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如果一切順利還好,像麥克阿瑟,他雖然因自大犯了挺多錯誤,但同時也有許多輝煌的戰績,他算是證明了自己,也證明了母親的價值。假若突然間,孩子生了重病,無論身體上還是精神上,父母的意願一下子又跌回原處——希望他健康快樂就好。

還有一個朋友,富有而優秀,她也希望兒子比自己更爭氣,於是給了孩子蠻多壓力。但前不久突然查出,二十多歲的孩子竟然已患有癌症,她很崩潰,一下子覺得富有和優秀沒有了任何意義,怪自己這麽多年給了孩子太多壓力,並想,要是一開始沒給孩子壓力多好,那樣他就不會過得那麽壓抑了,或許也就不會得癌症了。要是能再次選擇,孩子哪怕隻是平庸,但平平安安地度過一生該多好。

其實,這個想法也是偽命題,並非世界的這一邊是優秀而高壓力,另一邊是平庸而輕鬆。實際上,真正的輕鬆總是伴隨著能力的解放,那會帶來真正的優秀。

我們社會的大人們,好像普遍都不明白這一點,和家長與老師們探討所謂的教育時,他們普遍抱有一個成見:孩子要麽在巨大壓力下成為卓越人才,要麽終日無所事事而成為庸才。

這個成見很值得探討一下。最近,我正在看荷蘭心理學家羅伊·馬丁納17的一本好書《改變,從心開始》。在書中,馬丁納講到,快樂有三個層次:競爭式的快樂、條件式的快樂和無條件的快樂。

我們社會的教育體係,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其實都停留在了競爭式的快樂這一層麵。

所謂競爭式的快樂,即一定得我比你強,這樣才快樂,否則就痛苦。比方說自己孩子考上中山大學,這本來是一件很好的事,很值得開心,但一聽說別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學,你的快樂一下子消散了,轉而恨自己的孩子為啥就不如人家孩子爭氣。

我第一次深刻領會到競爭式的快樂,是因一個朋友。她對我說,她實在沒法明白,人與人交往時,除了比較還能做什麽。

馬丁納引用了一個寓言故事來說明競爭式的快樂。

兩個商人緊挨著開了商店,經營範圍類似,他們唯一的快樂就是比對方強一點。

一天,一個天使來到一個商人麵前說,對我許願吧,你的任何願望都可以實現。不過,你的對手可以得到的會比你多一倍。

這個商人最初很沮喪,但突然間開心起來,他對天使說,請弄瞎我一隻眼睛吧。

這個故事說明了競爭式快樂的可怕之處。陷在競爭式快樂中的人,勢必會被魔鬼的這一麵所折磨。譬如多名高中生對我說,他應該能考上一所不錯的重點大學,但一想到他的同學中有人能考上清華北大,就快樂不起來。

持有這種觀念,意味著這些高中生也被我們社會的教育給異化了。

所謂條件式的快樂,馬丁納說,這裏麵去除掉了競爭的成分,這是很客觀的快樂。你要一個條件,隻要這個條件得以滿足,你就會很快樂。譬如你的願望是掙到多少錢以獲得經濟上的自由,當這個願望實現後,你很快樂,而不會沉浸在“比爾·蓋茨比我有錢多了”的痛苦中,這就是條件式的快樂。

無條件的快樂,馬丁納稱為“至樂”,處於這一層麵的人,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條件,就能感覺到快樂與祥和。這是很美的狀態,他寫道:

毫無條件地生活,就是接受自己是個可能犯錯的血肉凡軀,並歡迎改變、死亡和受苦。處在至樂中,無論舒服還是痛苦,我們都欣然接受;我們不執著於結果,而能享受和體驗充實的人生;我們對於沿途的幸福安適與種種經驗充滿了感恩之心,而能心平氣和地對待他人和自己……

第三個層麵的快樂,並不容易活出。盡管有些父母能夠給予孩子一些無條件的愛,但整體上,幾乎沒有誰能從父母那裏得到如此豐厚的饋贈,從小就徹底沉浸在無條件的至樂中。想獲得這種快樂,我們都需要自己去學習。

