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簡單說來就是,如果你抵達過某種境界,再做這樣的預言,你自己就容易相信。我在化學成績上取得了年級第一,由此開始憧憬其他科目也去爭取類似的成績。這種憧憬,是紮實的。

由點到麵,逐步突破

進入高三後,我將物理當成了第二個突破口。兩個多月後,在高三上學期的期中考試中,我的物理成績也取得飛躍,基本考了滿分,那是我高一以來的物理最高分。同時,化學成績仍然在年級名列前茅,證明我高三升學考試中的成績並非曇花一現。

到了高三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最令我欣慰的是,數學成績也有了巨大進步。其實,我最害怕的還是數學,因為高一就沒打好底子。我的同桌數學成績在班中最強,他建議我從高一數學開始掃漏洞,力求不放過一個難點和疑點。其實,我在化學和物理中都是這麽做的,並且,在攻堅化學和物理時,我一直將數學當作第二重點,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

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後,掃漏洞工作終於宣告結束,在高三下學期的第一次模擬考試中,我的數理化成績都在班中名列前茅。雖然這次考試隻得了全班第19名,但因為是整個高中三年數理化成績首次都名列前茅,還是有很大的成就感。畢竟,這證明我在這三科上下的苦功是行之有效的。

整體大於局部之和

心理學中一個著名的觀點:整體大於局部之和。將這個概念引申過來,可以得到一個很好的戰略觀念:要將高三一年視為一個整體來對待,不要為局部的得失而過於得意或苦惱。

對我自己來講,在高三半年多的時間裏,我的最好成績其實仍然是高三升學考試那次的全班第11名。那也是唯一的一次,我有一科考了全年級第一。如果拘泥於局部觀,我應該懊惱才對,因為我的成績一直不升反降。

但是,我幾乎從未因此苦惱過,因為我將高三一年視為了一個整體,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最後的結果,至於中間的成績,進步了,可以欣喜,證明自己提高了;倒退了,也可以欣喜,因為得到了經驗和教訓。進步也罷,經驗教訓也罷,對最後的結果都有益。我從不執著於一次成績的得失,因為我堅信:努力,總不會錯!

我相信,隻要努力,就會進步,就會提高。一時的成績升降,都有偶然,而努力必然有收獲。並且,我在化學上努力,化學成績就提高了;我在物理上努力,物理成績也提高了;我在數學上打持久戰,成績也提高了。這也證明了我的信念——努力,總不會錯!

會學習,還要會考試

數理化成績都提高後,我將英語當成重點突破對象,向每個英語好的同學認真請教學英語的方法。有兩個同學給了我很重要的建議,結果英語的感覺也越來越好。

但緊接著,我遭到了高中三年來最大的一次打擊:高三下學期的第二次模擬考試中,我仍然考了全班第19名。而且,除了化學,其他各科都沒有考好。

為什麽會這樣沒道理呢?

在離高考僅三個月的時候,這個打擊很重。我非常鬱悶,於是一個人到學校附近的鐵路旁散步。我重新估量了一下形勢,最後斷定:我沒有發揮好。我做數理化難題的功力,全班少有人能比,所以數學和物理的成績沒有反映出我的真正水平。至於語文,我讀的文學類書籍、看的文學類雜誌,全班任何人都沒法和我比,而且高中所有要求背的課文、詩歌,我全背過了。還有政治,我幾乎整本書都背過了,考試卻沒及格……實在是沒有道理啊!!!

但是,為什麽會這樣呢?為什麽我的知識水平很高,卻考得那麽差呢?

