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開頭 ——用呈現來留住興趣

已有的,我們要留住;還沒有的,我們要追求!

這篇手稿的作者還未掌握寫作技巧——在所有能夠表明這一點的錯誤裏,最可悲的不是因為對相關的知識完全缺乏了解,而是因為一知半解。在抓住和留住讀者的興趣時,一知半解的知識往往是致命的。你知道,如果事件的安排方式無法刺激小說趣味,讀者就不會產生興趣;而小說趣味隻能通過一個核心的、統一的敘事問題來實現,這個敘事問題來自作者對於核心小說目標的了解。你知道,這個目標必須盡可能早地提出來。明白了這個要求,標誌著你從新手的位置向前邁出了第一步。但在把這個知識付諸實施時,你要冒很大的風險,可能會背叛你自己,讓自己落在最糟糕的對手手裏,那就是——枯燥。促使你這麽做的本能是安全的。它承認了這樣一條原則:開頭的功能是提出主要小說目標,這個目標產生於角色麵對的主要條件。所以,一開始試圖抓住讀者興趣的時候,在主角麵對的主要情境的發展中,找一個盡可能遠的時間點來開始你的小說,這是完全合乎邏輯和自然的。你的理由是,你知道一件事的趣味是與它的重要性成正比的,也就是與它能決定的事情成正比。一個情境越接近危機,就越有可能決定很多事情。比如,一個人試圖從六個分散的敵人手中逃走,那麽六個敵人全都逼近的情境就比隻有其中一個逼近更令人興奮。而一個人必須在5月1日之前湊夠五千美元,這個情境放在4月30日就比放在3月30日更令人興奮。

諷刺的是,在情境的發展中選一個比較遠的時間點來開始一篇小說,在你立即創造了小說敘事性趣味的同時,往往也幾乎立刻失去了它,因為你必須在敘事中停下來,插入對於理解小說目標的重要性或特殊性所必需的解釋性說明。原因是,開頭是由主要小說目標及其解釋性說明組成的,當你意識到這一點時,就會把這個目標“戲劇化”,但你不會把解釋性說明“戲劇化”。為了“開始講故事”,你對解釋性說明做了一個概述。在主要目標能用一點點(或完全不需要)解釋性說明就呈現清楚的那一類開頭裏,這樣做沒問題,因為這個主要目標本身就很吸引人。但在那種需要大量解釋性說明才能讓小說目標具有趣味性的開頭裏,這種概述所占的比重很快就會變得過大了。

為了公平對待你任務裏的每個部分,你必須始終記著任務整體的要求,因為小說最終是所有部分的總和。你打算用形象化和戲劇化的方式呈現一係列互動,它們是片段、遭遇、片段性場景,或戲劇性場景。如果相遇的方式是一個片段,那就沒有碰撞。如果相遇的方式是一次遭遇,那就有碰撞。如果相遇是一個片段性場景,那麽片段的前麵會有一個提出場景敘事問題的場景目標,後麵會有一個回答場景敘事問題的場景結束動作。如果相遇的方式是一個戲劇性場景,那麽遭遇的前麵會有一個提出場景敘事問題的場景目標,後麵會有一個回答場景敘事問題的場景結束動作。為了趣味,你要盡可能地讓互動以戲劇性場景的形式呈現,因為這樣你就得到了“碰撞”的趣味,這是單靠一個片段所做不到的。為了獲得懸念(來自結尾的不確定性),你要在每一次互動之前提出一個場景目標,因為隻有有了目標,你才能讓讀者的腦海裏產生一個敘事問題。

在一篇短篇小說的不同部分,互動有著不同的功能。在開頭部分,互動的功能是向讀者呈現信息,讓讀者清楚地看到小說目標的重要性,這種重要性包括:為了克服某種困難的衝突的預示,為了打敗某個危險對手的衝突的預示,以及為了避免某種災難發生的衝突的預示。在開頭部分,互動的第五步無法推動主要故事的發展,因為它無法給小說目標造成阻撓或推進的危機。這樣的危機隻能出現在主角試圖克服它的第一個障礙之後。在開頭的解釋性說明裏,互動的第五步的功能,是對小說目標的戲劇性強化。你應該記得,之前在興趣法則的部分學過,主要情境(目標或難題)的重要性就是從開頭的戲劇性裏借來的。

