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的工作是什麽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經常有一個疑問——領導是幹嗎的?覺得那些CEO、CFO、CAO(行政總監)……整天晃悠著開個會,拍個板,日子過得也太爽了吧。
直到2011年,我做了華潤醫療的創始CEO,才慢慢開始了解CEO是做什麽的。
CEO到底整天在幹什麽?把這件事想清楚了,即使你不是CEO,也至少知道了CEO在想什麽,以及他們是不是在做正確的事情,是不是把時間用在了正確的地方。
第一,找人、找錢、定方向
曾國藩說:“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並重。”做官之道,就兩件事:得人、治事。其實就是找人、幹活。
“得人不外四事,曰廣收、慎用、勤教、嚴繩。”廣泛招人、謹慎使用、辛勤教導、嚴格管理。曾國藩的言論跟現代HR的理論和實踐非常相符。現代人才管理有四方麵:選、用、育、留。即選人、用人、培育人、留人。當然這個“留人”,也包括開除人。
“治事不外四端,曰經分、綸合、詳思、約守。”作為一個戰略專家,我可以很負責地講,這其實跟現代的戰略管理也非常契合。“治事”就是做項目。“經分”就是一定要分析到最細節、最紮實、最落地的地方,分析到地攤、街麵、街頭,分析到你具體的客戶。“綸合”是通盤斟酌,可以沉到深深的海底,也要能拔到高高的山上,要想大局是什麽。“詳思、約守”就是規劃周全,執行堅決。執行戰略的人,要非常清楚自己在什麽時間幹什麽事情,這樣大家一起做一個相對複雜的事情時,才能保證在相對合適的時間達到預期的效果。
執行堅決,看上去像是一句廢話,其實不是。病人沒被醫生治好,最大的原因是什麽?是病人不遵醫囑。我做了這麽多年戰略,最煩的就是人不聽話。
舉個例子。我有一個二貨媽,她經常在群裏說:“哎呀,我頭暈。”我說:“血壓怎麽樣?你給我看看你現在的血壓。”她拿那個電子血壓計一看,血壓太高了。我接著問:“你過去一個星期有沒有按時按量吃抗壓藥?”我媽說:“我腦子不暈的時候,就不吃了。是藥三分毒,對吧?我暈的時候,偶爾吃吃。”我說:“你是醫生還是我是醫生啊?!”雖然這話跟一般的患者不能講,但跟自己媽可以敞開說。
當時在手機屏幕前,我手是抓成鷹爪狀的:“好不容易給你做了診斷,調了藥,定了治療方案,你不聽。你為什麽不聽?”我媽就說:“醫生也有傻的。”我想說,那你……那你就不要找我了,你就不要說頭疼了!——我當然不能這麽講了。我就說:“老太太,為了你好,為了大家好,為了世界和平,請你按時按量去吃藥。你一定要明白這一點,並不是沒症狀,就可以不吃藥。”隻是,每次苦口婆心說一番後,我依然不知道,明天她會不會按時吃藥。
說起來像是笑話,但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事比比皆是。很多好的戰略落不了地,原因就是執行不堅決。一個沒想透、沒想好的戰略,如果堅決執行,會誤事,會死人;一個想透了、想好了的戰略,如果不堅決執行,也會死人,也會誤事。
舉個例子。有個做水的公司,水在華南地區賣得特別好,市場占有率很高。他們賣水,會有一個戰略問題:能不能做其他品類?能不能延伸到其他地方去?後來他們研發了一個新品,跟紅牛相對的一款飲料。紅牛是累了、困了喝紅牛,但是成年人有另外一麵的需求,特別想放鬆的時候喝什麽,當時他們從這個理念研發了一款飲料。
當時戰略規定得非常清晰:我們掘井及泉,先在一個核心城市,讓它成為當地現象級的飲料,然後把這個市場打得相對透,在功能飲料裏麵有一定的占有率、口碑,讓一些客戶形成長期飲用的習慣。但戰略具體執行期間,CEO有一天晚上給我打了一個時間很長的電話。他說:“這個戰略是咱們一塊兒定的,我非常同意。但是,我頂不住了,其他幾個區域的一把手跟我說,他們也要一起賣這款飲料。”當時我跟這老哥說,不行。
打仗需要有勝算。別說四五個區,兩個城市、兩個區域同時開打,都不敢保證能夠產生聲量;沒有足夠的聲量,就沒有足夠的第一次購買者;沒有足夠的第一次購買者,不能口耳相傳到別人那裏去,就沒有足夠的第二三次、反複長期購買者。這是一個瀑布,在很多品類、品牌那裏都已經被驗證無數次了。我跟他說,我們隻能找一個區域往死裏打,咱們打贏了,慢慢再去打別的區域,再去打別的品類。
結果非常可惜,最後這位老哥還是沒守住。當然,我完全理解他為什麽沒有守住,各個區域已經一二十年沒有看到新品了,看到新品興奮,迫切需要握在手中。沒守住,這個東西最後也沒賣起來。
這個例子說明,“約守”很重要,除了定一個好戰略,在執行戰略的時候,一定要堅決,再堅決。
CEO整天該幹什麽?我的總結跟曾國藩說的類似,但更好記。三方麵:找人、找錢、定方向。曾國藩講的得人、治事,就是我說的找人、定方向。他沒說找錢,因為他是個官員,找錢這事歸朝廷負責。但作為一個CEO,找錢有時候可能比找人更重要,比定方向更重要。因為沒錢就沒法找人,定了方向也沒法執行。我原來在華潤,因為華潤是大型國企,我也沒想到找錢這麽重要、這麽難。到了中信資本後,我才發現找錢非常重要。所以,CEO找人、找錢、定方向,之後盡量盡情玩耍,保持身心健康。
第二,在關鍵時刻識人、用人
找人,有兩個重要的衍生問題:一是找什麽樣的人?二是怎麽找到這些人?
曾國藩說:“專從危難之際,默察樸拙之人,則幾矣。”選擇在危難的時候,默默觀察哪些人能做到樸實厚道,這正是識別人才的好方法。
“老實和尚不老實”,這是我常說的、古龍小說裏的一句話。貌似忠厚老實的人,其實內心雞賊得很。生活中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沒有什麽人的腦門上大寫一個“渣”字,在確定一個人的基本素質,確信其靠譜程度之後,如何辨識他的心性修為?要等到重要節點,“Moment of Choice”,關鍵時刻。為什麽我常說“寧用樸拙君子,不用聰明小人”?因為危難之際,樸拙之人最靠得住;聰明人會多想,會油膩,會撒謊,會逃跑,會給自己找借口,也就是靠不住。剩下的樸拙之人,有可能站在你旁邊,一直陪你度過最艱難的時刻。
為什麽要找關鍵時刻,平常為什麽不容易看出來?因為我們都是普通人。平常,大家都可以做謙謙君子,都可以把事情做得漂亮,既然市場好,你分一點我分一點,大家都有飯吃。隻有到了關鍵時刻,才能看出來,哪些人是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樸拙君子。
最後,關鍵時刻看樸拙的人,怎麽判斷他們?用我前麵講的信任公式,信任=(可信度×可靠度×可親度)÷自私度。你用這個信任公式,看這個人是不是萬事都從你的角度想,是不是在你倒黴的時候還能陪你抽根煙、喝杯酒,是不是能把自己的私利放在公司的利益、團隊的利益甚至你的利益之後。
如果你能找到在關鍵時刻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樸拙君子,而且這些人願意跟著你同甘共苦,恭喜你,請善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