正在思考的時候,一列火車轟隆隆地從我旁邊飛速駛過。因為思考得太專心了,我一開始沒聽到它過來的聲音,嚇了一大跳。凝視它的時候,我忽然茅塞頓開:火車質量再好,也隻有在火車軌道上才能跑得快,在公路上,它就跑不動;你知識掌握得再好,也隻有走上考試軌道才能取得好成績,上不了這個軌道,也拿不到好成績。

暫停學習,鑽研考試辦法

這個頓悟來得太及時了。接下來,我果斷地決定,除了英語,其他所有科目都停止重複學習。

我相信,除了英語,其他科目的知識我都掌握得非常好了。接下來,我首先要專心思考,怎麽能在每一科上“走上考試軌道”。那時,我每天都寫日記,內容幾乎全是思考怎麽考試,且一旦想到方法就立即自己做模擬題進行檢驗,一旦覺得不對就立即改變。

好像差不多用了兩個星期,我就對每個科目怎麽考試都有了很多體會,接下來就是按照這些體會,把每個科目的知識點梳理一遍。這種工作的效果遠遠出乎了我的預料。在離高考還有19天的第三次模擬考試中,我的語文、政治和生物都考了全年級第一名,總成績列全班第一。這是我高中三年第一次進入全班前十名。

高考時,我仍考了全班第一,這證明“考試軌道論”和後來的考試方法經住了考驗。

不過,作為考試上的“暴發戶”,我的成績並不能讓我進入我選擇的生物化學係或無線電電子係,最後,我被撥到了心理學係。這是一次命運的安排,我隻讀了一個月的心理學書籍,就喜歡上它,認定這正是我喜歡的專業。

挫折商

這個“考試軌道論”的頓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這個事例表明了挫折的價值。

心理學認為,經曆的多樣性比經曆的單一性更好。順利會幫助一個人形成一個方向的思維,挫折會幫助一個人形成另一個方向的思維。如果總是一帆風順,那麽一個人的思維就容易陷入單向度思維,對事情的考慮容易片麵;如果一個人總是遭受挫折,那麽這個人的思維也容易陷入單向度思維。最好的經曆就是,既順利過也遭受過挫折,這樣的經曆會幫助一個人形成多向度思維。

所以,在智商、情商之後,心理學家又提出了挫折商。所謂挫折商,就是一個人在應對挫折時形成的一些良性的應對方式,一定程度的挫折可培養一個人更強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可培養一個人的多向度思維,讓一個人考慮事情更全麵。

在北京大學讀大二的時候,一天夜裏,我忽然從睡夢中驚醒,發現同宿舍的同學都擠在窗戶前向外看。外麵,一個全身**的男同學邊跑邊喊“我是北大的,我是北大的”。顯然,他瘋了。後來知道,這是我們樓下數學係的一個同學,上大學前一直在學校裏是成績最好的,但上了北大後,發現自己隻能考中等程度的成績。他無法接受,越來越自卑。在這種心態之下,他已經很難靜下心來學習,結果在最近的一次考試中有一門數學課沒及格。於是,他一下子徹底崩潰了。

因為過於一帆風順,這個同學的挫折商太低了,這導致他無法承受新的挫折。所以,要珍惜一些學習上的挫折。要知道,一些考試挫折不僅暴露了我們學習上的弱點,讓我們查漏補缺,也可以培養我們的挫折商,這是一種很重要的心理財富。

對我來講,這次挫折直接讓我形成了“考試軌道論”,讓我在高考中受益。從長遠來說,我後來又發明了多種“軌道論”,它們成了我認識世界的鑰匙。無疑,這次挫折大大提高了我的挫折商。

站在考官的角度上看考試

“考試軌道論”的頓悟很重要,但怎樣才能跑上考試軌道呢?

我當時想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考試方法,幾乎每一科都找到了幾個。不過,最重要的是,我有了一個全新的看待考試的角度:站在考官的角度上看考試。

這個頓悟源自對政治的思考。我是1992年的考生,那幾年的考生都知道,政治的多項選擇題不是考你的知識點,而是像故意難為你,就算把政治書背得滾瓜爛熟,也不知道怎麽做多項選擇題,錯一半甚至更多的選擇題是非常正常的。

怎麽解決這個問題?為什麽題目出得這麽“變態”?考官為什麽這麽出題?最後,我腦子裏忽然間跳出一個意識——不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看考試,要站在考官的角度上看考試。

