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分離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題

媽媽是嬰兒的鏡子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我們的鏡子。你看著它們時,你也在它們的鏡麵上留下了鏡像,由此你也可以看到自己。

反之也一樣,你看著一個事物的那一刻,那個事物也因你的注目而得以存在。

媽媽,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一麵鏡子。生命的最早期,媽媽注目著嬰兒,嬰兒就從這麵鏡子裏看到了自己的存在。

若媽媽的注目一直在,嬰兒就會感覺自己一直存在。若注目時,媽媽與嬰兒有共鳴,且帶著接納與喜悅,嬰兒就感覺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好媽媽的鏡子從不吝於對嬰兒打開。

有時,媽媽這麵鏡子總是沒有光的,它不能注目嬰兒,於是,嬰兒就覺得,自己是不存在的。

若這麵鏡子偶爾才會打開一下,嬰兒會在這一片刻形成一定的自我感,但這種自我感是破碎的。在做“碰觸你的內在嬰兒”這個練習時,有人會說,他看不到一個完整的嬰兒,原因在此。

練習:碰觸你的內在嬰兒

安靜,閉上眼睛,花五分鍾感受身體,足夠放鬆後,想象一個嬰兒在你身邊,他會在哪個位置?他是什麽樣子?什麽神情?看著他,他會和你構建一個什麽樣的關係?

他,便是你內在的嬰兒,是嬰兒時的你在你內心中的留影。

媽媽這麵鏡子若打開得很少,而且打開時都是兒童在極力討好魔鏡,就易導致一個結果:一個人對別人的反應極度在意。

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在小說《人間失格》中寫道:“別人寥寥數語的責備,對我如晴天霹靂。”有來訪者說,別人隨便一個批評,他都覺得自己瞬間破碎。另一位來訪者的意象是,一個小球在追著一個大球轉,小球一刻都不敢放鬆,生怕一不留意,大球就不見了。大球就是他的媽媽,而小球就是他自己。

這三個故事都顯示,一個人之所以對別人的反應極度在意,都是因為對方好的反應會讓他有短暫的存在感;而對方壞的反應,會讓他的存在感瞬間崩毀。

一個人太脆弱,很少是寵出來的,而多是幼時沒被看見。一出壞孩子,我們社會最容易找到的理由是,這個孩子被寵壞了,他的父母對他太溺愛了。可真實的理由卻常常是,父母根本看不到他。

在中國,常見情形是,媽媽這麵魔鏡是否打開,關鍵是兒童能否讓魔鏡高興,因中國的媽媽第一缺乏尊重孩子感受的意識,第二即便有這一意識,但因與自己的感受缺乏鏈接,而難以給孩子的感受以確認。這一確認,必須是身體對身體,心對心,而不是頭腦對頭腦,語言對語言。

兒童願做一切努力去討好媽媽的魔鏡,因這麵魔鏡打開,他才存在,所以這值得付出一切。中國曆史上多名天才在幾歲時就悟到了孝道是大道,原因或許僅僅是,他們知道自己這個人的存在感有賴於討媽媽這麵魔鏡高興讓魔鏡打開,這種體驗讓他們推論出,所有人的存在感都有賴於討魔鏡高興並讓魔鏡打開。

所以,若一位媽媽想讓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嬰幼兒時,多和他互動,看到他,並帶著喜悅,是至關重要的。

不過,與孝道形成的悖論是,一旦孩子得到的愛足夠了,形成了一個健康的自我,他就不會去順著父母的意思了。順父母意的最佳前提是,孩子缺乏存在感,他的價值感都有賴於父母乃至社會的認可。

相反,有健康自我的人,他會很愛父母,但他做事情,首先是從自己的感受出發,而不是服從父母的語言。假如一心希望孩子孝順,最好是做一麵冷漠乃至殘酷的魔鏡。

“我們是鏡子,也是鏡中的容顏。”波斯詩人魯米3如是說。他的意思是,我這麵鏡子照見了你,那一刻,我也是你。太多哲學家重複過這樣的觀點: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魯米是我最愛的詩人,他在另一首詩中寫道:

