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則不威:端莊和假正經隻有一線之隔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這是非常有名的一段話,是《論語》中最難講的一段,也是古人最不願意讀的一段。

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重”是莊重、踏實之意。

我覺得拿孔子本人的形象來解釋“君子不重則不威”是最好的。孔子是一個非常莊重的人,可以說是“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論語·子張》)。遠遠地看著孔子,覺得似乎不好接近,看起來有距離感,但如果真的去接觸,覺得他可親可近,非常溫和。

康熙也說過類似的話。康熙跟臣子的關係處理得非常好,遠近親疏,做到了“可親而不可犯”,意思是你跟我關係很好,但你不能隨便過來摟著我的肩膀拍打我,說一些挑逗或者侮辱的話。這叫“可親而不可犯”,也是“君子不重則不威”。相反,乾隆和臣下的關係就沒有保持好,他跟一些臣子會打成一片,養出了和珅這樣的人。

一個人怎樣的狀態,才能稱得上是莊重、踏實?

首先,我們要深入地理解莊重、踏實的含義。真正的莊重和踏實,絕對不是裝模作樣,不是表演給別人看的。有人把“不重則不威”理解成賈政的形象,但我們從賈政選擇女性伴侶上的品位,就知道賈政這個人並不怎麽樣,他親近的是趙姨娘那樣粗俗淺薄的人,但是在眾人麵前,永遠都是莊重、踏實的樣子,看似一本正經,見到賈寶玉就又罵又打。作為一個家長,這是極其錯誤的示範。

賈寶玉為什麽總是能想到死,想到離開這個家?為什麽總有繁華的盛宴就要結束之感?跟他有這樣一個恐怖的父親有很大的關係。賈寶玉已經很出色了,但父親一見他就沒來由地痛斥他,罵他“畜生”,我覺得這簡直太令人痛苦了。

這就是曆代的人對“不重則不威”這句話的錯誤理解,把“重”當成假正經,當成裝腔作勢。

莊重、踏實的背後到底應該是什麽?我思考了一下,應該是原則和立場。如果一個人活到三四十歲,逐漸成為大家眼中的君子,成為家庭中的一家之主,或者在公司裏肩負要職,這時候就需要有自己的原則和立場,不能像牆頭草一樣隨風搖擺不定。所謂牆頭草,就是不重,沒有根,沒有立足之本。

老子在《道德經》裏有一句話,叫“重為輕根,靜為躁君”,也強調了為人要莊重,莊重才有立足之本,沉著平靜之人,才有力量。我們常常看到,一群人咋咋呼呼地鬧著、吵著,而最有話語權的,往往是那個不說話的人,隻要這個人一開口,則擲地有聲。這就是“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一個人怎樣做到“重”,做到有原則、有立場呢?最典型的表現,就是不為外物所動搖。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比如有人對你說:“給你錢,這件事情你幹不幹?”“幹這件事有好處,你要不要好處?”如果一個人麵臨**,沒有絲毫的抵抗力,那就成了欲望的奴仆。

當然,也不是要求人人都做到無欲則剛,任何人都不可能真的無欲無求,但最起碼,一個人不要輕易被蠅頭小利**。有的人之所以作惡、人品糟糕,起初正是因為蠅頭小利令他動搖,喪失根本,出賣原則,遠離了“君子不重則不威”。

這一句話,是孔子親身示範得出的。我們不妨回頭默誦一下,想象孔子“望之儼然,即之也溫”的形象。

“學則不固”,可以和“不重則不威”一起理解。為什麽一個人的所學不夠牢固?正如我前文所講,因為不重就沒有根,沒有根,就容易被欲望帶走。當你被欲望帶走的時候,所學的東西也就不穩固,會左右搖擺。

蘇東坡曾說“八風吹不動”。什麽叫八風?類似毀譽稱譏。外部的流言蜚語,或者對你的褒揚都是風,當這些欲望之風不斷地吹拂你時,你是否能夠堅守自我而不動搖?如果一個人沒有自己的底線、原則、價值觀,哪怕學了很多道理,能把《論語》倒背如流,言必稱“子曰”,但一遇見**、一遭遇批評、一碰到奉承、一承受壓力,就馬上放棄,改變原則和立場,就是“學則不固”。

“學則不固”的“固”,不是北京話說的“軸”,不是冥頑不靈的僵化。孔子所說的“固”是指內化,也就是看你的學問是否能成為你人生的一部分。

我們讀《論語》也好,讀《老子》也罷,最重要的是能否將書中的智慧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融入血液,而不是變成口頭禪。口頭禪就是在嘴上掛著反複念叨的話,卻不一定進到了心裏。

如果做一個“最喜歡的古代文人”票選,估計排在前幾位的,應該有蘇東坡、陶淵明,也可能有孔子。當然,也有很多人不喜歡孔子,因為孔子不是詩人,沒有寫流傳廣泛的詩作。

很多人喜歡蘇東坡、陶淵明,因為他們的作品不僅僅是詩文,還有他們的人生、他們的品格、他們的生活理念。

好的作品,是創作者用人生演繹出來的,他們所做的事情,也能夠佐證他們的詩作。他們的詩文與作為是合一的,因此才難得,才會無限美好。

《蘇東坡傳》讓我們看到了蘇東坡的一生,從生到死,光明磊落。

陶淵明是人文主義者。陶淵明家裏請了仆人,但他怕家人對仆人不好,專門留了個條,寫著:“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意思是仆人也是別人家的孩子,也需要被愛護和尊敬。

如果一個人能夠把自己的學問,與自己的人生理念和行為方式牢牢地綁在一起,這才叫作“固”。

“不重則不威”的後麵,為什麽能夠接上“學則不固”?很多人覺得這兩句話挨不上,第一句話講的是不要裝模作樣,第二句話是說考試怎樣才能過關,這兩句話怎麽能放在一起呢?