不過,至少我們可以意識到,快樂有這三個層次,比“別人家的孩子”強隻是最低層次的快樂,而我們應試教育的核心邏輯,就是在追求競爭式的快樂,不僅教育係統的官員和老師如此,家長們也如此,而這些大人們也試圖讓孩子相信,這就是一切。

其實,我們反過來可以從孩子的身上學習到,快樂其實是很簡單的。孩子想吃糖,吃到了就很快樂。他要玩遊戲,玩時就很快樂。他們有競爭式的快樂,但這絕非就是一切,假若大人不強烈地參與其中,傳遞“別的孩子”比你更值得愛這種信息,那麽孩子對競爭式的快樂不會太癡迷,他們隻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就很快樂了。

可以說,孩子可以因為一切事情而快樂,他們對身邊的一切都抱有一種天然的好奇心,如果沒有受到幹擾,孩子能夠專注地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這種專注本身就是一種至樂。

但長大了,我們好像都忘記了那些簡單的快樂,隻剩下了一種快樂——人群中的快樂。尤其是,在人群中我要成為最被讚許的,否則我就不快樂。

條件式的快樂和至樂能點燃我們的生命,讓我們覺得不虛此生,但假若隻剩下競爭式的快樂,你會時時感覺身處地獄中。

更要命的是,在目前的教育體係中,是大人們在享受競爭式的快樂,而孩子是他們實現自己這一最低層次快樂的工具,他們美好的生命,消耗在如此沒有意義的事情中。

最近,多個高中生都對我說,武老師,我非常排斥高考,我討厭高考中藏著的那種味道,好像這是天底下唯一重要的事情,好像我生命的意義就隻能體現在這裏。

他們的生命當然遠不止此。

假若自己生命的意義就是給別人提供競爭式的快樂,那就會產生巨大的無意義感。

我有一個可怕的預言——假若我們的教育體係不發生根本性的轉變,而是壓力繼續升級,那麽被當作工具的孩子們會以他們的生命抗爭。最後孩子們的自殺率會高到讓整個社會恐懼,那時大人們才不得不改變自己的邏輯。

那個富有而優秀的家長,她寧願在健康和優秀之間為孩子選擇健康。但我想說,如果家長一開始就選擇保護孩子,免於目前教育體係的傷害,那麽最終會發現,他們收獲的並非是平庸,而是孩子的才能得以巨大釋放,並且孩子的生命一直處於快樂之中。

家長不能指望老師或教育體係先發生改變,若真愛自己的孩子,需要發揮自己的勇氣與智慧,與“一切為了大人”的變態做法抗衡。

家長是最容易打破這個絞殺孩子的鏈條的。你可以對孩子說,孩子,從現在開始,請享受生命,而不必非得等考上北大清華開始。

父親太暴躁不是你的錯

最初,我們都是極其自戀的,於是,周圍發生好的事情,我們認為是自己導致的,發生壞的事情,也往自己身上攬。

好的父母,會用愛和耐心幫助我們理解,什麽是我們該負責的,什麽是不該我們負責的。由此,我們慢慢走出這種自戀。

但是,假若父母說,是的,那些所有的壞事情,的確就是你導致的,這個孩子就無法走出壞的自戀。

不幸的是,這樣的父母並不罕見,很多父母對無辜的孩子發了一通脾氣後會理直氣壯地說,這一切都是你的錯!

武老師:

你好!我是一名廣州女孩,今年20歲,我心裏有一個難題,從小一直困擾我,幫我解答一下可以嗎?

這是一個家庭問題,我媽媽一直做商場服務員,爸爸是一名技工,家庭收入一般。問題是,爸爸經常無端地開口就罵人,事情的起因都是很小的瑣事。於是家裏總是烏煙瘴氣,我小時候如此,現在還是如此,每個星期至少有兩個晚上爸爸會破口大罵。

這種感覺真難受,媽媽不敢回嘴,我也不敢說什麽,隻有讓他罵,直到他自己停下來為止。我的工作很累,每天回到家裏也不能清靜,想搬出去又擔心媽媽沒人照應。大多數時候我是爸爸罵的對象,他總說是我在找罵,是我害了他,我每天都在想,這究竟是不是我的問題呢?

請幫幫我,我覺得自己快瘋了。

阿惠

阿惠:

你好!