我體內有個原型。

它是一麵鏡子,你的鏡子。

你快樂,我也會快樂。

你愁苦,我也會愁苦。

我像綠茵地上柏樹的影子,

與柏樹不可須臾離。

我像玫瑰的影子,

永遠守在玫瑰近旁。

在母子關係中,或者在任何關係中,我的感受能被感受到,這一刻,我存在,你也存在。這一刻,就是愛。

一位女士,她很容易被無助感侵襲。原因很簡單,在她的原生家庭中,不僅母親,其他親人也很少看見她,所以她沒有底氣與任何人抗爭。她來找我做谘詢,原因是,她覺得在現在的家庭中也不能堅持自己的正確意見,丈夫和婆婆等婆家人都很固執,會強力打壓她的意見。

她的丈夫,其實內心也一直被一種無助感侵襲,但是一直裝得像一個極權的大男子主義者。她知道他的無助,但一直不願意去感受他的無助。因為她遭遇過的痛苦遠勝於他,所以她覺得這麽點事情就讓丈夫表現得如此無助,她瞧不起也不理解。

谘詢中,她認識到自己對丈夫的瞧不起。隨後一天,她放下了這種心態,深切地體會了一下丈夫的無助,對丈夫有了深深的理解和接納。後來,她迅速變得強大起來,非常有力量地與丈夫、婆婆和其他婆家人抗爭。以前,她的任何一個抗爭都會導致婆家人聯手打擊,但現在,首先丈夫不再裝,轉而依賴她,而其他婆家人也常在一兩個回合後就放棄自己的錯誤意見而尊重她。

這個故事說明,當她碰觸丈夫的無助時,她也就碰觸了自己的無助。如此一來,她不僅與自己內心有了鏈接,與丈夫也有了鏈接。與自己的鏈接,讓她強大起來。與丈夫的鏈接,讓他們之間有了愛與理解。

看見你,也就看見了我

還有一個更美的故事。一位年輕的媽媽,她一歲半的女兒有三天時間不願意洗澡。原來女兒洗澡時很乖,但那三天,她簡直是拚死掙紮,不讓爺爺奶奶給她洗澡。

對此,爺爺奶奶認為,都是媽媽太慣小孩子了,所以導致小孩子很難管。但這位媽媽懷疑一定是另有原因,而公公婆婆的態度,讓她懷疑,小孩子是不是受到了虐待。

到了第三天晚上,看到孩子堅決不洗澡的樣子,她非常痛苦。那一刻,她覺得自己感受到了女兒的痛苦,一個聲音從她心底冒出:肯定是哪兒不對,該不是女兒病了吧。

第四天,她帶女兒去醫院,一檢查,果真是病了。很有意思的是,當她從醫生手裏拿到診斷書的那一刹那,女兒一下子不哭了,變得非常安靜。看著女兒的眼睛,年輕的媽媽忽然明白,女兒的哭鬧,是要讓媽媽或其他大人知道,她病了。

這份明白產生的這一刻,她覺得和女兒間建立了一種奇妙的鏈接。

第五天,她去上班。本來,已有很長一段時間,隻要她上班,女兒就會哭鬧得厲害,每一次都像是要生死分離。她很擔心,這一次女兒會再次痛苦,但孰料女兒卻像大人一樣地對她說:媽媽,拜拜。聽到女兒幹脆的道別,她眼淚差一點落下來,她覺得,女兒是懂她的。

她先懂得了女兒,女兒隨即還了她一個懂得。

同情心有兩種。一種是對弱者的可憐,但內心同時有一種我很好很強大的自戀。另一種是共情,即,我深深地碰觸到了你的感受,進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

共情能力的構建,就源自於能彼此碰觸的母嬰關係,而它的基礎,是媽媽能看到嬰兒的感受。

我們是鏡子,也是鏡中的容顏。將魯米這一境界延伸,還可以說:世界在你眼中,而世界在你眼裏的投影,絕非僅是世界本身,更是你自身。

譬如方舟子,他偏執打假時,構成的那幅畫麵,不僅是我們社會的反映,更是方舟子的一幅自畫像。

要有“你即鏡子,你即鏡像”的這一意識,你才能看到別人乃至你自己的全貌。

你如何看待萬事萬物,這是你最深的存在。

好媽媽與壞媽媽,好孩子與壞孩子

弗洛伊德最有影響力的女弟子、英國心理學家克萊因4認為,三個月前的嬰兒處在偏執分裂期。

克萊因認為,三個月前的嬰兒沒有能力處理一種矛盾:媽媽一會兒好,一會兒壞。能敏感地捕捉到他的感受、滿足他並與他互動的媽媽,是好的;不能滿足他、忽視他甚至虐待他的媽媽,是壞的。

