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劉備與後浪孫權

中央政府的對手數不勝數,馳騁河北的公孫瓚、把遊擊戰發揮到極致的呂布、遼東大佬公孫度、涼州的馬騰等都是曹操的眼中釘,至於袁術、袁紹更不必說,曹操用盡全身力氣才將他們打倒。不過和中央政府僵持到最後的卻不是這些大佬,而是名不見經傳的劉備和孫權。

當中央政府聚精會神和那些大佬鬥爭時,劉備和孫權偷偷發展自己。直到公元208年,曹操才注意到這兩個人的存在,於是把矛頭對準了他們。

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從劉勝時代到劉備,少說也有三百年。如此漫長的時間,滄海都可淪落為桑田,這種渺茫無依的血緣關係,劉備竟能運用自如,讓天下人都知道他是中山靖王之後,可見其卓越的宣傳本事。

即使劉備的身世是真的,三百年的時間也足以讓王族變赤貧,所以劉備自幼孤貧,靠編織、販賣草鞋為生。劉備不喜歡讀書,尤其喜歡呼朋喚友、遛狗跑馬和美麗的花衣,和他的祖宗劉邦相似,在底層社會極為吃香。

黃巾軍造反時,幾個富商投資劉備,建議劉備用這份天使輪去打黃巾軍,希望利潤翻上幾百倍。

劉備對這份突如其來的天使投資感到既喜又驚。劉備拿著別人的這份血汗錢,招兵買馬,得到很多人才,其中就有被《三國演義》大肆渲染的為人忠義、能力超群的關羽和張飛。

劉備扛著“吾乃中山靖王之後”的招牌,帶著關羽和張飛開始闖**江湖。那時的江湖全靠實力說話,雖然注重門第,但大家都不傻,還是要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力為評價標準。劉備到處亂竄,顯然和他中山靖王之後的招牌不符,所以沒有人對他過於熱情。

劉備憤憤不平,決定用實力而不是吹牛證明給大家看。他先和占據徐州的呂布開戰,結果被呂布打得滿地找牙,逃亡時隻有數十人跟隨。放眼四望,他看到了蒸蒸日上的許昌中央政府。於是,他來投奔曹操。

曹操久聞劉備大名,那句“吾乃中山靖王之後”,可謂婦孺皆知。他熱情地歡迎劉備來中央政府,還請皇帝劉協給劉備大官做。劉備先是樂不可支,後來看到政府大事全由曹操做主,開始悶悶不樂。他偷偷對劉協說:“曹操在你之上,為何不反抗?”

劉協如同白日聽到鬼哭一樣,驚恐萬狀地說:“這是什麽話,丞相為中央政府出力,日理萬機,大家有目共睹。”

劉備生氣地道:“他是挾持皇上您以令諸侯。”

劉協失聲叫道:“挾我令諸侯?您是腦子不好,還是別有用心?曹操以我的名義發布多少聖旨,誰聽了?我如果能令諸侯,當年就不會淪落到在洛陽吃草根的地步。就比如您,如果不是被呂布打殘,如果不是曹操把中央政府建設得很好,您能跑到這裏來見我?”

劉備被嗆得啞口無言。他認定劉協被曹操軟禁太久,已喪失判斷力。於是他和劉協的舅舅董承密謀幹掉曹操。至於幹掉曹操後的安排,劉備已想好:當然是由他來擔任丞相。

曹操對劉備有收留之恩,劉備卻想除掉恩人。如此仇視曹操,不是因為曹操挾製了天子,而是因為自己沒有挾製。正如有人憎恨貪官,不是因為貪官可恨,而是因為自己做不成官。

董承曾大力支持曹操,希望得到更多的權力,但他不符合曹操心中的人才標準。於是,董承對曹操懷恨在心,他和劉備一拍即合,開始謀劃。

由於兩個人旗鼓相當,半斤八兩,所以消息很快走漏。曹操請劉備喝酒,兩人吃著青梅喝著淡酒。曹操突然對劉備說:“天下英雄,隻有你和我曹操啊!”

劉備做賊心虛,驚慌之下筷子落地。曹操安慰他說:“挾天子這事,聽上去容易,做起來難。不信你試試。”

劉備慌裏慌張,第二天就辭別曹操,一溜煙兒逃去了下邳。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對峙,劉備突然對曹操下黑手,但被曹操輕易擊敗,劉備隻好逃到荊州大佬劉表那裏。劉表雖然也是中央政府的叛徒,但他瞧不起無能的叛徒劉備,隻是出於親戚關係(劉表的祖宗是劉啟,是根正苗紅的皇族),讓劉備到新野小城駐紮。劉備很快發現,“吾乃中山靖王之後”的牌子不靈光了。他在新野蜷縮數年,常常摸著日益肥大的肚皮淚流滿麵地說:“功業未建,贅肉已增,英雄之痛,莫過如此。”

孔子曾說,人過四十,還沒有固定的成就,那就等於完蛋了。因為人到四十歲時,無論是頭腦靈活度還是精力充沛度都大不如前,好像老貓老狗,沒了小貓小狗的活蹦亂跳,即使給他機會,他也沒有力量把握住。今天我們講“中年危機”,其實也是這個意思。中年人的知行合一,就是求穩,在他們所“知”的層麵,能保住當下微薄的利益,就謝天謝地了。

不過,也有例外,劉備就是。

公元207年,劉備突然運氣附體,與曹操的謀士荀彧雙峰並峙的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諸葛亮的水平遠勝劉備,他告訴劉備,如今形勢已是中央政府獨大,若要分裂祖國,不能和中央政府的曹操對抗,應先和割據江東的孫權交朋友(按當時劉備的實力,當孫權的仆人都不配),然後謀取劉表的荊州和劉璋的益州(劉表和劉璋實力雄厚,謀取很困難),得到這兩塊地方後,再擊敗曹操,輔佐劉協,東漢王朝可以複興(東漢王朝正在曹操手上複興,諸葛亮的意思是,要劉備取代曹操,而不是真的複興東漢王朝)。

劉備大喜過望,他問諸葛亮:“如何得到荊州和益州?”

