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安全感會逐漸沉澱為一種潛意識。有了這種潛意識的成人會信任值得信任的人,一如兒童時期信任爸爸媽媽那樣。他們很少猜疑別人的心思,但如果有明確的理由告訴他,一個人不值得信任,不值得愛,他們會堅決地離開這個人,而少做蠢事。他們也會受傷,但他們的傷口總是會比較快地痊愈。

寄養=被拋棄

然而,小芸沒有獲得這種安全感。相反,從小她被無助感所糾纏。

後來,小芸的媽媽承認,她在信中講到的“某些原因”是,小芸是第二胎,他們已經有一個女兒,但她丈夫家特別想要一個兒子。當時下定決心,如果是男孩,不管付出什麽代價都要留在身邊。但沒想到第二胎還是女孩。失望之下,他們在小芸還不足一個月時把她送到外公家藏起來。

總拿“警察要抓她”來嚇唬小芸的,不是別人,就是小芸的親人。他們擔心暴露小芸的身份,所以每當管計劃生育的幹部進村時,他們都會把小芸藏起來,並嚇唬她“別哭,一哭警察就會把你抓走”。小芸就是在這種東躲西藏的環境下長大的。爸爸媽媽一年回老家看一次小芸,給她帶很多禮物。小芸知道他們就是爸爸媽媽,但她不能叫他們爸爸媽媽,而是叫叔叔阿姨。

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幼小的小芸心裏是多麽無助:“壞人”來了,沒人能保護我。我有爸爸媽媽,但他們不要我。如果我是個男孩,爸爸媽媽就要我。我非常羨慕姐姐,她好漂亮,爸爸媽媽要姐姐不要我,肯定是因為我長得太醜了。外公外婆對我很好,但他們對舅舅舅媽的孩子同樣好,甚至比對我還好。舅舅舅媽對我也好,但他們對自己的孩子更好。

沒有人全心全意地愛我,我是個沒人要的孩子

“沒有人愛我,我是個沒人要的孩子”,這種無助感貫穿了小芸的16年人生。

小芸之所以拚命學習,並不是因為喜歡學習,而是因為,這是她爭取愛的手段。她知道,如果成績好,爸爸媽媽就會對她特別好。如果成績不好,爸爸媽媽就會對她失望。所以,她努力學習,隻是因為那樣就會贏得爸爸媽媽的愛。尤其是媽媽的愛,因為她恨爸爸,她知道,是爸爸想要一個兒子,是爸爸決定把她送到鄉下。

小芸也有一個小小的安全島,但這個島上的主要基石不是爸爸媽媽無條件的愛,而是她的好成績。當學習好時,無論遭遇什麽挫折,隻要回到心中的這個島上來,她就暫時得到了安全感。

但那次事故摧毀了這個脆弱的安全島。當她在電話裏向媽媽哭訴“一輩子不能讀書了”,實際上,她是在擔心,自己再也得不到媽媽的愛了。因為她相信,媽媽愛她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好成績。

學校也拋棄了她

所以,她極其害怕不能上學。她以罕見的意誌去承受痛苦的治療,且一聲不吭。誰都知道疼,有安全感的孩子會哭出來。哭是一種信任,哭的孩子知道,隻要一哭,爸爸媽媽就會過來嗬護他,這種愛會減少其心理疼痛和不安。但小芸不哭,因為她以為,父母愛優秀堅強的她,而不是脆弱的她。

手術成功了,但她失敗了。在付出近一年的時間代價後,成績一落千丈。這時,她的安全島崩潰了。別的孩子也會在成績下跌時難過,但很少有人會像她這麽難過,因為這幾乎是她安全島上唯一的基石。

這時,如果媽媽在她身邊,一遍遍地告訴她,“寶貝,無論你怎麽樣,你都是我心愛的女兒。無論你怎麽樣,我都無條件地愛你”,情況會有很大改善。但媽媽不在她身邊,媽媽隻在電話裏安慰她。當她傷心,覺得天塌下來時,當她擔心失去愛時,沒有人擁抱她、理解她、接受她,隻有人遠遠地教育她、指導她。