那麽,他們怎麽辦?他們會使用分裂的方法。即,將媽媽形象一分為二,一個是好媽媽,一個是壞媽媽。好媽媽,是那個真實照顧他的人,而壞媽媽,則一開始被嬰兒處理為鬼怪形象。並且,好媽媽與壞媽媽絕對不可以並存,好媽媽是絕對的好,壞媽媽是絕對的壞。

白雪公主與灰姑娘等童話故事,典型地反映了這種分裂,一個完美的好媽媽去世了,後母和她的親生女兒們很可怕,而且絕對的壞。

至於女主角,則是絕對的好。孩子們愛聽這些童話故事,不是因為這些童話故事多麽美好——其實仔細想想就會知道,這並不美好。而是因為,這些童話故事反映了他們的內心,通過去聽這些童話故事,他們得以向外投射自己的內心,並不斷修正。

若得到很好的照料,並與媽媽有很好互動,也即,好媽媽的部分足夠多,三個月後,嬰兒就有了初步的整合能力,他雖然傷感,但仍然可以接受一個基本的事實:他真實的媽媽有好有壞。

這種整合,是寬容的開始。

同時,因為媽媽的鏡子功能,孩子自身也會進行分裂,分裂成一個好孩子和一個壞孩子。好孩子絕對的好,壞孩子絕對的壞。好孩子絕對愛媽媽,而壞孩子對媽媽有可怕的攻擊,媽媽絕對不會接受。

若媽媽對嬰兒的攻擊,如咬**、抓頭發等,不給予反擊,而隻是簡單的製止,並且一如既往地愛嬰兒,那麽嬰兒就會覺得,壞孩子也是被接納的。於是,好孩子和壞孩子也走向整合。

一網友在我微博上留言說,她在黑暗的房間哄兒子入睡,兒子喃喃自語:“這個阿啟在**,還有一個生氣的阿啟在地上。”

這個躺在**、和媽媽在一起的阿啟,就是好孩子,而那個生氣的,就是壞孩子。

從這一段文字還可以看到一點:中國人的習慣性認識——三歲前的孩子什麽都不懂,所以怎麽對待他們都可以,是大錯特錯的。相反,孩子越小,越需要大人特別是媽媽的細心嗬護與關注。

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成為你自己!

為我的書簽名時,我常給讀者朋友留下這句話。成為自己的人,也即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者”,他發現他們具有許多優點,如:

寬容而又嫉惡如仇;

悅納自己的一切體驗;

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情緒為中心;

超然獨立的性格,不迷信權威;

沒有審美疲勞;

能容忍模糊狀態,有高度的創造力;

…………

那麽,一個兒童能不能成為自己呢?我常講一個主題為《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的講座,其核心觀點就是,父母不要試圖扮演孩子的決定者,而應該給予孩子獨立探索的自由,那樣即便幼小的孩子也一樣是一個“成為自己的人”。

不過,可惜的是,我沒在講座中給出一個鮮活的例子,以說明成為自己的孩子會是什麽樣子。但就在6月4日,我和一個朋友聊起了她有趣至極的兒子,這個八歲的小家夥可以當之無愧地被稱為是“成為自己的人”。

先講幾個故事吧。

故事一:前不久,他跟媽媽去參加一個聚會。吃飯時,一個叔叔逗他說:“小孩,你喝酒嗎?”

他回答說:“讓小孩喝酒是犯法的,小心我告你,你就會被抓進監獄,判××天的監禁。”

故事二:去年,一次在麥當勞吃東西時,旁邊桌上的一位媽媽先是催自己的兒子:“快點吃!你慢得像豬一樣!我們上課就晚了!”

她兒子顯然有了情緒,說:“不吃了!我們走吧!”

他這句話一下子令他的媽媽陷入歇斯底裏的狀態,她暴跳如雷地訓兒子,嘴裏嘟囔出了一大堆別人聽不清的難聽的話。

我這位朋友的兒子看不下去了,隻有七歲的他站出來對那位阿姨說:“怎麽會有你這樣的媽媽!”

