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說的要清除“漢意”即儒教之意,並不是偏激走極端,無緣無故地憎惡“漢意”,而是有充分理由的。

理由是,古代的“道”意義不甚明確,許多人都對此有誤解,究竟是什麽原因?我認為還是因為被“漢意”迷了心竅,被“漢意”所妨害。這是上千年來人們心中的沉屙,難以完全徹底地加以清除。近年來,也聽說有人意識到了儒教熏染的危害,並試圖加以清理,但即便是這樣的人,仍然不能從“漢意”中完全自拔,最終也往往墮入“漢意”。

因此之故我才強調:要正確地理解“道”,首先就需要將“漢意”徹底加以清除。如果不徹底加以清除,則難以理解“道”。初學者首先要從心中徹底清除“漢意”,而牢牢確立大和魂,就如武士奔赴戰場前,首先要抖擻精神、全副武裝一樣。如果沒有確立這樣堅定的大和魂,那麽讀《古事記》與《日本書紀》時就如臨陣而不戴盔披甲,倉促應戰,必為敵人所傷,必定墮入“漢意”。

我主張理解“道”並要先讀《古事記》。反映古代精神的《舊事記》《古事記》《日本書紀》,並稱為“三種基本讀物”。而其中一般學者所研讀的主要是《日本書紀》,其次是《舊事記》。《舊事記》是聖德太子所編纂,用了《舊事記》,則《古事記》不太被重視,對此高度重視並充分利用者甚少。

到了近世,才有人意識到《舊事記》不是真正的原典,而是後世人所編選。如今已經沒有人看重《舊事記》了,而能對《古事記》的重要價值有所認識的人越來越多起來,這都是因為我的恩師賀茂真淵大人的提倡,為學問的研究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古事記》中幾乎不夾雜漢文修飾,完全使用古代流傳下來的語言,文章也相當本色,對於了解古代社會的情況,該書無與倫比。而且關於神代的記載也比《日本書紀》更為翔實,是理解皇國之道的第一古典。學習古代史的人,要將《古事記》作為重要的典籍加以研讀。

鑒於此,我從三十歲開始,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殫精竭慮,寫成了《古事記傳》四十四卷,可作為古代史學習研究的參考書。

或許有人會問:《古事記》既然是如實記載古老故事傳說的讀物,那麽文章為何是用漢字寫成的呢?原因是截至奈良時代,日本的假名文字尚未創立,所有的書籍都用漢字寫成。文字及其書寫都源自中國,傳到我國後,最初在使用方法上模仿中國,可是日本與中國的言語畢竟不同,無奈當時假名文字未創立,所以依照起初的習慣,悉用漢文書寫。

假名文字是在“いろは”等假名創製以後才使用的。假名在平安王朝之後才創製出來,所以此前的書籍文章一律用漢字書寫。這是古代的通例,並非像後世這樣因為喜歡才使用漢文寫書。

和歌尤其講究音律,不能有一個字的差錯,所以古代文獻記錄和歌時特別使用了假名,但也都是用漢字代替的。(36)祝詞、宣命等文體,也特別講究語言的準確與文采,不能使用漢文風格,並且有著自己的特殊表現方法。(37)

及至後世,片假名、平假名創製之後,可以使用日本的獨特語言自由地書寫表達,而不必像古代那樣非用漢字書寫不可。有了方便的書寫方式而不采用,當然是很愚蠢的。

對上述情況不了解的人,看到古老的典籍都是漢語寫成的,就認為現代仍是用漢語寫作最好。不過,各色人等的記錄本,還有日常文書、書信等,仍然習慣於使用漢文,人們將這類文字稱為“男文字”“男文”,將“いろは”假名文字稱作“女文字”“假字文”“女文”。男子遵從古代習慣,女子則以方便為佳而多使用假名文字,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