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誌於仁矣:美好的目標,會讓我們成為美好的人

子曰:“苟誌於仁矣,無惡也。”

“無惡也”,惡有兩種讀音——è和wù,但意思完全不一樣。

“苟誌於仁矣,無惡(è)也”,如果一個人有心去求仁,便不會做太多壞事。

一個人有心求仁,就說明他有比較高的精神追求。即便他一開始的方法可能不對,還達不到仁者的要求,但隻要有這樣的精神追求,他就不會壞到哪裏去。

關於“苟誌於仁矣,無惡(wù)也”的解讀是,如果一個人有精神追求,想要成為一個仁德之人,那麽,大家都不會討厭他。

我個人更偏向把它讀作無惡(è)也。當然,我的結論也不一定對,因為對《論語》的解釋本身就有諸多門派。

我讀了一本書,叫《論大戰略》。這本書中講到林肯。林肯做事有大方向,他追求平等,要求解放黑奴,這就是“苟誌於仁”。在這個偉大的精神追求之下,他做事也有一定的靈活性,比如在某些時刻,他會有維護奴隸製度的舉動,因為如果他不適時維護奴隸製度,可能美國就分裂了。細究他做事的細節,我們會發現他也做過錯事,走過彎路。

但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誌於仁”的話,他所做的這些事都不算是壞事,因為他是為了偉大的目標。

林肯對此的闡釋,我覺得特別有道理,他說,指南針能夠把人帶到南方,準確地引導人走向正確的方向,但如果隻沿著指南針走,就會掉進沼澤地。所以,得學會繞過沼澤地,避開陷阱,甚至還要走一點回頭路,隻要心中知道,最終要走到南方去。這就是指南針和行走智慧之間的妥協與合作。

孔子的時代令人很難明辨一個人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因為大家都是靠傳言在塑造彼此的形象。像孔子經常提到的管仲、晏嬰,我們都很難準確地評價他們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

孔子的這句話提醒我們的是,一個人內心篤定,大方向是對的,就不會做特別糟糕的事。在小事上,是對還是錯,不容易分辨,但是如果把時間的尺度拉到足夠長,看看這個人到底是為什麽而做,他的方向在哪兒,那麽好和壞就容易分辨了。

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立大誌對一個人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