這句話令那位媽媽驚訝得呆住了,等稍一醒過神來後,二話不說就拽著兒子的胳膊向外衝了出去。

故事三:小家夥隻有三四歲話都說得不利索時,媽媽帶著他在小區散步,迎麵一條狗走了過來。

它像是一條流浪狗,髒兮兮的,似乎好多天沒有人管它了。媽媽本能地說了一句:“這條狗真醜!”

這句話被兒子抓住了把柄,常被媽媽教育講禮貌的他對媽媽說:“你對狗怎麽這麽沒禮貌!狗有狗的模樣,你通過你的眼光看覺得它醜,狗狗們可不一定這麽看。”

她講完第三個故事後,我先是震驚得一瞬間不知道說什麽,接著和她一起大笑起來,笑完後,對她說:“你兒子真了不起,這麽小就有大哲學家風範,已能站在動物的立場上設身處地地為它們考慮。”

我這是真心話。她也說,當時她完全被小不點給震驚了,她本來認為自己夠有同情心了,但和兒子天然的“眾生平等”相比,實在相差太遠。

她說完這句話後,我感慨說:“你兒子不是你教的。”

她聽過我的講座《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明白我這句話中的意思,一樣感慨說:“的確不是我教的,是他自己長成了這樣子,我一教,他就會被毀掉。”

也就是說,這個小家夥雖然很小,但他已是“成為自己的人”了。

八歲的他主動辭掉班長職位

其實,所有的孩子一開始都是“成為自己的人”,但撫養者們非得按照自己的意誌去塑造自己的孩子,於是孩子的意誌就被壓製了,最終在不同程度上丟失了自己。

一如撒旦的“養育嬰兒的計劃書”,很多父母在塑造孩子上都在扮演“行使賞罰的天使”這個角色,他們要求自己的孩子達到某個條件,如果達到了,就獎勵他,如果沒達到,就懲罰他,於是孩子離自己的內心越來越遠,而逐漸變成了父母意誌的產物。結果,在家中,他們很容易被父母的意誌所左右,在學校,也很容易被“行使賞罰”的老師所左右。

我這個朋友講,上小學一年級時,她兒子的班裏競選班長。絕大多數孩子的競選詞都是父母或其他親人所寫,但她沒有替兒子操辦這種事,而是對有點焦慮的兒子說,你自己想說什麽就說什麽。

第一次競選班長,他自然是什麽都不會說,所以他要求最後一個發言,這樣好先聽聽別的同學怎麽說。等所有同學挨個“念”完大人給寫的看似精彩但其實又臭又長的競選詞後,他上去就說了三句話:“我叫×××,我希望大家支持我做班長,我會為大家提供最好的服務。”

結果,他以高票當選班長。但有趣的是,當了一年班長後,他覺得做班長太不舒服了,於是找到班主任,說他不想當班長了。那個班主任驚訝至極,她教了這麽多年書,這是頭一次遇到有不願意當班長的孩子,而且這個孩子都不和家長商量就辭職不幹了,這簡直匪夷所思。

不過,老師們普遍不喜歡他。因為,老師們的賞罰手段對這個孩子幾乎無效,他們誇獎他沒用,懲罰他也沒用,這個孩子不會輕易偏離自己的軌道。但同時,他也決不會成為一個問題兒童,因為他的內心自然會指引他走在自己所渴望的道路上,而這樣的道路很少是不對的。

一些父母發現,他們的孩子有一個問題:喜歡一個老師,就喜歡一門課;討厭一個老師,就討厭一門課。但像這個孩子,是不會有這個毛病的,因為他熱愛一門課是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老師行使獎勵的結果,他不喜歡一門課也是他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老師行使懲罰的結果。所以,熱愛一門課是忠於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忠於老師的選擇。其他孩子熱愛一門課則是對老師表忠心,但若老師令他討厭,他就對這門課失去興趣了。

這讓我想起自己讀小學時的故事。記憶中,我沒逃過一次課,也從來都沒厭過學,甚至連逃課的想法都沒產生過,而且盡管有多個老師令我不大喜歡,但我所有科目都學得不錯。那時的具體心境已記不得了,但可以說,驅動我學習的動力決不是父母和老師的獎勵,而是掌握知識、滿足好奇心所帶來的天然快樂。