於是,她去了網吧,那裏有人無條件地支持她,聽她傾訴,對她沒有任何要求。

乖張行為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孩子上網成癮了!”從鄭太太的信中,可以看到,她對這一件事情是多麽不安。她擔心女兒成績會越來越差,所以把女兒接到了東莞的家中。對小芸來說,這意味著終於回家了,終於被爸爸媽媽接受了。但這讓小芸再一次驗證,媽媽不是因為愛她才要她,而是擔心她成績會越來越差,所以不得不要她。也就是說,媽媽的愛是有條件的,“我們愛不愛你,是要看你的成績的”。

袁榮親說,沒有回家之前,小芸整天幻想回家,期望值非常高。但回家後,她的幻想迅速破滅了。媽媽關心她的學習勝於關心她。至於爸爸,她恨他,因為是他不要她的,是他嫌她不是男孩。顯然,爸爸也恨她,他覺得自己夠辛苦了,為小芸付出了這麽多,她卻一點都不領情。

他說,所有與父母分離過的孩子,對回家都抱著很高的期望。剛回家時,父母務必要重視這一點,給他特殊待遇。父母必須明白,孩子的乖張行為常是因為缺乏安全感。要恢複安全感,就必須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學校是安全島的另一塊基石

但小芸的父母沒做好這種準備。於是,小芸發現,她的期望原來隻是幻想,真實的父母遠不是她想象的那樣。這種感覺進一步摧毀了小芸的安全島。於是,剛回家不到一個月,她又逃到網吧去了。

在這次近距離的交鋒中,小芸和父母對彼此的失望都達到了頂點。父親打了她,還斷了她的零花錢,而小芸逃到了學校。

但是學校也接著拋棄了她。她偷了同學的錢,班主任要求她在全班同學麵前公開道歉。對小芸來說,這無疑意味著老師同學也不要她了。安全島上另一塊薄弱的基石也破裂了。

既然家和學校都不再是安全島,小芸就幹脆徹底逃到網絡中去,從網絡上尋找基石,建立新的安全島。於是,她開始白天也去網吧了,沒日沒夜地泡在網絡裏。

她一直重複“被遺棄猜想”

童年陰影會留下巨大的影響。小芸盡管已經16歲了,但她其實一直是那個很小很小的小女孩,在努力尋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卻總是找不到……

信件的最後一段驗證了這一點。

再次轉回老家的學校後,小芸參加文藝表演,甚至還拿到了文科第一和作文競賽第一,並贏得了師生一致的稱讚。

但因為不安全感積攢得太多,小芸已經很難把這種稱讚變成安全島的基石。相反,她變得“太小心眼,太多心”,總覺得別人在說她醜。媽媽無法理解這一點,但這並不難理解,在童年時,小芸就認為父母之所以不要自己,就是因為自己長得醜。現在,她隻不過是再一次重複這種被遺棄的感覺罷了。安全感強的人不會太關注別人的消極信息,但小芸的安全感太低了,所以她會變得極度敏感,容易看到消極信息,而且每個信息都讓她再一次重複“被遺棄猜想”——“我醜,所以爸爸媽媽才不要我”。

袁榮親說,一個人如果在童年隻獲得了很少的安全感,長大後就很難再重新建立一個安全島。小芸的情況,正是如此。

他說,在爸爸媽媽眼裏,小芸長大了,他們把她按大孩子看待,對她提出各種要求和指責。但是,小芸自己仍然停留在四處尋找安全感的小女孩狀態。要糾正小芸的網絡成癮,雙方都要付出努力。小芸要知道,自己長大了,可以承擔更多。小芸的父母要知道,小芸的心理仍停留在幼兒時代,他們必須重新給她無條件的愛,隻有整個家庭係統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小芸的網癮才有望真正消失。

他說,甚至要感謝網癮,因為如果沒有網絡,小芸的安全感會崩潰得更加徹底,她也就可能做出更可怕的事情來。

客體穩定性與情感穩定性

缺乏安全感,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

為什麽會這樣?