這個意識的形成很重要。以前,我和其他同學一樣,總是抱怨政治考試“變態”“沒法理解”“有毛病”,等等。之所以這樣抱怨,是因為自己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將考官視為敵人,視為神秘的、不可理解的、但又能決定自己命運的人。但如果換位思考,站到考官的角度上去思考“他們是怎麽想的”“他們為什麽這樣出題”,那麽,敵對的心態就會消失,考官也就不再神秘和高高在上。

如果我是出題人……

形成這個意識後,我重新站在考官的角度上梳理了一下政治課本。每到一個知識點,我都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出題人,我會怎麽考這個知識點。

再就是論述題。我也產生了新想法。政治老師指導說(估計當時的政治老師都會這樣教育學生),在做論述題時,要盡可能多寫,多涵蓋知識點。但我一站在考官角度上,就想到,哪個考官願意讀這種答案?我斷定老師教的是一種低級的考試技巧,針對的是那些沒有掌握好知識的學生,而更高級的考試技巧是,用清晰的邏輯結構、簡練的語言把論述題的答案寫成一篇篇小作文,讓考官讀起來舒服。

當時,我甚至都達到一種“變態”的境界,能夠感受出出題人是嚴格還是寬鬆,從而決定在做選擇題時標準嚴格些還是寬鬆點。

這兩個考試方法的效果隻能用可怕來形容。二模我政治隻考了五十多分(滿分100),三模考了83分,是全年級第一名,提高了近30分,高考仍考了80分,列全年級第二。

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提出了“來訪者中心療法”。他認為,心理醫生的專業知識掌握得再好,如果他不能站到來訪者的角度上,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考慮,感他所感,想他所想,治療很難有好效果。

把這個概念放到高考中,就可以明白:如果學生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考試,就很難理解考試的規律。並且,如果不進行這種換位思考,學生就很容易和考官較勁。譬如,一個學生可能會想,雖然我的字寫得亂了點,但總能看得清楚,閱卷的老師會理解我的。但如果他站在閱卷老師的角度上思考問題,立即會明白,看到一個亂糟糟的卷麵,肯定不會愉快,而看到整潔的卷麵,心情立即會不一樣。這樣一想,你就會真正明白整潔卷麵的價值。

形成“要站在考官的角度上”這個意識後,我又重新反思了每一科的考試方法,當時的小頓悟相當多,也找到了許多考試方法。不過,我是1992年參加的高考,現在這麽多年過去了,已記不得太多了。記住也沒什麽價值了,畢竟現在的考試,應該會與那個時候有很大不同,生搬硬套肯定是吃虧的。但是,換位思考和“考試軌道論”肯定依然有特殊價值。

最後,我想向畢業班的學生和家長說一句,能上北大、清華等名校固然好,上不了也沒所謂。我的同班同學中,隻有我一人考上北大,但很多人現在遠比我成功,比我活得更好。

如果說,對高三要有一個整體看法,就是不要拘泥於一次考試的得失,那麽,我們對人生也應該有一個整體觀。即便在高考中遭受了什麽挫折,我們都要永遠努力,永遠向前進。這樣的話,高考中的成敗得失放到整個人生中,就顯得並不是那麽重要。

教孩子知識,不如給孩子愛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模式,是孩子與其他人建立關係的基礎,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這比知識更重要。

國內知名的心理學家曾奇峰說:“一個人的現實人際關係,是他內在的客體關係向外投射的結果。”

這句話中所謂的客體關係,指我們心理中內化的“我與重要親人的關係”。“我”是主體,而重要的親人是客體,這個關係就被稱為客體關係。

一般而言,最重要的客體就是父母,而這個客體關係,主要是指一個人內化的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它基本在一個人五歲前完成。

這個客體關係有三個部分:“內在的我”、“內在的爸爸”和“內在的媽媽”。它們之間關係的性質,決定著我們長大後與其他人交往的方式。如果童年時,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模式比較健康,那麽我們長大後與別人相處時也會比較健康。如果童年時,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模式不正常,那麽我們長大後就難以與別人健康相處。