不過,有趣的是,盡管我的成績從來都排在前五名(隻有一次最差到了第14名),也很少惹事,但我卻沒成為少先隊員,對於像我這種學習成績的孩子而言,這是絕無僅有的事。現在回想,這就很容易理解了,少先隊員是老師們用來獎罰孩子們的工具,但我對獲得別人的獎勵興趣很低,所以自己也不努力去表現,而老師們也討厭我這種人,雖然學習好,雖然不惹事,但卻怎麽都掌控不了,所以他們不會將這種獎勵浪費在我身上。

喜歡使用獎罰手段的父母和老師,都渴望控製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誌成長變化,那樣孩子就是他們意誌的結果,就是他們的作品。但依照摩門教的傳說,這就是行使撒旦之事。

國內知名幼兒教育專家孫瑞雪寫了《愛和自由》一書,大致的觀點是,父母的職責是用愛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但至於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愛與自由,缺一不可,而如果他既獲得了充分的愛,又獲得了充分的自由,他一開始就會是一個“成為自己的人”,而最終也勢必會成為一個自我實現者。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精神胚胎

意大利幼兒教育專家蒙特梭利認為,每個孩子一出生,天然就有一個精神胚胎。

依照這一觀點,嬰兒不是白紙,不是空瓶子。父母或成人可以扭曲孩子,讓孩子成為一棵歪歪扭扭的樹,但不能決定孩子是成為一棵楊樹還是柳樹。家長最多隻是將本是楊樹的孩子修剪成柳樹,但孩子內心總是渴望成為他自己的樣子。

精神胚胎的發育,不是別的,就是孩子的感覺。感覺,是孩子碰觸任一事物時,在建立關係那一刹那的產物。這份感覺,會滋養他的胚胎發育。

請注意,不是知識,不是教導,而是感覺。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發表演講時說:

不要讓他人的觀點所發出的噪音淹沒你內心的聲音。最為重要的是,要有遵從你的內心和直覺的勇氣,它們可能已知道你想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這也是蒙特梭利的觀點,精神胚胎“已知道你想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

也就是說,每個孩子天然有他們的使命,而若父母想決定孩子的命運,他們就是破壞了孩子的命運。

分離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題

我們的一生,就是不斷分離的一生。

呱呱落地的那一瞬間前,一個初生嬰兒已遭遇過了第一個無比痛苦的分離——離開了媽媽無比舒服的子宮,從狹窄的**裏被擠到這個世界上,冰冷的風、嘈雜的聲音,還有剛剛體驗的痛苦,讓他放聲痛哭。

但嬰兒一開始仍以為媽媽和自己是一體的,餓了,媽媽會給他吃的,冷了,媽媽會把他緊緊抱在懷裏……盡職的媽媽無比敏感,真正是感他所感想他所想,他需要什麽,媽媽就在第一時間滿足他什麽。但很快,嬰兒意識到自己與媽媽是兩個人,這個心理上的分離比分娩過程還要痛苦。幼兒們發現,自己無法指揮這個世界,甚至也無法指揮媽媽,於是不斷地哇哇大哭。

慢慢地,他們開始接受“媽媽是媽媽我是我”的概念。但是,他們仍然無法接受媽媽會離開自己,去工作、去學習、去……這些事實。與媽媽和其他重要親人的每一次分離都是痛苦的,每一次都讓幼兒們擔心自己被拋棄。

接下來,他們不得不在沒有媽媽和親人陪伴的情況下獨自闖世界了,這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幼兒園小班開學時,第一次徹底離開家的孩子們總是哭成一片。哭是因為心疼,因為分離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疼。

再接下來,還有小學、初中、高中……最後,我們徹底離開家。再以後,我們開始組建自己的家。再以後,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們要親自教他們體驗分離、學會分離。

無論分離有多疼,我們必須這樣做,因為——分離和愛同等重要,它們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主題,它們一起作用,讓一個人成長,讓一個人成為他自己。

“拒絕分離,就等於拒絕成長,”谘詢師榮偉玲說,“再親密的兩個人,也是兩個人。如果不懂分離,那麽,兩個關係親密的人就會黏在一起,而這是很多人生悲劇的深層原因。”