這就涉及到一個廣為人知的觀念——媽媽最好親自帶孩子到三歲。

為什麽?因為,孩子在良好的養育環境下,到三歲才能形成兩個概念:客體穩定性與情感穩定性。客體即孩子身外的物體。幼小的孩子沒有客體穩定的概念,他們能看到一個事物,才覺得這個事物存在,而看不到,他們就覺得這事物不存在了。所以,和他們玩藏貓貓的遊戲,他們會玩得不亦樂乎。

情感穩定性,即一個人隻要確認對方是愛自己的,那麽,他不會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而無端對這一點產生懷疑。

客體穩定的概念,在良好的養育環境下,孩子一歲半即可形成,而情感穩定的概念,在良好的養育環境下,要到三歲才能形成。

隻有形成這兩個概念後,孩子才能承受與媽媽的長時間分離。長時間,指的是兩個星期以上的時間。有研究表明,若在孩子三歲前,媽媽與孩子有兩個星期以上的分離,會讓孩子形成強烈的創傷。

所以,在三歲前,媽媽要盡可能親自帶孩子,不能與孩子有長時間分離,並且要與孩子有良好的互動。這樣一來,孩子才能形成所謂的安全感。

想象一下那些在中國普遍存在的農村留守兒童,以及城鎮都存在的隔代撫養現象,就可以知道,這在中國是個奢望,所以,這導致中國人普遍缺乏安全感。

考試癮比網癮更可怕

好的心理機能,是趨利避害。糟糕的心理機能,是趨害避利。譬如,聞到大便是臭的,然後避而遠之,這是正常的心理機能。相反,聞到大便是香的,於是欣然接近它,這就是變態的心理機能。從這一點上看,在目前的應試教育體製下,比起網絡成癮來,考試成癮更加可怕,更需要警惕。

《重慶晚報》報道說,西安某中學一高二女生患了“嗜考症”,症狀是迷戀考試,如果有幾天不考試就覺得“煩躁、空虛”,並且隻要不能得第一就認為是失敗,而考高分的目的,是贏得老師的誇獎和同學的羨慕。

考試上癮,是好事還是壞事?對此,心理谘詢師於東輝說:“毫無疑問,這是壞事。”

“目前的應試教育使得孩子們的考試壓力極大,對此產生厭倦情緒,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於東輝說,“相反,如果迷戀上考試,把考試當作生活中最大的快樂來源,這是非常可怕的心理狀態。”

“考試上癮的孩子會有一個收獲——取得比較優秀的成績,但是,他們會付出非常昂貴的代價,”於東輝說,“我所知道的幾個嗜考症的案例,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幹預,最後這樣的孩子要麽發展成偏執型人格障礙,要麽發展成精神分裂症。”

於東輝認為,遇到不好的事情,有消極抵觸的情緒產生,這是正常的。遇到不好的事情,反而產生積極快樂的情緒,這是不正常的。目前的應試教育讓學生們產生消極抵觸情緒,甚至染上網癮,雖然看似不合理,但實際上很容易理解,幹預起來也比較容易。相反,如果考試上癮,幾天沒考試就非常難受,這是不正常的心態,幹預起來也比較困難。

考試上癮,源於不正常的獎罰方法

考試上癮的情況,一般源於家長對孩子不正常的獎罰方法,如果考好了,孩子會得到極大的獎勵,在其他方麵,無論他做得多麽好,都得不到這種獎勵,甚至根本就得不到獎勵。相反,如果考砸了,孩子會受到很嚴厲的懲罰。這種完全以考試成績為標準的單一獎罰辦法,很容易催生孩子的考試癮。

人的大腦中有一個快樂中樞,如果快樂中樞頻繁受到單一來源的刺激,那麽我們就會“愛”上這個刺激方法,不管這個刺激多麽危險,仍然會樂此不疲。這個時候,我們趨利避害的心理機能就會受到嚴重傷害。

心理學家做過試驗,用較輕的電擊刺激小白鼠的快樂中樞,然後讓小白鼠學會控製這個電擊的方法。之後,小白鼠什麽都不會做,隻是一遍又一遍地電擊自己,至死方休。

家長們所用的完全以成績為取向的獎罰辦法,和心理學家對小白鼠的電擊有異曲同工之處。

前一段時間,於東輝治療過一個“嗜考症”的男孩小丁。他在廣州一家省級重點高中讀高二,當時每天晚上學習到淩晨兩三點,早上五六點就起床,媽媽勸他注意休息,但怎麽勸都沒用,因為他太愛學習了,不這樣做就非常焦慮。