假設你按照時間順序安排了一連串的相遇,比如八次。通過完成四個必要的步驟,你把每一次相遇都發展成了場景,任何一個場景都可以作為你的起點。你從場景1開始,但你發現這樣的開頭會延遲你提出主要小說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更自然的方法是按照時間順序找一個更遠的時間點作為開頭,這時主要情境已經遇到了危機,危機又引出了一個直接場景目標,比如按照時間順序的第七個場景。所有這七個場景裏包含的素材,對於理解主要敘事目標的重要性都是必要的。它們結合起來組成了開頭,開頭包括主要小說目標和解釋性說明。不過,如果為了加快小說的開場,你開場的位置在場景2,那就必須在開頭部分結束前把場景1也寫了;如果你開場的位置在場景7,那麽前麵六個場景的所有素材,都必須在呈現小說主體部分之前先進行呈現。你怎麽做到這一點呢?出於本能,你會想要用概述。對小說的趣味而言,有什麽東西能比概述的破壞力更強嗎?反正我不知道。

我幾乎每次都要在新生的手稿上批注:“不要概述,要戲劇化。”“概述”,我指的是雖然你記得小說作家和劇作家之間的那個簡單辦法——在場景裏看待你的故事,但你會停在那裏,無法把它們發展成場景。你沒有用形象化和戲劇化的方法來處理素材,而是對它進行概述。你告訴讀者有事發生,而不是展示出來有事發生。這種區別就是敘事和戲劇化的差別,概述是一種敘事,而且是一種非常枯燥和無趣的敘事。敘事隻是簡單地按順序羅列事件,是光禿禿的大綱,創造不出畫麵,提供不了背景,傳達不了印象,對人物塑造幾乎沒有幫助。然而,當你開始填充關於相遇的形象化細節,對大綱進行豐富時,你得到的就不是敘事了,而是形象化的渲染,這是邁向戲劇化的活躍的一步。讀者不再感覺到這個故事是別人告訴他的,而是自己看到這個故事在他眼前展開。

要理解概述和形象化呈現之間的區別,隻需要知道“說”和“展示”這兩個動詞之間的差別就夠了。在概述時,你隻是在“說”,而你應該做的是“展示”。因為概述是最簡單的解決方案,所以這種趨勢是很常見的。偉大的薩克雷知道這一點,但正因為他偉大,所以他想克服這種趨勢。下麵是《名利場》中一個片段的原稿和修改稿的對比。薩克雷顯然是覺得原稿進度太慢,並且缺乏形象化的細節,所以他做了修改。這是個極其有趣的例子,說明了形象化呈現和本能的普通概述之間的差別。這位偉大的作家意識到,他必須展示正在行動的角色,不能隻是概述他們的動作:

原稿 (概述)

第二天,阿米莉亞收到了他的一張便條,女孩們一起顫抖著打開,以為裏麵有期待已久的表白,但實際卻隻有下麵的話:

親愛的阿米莉亞:我今天出發去切爾滕納姆。如果可以,希望你原諒我在沃克斯豪爾對夏潑小姐所做的行為,並請求她的寬恕,希望她忘掉我在那次要命的晚宴上所說的每一個字。等我一康複(我目前身體有恙),我就要去蘇格蘭幾個月了。

你誠摯的

約瑟夫·賽得利

蓓基·夏潑小姐人生中的第一次戰役就這麽結束了。雖然失敗了,但對於失敗的一方卻是光榮的。她發現保持與皮特·克勞利先生的接觸很有必要,於是離開了她心愛的阿米莉亞,並向她發誓,會永遠永遠地愛她。

修改稿 (戲劇化)