你有這樣一個爸爸,真是一件無奈的事情。如何處理自己與這樣一個爸爸乃至整個家庭的關係,則是一個很大的難題。許多人處理不好,最終嚴重損害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從而一生都生活在陰影下。

幸好,我們可以有很多方法,從而讓自己盡可能地少受這樣一個老爸的不良影響。下麵我們就談談這些方法。

把他的責任還給他

首先,我要強調一點:爸爸這樣罵你,一定不是你的錯!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不過,我知道正常的旁觀者會感到莫名驚詫,難道這還需要強調嗎?一個整天無端辱罵妻女的男人,當然是他自己有問題,這難道還需要做什麽澄清嗎?

答案是,的確需要澄清!需要強調!

有太多的案例說明,當父母無端辱罵兒女,並斥責兒女應為他們的失敗、苦惱、憤怒和失控等負責時,他們總是會成功的。

他們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當一個人還是孩子的時候,他必定是非常自戀的,他認為是自己導致了周圍的一切,應該為這一切負責。

譬如,一個女孩三歲時,爸爸媽媽離婚了,她會以為,是自己不好,所以爸爸媽媽才離婚。相應的,如果身邊發生了好事,小孩子也一樣會天真以為,是自己導致了這種好事的發生。

這種好事壞事都往自己身上攬的特點是天生的,所有孩子都這樣。不過,好的父母會幫助孩子明白,什麽事情真是他導致的,而什麽事情不需要他負責。但糟糕的父母則相反,他們喜歡推卸責任,既自戀又弱小的孩子無疑是最佳對象。

所以,如果你的父母是好的,我們會逐漸地走出自戀,但如果碰上喜歡推卸責任的父母,我們就難以走出這種自戀的陷阱,等成年之後仍然會習慣性地以為,的確是自己不好,所以父母辱罵自己是對的。

阿惠,你的情況正是後者。爸爸二十年如一日地責罵你,這使得你一直沒機會從消極的自戀中走出來。不過,你正在蘇醒。你理性上已意識到,爸爸的責罵和指責是沒道理的。

把他的責任還給他!下次他再這樣做,你起碼可以從心裏對自己說一句:這是你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

認識並接受真相

心理健康的基石是直麵自己人生的真相,而不是盲目樂觀。

為什麽呢?因為,我們的“心理自我”就是以我們的過去為基礎的。與弗洛伊德齊名的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則稱,一個人的心理,就是由其所有的體驗組成的。

這些人生的真相,一旦發生,就已注定不可改變。你若想否認這些事實,其實就是在否定自己,我們要學會承認過去,不和過去的任何事情較勁。

阿惠,我想你首先要承認兩個真相:

第一,你的父親很糟糕。

第二,你改變不了你的父親,你也改變不了你的母親。在家庭係統中,你是一個無能為力的小女孩。

承認這兩個真相無比重要。很多優秀女性,就是因為不願意承認第一個真相,同時總懷著要改造男人的夢想,結果會莫名其妙地愛上“壞男人”。因為隻有“壞男人”才需要改造,而“好男人”不需要改造,所以她們隻對“壞男人”感興趣。

這種“改造夢想”也是紮根於童年時的自戀。前麵我們談到,小孩子是自戀的,如果爸爸脾氣暴躁,一個小女孩不會認為這是爸爸的錯,相反她會認為是自己令爸爸這麽暴躁。那麽相應地,她會想,如果她做了一些正確的事情,那麽爸爸就會被改造過來,變得不那麽暴躁。

不幸的是,小女孩的這種改造注定是無望的。因為,這不是她的問題,而是爸爸自己的問題,所以爸爸當然不會因為女兒做了什麽,而變成一個好爸爸。

一次努力無效,小女孩會做第二次努力。第二次努力無效,她會做第三次努力……這樣不斷遭受挫折,最終她放棄了這種努力。但是,她的這種改造夢想並未消失,隻是被壓抑到潛意識深處了。等長大了,這種夢想就會經常被一個像爸爸的“壞男人”喚起。畢竟,她不再是以前那個弱小的小女孩,她現在比以前有力量多了。於是,她再一次渴望去改造一個“壞男人”。