上初中的時候,小丁經常考全班第一名,但他對此很不滿意,經常發誓一定要考全年級第一、全市第一。初三學習緊張是應該的,所以小丁的媽媽沒有太在意孩子的這一做法,但上了高一後,小丁仍然如此拚命,甚至在暑假期間,小丁仍然一如既往地努力學習,他準備“快鳥先飛”,先把高一的知識學好,以保證自己在新學校取得好成績。他媽媽當時就動了念頭,想帶小丁去看心理醫生,但小丁的爸爸反對,他認為孩子愛學習沒有什麽不好。

但後來,看著孩子日漸瘦弱的身體,以及過於亢奮的神情,小丁媽媽越來越擔心孩子會垮掉,於是不顧丈夫的反對,帶兒子來找心理醫生了。

過度獎勵讓人考試成癮

於東輝說,小丁染上“嗜考症”並不難理解。原來,在家裏,小丁什麽事情都不用做,他唯一的“任務”就是取得好成績。有了好成績,爸爸媽媽會給他各種各樣的獎勵。

不僅如此,小丁的好成績還是維持這個家的最重要支柱。他的爸爸媽媽關係不好,經常吵架,也鬧過離婚,但隻要小丁的成績出現進步,他們就會變得非常開心,起碼會有一段時間不吵架。相反,如果小丁的成績一直原地踏步,甚至出現倒退,爸爸媽媽的關係也會隨之惡化。

這是雙重的壓力,小丁不僅要為自己而好好學習,他還要為維持父母的關係而好好學習。因此,他的憂患意識很重。隻是,他的成績已夠出色了,在全班名列前茅已使盡了渾身解數,再提升一步談何容易。所以,他隻能用時間去比拚。

不過,於東輝強調,隻憑高度的壓力,一個孩子是很難考試上癮的,隻有快樂才會把他們帶到這裏。對小丁來說,取得好成績就意味著可以隨心所欲地得到他想要的一切,並且好成績還讓他當上了家庭的“救世主”,這都是對他的過度獎勵。

嚴重考試成癮需要心理幹預

於東輝說,最嚴重的考試上癮的案例表現為當事人的心理機能已被嚴重破壞,就仿佛是“一個惡魔控製了他們的心靈”,讓他們完全做不到“趨利避害”。相反,網絡成癮的孩子,起碼在心理機能上,基本上是正常的。“很多有網癮的孩子,要麽是家裏沒有溫暖,要麽是父母給的壓力太大,家從某種程度上已經成了他們的監獄。所謂的網癮,不過是他們從一個糟糕的監獄逃到另一個糟糕程度較輕的監獄而已。”他說。

國內知名的心理學家、武漢中德醫院的前院長曾奇峰也極力反對用“網絡成癮”這種詞語去形容孩子。他認為,這個詞語是一種“妖魔化”,並且忽視了網絡對孩子起到的一定的保護作用。就記者所了解,在心理學界,這是大多數專家的共同觀點。

嗜考症危害更嚴重

教育學界也有不少專家持有這一觀點。西安市教育學會前會長許建國說:“嗜考症的危害不亞於迷戀網吧。”

過於迷戀網絡,需要心理幹預。考試嚴重成癮,更需要心理幹預。

小丁在於東輝那裏做了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後,起碼可以做到不再每天都學習到淩晨兩三時,而是減少到12時。但在小丁爸爸的激烈反對之下,這次治療被中斷了。“非常可惜,我也非常擔心他的未來,”於東輝說,“我預料,如果孩子這樣發展下去,他最後一定會患上偏執型人格障礙。成績將成為他生活中的唯一支柱,這個支柱一旦坍塌,他就有可能會患上精神分裂症。”

對這一點,我有更直接的了解。在北京大學上本科時,我樓下住的是數學係,其中一個同學,因一門考試不及格得了精神分裂症。他發病時是深夜,當時光著身子繞著宿舍樓跑,邊跑邊喊:“我是北大的!我是北大的!”

