以很容易就痊愈。

但感冒也可能發展成肺炎,甚至危及生命。

抑鬱症也一樣,早期、輕度的抑鬱,配合藥物的治療,絕大多數都能好轉、痊愈。

真正的問題在於,人們會覺得抑鬱症患者“有病”,卻很少有抑鬱症患者被真正當作病人對待。

而抑鬱症患者即使意識到了自己情緒狀況的異常,可能也不願意承認,擔心隨之而來的壓力、指責和嘲笑。

第二,你能給一個抑鬱的人的最好幫助,是跟他建立健康的社交關係。

幫助一個抑鬱症患者,確實挺難的。

簡單的安慰並不一定能有正麵的效果,有時你出於好心的安慰,反而會給他造成拖累和麻煩他人的負罪感。

你其實不用安慰他,但可以在日常的細節裏表達出對他的真誠和善意。

比如表達對他優點的讚賞,拉他一起去玩,聽他傾訴心事,但不去評價。

抑鬱的人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裏,然後看著這個世界緩緩崩塌的人。

一個不與外界交流的小世界的崩塌是不可避免的。

但你可以嚐試把他拉出這個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