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習的最佳路徑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說的“弟子”,可以是一個年輕人、一個小孩,或者一個開始準備學習的人。“入則孝”,就是在家的時候孝順,把父母當作自己修煉品格的對象。

有個笑話說,有人長途跋涉到寺廟裏拜佛,寺內的和尚說:“為什麽要跑這麽遠拜佛呢?佛就在你家。”參拜者說:“我們家沒有佛堂,沒有佛。”和尚說:“坐在堂上的人就是佛,好好拜你的父母,這就是拜佛。”

“孝”這個字,我們能做到嗎?很多年輕人覺得父母有時候挺難纏的,他們說的話不好聽,他們有時會有負麵情緒,還有很多不合理的指令和要求。正因為如此,我們更要將父母當作自我修煉的對象,在家能夠保持孝敬。

俗語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出則悌”,指的是行走社會,跟其他人打交道的時候,能夠把別人視為自己的兄弟,真心相待,尊敬別人,誠懇地溝通,將他人當作自我修煉的對象。

“謹而信”,“謹”就是不誇誇其談,遇事不信口雌黃。

我們要學會少說一點,別著急標榜自己,別口出狂言。“信”就是自己要做得到,“謹而信”是用事情修煉。

“泛愛眾,而親仁”,是指你要能夠愛更多普通的人,親近有德行的人。

對我們來說,愛這個世界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很多人不愛世界,不關心他人,隻愛自己,患了“無良症”。甚至有的人隻自私地考慮自己的得失,連父母妻兒都要壓榨,對親近的人進行情感勒索。

隻愛自己不懂愛人的人,實際上也活得很痛苦。

還有一種人隻愛家人,誰侵犯他的家,就跟誰拚命。但是他隻愛自己的小家,一個隻知道維護小家的人,是很累的。

如果一個人有能力愛更多的人,永遠考慮到他人的感受,這就是“大愛”,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裏有一段文字,講到他在成都時,與袁煥仙大居士成為忘年交,並跟隨袁煥仙參學,成為袁老居士座下的上首弟子。袁煥仙居士有一位老師叫張鳳箎,南懷瑾先生稱之為“太老師”。袁煥仙曾拜訪張鳳箎先生的兒子,問他:“老師是大成就者,在您看來,跟一般人有什麽不同?”

張鳳箎先生的兒子回答道:“我父親其實跟一般人沒什麽不同,他不過是能做到兩件事:第一件事是視眾生如子女,第二件事是視子女亦如眾生。”

視眾生如子女,其實就是“泛愛眾”,對待眾生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但在南懷瑾先生看來,這還不算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是第二句話“視子女亦如眾生”,也就是對待自己的孩子,也跟對待眾生一樣。

如果說視眾生如子女我們勉強能做到,那視子女如眾生,難度就相當大了。

我也曾捫心自問,能不能對待我的兒子嘟嘟跟對待眾生一樣呢?

以我現在的境界,肯定做不到,我覺得嘟嘟跟別人是不一樣的。但是實際上,如果我們真的要做到孔夫子說的“泛愛眾,而親仁”,最高境界就是大家都一視同仁,所有人都是你應該去愛的對象,愛天下人如愛自己的兒女一樣,對自己的兒女和對天下人一樣。

這種對世界的愛,對他人的愛,來自完善的人格。當你的內心擁有了完善的人格,你才有能力去關愛這個世界上那些跟你沒有血緣關係的人。

孔夫子說“泛愛眾,而親仁”是對內心的一種修煉。我們可以把“仁”理解成兩種意思:第一種是向外的,是對別人好,是“泛愛眾”;第二種是讓自己的內心達到更高、更善的境界。

“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分別是跟父母一起修煉,用他人來修煉,用事情來修煉,並讓自己的內心不斷地修煉。

生活是每個人的道場。中國古代,倘若要學儒家,儒生經常會先學灑掃庭院。將庭院打掃幹淨,再學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說話……學個兩三年,接下來再讀別的經典。

最後一句“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跟很多人講過。孔子說,把以上這些基本的事做好了,再來學“文”。

有人認為“文”是文學,有人說是“文字”,而我認為孔子說的“文”和“質”相對。孔子說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是外在的表現,質是內在的底蘊。

我們見過一些道行特別深、不修邊幅的人,比如金庸小說中的洪七公。他道行很深,修養也很好,善良,有智慧,而且有俠義之心,但每天穿得破破爛爛的。還有濟公,他內在是神,外在卻“鞋兒破,帽兒破”。這種人在孔子看來,叫作“質勝文則野”:內在比外在好得多,外在完全不講究,所以這種人,可能會有粗野的一麵。

但是“文勝質”,就如同金庸筆下的歐陽克,外在看來是翩翩公子,搖著扇子,麵目俊雅,但是內在相當糟糕。

“文勝質則史”,“史”就是虛浮,不實在,仿佛某個人學了很多東西,卻沒有什麽用。

所以“文”和“質”應該是相對的,相對是《論語》中一個很大的命題。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把能夠修煉的部分都練得差不多了,還應該有其他的追求。這時候,我們再來學外在的表現,學禮、學義、學仁。

對於學什麽,孔子說過很多。他不僅強調了學的目的,還說到了學的內容。比如讓人們學“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學《詩經》——“不學《詩》,無以言”,學禮——“不學禮,無以立”。把這些東西學好,才能夠變成一個有學問的成年人。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講的這一段話,是希望所有人修煉時都要有這樣的進階態度,就算你沒有機會去學那麽多技術、讀那麽多的書、掌握那麽多需要知識含量的技能,最起碼可以跟父母、跟他人、跟你日常所做的工作、跟你的內心對話,這就是孔子所提出的學習路徑。

舉個例子。“樊登讀書”的學習卡是365元一年。一個人想讀書,如果願意花365元錢辦一張“樊登讀書”學習卡,就叫作“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了。雖然365元算是良心價,但很多人可能還是不習慣。有的人覺得花365元吃一頓飯並不貴,但用來學習就很心疼。

我還是希望更多的人“行有餘力”——當已經解決了生活的問題時,能夠明白自己還需要追求其他更美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