美國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5則稱,懂得分離的愛才是“真愛”。因為父母必須主動與孩子分離,這樣才能促進孩子的人格成長,並讓他最終成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親子關係如此,師生關係、情侶關係等親密關係也莫不如此。

如果拒絕分離,愛就是“假愛”。不懂得分離的兩個人黏在一起,你幹涉我的空間,我侵占你的空間,兩個人都不能很好地成長。“分離是一生的主題,”榮偉玲說,“在人生每個階段,我們都會遇到重要的分離。”

她說,在處理分離上,會出現三種結果:

第一,成熟分離。一邊給予愛,一邊堅定地告訴孩子或親人,你是你,我是我。這樣一來,關係仍然親密,但關係中的兩個人都擁有獨立而健康的人格。

第二,拒絕分離。這樣的關係不一定親密,可能還非常惡劣,但關係中的兩個人必然會黏在一起,仿佛在演愛與恨的雙簧戲。

第三,單純分離。雖然名義上是親人,但拒絕愛與親密。如果兩人都是成人,這種關係很難維係,如果是親子關係,那麽孩子會遭到難以挽回的傷害。沒有分離,孩子不能成人,沒有愛,孩子一樣不能長大。

第一個分離:分娩

出生,是一個人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的分離。

“想象一下吧,”榮偉玲描繪說,“媽媽的子宮多麽舒服。它是溫暖的搖籃,是營養的搖籃,是什麽都不需要擔心、沒有痛苦的搖籃。但現在,你要被趕出這個完美的搖籃,你相當龐大的身軀被趕進一個狹窄的通道,要有很長時間,這個痛苦的過程才能結束。最後,你還有一個糟糕的結果——你**著來到一個冰冷、嘈雜、陌生而且自己完全無能為力的世界上。還有比這個更糟的結果嗎?但是,這卻是你生命曆程的開始。”

分娩,不僅對孩子痛苦,對媽媽也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於是,為了減少這個雙重的痛苦,現代人越來越流行剖腹產。一開始,人們以為,剖腹產帶來的都是好處,媽媽腹部肌肉的彈力不會遭到破壞,也不必遭受分娩之痛的折磨,而孩子的頭部因沒有遭受擠壓,形狀更漂亮,應該也更聰明。

但是,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質疑這一非自然的過程。有研究發現,相對於自然分娩的孩子,剖腹產的孩子挫折商明顯偏低,難以承受挫折。

心理學家則稱,自然分娩的疼痛是母子之愛的一種高峰。如果沒有經曆這個疼痛,媽媽的生命知覺會產生斷裂,她會恍惚覺得,孩子像是醫生創造出來的。不少采取剖腹產的媽媽在產後會陷入孤獨、沮喪的情緒中,甚至懷疑自己做母親的能力,不情願甚至拒絕承擔做媽媽的責任。這樣一來,母子關係在一開始就出現了斷裂。

當然,在特殊的情況下,如果自然分娩很危險,剖腹產就是一種上上之選。但是,“我們不能僅僅因為痛苦而拒絕自然分娩,就像不能因為痛苦而拒絕分離一樣。”榮偉玲說。

分娩的三種分離

成熟分離:自然分娩的過程,在結束那一瞬間,當媽媽將新生兒擁在懷裏時,愛意會達到一種頂峰。雖然這一刻是一個人變成了兩個人,但經曆痛苦的折磨後,在甜蜜的愛意中,兩個人仿佛又變回一個人。並且,因為一開始就遭遇過痛苦,自然分娩的孩子挫折商更高。

拒絕分離:難產是拒絕分離,當然也是沒有誰期待的拒絕分離。不過,哪吒在媽媽肚子裏待了三年零六個月才出世,這一傳說的寓意就好像是,在媽媽完美的子宮裏多待上一段時間,會讓我們更強大。這個大受歡迎的情節似乎代表了我們的願望:拒絕與媽媽的子宮分離。

單純分離:為求一個好日子,一些媽媽甚至會提前采取剖腹產的方式讓孩子早點出生,這種分離方式對嬰兒會造成傷害。此外,出於種種原因,一些媽媽並不愛肚子裏的小生命,而分娩就意味著懷孕這個痛苦過程的結束。

