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原著,才是極致的閱讀

翻譯可以說是最極致的精讀吧。我翻譯過幾本書,深感精讀的要求之高。

當然,沒有特別的機會誰也不會去翻譯一整本書吧。不過,有時你也可以高聲朗讀原著中的某一部分,並嚐試翻譯。朗讀原著,你能得到與閱讀翻譯作品時不同的享受。讀原著猶如你去國外旅行,直接感受到當地的空氣,這是在被置換成日語後的書中所無法體驗的,這種實際的體驗非常重要。

一上來就讀原著簡直是天方夜譚!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妨先讀翻譯本,然後在原著中讀一讀自己喜歡的部分。現在你隻要上網很容易就能買到外版書,還有很多廉價書。先用筆在你所讀的翻譯本上對你所喜歡的段落做上記號,然後在原著中找到對應的部分,做上記號,進行朗讀。不可思議的是,當你這麽做的時候,你會產生自己幾乎讀了整本原著的錯覺。這種感覺十分重要。哪怕隻讀了原著中的一段,你也能感受到書中的氣息,它還能豐富你讀翻譯本時留下的印象。

要體會古文的韻味,朗讀是第一位的。

我上麵提到,在讀外國原著時,對於那些感覺有困難的人來說可以先讀翻譯本,然後再朗讀原著。其實讀古文和漢文也與此相同。我要建議大家的方法是,可以先讀一下自己想要讀的文章的現代語譯文,然後高聲朗讀原文(或訓讀文(3)),這樣做的話,你就能讀得很深。

比如讀《古事記》,一開始讀原文的話很難理解。遇到這種情況時,你可以先讀現代譯文,然後再朗讀訓讀文。這一先讀現代譯文再高聲朗讀原文(或訓讀文)的過程正是精讀的過程。

據說《古事記》是在天皇的敕命下,由太安萬侶將稗田阿禮講述的故事記錄下來並編輯而成的。也就是說,《古事記》本身也是通過講述後記錄下來的作品。

讓我們先來讀一下現代版譯文。

宇宙誕生之初,天和地剛分開時,在被稱為“高天原”的天上世界裏相繼出現了三個神。他們是天禦中主神、高皇產靈神和神產靈神,這三個神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是“獨神”,但從不顯露真身。

當時地上的世界還像浮在海麵上的油脂,宛若水母一般無著落地漂浮。宇摩誌阿斯訶備比古遲神和天之常立神猶如水邊蘆葦長出了萌芽般一起出現了。此二神同樣既非男性也非女性,也是“獨神”,但從不顯露真身。

這五個神與地上的神不同,稱為“別天津神”(特別的天津神)。

《想要高聲朗讀的古事記》(4),草思社

讀完現代譯文後,文章的意思便十分清楚了。但是,光讀現代譯文領略不到古文的韻味,那是現代文所無法替代的,因此,我建議你朗讀訓讀 文。

你應該高聲朗讀!有什麽感覺?你能感覺到日本誕生之初活生生的模樣嗎?之所以建議你這麽做,是因為語言的本質其實掩藏在發出聲音的語匯中——也許這本身就是理所當然的事。語言在文字出現之前就存在了,文字隻是最近才發明出來的。例如,日語變得可以用文字來表示,那已經是在6至7世紀漢字傳入日本之後了。所以,從日語發展漫長的曆史角度來看,說日本文字的誕生就在昨天也不為過。

日本自古以來存在著“言靈”的概念,人們覺得語言中寄居著靈魂。語言的生命存在於脫口而出的語匯中,隻有當它變成聲音時才傳達出了意 義。

我之所以出版《想要高聲朗讀的日語》(日語書名《聲に出して読みたい日本語》——譯注)係列叢書,以及《想要高聲朗讀的古事記》(《聲に出して読みたい古事記》——譯注)(兩者均由草思社出版),也是出自這樣的考量,即原著中寄居著生命,隻有放聲朗讀才能回味蘊藏在其中的生命韻味。

珍視一本書,用整個身心去讀書,這是長久以來日本人最基本的讀書姿態。然而時至今日,也許是因為書已變得很廉價,誰都能輕易入手,所以人們不再需要用整個身心去讀書,我覺得這實在令人遺憾。

因此,為了易於大家朗讀,我在自己的《齋藤孝的朗讀全本》(日語原名:《斎藤孝の音読破》——譯注)的係列(小學館出版)中,為太宰治的《跑吧!美樂斯》、幸田露伴的《五重塔》、夏目漱石的《哥兒》等作品注上了讀音。好的作品,通過朗讀越發讓你感受到它的美妙。反過來說,當你朗讀後還沒有任何感覺的話,則可以說該作品的文學性很差。朗讀能夠發揮試金石的作用,用以辨別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