因:父母不喜歡她

果:上司不喜歡她

廣州女孩阿雲每進入一個公司時,上司和同事都比較喜歡她,但是,工作沒多久後,上司和同事都開始疏遠她,她最後會在公司中成為孤家寡人。

這種情形,完全拷貝了她童年時的人際關係模式。她的父母忽視她,而將大部分的愛給了她的弟弟。她內在的客體關係中,“內在的我”不相信會得到“內在的父母”的愛,而且一旦要與弟弟競爭的話,她永遠都是失敗者。結果,在現在的現實人際關係中,她也不相信能得到上司的愛,而一旦要與其他同事競爭,她一樣永遠是失敗者。但是,這種人際關係,其實是她“營造”的。

其實,每進一個公司的一開始,她的上司和同事多數都對漂亮的阿雲頗有好感。但因為早已經形成不良的客體關係,她不相信她能贏得上司和同事的好感,接下來會有意無意地做很多事情——常見的是拖延和遺忘,最終把她在公司的關係變得和她童年時在家裏的關係一模一樣。

做父母的,總想著要“教育”兒女,培養兒女的素質和能力。但實際上,在兒女年齡比較小的時候,遠比這一點更重要的是他們與兒女的關係。這種關係會被兒女內化到他們內心深處,不僅成為他們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會成為他們情商的基礎。很多沒有得到比較好教育的孩子,長大後卻能屢屢突破各種限製,最終獲得事業和家庭上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在他們童年時,父母與他們的關係非常健康。

因:父母總是鼓勵孩子

果:三兄弟皆成企業家

譬如,我的一個朋友說,他年輕做推銷時,從來都不怕被別人拒絕。無論被拒絕多少次,他下次仍然能情緒高漲地敲開客戶的門。他說他內心深處相信,他一定能打動對方,贏得合同,“沒有我拿不下的合同”。

後來,聊到深處,我了解到,他的家庭關係非常健康,他父母從來都是鼓勵孩子,而不是對他們冷嘲熱諷甚至棍棒教育,無論他們遭遇到什麽挫折,父母都會堅定地說,他們一定能行。結果,我這位朋友,還有他的兩個哥哥,現在都是有數百萬乃至千萬身家的企業家。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他們三兄弟最高學曆也都不過是大專畢業,而且父母都是農民,家境一直非常貧窮。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個例子。一對音樂家父母,他們希望一對兒女在二胡上有所成就,於是從小就對他們進行堪稱殘酷的棍棒教育。譬如,一次兒子一邊拉二胡,一邊偷偷地看小說,結果被媽媽發現,然後遭到了一頓暴打。

這對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他們的兒女長大以後本可以拉一手出色的二胡,但是兒子拒絕拉二胡,他說他恨二胡,這輩子再也不想碰它。女兒倒是還拉二胡,但與父母基本斷絕了來往,因為她無法壓下內心的恨。

父母殘酷地對待兒女,而兒女也學會殘酷,兒子是“殘酷”地對待二胡,而女兒則殘酷地對待父母。

不僅如此,多數在棍棒教育下長大的孩子,他們成年後,無論多麽想與這種關係模式決裂,心中仍然會湧動著強烈的、難以排遣的恨意。

在國內知名的天涯論壇上有一個題目為《曾多次毒打、侮辱子女的父母們,你們給孩子跪下!》的帖子,其中一個受過父母虐待的網友寫道,她盡管很想做一個好人,但一看到柔弱的東西,譬如小孩子、小狗、小貓或其他小動物,就忍不住想折磨它們。這其實就是她內心的客體關係向外的投射,這種投射不會因為我們意識中多麽想做一個好人就能終止,這必須有非凡的努力和強大的反省能力才有可能走出來,並營造自己新的、健康的客體關係。

當然,父母與子女的糟糕關係,並不僅僅因為極端的棍棒教育,還有很多很多種,最常見的是忽視。

乖女兒,你可真黏人啊!

