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把握文章脈絡的能力

以前我去觀摩過寢屋川市公立小學二年級的授課,有件事讓我十分吃驚。

整個班的孩子都能在不看書的情況下完整背誦兒童文學家齋藤隆介的作品《八郎》。該作品是用秋田縣的方言寫成的,題材取自八郎潟的傳說。作品篇幅很長,在教科書中占了10頁以上。盡管如此,一個班的所有學生用上午20分鍾的時間為我們背誦了全文。

這件事本身已經十分了不起了,但最讓我佩服的是孩子們在語文課上的表現。針對老師就《八郎》提出的任何問題,孩子們都能立刻聯係前後的文章脈絡回答出來。正因為他們記住了全文,所以能夠用各種方法將文脈聯係起來,這是一堂令人瞠目結舌的極具創意的語文課。

當然,孩子們並不具備什麽特殊的能力,他們隻是一些隨處可見的普通孩子。但是,毫無疑問,他們掌握了出色的讀書技能。讀書技能,隻要訓練就能成功掌握。

另外,現代日本人的背誦能力非常低下。如果我問“有誰能背誦名作?什麽樣的都行。”能立刻站出來回答“我能”的人一定很少,這樣的狀況令人擔憂。

前麵我提到,據傳日本最早的故事《古事記》也是根據稗田阿禮的口述形成的,無疑日本有著口述的傳統。柳田國男的《遠野物語》也是對岩手縣遠野地方上口頭傳承的民間故事進行采集、編輯而成的。

如此眾多的、意味深長的故事被各種各樣的人口口相傳。雖然曆史上也有被稱為“語部”的專事講故事的人存在,但在普通人中也流傳得相當廣泛。然而,現在的日本人卻將背誦這一能力丟得幹幹淨淨。

人類本身有著記憶、背誦、口口相傳的能力。這是在長久的人類曆史中培育起來的了不起的能力。然而,現今的時代,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了將信息儲存在大腦以外的地方,換句話說,人們不再開動自己的腦子了。

東北大學教授川島隆太老師說:“腦子越輕鬆就越發不會轉動,所以讓腦子輕鬆的工具是壞東西。”例如,在沒有複印機的時代,學生隻能自己動手抄書,如此,掌握的知識也就越牢固,知識運用得越多,活用知識的能力也就越能得到培養。然而,隨著複印機的出現,無論什麽東西都能很輕而易舉地進行拷貝,甚至上課都不需要做筆記,隻要拿別人的筆記來複印就萬事大吉了。

進而,隨著電腦的出現,複印也不需要了,豈有此理到了隻要複製和粘貼便一切搞定的程度。複製和粘貼,隻是將互聯網上的信息拚湊起來的行為,根本不需要動腦。其結果,不但不能積累起真正的知識,就連自己寫的文章也沒有進入自己的大腦。

因此,我要大聲呼籲,我們應該實踐鍛煉大腦的讀書方法,尤其應該進行朗讀和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