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提升閱讀之類——精讀的全技能

精讀的根本在於朗讀!請放聲讀書

精讀,顧名思義,不外乎“仔細品味書中內容,認認真真閱讀”,這也可以說是閱讀的根本吧。

你在讀小學時,一定被老師問過:“那種場合下主人公的心情是怎樣的?”那是老師在指導你進行精讀。事實上,到了現今的時代,那種精讀的方法已經被人遺忘了。就算讀書,似乎也很少有人會用自己已經熟練掌握的那種方法來進行。因此,不用說,很多人難以提高自己的讀書能力,更談不上將讀書當成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食糧,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精讀的技能有很多,比如“朗讀”,它是精讀中最不可缺少的技 能。

江戶時代的寺子屋中,“朗讀”是最有代表性的學習方法。平安時代末葉至江戶時代末葉的寺子屋中使用《實語教》以及《童子教》(1)等教材,教學方法都是先由老師“朗讀”,再由孩子們高聲進行複讀。

福澤諭吉在《勸學篇》的一開始便提到了《實語教》,下麵的引用出自《現代語譯勸學篇》(築摩新書)。

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

即天所生之人擁有相同的權利,生來沒有身份上的貴賤之分,人類作為萬物之靈,憑依身心活動,利用世間萬物滿足衣食住行之需求,自由自在,且不相互妨礙,安樂度日。

然而,環顧人世,便會看到既有賢人也有愚人,有窮人也有富人,有社會地位高尚之人,也有社會地位低賤之人。為什麽會有如此天壤之別的差異呢?

理由十分明顯。《實語教》這本書中寫道:“人不學便無知,無知者便是愚人。”也就是說,賢人與愚人的差異,是由學和不學造成的。

概而言之,學習“學問”的人是賢人,而不學習的人是愚人,福澤諭吉小時候也一定“朗讀”過《實語教》吧。這一朗讀教育的好處在於,讀書除了能增加知識外,還能通過老師用日語讀音進行流暢的、富有節奏的朗讀,讓孩子們通過耳朵來加以學習和記憶。

老師朗讀“我十五有誌於學”,學生也跟著重複朗讀“我十五……”這種重複的方式能讓所讀的內容流暢地進入腦子,日語的準確讀音便被孩子們掌握了。

另外,其實在朗讀的過程中,也包含了學習用以準確理解內容的讀音(2)。

要真正理解書中內容,在哪裏停頓、怎麽把握聲調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字詞的意思是在讀的過程中顯現的。這一點在讀英語讀物時能夠強烈地感受到。且不論發音如何,隻要聽那個讀英語的人的聲調、停頓位置,便能立刻斷定那人是真的理解了內容,還是並沒有明白意思,隻是在念文字。日語也一樣,理解內容的人的朗讀與不理解內容的人的朗讀,他們之間的差異顯然涇渭分明。

作為優秀的朗讀範例,我向大家推薦新潮社發行的朗讀CD片。聽著由幸田弘子女士朗讀的樋口一葉的《青梅竹馬》和寺田農先生朗讀的穀崎潤一郎的《春琴抄》,書中的內容能暢行無阻地進入大腦。

學習這種準確的朗讀方法,對於精讀來說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