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旅於泰山:“祭泰山”的哲學悖論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林放第二次出場了。

這段話的背景是季氏又僭越了。季氏特別喜歡做隻有國君才能幹的事,心裏總癢癢,總是有意無意地把自己抬高到國君的位置。

中國曆史上,祭祀泰山是天子、公侯的專利,如秦始皇、漢武帝就曾到泰山封禪。而季氏作為一個小小的貴族,竟跑去祭祀泰山,孔子絕對沒法接受。

孔子就對冉有說:“你不能勸勸他嗎?”

冉有是孔子的學生中官做得最大的一個,他是季氏的家宰,是當時平民能做的最大的官了。再比他高的,就是貴族了。除了冉有之外,子路的官也做得很大。

孔子對冉有說話的時候,用的是“救”這個字。他說:季氏在做一件影響極其惡劣的錯事,你不救救他嗎?你能不能勸勸他,讓他別去?

冉有說不能,這事勸不了,季氏心裏已經打定主意了。

孔子說:“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對於這句話,又產生了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是,季氏這次去祭祀泰山,是林放出的主意,因為林放是季氏家裏掌管禮樂的官員。孔子說:“你們為什麽要聽林放的,難道不尊重一下泰山嗎?”

這種責備林放的解釋在邏輯上是不合理的,因為前文孔子剛表揚過林放,在這裏突然又譴責林放,這種理解說不過去。

我比較認可第二種解釋。孔子認為林放是一個好的標杆:你們去討好泰山,覺得這樣祭泰山是有用的,難道泰山的境界還不如林放嗎?連林放都知道禮的本質是什麽,泰山會接受這樣不合禮法的祭祀嗎?

這個解釋就忽略了是不是林放出的主意。林放是魯國通曉禮儀的人,孔子把林放當作一個禮的標準,借他來做對比。連林放都不能夠接受這樣僭越的行為,何況泰山?

孔子相信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祭泰山,本身就存在一個哲學悖論——祭泰山代表著相信泰山之神,如果泰山有神,那麽他一定不會糊塗,肯定比人的境界要高太多。那麽,你真的能通過燒幾炷香,討好神明,通過和神明做交換來尋求庇佑嗎?

反過來,假如季氏不覺得泰山有神明,那祭祀的意義何在呢?

用孔子的邏輯來說,你要去祭祀,首先肯定得承認神明是真實存在的,那麽就別去糊弄他,更別做虧心事。否則,你去祭祀也沒什麽意義,他不僅不會保佑你,還會懲罰你。

這個話其實跟我們每個人都有關係。很多人去寺廟拜佛時,覺得不燒個香仿佛來虧了似的。《金剛經》中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陀從來沒有要世人跪下來給自己磕頭、燒香,也從未承諾會保佑誰。佛陀是個普通人,他說,眾人不要用色相來求他,不要用一個外在的東西來代表自己。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意思是很多人跪地磕頭、燒香,想與佛陀做交易,覺得付出一點金錢,佛祖便能保佑自己。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套用孔子說的話——曾謂佛陀不如林放乎?如果你相信佛陀,那佛陀不可能比人還糊塗。一個人做了壞事,想要燒個香就一筆勾銷,這怎麽可能?

這句話很重要。孔子的宗教觀是非常端正的,他的觀點也端正了我們中國人的價值觀。我們為什麽祭祀祖先?因為懷念,因為追遠。我們為什麽拜佛陀?因為感激,因為敬仰。

我們為什麽到孔廟燒香?因為我們覺得孔子給我們帶來了文明,我們尊敬他、懷念他。祭拜,也隻是我們認可孔子價值觀的一種表現,而絕不是靠著某種儀式,以為燒了香,孔子就能保佑某個人考上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