當然不能這麽理解。隻有懂得第一句所講的“重”,才能夠真正地做到“固”。

“主忠信”,“主”就是堅持,“主忠信”就是堅持以忠信為原則。

“無友不如己者”是孔子說過爭議最大的話,直接翻譯就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對此,魯迅先生提出強烈反對,認為如果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就是勢利眼;況且,比你強的人憑什麽跟你交朋友呢?倘若每個人都“無友不如己者”,那人人都交不了朋友。

蘇東坡也產生過類似的疑問:“如果你想和比你強的人交朋友,但對方不跟你交往怎麽辦?”

後來,有人提出新的解釋,認為“無友不如己者”的意思是“你的朋友沒有一個不比你強大”。你的朋友當中,總有人在某些方麵比你強,所以你要多去看朋友身上比你強的那一部分。這其實是在給孔子辯解,牽強附會。

我認為,“無友不如己者”的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但是有一個地方,我的理解不太一樣——“友”可以是個動詞,是主動結交的意思。我們人生當中的很多朋友,是命運帶來的。比如你的發小,他跟你很親密,但這是命運帶來的,他正巧出生在你們家隔壁,與你年紀差不多,從小和你一起玩泥巴長大。長大了,你不可能跟他說“無友不如己者,所以我在自己的朋友圈裏‘辭退’你”,因為你們已經是朋友了。

我們的一生中,有很多朋友是自動帶來的,比如同學、鄰居等,我們在相處中慢慢生出感情,沒有刻意去結交。而“友”這個字,如果將它理解成一個動詞,那就是“主動結交”之意。因此,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我們在生活中需要主動去結交一些優秀的人。比如孔子曾經千裏迢迢跑到洛陽拜訪老子,向老子請教問題,與老子結交,他覺得老子非常值得尊敬。

我們不必拒絕命運為我們帶來的朋友,但同時也要主動結交那些比我們強的人,讓他們的思想和學問影響我們。這樣就是每天在向上求索,在不斷地進步。

我認為孔子說的這句話,是他對自我的要求,這樣的好處就是朋友圈會不斷地優化。人一生中交友的數量是有限的,我們應該在自我提升的同時,去與更多優秀的靈魂對話。優化朋友圈,並不意味著背叛朋友,人與人走著走著就散了,這也很正常,但是你要有意識地結識自己喜歡的人,與品德、情操、眼界、涵養都更好的人在一起。

《荀子·勸學》中有句話叫“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蓬草那麽柔軟,一長就歪了,但生在麻草裏麵,卻很挺直。如何優化自己成長的環境,這在古代是個很常見的命題,你一定要交到好朋友,如果你總是與損友為伍,那慢慢地就會被帶歪。

有的家長把孩子送去國外留學,結果幾年後孩子帶著一身的壞毛病回國。因為在國外,一些富二代會聚在一起飆車、娛樂,醉生夢死。我甚至見過有人留學歸來,連英文都不會說,所有的作業靠花錢買,隻是“混”到了文憑。

“無友不如己者”,代表著我們對人生的積極追求,我們在人生進步的路上,要主動結交的是那些有閃光點、能讓我們有所啟發的人。

“過則勿憚改”中的“憚”是忌諱的意思。一個人總會犯錯,如果你犯錯了,不要耿耿於懷,不要忌諱這件事。

這就像我前文所提到過的《終身成長》。

《終身成長》提醒我們,錯誤是學習的機會。當我們麵對錯誤時,很容易產生的反應是生氣、遮掩、文過飾非,這樣,錯誤隻會越來越大,你需要花更大的代價去彌補錯誤。

如果在一家公司裏,有一個永遠不犯錯的領導,那是非常可怕的。他標榜:“我從來不犯錯,我絕對沒錯,如果有問題,一定是別人的問題。”把所有責任推給員工,大家也不敢提意見,到最後可能會發現,他犯了最無法挽回的錯誤,導致公司的整個戰略方向都錯了。

這件事情的難點就在於:過則勿憚改。要看一個人犯了錯,能不能夠麵對它,能不能夠承認它,能不能夠不忌諱它。尤其是公司的管理者,要有勇氣在公司裏坦承,有的事情他還不知道,有的事是他們搞錯了,此前的認知是不對的,現在需要認知升級。承認這樣的事情,才真正做到了過則勿憚改。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這一段的含義極為豐富,我們也花了較大的筆墨來進行分析。

這一段話,同樣是講學習的。第一篇的基本主題都是講學習,我們連貫起來看,前麵講內化的前提,後邊講內化的過程。內化的過程,就是要能夠以忠信為根本,去追求向更好的人不斷地學習,如果犯了錯,別怕改正。實際上,就是把人際關係中他人的力量和自身的終身成長結合起來,這就是學習最好的路徑和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