第二個分離:與媽媽“分手”

與媽媽的心理分離,是一生中最關鍵的分離。這個分離如果處理好了,可以為孩子學會成熟分離——享受親密,同時享受距離而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每一個懼怕親密或懼怕距離的成年人,他們的問題幾乎百分百地可以回溯到與媽媽心理分離的問題上。

著名心理學家瑪格麗特·馬勒6經過大量細致的觀察,將三歲前的新生兒分成了三個階段:

一、正常自閉期。從出生到1個月,這個階段的嬰兒大部分時間用來睡覺,他需要撫摸和照顧,但仿佛隻沉浸在自己的簡單世界裏。

二、正常共生期。2個月到6個月大,這個階段的嬰兒將媽媽和自己視為一體。

三、分離期。6個月到36個月大,嬰兒逐漸意識到,媽媽是媽媽,自己是自己。

嬰兒從自信到矛盾性的依賴

分離期是一個微妙、複雜而多變的心理過程。馬勒又將它分為四個亞階段:身體分化期、實踐期、和解期和個性化期。

1.身體分化期(6~10個月)。嬰兒從身體上意識到,媽媽是另一個人。

2.實踐期(10~16個月)。嬰兒會走了,他熱情地探索周圍世界,開始愛上自己,覺得自己非常強大,對媽媽好像不再那麽依戀,這像是一個背叛期,嬰兒“背叛”了與媽媽的親密關係。

3.和解期(16~24個月)。實踐期最後讓幼兒(嬰兒一般指不到一歲的孩子,而幼兒指2~4歲的孩子)備受挫折,他明白了自己的弱小,於是重新依戀媽媽,比以前更依戀。相比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的幼兒膽子更小,以前無所畏懼的他們現在變得什麽都怕,怕陌生人、怕探索、怕……而媽媽是他們的偶像,因為媽媽在他們眼裏是那麽強大。他們越來越明白,媽媽是另外一個人,但同時又發現,沒有媽媽他們無法獨立,這是最基本的矛盾,馬勒稱之為“和解期的衝突”。

分離是因為要迎接挑戰

因為這種心理衝突,這個階段幼兒很容易受傷。如果媽媽無條件地愛他,能夠分享他的每一個新獲得的技能和體驗,能夠發自內心地理解他、接受他,那麽,幼兒在實踐期的受挫感會漸漸消失,他會重新變得自信起來。“理想媽媽”的作用就像是一個安全島,心裏有了這個安全島,幼兒會放心地四處探索,因為他們深信,當自己遭到新的挫折時,強大的媽媽會及時地出現在他身邊。

但同時,幼兒的自主感也在成長,他越來越喜歡自己做主,他要通過對媽媽大大小小的反抗,來保護自主性。譬如,他會尾隨媽媽,不停地注視著媽媽的行為,但又會突然離開媽媽,希望媽媽來追他,將他再度抱在懷裏。這種常見的模式同時體現了愛與分離。

這個階段,媽媽需要關注並保護孩子,但又不要替他們完成任務。這種程度的把握是非常微妙的。這個階段的幼兒知道但又不願意承認自己還不能獨立地應付環境。因為這種矛盾心理,幼兒很容易受傷。

這時,媽媽對幼兒的情感的敏銳捕捉就變得非常重要,這種捕捉是一種理解,它會讓幼兒感受到,媽媽既愛自己,又理解自己的自主性。這樣一來,幼兒就會認同並模仿媽媽的行為。不過,即便如此,幼兒也常常冒出一些短暫的分離需要,這意味著他要學習新的內容並在新的領域挑戰自己。

幼兒的“我”是對媽媽的內化

在這個階段,如果媽媽不理會幼兒,而聽任其自己探索,那麽幼兒勢必會遭受太多的打擊,並最終形成“我不行,而且沒有人愛我”這樣一種意識。如果媽媽太害怕幼兒受傷,什麽都替他完成,那麽幼兒的自主性就會受到傷害,並最終形成種種不良意識,如“什麽都會有人替我解決”,“媽媽太能幹了,但我什麽都做不好”,等等。

4.個體化期(24~36個月)。如果媽媽尊重幼兒自己探索的需要,而且一直保持這個形象,那麽,幼兒就會認同媽媽,他心中就會有一個“積極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