恨就恨,但不要報複

正是因為這種**,一些女孩會對素未謀麵的重型犯產生感情,譬如重慶一個女孩,就嫁給了一個重型犯,而在決定嫁給他之前,他們甚至未曾謀麵。

要想告別這種“改造夢想”帶來的**,就要承認我前麵提到的那兩個人生真相:爸爸的確很糟糕;我對爸爸無能為力。

直麵第一個真相時,你會恨爸爸,會為之痛苦,可能會號啕大哭。這時,你隻管把自己交給情緒,想恨就恨,想哭就哭……情緒是怎樣,你就怎樣。隻有等你內心鬱積的那些情緒宣泄出來後,你才真正有可能告別這一悲慘的事實。

不過,這並不是說,如果你恨,就采取恨的行動,譬如報複爸爸。假若這樣做,那證明你還是渴望去改造爸爸,或改造你的家。你還是在糾纏,而這一切都是無用功。

相反,等情緒宣泄出來後,你要把注意力從父母身上移走,回到你自己身上來。父母你無法改變,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你越不期望改變爸爸和媽媽,就越有可能改變你自己,你的力量就會變得更強,改變自己也更容易。

當然,也是因為那個最簡單的道理:改變別人永遠是最難的,你隻有可能改變自己。

放棄保護媽媽的想法

你不能改變你爸爸,也不能為你的媽媽負責。

這是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真相。因為爸爸那麽糟糕,媽媽顯然也是一個受害者,難道我不能去保護媽媽嗎?

的確是這樣,我建議你不要再想著去保護媽媽。

在整個家庭係統中,不管孩子是不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其實都是最沒有力量的人。因為,即便他處於家庭的中心,父母在乎他都勝於在乎對方,那也不是他努力的結果,而是父母把他置於這種位置,而這種位置其實很不利於他成長。

阿惠,至於在你這樣的家庭,你的影響力要更加微弱。你以為你可以保護你的媽媽,這其實還是源自童年時的那種自戀,這讓你以為你能影響你的父親,但這麽多年的事實證明這是徒勞的。

並且,媽媽身上的力量其實強過你,而爸爸的怒氣也主要習慣性地集中在你的身上,如果你離開了這個家,你爸爸未必會把本來發給你的怒氣轉移到你媽媽身上去。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你現在雖然20歲了,但你爸爸可能仍按照以前你五六歲的時候那樣責罵你。但他不會那樣對待你的媽媽,成年人折磨成年人是有風險的,而折磨孩子則相對需要付出很少的努力。

更重要的是,你是父親主要的折磨對象,你是家中主要的受害者,而這個家庭係統不能保護你,那麽你首先要考慮的,是要離開這個家庭係統,先保護你這個第一受害者。

孩子當不了家庭的保護神

“當父母的關係出現問題時,孩子會傷害自己,目的是拯救父母的關係,”心理醫生李淩說,“但做父母的,會因為不理解這種行為而斥責孩子幹了壞事。結果,孩子傷害了自己後,再一次被父母傷害。”

案例(一):“你們再吵架,我就不上學了”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李淩講了發生在自己家裏的一件事情:

2004年,他和妻子不斷吵架。忽然有一天,七歲的兒子小李對他說:“不要再吵架了。如果你還和媽媽吵架,我就不上學了。”

兒子的話讓李淩“感到無比震驚”,他的第一反應是“孩子這麽小,就學會敲詐爸爸了”。

於是,李淩回答說:“好啊,你不上學最好了!”

這個回答讓兒子一下子呆住了,他問:“爸爸,你不是一直說,上學是好事嗎?”

“對你是好事,對爸爸不是,”李淩回答說,“你不上學,用的錢就少了,對我當然好,但對你不好。” “那麽,爸爸,我不會不上學……”兒子收回了他的“威脅”。

看起來,這是一次完美的家庭教育:兒子發出威脅,但被父親巧妙化解,最後承諾繼續做正確的事情。

但現在,李淩說,如果溝通到此為止,這對兒子絕對是一個傷害。他說,兒子其實在做絕大多數孩子都會做的事情——父母關係出現了問題,孩子想通過犧牲自己挽救這個關係。“孩子是善意的,”李淩說,“我那時不懂,誤以為是威脅。但幸虧,我們的溝通沒有到此為止。”

