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何以觀之哉:禮的核心,是時刻保持恭敬之態度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這是第三篇的最後一句。孔子在談論一個居上位者不應該表現的態度有哪些。
第一個不應該的態度是“居上不寬”,就是領導者對待下屬不寬厚、不包容。
孔子在前麵提出“君使臣以禮”,意味著上級對下級隻需要有最基本的底線要求即可,當下屬有些事做不到時,上級要能夠包容,不可求全責備。
第二個不應該的態度是“為禮不敬”,如果一個人為禮不敬,不知禮之本,就沒法發自內心地去表達尊敬。如果老百姓完全不知禮,自然就不會為禮。但如果一個人很虛偽,表麵遵守禮儀,但內心又不敬,那意味著什麽呢?他是為了利益。為了利益而“為禮”,不可能有澄靜的心。
孔子說“吾何以觀之”,意思是“簡直不能直視那種為禮不敬的人”。
第三個不應該的態度是“臨喪不哀”,參加葬禮的時候連一點哀痛之情都沒有。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子於是日哭,則不歌。”孔子本來總愛哼哼歌,高高興興的,但如果他今天參加了葬禮,痛哭了一次,他這一整天都不會唱歌了。因為臨喪時得表達悲痛,要慎終追遠。在葬禮上,哀痛是要發自內心的。
有的人為了應酬去參加別人的葬禮,給人家送一個花圈,隻是為了社交和完成儀式,並沒有發自內心地感受到對方的傷痛。這就是缺乏共情,看到別人難過,自己感受不到。
為什麽一個人臨喪的時候要莊重、要哀傷?因為共情是人類應該擁有的一種能力,人類本身就有共通的痛苦和共通的難過。
“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這三句放在一起,全麵地闡釋了什麽叫作不仁。不仁就是心中隻有自己和利益,沒有仁愛之心,沒有共情的能力。這樣的人對於禮是不能理解的,他感覺不到禮的意義所在,在他眼裏,那隻是一個規定,按部就班去執行就夠了。
歸根結底,禮的背後是仁。我們要培養一顆柔軟的、對他人和這個世界有感知的心,而不是用一顆僵硬的、形式化的和官僚化的心,隨波逐流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