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關於如何理解古人風雅之趣的問題,可以說,凡是人都應該理解風雅之趣。不解情趣,就是不知“物哀”,就是不通人情。

而要理解風雅之情,就要吟詠和歌,就要閱讀物語。通過這些途徑,就會理解古代人的風雅世界,這也是理解古道的必由之路。

然而,綜觀世間學界,在以探究“道”為主要宗旨的學者中,許多人被大道理所束縛,認為吟歌隻不過是一種不太重要的消遣,歌集也沒有披閱的價值,於是對古代的風雅全然不解,如此,對古代之“道”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他們所理解的僅僅是表麵上的神道,而對神道的內容,則從外國人的立場上加以理解與詮釋,這顯然不是探究古道所應有的態度與立場。

另外,那些詠歌、作文、崇尚古代的人,僅僅關心古人如何風流,卻忘掉了“道”,對“道”漠不關心。萬事模仿古人,穿古式衣服,用古式器具,讀古書,這些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風流之心,玩物喪誌。

既然是人,無論什麽人,必須了解人所應該了解的“道”;無論是哪種類型的人,凡讀書、做學問的人,都不應該對“道”漠不關心、對神靈的恩惠沒有理解,思慮淺薄,得過且過。

既然追慕、尊崇古代,就要首先對古代的根本之“道”持有關心,並努力加以探究。如果舍本逐末,拘泥於細枝末節,那就不是真正的崇古態度。以這樣的態度,即便擅長詠歌,也不過是無聊的消遣而已。

希望做學問者,對以上事宜深加領會,對於“道”千萬不可馬虎從事。

弟子們早就懇請我寫出這樣一本書,但數年來忙亂無暇,一直未能動筆。近來他們又說:既然您已經寫完《古事記傳》(65),此次請您一定寫出這本書。言之有理,隻得應命。

因寫作匆促,本書所述不免掛一漏萬,但願對治學者有所助益。

初次踏山道,

崎嶇路遙遙,

願做路旁一草標。(66)

本居宣長

寬政十年十月二十一日傍晚寫畢

(1) 本章選自《初山踏》,初山踏亦寫作“宇比山踏”或“うひやまぶみ”,意為初次登山,亦即“入門”之意。副標題“學術方法論”為譯者所加;“序”字及各節序號,也是譯者根據原文內容層次所加。

(2) 神代紀:指《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的“神代”(神話時代、上古時代)部分。

(3) 道:原文讀作“どう”,是從中國傳入的抽象概念,其語義與中國道家、儒家的“道”大致相同。但本居宣長所謂的“道”,是指日本的“古道”,即日本傳統的民族精神,意即下文所說的“大和魂”。

(4) 故實:主要指古代的典章製度、風俗習慣。

(5) 有職學:“有職”是“有識”之訛。

(6) 六國史:日本古代六種用漢文寫成的編年體正史的統稱,包括《日本紀》《續日本紀》《日本後紀》《續日本後紀》《文德實錄》《日本三代實錄》。

(7) 當時日本許多研究學問的人都不是專職,而是業餘愛好,故如此言。

(8) 《直毘靈》:本居宣長《古事記》研究的小冊子,成書於明和八年(1771)。“直毘靈”是《古事記》中攘除災禍的神,作者以此為書名,寓意在研究中要排除“漢意”之禍。

(9) 《玉矛百首》:本居宣長編輯的體現“大和魂”的日本古代和歌百首合集,刊本一冊,成書於天明七年(1787)。

(10) 《玉匣》:又作《玉櫛笥》。匣或櫛笥,是盛化妝品的小匣子。刊本二冊,是獻給幕府的政治建言書,主要闡述日本的古道的本義。成書於天明六年(1786),刊行於寬政元年(1789)。

(11) 《葛花》:本居宣長著的與儒學派學者論戰的著作,意在反撥儒學家市川匡麻呂對《直毘靈》的批判。“葛花”是一種解酒的草藥,以此指市川等儒學家都中了“漢意”的毒酒之毒,需要解毒。刊本二冊,成書於安永九年(1780)。

(12) 大和魂:是本居宣長在本書中提出的關鍵詞,意即日本之魂、日本民族精神。

(13) 漢意:指中國思想文化,與“大和魂”相對而言。

(14) 《古語拾遺》:曆史書,作者齋部廣成,全一卷,成書於大同二年(807),是獻給朝廷的記述古代齋部氏家族衰微的書。

(15) 宣命:本指天皇對臣下的詔令、詔書,後指“宣命”這一文體。

(16) 《延喜式》:平安時代延喜五年(927)用漢文寫成的律令書,多為律令實施細則。

(17) 《姓氏錄》:《新撰姓氏錄》,全三十卷,桓武天皇(737—806)的皇子萬多親王編著,收錄姓氏1182個。

(18) 《和名抄》:《倭名類聚抄》,平安時代中期學者源順(911—983)著,日本最早的分類體和漢書典。

(19) 《貞觀儀式》:簡稱《儀式》,平安時代初期的官方禮儀規範著作,全十卷,貞觀十四年(872)成書,詳細規定並敘述了朝廷的各種儀式典則,在此前後同類書籍大多散佚的情況下,該書更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20) 《令》:蓋指平安時代的律令書,如《養老令》。