2006年,我出差去俄羅斯,在莫斯科機場的候機廳,看到了這樣

一幕:

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長得像天使一樣漂亮,穿著也非常精致,她的又帥又有氣質的老爸,在長椅上靜靜地讀書。

和我們一樣,他們也去葉卡捷林堡——俄羅斯第三大城市,在近一個小時的等待時間裏,小女孩不斷地糾纏她的爸爸。她很輕很輕地走到爸爸旁邊,仿佛生怕打攪他,然後很輕很輕地拉一下爸爸的胳膊,對他說點什麽。

但爸爸沒一點反應,不說一句話,不吭一聲,胳膊仿佛鋼鐵般一動不動,也不看女兒一眼,仿佛女兒所做的一切完全沒有發生,仍然全神貫注地讀他的書。

女孩覺得有點無聊,於是離開爸爸,自己去玩。過了幾分鍾後,她忍不住又來糾纏爸爸,仍然是很輕很輕地拉一下爸爸的胳膊,說點什麽,但爸爸仍然完全沒有一點反應,繼續全神貫注地讀他的書。女孩無聊地離開,過了幾分鍾後又來碰一下爸爸。

…………

這樣過了約半個小時,女孩徹底打消了要贏取爸爸關注的努力,開始自己玩,她一會兒跳下舞,一會兒唱下歌,但動作很輕,聲音也很輕,仿佛生怕打攪周圍的人。

再過了半個小時後,登機時間到了,這位老爸合上書並放進行李包,把女兒喊過來,然後非常非常輕地拍了一下女兒的頭,那眼神仿佛在說:乖女兒,你可真黏人啊!

小女孩則羞澀地笑了一下,那種微笑中,有一點自責的成分,仿佛在說:“爸爸,我知道自己錯了,可我真是有點寂寞啊。”

這是長達一個小時的時間裏,這位老爸對女兒的第一次關注。我想,十幾年後,這個天使般的小女孩或許會出落成一個非常非常安靜的美女,任何場合,她都會輕輕地說話、輕輕地走路,生怕打攪其他人。

自我評價=內在父母的評價

上個星期去福建出差,接待我們的朋友情商非常高,她能輕鬆地化解各種大大小小的矛盾。譬如,去餐館吃飯,如果菜上得慢了,她就會叫來服務員,對她說:“小妹,你這麽可愛,能不能幫我催一下菜?”

一般情況下,“小妹”會很開心地去催,問題順利解決。但少數情況下,“小妹”會解釋說,因為什麽原因,我們不得不等。這時候,她會繼續說:“小妹,你很能幹的,你一定會有辦法的,我對你很有信心。”

到了這一地步,沒有哪個“小妹”會再固執己見,而會開心地幫我們去催,於是問題也很快解決。

我們可以說,這是她掌握了談話的藝術。但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她說話時的語氣和姿態。她絕不會盛氣淩人,也絕不會不耐煩,總是很開心而且很平和。這些聽不到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聊到她的家庭,才知道這到底是為什麽。原來,她的父母非常民主,家中的很多事情,都要投票決定,而且大人孩子每人一票,完全平等。

可以料定,她從小形成了民主、相互信任的客體關係。現在,她把這個關係投射到了餐館中,那些“小妹”也感受到了這種信任,於是很樂意地幫我們解決問題去了。

但是,她的投射也遭遇過挫折。在廈門的鼓浪嶼,給我們做導遊的女孩,無論這個朋友怎麽誇她都無濟於事,導遊都仿佛是在按照一個僵硬的模式來對付我們。

離開鼓浪嶼後,我對這個朋友開玩笑說,她誇導遊可愛,無效,因為這個導遊自認為不可愛,所以會認為她是在撒謊。同樣,她誇導遊漂亮,也無效,因為導遊自認為不漂亮,所以仍然認為她是在撒謊。

可以說,我們的人際關係就是我們的客體關係模式相互投射的結果。一般餐館的服務員自我評價盡管可能普遍比較低,但也有高的地方。所以,我的這個朋友向她們投射她的誇獎時,她們會接受。但鼓浪嶼的這個導遊,她的自我評價實在太低了,而這個朋友又沒有找對地方,所以怎麽投射她的誇獎,都沒有用。