諸葛亮回答他:“您有皇家血統,仁義之名滿天下,等待機會,就能成功。”

這是畫大餅,換作是曹操,肯定把諸葛亮拉出去砍頭了。但劉備當時正處在低穀,極端失意下聽到虛無縹緲的計劃,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他和諸葛亮一拍即合,回到新野等待機會。按天道,這種機會死一萬次都等不來。可老天大概是眷顧多年來始終如流寇一樣東躲西藏的劉備,於是拋給他一份大禮。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劉表,同年八月,劉表去世,次子劉琮繼承家業,曹操認為這是南征劉琮的大好時機,於是集結中央政府全部軍力,南下荊州,新野的劉備首當其衝。

劉備潰逃,在潰逃途中,因為跑得“惟精惟一”,居然把妻兒扔給了曹操。劉家似乎有這樣的傳統,劉邦當年被項羽追擊,由於車速太慢,所以他把老婆孩子踹下了車,劉備雖未踹老婆孩子下車,可隻顧自己逃跑。從這點而論,劉備應該是劉氏皇族成員。我們從劉邦和劉備的行為中可以得出一條人生真理:所謂的狗屁仁義之君,在麵臨生死關頭時,永遠隻顧自己,親情、愛情都是破鞋,扔之而後快。這就是人性。

因劉備放棄新野,劉琮的荊州暴露在曹操的兵鋒之下,劉琮做出抉擇:投降於曹操。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諸葛亮的計劃幾乎已破產一半,因為荊州回歸了中央。劉備隻好繼續南逃,一直逃到江東孫權的地盤,才停下腳步。此時諸葛亮獻計說:“聯合東吳孫權,才能抵抗曹操。”

劉備同意。曹操代表中央政府,抵抗曹操就是抵抗中央政府,劉備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劉氏皇族後裔,卻永無停息地和自己家族作對,可見其人生指南就是要分裂中國。

劉備派諸葛亮到江東(鄱陽湖以東)孫權處請求合作,孫權險些笑得背過氣,因為劉備滿打滿算也隻能湊齊膽戰心驚的一萬人馬,麵對曹操的十幾萬大軍,這不值一提。孫權是東吳第三代領導人,他父親孫堅本是地方惡霸,通過平定黃巾軍和討伐董卓積攢了第一桶金。公元192年,孫堅去世,長子孫策投靠袁術,在袁術的放任下,孫策轉戰江東,兵力日盛,成為江東霸主。官渡之戰前夕,孫策頭腦發熱,想趁曹操在官渡和袁紹對峙時突襲許昌,卻被敵人派遣的刺客所殺,臨死前,他把遺產傳給弟弟孫權說:“南征北戰你不如我,舉賢任能,保守家業,我不如你。”

孫權不負老哥所托,一門心思地招賢納士,穩定江東,手下人才濟濟,諸如周瑜、魯肅、張昭,都是一時才俊。孫權這個後浪,貨真價實,有目共睹。

劉備派諸葛亮找上門來談合作,孫權有種奇異的感覺,好像是開雜貨鋪的要找世界連鎖超市合作一樣。東吳政府內部分成兩派,一派主張合作,一派主張投降曹操。主張合作的人不想回歸中央政府,主張投降曹操的人,認為國家必須統一,他們必須回歸。從前不回歸,是因為中央政府沒有南下的誠心,如今曹操十幾萬大軍真誠南下,他們也要拿出歸順的誠心。

諸葛亮深諳人性,任何人都喜歡稱王稱霸,不喜歡受人管束。他對孫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你父親和哥哥千辛萬苦掙的家業,你拱手讓人可以,但要先壓好他們的棺材板。你在江東逍遙快活,天老大,你老二,如果你回歸中央政府,你連老三都混不上。”

他又用“耿純理論”(耿純勸劉秀稱帝時的話語)忽悠那些主張回歸中央政府的官員:“你們現在如果是中央級,那投降後也就是個地方級,因為你家大王的級別降了,你們自然就跟著降。有享受中央級待遇的機會,為何要自甘下賤地降級?”

最後,諸葛亮獲得全勝,孫權同意和劉備聯合,堅決反抗中央政府的統一行動。

曹操得到劉琮的荊州後,荊州水軍全部歸其管轄,他一麵整頓荊州水軍內部,一麵從北中國各地調兵遣將,部隊陸續抵達荊州。曹操早聽聞劉備和孫權已結盟,但隻有可憐兮兮的四萬人,他瞧不起劉備,更瞧不起孫權,認為統一中國,指日可待。

公元208年冬初,曹操率領水陸混合軍二十萬人從湖北江陵南下,進攻孫劉聯軍。孫權派周瑜為代表和劉備開會,劉備問周瑜:“你有多少人馬?”

周瑜說:“三萬。”

劉備搓手說:“太少了。加上我的人才四萬。”

周瑜說:“你的一萬人就算了,看我怎麽破敵。”

劉備麵子上過不去,向周瑜請求:“咱們是聯盟,我總要做點什麽,讓諸葛亮去你軍中參謀參謀如何?”

周瑜說:“隨便。”

天氣寒冷到極限時,曹操率領的中央軍和孫權、劉備的軍隊在赤壁(今湖北赤壁)對峙,名留史冊的赤壁之戰就此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