但第二天,兩位年輕的女士坐在沙發上,假裝在工作,或寫信,或看小說的時候,桑波帶著他慣有的笑容走進房間,胳膊下夾著一個小包,托盤裏還放著一張便條。

“喬斯先生的便條,小姐。”桑波說。

阿米莉亞顫抖著打開。

內容是:

親愛的阿米莉亞:我寄給你這本《森林的孤兒》,我病得太嚴重,所以昨天沒來。我今天出發去切爾滕納姆。如果可以,希望你原諒我在沃克斯豪爾對夏潑小姐所做的行為,並請求她的寬恕,希望她忘掉我在那次要命的晚宴上所說的每一個字。等我一康複(我目前身體有恙),我就要去蘇格蘭幾個月了。

你誠摯的

約瑟夫·賽得利

這是死刑執行書。一切都完了。阿米莉亞不敢去看瑞貝卡蒼白的臉和通紅的眼睛。但她把信掉落在了她朋友的膝蓋上,站起身來,上樓回到自己的房間,撕心裂肺地大哭起來。

當作者做出了一處改進時,往往也帶動了其他地方的改進,看到這一點真的很有啟發。在原稿中,概述的事件的結果是一次失敗,所以在情節中形成了一個敘事性阻礙。而在修改稿中,除了僅僅把阻礙當作一次失敗這種敘事特性之外,薩克雷還強調了這次失敗的戲劇特性,指出這是一次全麵的災難。在修改稿中,這個時刻變得更加重要了。

如果你意識到了,像薩克雷那樣的改動相對來說有多麽簡單,那麽如何避免概述帶來的損失這個問題的難度就降低了一半。也就是把說明兩個人或兩股力量相遇時發生了什麽的粗略陳述,改成用一種形象化的或感官上的印象,來呈現發生了什麽,既要強調戲劇性,也要強調場景第五步裏的敘事轉折點。

研究了“以場景為單元”那一章之後,你學會了通過片段、片段性場景、遭遇和戲劇性場景等各個階段,來對每一次力量之間的相遇進行發展。

我說過,你掌握了這些方法之後,隻有一半的困難會消失。你的問題隻解決了一半,除非你學會隻看一眼就能判斷場景中的任何一步。隻有這樣你才能確保不忽視任何一流的場景素材。

下麵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非常好的場景素材,但作者卻沒能用形象化的方式發展它:

1.戴恩的上一份工作是道爾頓礦業的化驗師,有大量的重複工作。

2.他發誓要在這裏幹下去。在他三十年的時光裏,

3.不錯的薪水和升職的機會頭一次壓製住了

4.他想要四處漂泊的欲望。

5.接著他跟瓊恩·道爾頓成了朋友。

6.她像北極報春花一樣苗條美麗,棕色的頭發,眼睛

7.像是在從藍色的天堂向外看。盡管贏得這個女孩的

8.機會渺茫,但她本身就足以讓他

9.想要安定下來了。但諷刺的是,當他

10.終於想要保住一份工作時,這份工作卻不想

11.要他了。一開始,老道爾頓發現了他的稀有

12.才能,留下了他。但不知怎麽事情就變糟了,

13.他不安穩的壞名聲跟了過來。

14.他努力工作,想反駁那樣的名聲,但這樣卻搶了

15.——或者是被指控為搶了——

16.經理博思·卡尼的工作。不知怎麽,這項指控就

17.讓他一落千丈了。不知怎麽,有好幾次

18.他的工作就出了差錯,造成了經濟損失。不知怎麽,

19.老道爾頓就知道了他對

20.瓊恩的暗戀。

21.那是最後一根稻草。稍微有點駝背的道爾頓

22.五十八歲,脾氣陰晴不定,據說有一次

23.朝他的助手扔了一把椅子,

24.沒砸中人,砸在桌子上碎了。

25.接著不到一分鍾之後,他又跟這個老兄握手,

26.還叫他“孩子”。在這裏講這個例子,

27.是想說老道爾頓隻用兩個短短的傷人的字,

28.就把戴恩開除了。

在第2行,我們看到“他發誓要在這裏幹下去。”這是一個結束動作,也是場景的第五步。不需要太多想象力,就能夠想到另外三個步驟——與招聘經理相遇,戴恩表達想把自己“賣給”經理這個目標,“戴恩能說服經理給他一份工作嗎?”或“戴恩能讓經理相信他是個好化驗師嗎?”,在這次相遇時,讀者腦子裏會冒出這樣的場景敘事問題。經理的懷疑提供了對立的預示。接下來的互動構成了第三步,並且通過結束動作而告一段落;結束動作就是經理同意給他這份工作,這就是第四步。這次互動對人物產生的印象,就是戴恩發誓要幹下去。

同樣的方法也可以把戴恩與瓊恩·道爾頓之間的相遇擴展成一個完整的場景。還有另一個場景,在戴恩和博思·卡尼的相遇裏。最後,從第27行到第28行的第四步裏,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戲劇性場景迫切需要發展,即“老道爾頓隻用兩個短短的傷人的字,就把戴恩開除了”。

這段素材具有發展出一流場景的全部要素:優秀的場景目標,因為對立而有趣;力量之間的相遇;碰撞;結束動作。作者的構思意識很好,素材也選得很棒。但在呈現時,作者卻把建立感官印象的任務分派給了讀者。

大部分成功的作家都避開了這種概述的傾向,這一點很有啟發。至少在他們的作品中沒有表現出來。他們已經學會了技巧。他們從經驗中得知,有很多方法可以避免概述,而生手似乎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解決的辦法並不難。不管是必須通過概述來回溯還是向前,都要對概述進行形象化的渲染。怎麽做到這一點呢?非常簡單,隻要你記住,形象化呈現的辨識標誌是——把發生的事情展示出來。換句話說,就是形象化的動作。隻要可以,就要在互動中渲染你的概述,並且讓你的互動戲劇化。碰撞帶來戲劇性,而包含戲劇性的互動永遠比沒有戲劇性的互動更有趣。第一步是讓你的概述具有戲劇性的形式,第二步是讓它具有戲劇性的特質。

避免概述的基礎是明確場景步驟,尤其是第三步,也就是互動。最容易辨認的互動是人物的對話。作為作者,你必須記住,作者的陳述可以轉換為某個人物的對話。對話就是動作,是某一個角色的動作。一旦你抓住了這一點,概述的困難就結束了。你至少學會了讓自己的概述具有戲劇性的形式。解釋性說明的必要性不再是一種累贅,而是成為一種資本,讓你能夠在形象化和戲劇化地呈現解釋說明時,通過對話來刻畫人物的性格,對他們進行區分。

通過對話來避免概述的方法不止一種。可以是一個角色的連續發言,更可以是一次語言的交流。通過一個人的對話來呈現概述的最古老的方法,可能是獨白。它多少有些過時,因為過於明顯,一看就是作者的工具。但謹慎地使用這種方法,可以讓它發揮很大作用。當解釋性說明隻有一個人知道時,你可以讓這個人自言自語,用這種辦法來告訴讀者,尤其是當這個人上了年紀,喜歡嘮叨,或者孤苦伶仃時。

下麵這個例子,就是一段沒有經過偽裝的獨白:

“當然,我的家人都是我的親人,”愛麗絲說,“但他們提供不了小說素材,沒有戲劇性。你懂的,沒有色彩,隻是普通的、沒有想象力的好人,一點也不刺激。這就是為什麽我不能住在家裏搞創作。他們不理解,我可憐的親人,但在家裏我能找到什麽可寫的東西呢?”

……

“該死!”他吼道,“難道事情不是這樣嗎?我也正要結束這裏的工作,計劃坐下一班船往北去呢。今年家裏不過聖誕節了!我看看——他說他想要多少鬼東西?”他又把信的最後一段讀了一遍,像一個常年在偏遠地區獨居的人習慣了自言自語一樣,大聲地咕噥著。

——《家釀》,格蕾絲·薩特維爾·梅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