自我評價是什麽?就是心中的客體關係中,“內在的父母”對“內在的我”的評價。其基礎就是,我們童年時父母對我們的評價。

曾奇峰說,父母分三種:第一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麽,他們都批評你;第二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麽,他們都忽視你;第三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麽,他們都鼓勵你。當然,最好的父母就是最後一種。

性格如何決定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格言。

學心理學越久,我就越相信這句話。

那麽,性格如何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性格,是通俗的說法,換成心理學專業說法,即人格。所謂人格,作為後精神分析學派的客體關係理論認為,即一個人內在的客體關係。形象表述出來,即一個人的“內在小孩”與“內在父母”的關係。

也就是說,性格是一種關係。

這可能會讓人發暈。性格,譬如自信、自卑、倔強,等等,怎麽會是一種關係呢?

先講講自信。自信,通俗理解,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然而,從邏輯上講,不存在A相信A這回事,存在的,隻能是A相信B或B相信A。

那麽,什麽叫自信?簡單來說,是自己內在的一部分相信自己內在的另一部分。套用客體關係理論的話,準確地表達,即一個人的內在小孩對獲得內在父母的愛充滿信心。

所謂自卑,也即一個人的內在小孩對獲得內在父母的愛沒有信心。

所謂倔強,就是一個人的內在小孩對內在父母說,憑什麽!

內在小孩與內在父母的關係模式,形成於一個人的童年,主要是六歲前。這個模式形成後,以後的人生裏,我們就會不斷將這個模式呈現在現實世界中。所以說,內在的客體關係模式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簡而言之,即性格決定命運。

所以說,精神分析學派有決定論的色彩,而且是童年決定論。

決定論聽起來有些悲觀,但它絕非說,你的客體關係模式就不可改變了,它當然可以改變,改變的辦法,就是認識你自己。

教育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大人

一切為了孩子!

這句很流行的口號,看上去好像是我們教育的實質。

不過,我的一位在教育部門的朋友說,學校教育體係的實質,是某個官員想有政績,而目前政績的主要評判標準是升學率。

這個政績的壓力先傳遞到校長那裏,再傳遞到各級組長那裏,而後傳遞到班主任和各科老師那裏,最後傳遞到學生那裏。

可見,絕非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更要命的是,你要政績,我也要政績,而升學率的蛋糕是固定的,

於是壓力不斷升級,而最後承受這些壓力的,還是孩子。

並且,校長和老師們作為教育體係的重要環節,他們的業績,也是由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升學率所決定的,他們實現業績的夢想,也一樣由學生們的努力所實現。

同樣要命的是,校長和老師們對業績的追求,也是不斷升級的,於是孩子們的壓力也隨之不斷升級。

如此說,那句著名的口號其實是,一切為了老師。

這樣說,聽上去有些偏執,那麽,講講故事吧,故事能說明一切。我一個朋友,在某省會城市,兒子該讀小學了,神通廣大的他細致地調查了該省會城市的所有著名小學,結果有個雷人的發現:在這些著名的小學,老師鼓勵孩子在考試中抄襲竟是一個普遍現象。

讓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學習抄襲,而且讓他們意識到,這是一種主流做法,無論如何,這不能說是為了孩子吧。

這是為了追求考試成績的大躍進,而能從考試成績中獲益的,自然是各個級別的老師們。

現在幾乎所有中小學學校,學生們已沒有了真正的自習課,因為自習課已經被各科老師霸占,無比焦慮的老師們像打仗一樣搶奪自習課的控製權。這可以理解,畢竟自己的業績是和成績緊密掛鉤的。

前不久,和幾個朋友吃飯,其中三個朋友的孩子都是剛讀小學一年級,他們的一個共同感受是,孩子上學這件事讓整個家庭瀕臨崩潰,所有人的情緒都因為要跟孩子“一起上學”而不同程度地陷入了歇斯底裏的狀態。除非家長能從其中醒悟,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這三個朋友中有兩個有一天突然明白,這樣下去不行,於是才多少從這個狀態中脫離了出來。