當兒子收回“威脅”後,他百感交集,抱著兒子放聲痛哭,一邊哭一邊對兒子道歉:“兒子,是爸爸不對,爸爸不該和媽媽吵架,爸爸對不住你。”

李淩說,這個道歉很重要,這會讓兒子感受到,爸爸雖然沒有接受他的錯誤做法,但接受了他的善意。

案例(二):女兒用生病平息了家庭衝突

像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數不勝數。伯特·海靈格說:“孩子是家庭的保護神。”當父母關係出現問題時,孩子主動去做一些自我傷害的事情,以拯救父母的關係。並且,他們自我犧牲的策略常取得成功:父母將注意力轉移到他的身上來,不再去理會他們自己的問題。而對於家庭,海靈格形容說,健康家庭宛如平地,孩子會成長為挺拔的大樹,而有問題的家庭宛如懸崖,孩子會成長為奇形怪狀的樹。孩子這樣做,目的隻是為了保持家庭的平衡。

每個家庭都勢必會產生一些問題,再完美的父母也會出現矛盾。那麽,當孩子這個家庭的保護神在這種時候去做自我犧牲時,父母該怎樣對待呢?

李淩說,他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理解並接受孩子的善意,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懂他的意思。同時,又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的問題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不關你的事情,“我們會努力解決,你要相信我們,你的犧牲行為對我們解決問題並沒有幫助”。這樣一來,孩子既感覺到了父母的理解,同時又明白他的犧牲行為是錯誤的,就會放棄這種錯誤的努力。

但問題是,大多時候,父母的某一方為了在婚姻戰爭中得到盟友,會主動將孩子拉進問題的旋渦。

小雨是一個很可愛的女孩,清秀、聰明、懂事,在一所重點中學讀高一,但她從初三起就有了一個毛病:不斷洗手,一天一般洗上上百次,即便把手洗出血也無法停止。此外,她還失眠,學習成績也不斷下滑。

小雨是在做家庭問題的保護神,隻不過,她是被媽媽拉進來的。初三時,她媽媽懷疑爸爸有外遇,並不斷向小雨傾訴自己的苦惱。這可能與小雨媽媽的承受能力有關。媽媽很小的時候,小雨的外公就去世了。

一開始,媽媽和爸爸鬧得不可開交,但小雨病後,這場家庭戰爭暫時停止了,他們都轉過來關注小雨。

父母的衝突,孩子不必負責

按照海靈格的說法,小雨媽媽的做法是“聯結”。父母一方主動將孩子卷進他們的衝突,而他們這種不成熟的願望一定會得逞。當碰到像小雨這樣的來訪者時,海靈格會第一時間告訴他們,父母的問題是父母的,他們不需要與父母“聯結”在一起。

譬如,一個來訪者告訴海靈格,他媽媽一直向他強調,她是因為他才不和他爸爸離婚的。對此,海靈格澄清說:這不關你的事……她並沒有告訴你整個事件的全部真相,她留在你父親身邊,是因為她接受了自己行為的後果。她是為他們雙方做這些的,你並沒有參與他們的決定和協議。

但同時,海靈格也建議來訪者學會真正的尊重。他說:如果你能明白她接受了自己行為的後果,那才是對你父親和母親最大的尊重。

如果父母關係出了問題,作為孩子,他們最好尊重父母直麵他們自己的問題,而**父母無視或扭曲問題,對整個家庭並無益處。當然,幼小的孩子是無法自己學會這一點的,但做父母的可以和孩子認真地做溝通,告訴他:他們理解他的愛,但同時希望他尊重他們自己的問題。並且,無論他們怎麽處理自己的關係,仍然會一如既往地愛他。

對孩子的自我犧牲精神,海靈格描述說:

孩子們的愛是無限的……通過受苦而和自己的父母聯結在一起,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如果一個母親情緒低落,她的女兒會情緒低落。如果一個父親酗酒,孩子也會不由自主地用某種方式模仿父親的遭遇,可能會在生活中處處失敗。但是,成熟的愛要求孩子逐漸放棄幼稚盲目的愛,學會像成人那樣去愛。成熟的愛要求孩子們從家庭的牽連中釋放自己,不再重複那些有害的事情。那麽,他們就能實現父母對自己深層的期待與希望。孩子越好,父母也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