(21) 《西宮記》:平安時代公卿大臣源高明著,全二十五卷,用漢文記載了宮中禮儀與風俗。

(22) 《北山抄》:平安時代藤原公任(966—1041)著,以年中行事(節日)為中心,記載宮中儀式風俗。

(23) 古學:古學原本是江戶時代反對朱子學、陽明學,主張直接研究先秦儒家典籍的一個儒學學派。同時,本居宣長等也用其來指代日本的“國學”。

(24) 神名帳:朝廷所崇敬的“官社”(官方神社)的神名冊。

(25) 五十音圖:將日語中的四十七音節,按五段十行加以排列的圖表。

(26) 孝德天皇、天智天皇時代:孝德天皇(596—654)、天智天皇(626—671),均為奈良時代的天皇。

(27) 《職原抄》:北畠親房(1293—1354)著,是日本最早的製度史研究著作,對日本曆代官職沿革進行了係統的研究。

(28) 《內裏式》:嵯峨天皇時代(9世紀上半期)藤原冬嗣等奉詔編纂的宮廷禮儀方麵的著作。

(29) 《江家次第》:大江匡房(1041—1111)奉關白二條師通之命編纂的朝廷法度、禮儀、慣例等方麵的著作。

(30) 《禮儀類典》:德川光圀(1628—1700)編纂的關於朝廷禮儀風俗、節日祭日之類的書。

(31) 紀傳:日本傳統學術及學術教育中最重要的科目,“大學四科”之首。主要是修習《史記》《漢書》《後漢書》,後又加上了《文選》。

(32) 明經:日本傳統的“大學四科”之一,主要修習《左傳》《毛詩》《周禮》《周易》《尚書》以及《論語》《孝經》等。

(33) 宋學:中國宋代的儒學,又稱程朱學、朱子學,對日本儒學有著很大影響。

(34) 縣居大人:指賀茂真淵(1697—1769)。

(35) 賀茂真淵的主要代表作是其巨著《萬葉集考》,全十四卷九冊。

(36) 這裏指的是所謂“真假名”,亦稱“萬葉假名”,即不取漢字的字義,隻用漢字作為符號來標記日本固有的發音。《萬葉集》原本全部用此種方式寫成,後來在學者的不斷訓解中,用假名將有關漢字加以替換。

(37) 即所謂“宣命體”,被認為是“和漢混淆體”的源頭。

(38) 《神代紀之渦山陰》:原文《神代紀の渦の山陰》。

(39) 鴨祐之:江戶時代中期的學者、神社神官。

(40) 《類聚國史》:敕撰史書,菅原道真(845—903)等編撰。

(41) 宇多天皇:887—897年在位。

(42) 水戶:指當時的水戶藩。

(43) 《大日本史》:水戶藩的德川光圀主持撰寫的紀傳體國史,用漢文體寫成,以此書為中心形成了“水戶學”學派,對明治維新前的勤皇思想有很大影響。

(44) 仙覺(1203—?):天台宗僧人,鐮倉時代研究《萬葉集》的學者,著有《萬葉集注釋》,對《萬葉集》的釋義做出了重大貢獻。

(45) 私記:個人記錄,包括日記、筆記等。

(46) 荷田春滿(1669—1736):江戶時代中期國學家,對賀茂真淵、本居宣長等後來的國學家影響甚大。

(47) 原文:“とる手火も今はなにせむ夜は明てほがらがらと道見えてゆくを。”

(48) “假名反切”法:原文作“仮名反”,指用漢字讀音的反切方法,將日語假名的音節加以拚合,如將“にある”讀作“なる”。

(49) 縱橫通用:指五十音圖在音韻與句法功能方麵上下左右相關相通。

(50) 鐮倉右大臣:源實朝(1192—1219),鐮倉幕府的第三代將軍,也是著名歌人,著有《金槐和歌集》。

(51) 天兒屋根命:《古事記》和《日本紀》中的一個神名。

(52) 後世風:與“古風”(《萬葉集》所體現的“萬葉風”)相對。本居宣長所謂的“後世風”指的是《萬葉集》之後的歌風,特別是《古今集》與《新古今集》的歌風。

(53) 本居宣長在《石上私淑言》中對此有所論述。

(54) 在平安時代及此後的“歌合”(和歌比賽)中,往往先設定一個題目,然後圍繞主題吟詠,稱之為“歌題”。此處所指,似與此有關。

(55) 本居宣長自己吟詠的和歌大多學習《新古今和歌集》,屬於他所說的“後世風”。

(56) 光孝天皇(830—887):仁明天皇皇子,五十五歲即位。

(57) 為謙卿:京極為謙(1254—1332),政治家、歌人,奉詔主持編撰《玉葉集》(二十卷)。

(58) 二條家:藤原俊成、藤原定家父子及其子孫後代以二條為氏為鼻祖的和歌宗派的統稱。在和歌宗派中,二條家與京極、冷泉兩家鼎立。

(59) 正風體:意為正確的、正宗的風體、風格。

(60) 頓阿:鐮倉時代至南北朝時代的歌僧,俗名二階堂貞宗,京都人,出家後師從二條家的藤原為世,是二條家歌學的中興者,著有《愚問賢注》《井蛙抄》《草庵集》等。

(61) 《題林愚抄》:一部專門講授題詠的著作,成書於寬政四年(1794)。

(62) 藝道:技藝與藝能之道,包括花道、香道、弓道、茶道、能樂等。

(63) 藝能:原文作“諸藝”,即各種藝能之道。

(64) 近世風:近世風格。近世,指作者所處的17世紀初至明治維新前的江戶時代。

(65) 本居宣長在寬政十年(1798)六月完成巨著《古事記傳》,接著開始撰寫此篇《初山踏》。

(66) 這首和歌是《初山踏》的點題之作。原文:“いかならむうひ山ぶみのあさごろも 淺きすそ野のしるべばかり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