譬如,他們三個都有如下遭遇。他們每天都收到各個老師的短信,不僅告知你的孩子表現如何,也告知班裏其他孩子表現如何。讀到這樣的短信,他們的心立即揪了起來。

一個朋友說,一次收到短信,看到女兒一科考了92分,她想,嗯,還不錯啊,但隨即看到,全班的平均分是98.5分,她一下子覺得被打擊了,回到家後好好教育了一下女兒。

因為不斷這樣教育女兒,女兒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壞,最後孩子奶奶終於受不了了,她教育我這位朋友說,她實在看不出92分和98分有什麽分別,小孩子很容易馬虎,馬虎一下幾分就沒有了,要是孩子每次都考98分、100分,這才是問題,那時你得擔心孩子的天性到底到哪兒去了。她有點下通牒式地對兒媳說,以後絕不能因為這樣的事教訓孩子了。

婆婆的話很給力,我這位朋友也反思了一下,覺得自己也的確是敏感了,從此對女兒的教訓少了很多,而女兒的壞脾氣立即有了好轉。雖然經常和朋友們聊到現在學校的事情,但幾乎每一次聊這樣的話題都會覺得崩潰,因為總能看到令我震驚的做法。

有時候,我給一些企業講課,說到工作壓力的話題,我會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你們該覺得慶幸,因為你們的工作壓力很難比得上現在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你最多早起晚睡,但他們每天的學習時間要遠勝於你,而且根本沒有鬆弛與娛樂的時間。

譬如這三位朋友,他們的孩子不過是讀小學一年級,但每天回到家裏至少要做兩個小時的作業。並且,做兩個小時還是最快的,據他們了解,孩子的不少同學要做四個小時甚至更多。

監督孩子做作業,則成了家庭的噩夢。一個朋友說,孩子沒上小學前,他和妻子的感情很好,極少吵架,下班回家後很能享受家庭生活。但孩子上小學後,夫妻吵架的次數越來越多,有一天他們幡然醒悟,發現吵架的原因多數都與監督孩子做作業有關,於是決定將監督孩子做作業的事情交給專業機構。

其他兩個朋友也說,他們也做過這個打算。現在很流行這樣的機構,有的是老師辦的,有的是家長辦的,也有很商業性的,就是把幾個或十幾個孩子弄到一起做作業,每個月交幾百乃至上千元就可以。

把孩子弄到這樣的機構,夫妻之間就不必因此而吵架了。並且,父母也不會因此而與孩子發生衝突了,圍繞著做作業產生的矛盾,主要放到了這種專業機構裏,孩子可以憎恨這個機構,而不必憎恨父母了。

這樣的機構估計也可以打“一切為了孩子”的口號。然而,如上的每個環節中,到底有哪一個環節真的是為了孩子呢?這些不過是大人的遊戲,而孩子不幸成為實現大人政績、業績或物質利益的工具,但大人從孩子身上榨取了利益並給孩子製造了難以承受的痛苦後,還強調一句說“一切為了孩子!”這是何等的卑鄙。

他們不是孩子利益的代表,孩子隻是被代表了而已。

一切為了孩子!

家長們也喜歡使用這個口號,好像這也是教育的一個實質。

對此,我一個朋友有很經典的說法。她說:

懷孕時,隻希望孩子正常就好了,別是怪胎就行;

生下來,隻希望孩子健康就好了,別總生病;

孩子逐漸長大,看著小小的他,隻希望他開心就好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進入幼兒園,比較心開始升起,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孩子出色;

從此以後,一發而不可收拾,希望孩子在人生每一步都比別人家孩子更出色一些。

我正在看一本美國人寫朝鮮戰爭的書,作者講朝鮮戰爭前期的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說他是母親的一個“傑作”,母親那麽努力地教育兒子繼承父業,讓他成了既傑出又超自戀的五星上將,不僅是要兒子證明自己是最強的,更要證明,她這個母親也是世界上最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