他之所以發瘋,是因為他最大的精神支柱——得到好成績然後被認可——坍塌了。

區分學習上癮與考試上癮

於東輝還強調,必須區分學習上癮和考試上癮。

學習上癮的孩子,享受的是知識帶來的快樂,這是天然的快樂,是好奇心得到滿足的快樂,是對這個世界更多一些了解後的快樂。這種快樂,決不會是單一性質的快樂,所以這快樂無論有多大,都不會讓一個人像前麵提到的小白鼠那樣,歇斯底裏地去追求電擊帶來的快樂,至死方休。這是一種內部評價體係,學習上癮的孩子,他們非常獨立,知道是自己在掌控自己的局麵,不會輕易為別人所動。長大以後,這樣的孩子會更獨立、更有創造力。

相反,考試上癮的孩子,他們的快樂其實掌握在別人的手中。他們所追求的,不是知識帶來的天然快樂,而是家長、老師等外人的獎勵和認可。文章一開始提到的那個西安的高二女生,隻是為了得到老師的誇獎和同學的羨慕,她的學習動力,全來自比較,即“我一定要比別人得到的更多”。如果有別人比自己考得更好,她就認為自己是失敗者。有一次,她數學考試得了第三名,家人覺得還不錯,鼓勵她繼續努力,可她竟然兩天沒吃飯,說這是對自己考得這麽差的“懲罰”。

讓孩子多點愛好

於東輝說,要防止孩子染上“嗜考症”,他有以下幾條建議:

一、不要隻根據成績好壞獎罰孩子。孩子取得了好成績,可以和他一起分享快樂,但不必非得給予他很高的獎勵。“因為,外部獎勵太頻繁,會奪走孩子內在的喜悅,”他說,“對孩子而言,考試成績好本身就是一種獎勵,如果他很愛學習知識,那麽這就是對他學習知識的認可,這會帶給他內在的喜悅,這種內在的喜悅是最好的學習動力。但是,如果頻繁給予物質獎勵,這種內在喜悅就會被外在的獎勵所取代,孩子的學習動機會因此變得不單純。”

二、孩子考砸時,要給予理解而不是責罵。多數“嗜考症”的孩子,其父母對孩子的學習要求相當苛刻,考好了,“一俊遮百醜”,其他什麽問題都可以不追究;考砸了,“一醜遮百俊”,其他方麵做得再好也得不到認可。甚至,孩子考了全班第一,父母會說:“有什麽好得意的,這點成績就翹尾巴了?你考了全校第一才算有本事!”

三、讓孩子適度參與家務。很多家庭,學習成了孩子唯一的任務,在這種教育環境下,孩子最後隻把成績當作唯一精神支柱,就不難理解了。

四、鼓勵孩子有其他愛好。但不要把愛好當成任務,當成必須完成且必須做好的任務,那樣一來,愛好也失去其意義,變成壓力了。總之,就是不要讓孩子像前麵提到的小白鼠那樣,隻有考試這一種快樂。好的人生,應該有各種各樣的快樂。

內部評價係統與外部評價係統

有真自我的人,他會形成內部評價係統,即,他行動的動力來自於自己的內在。

有假自我的人,他會形成外部評價係統,即,他行動的動力來自於外部的他人。

放在學習上,有內部評價係統的學生,他之所以熱愛學習,是因為他喜歡學習,學習本身帶給他很大的快樂。相反,有外部評價係統的學生,他努力學習是為了追求外部的獎勵,也即家長和老師的獎勵。

外部評價係統的悲哀之處在於,一個人過於在意別人的評價,而失去了自己。

沒有純粹的內部評價係統,也沒有純粹的外部評價係統。關鍵是,你的動力係統中,哪個占主導。

孩子總考砸,可能有內情

好的溝通是健康家庭的一個標誌。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可以直接對父母表達自己的情緒和不滿。

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假若孩子心中有了不滿,但卻又被禁止表達,那麽他們就會發展出一些特殊的表達方式來。

用考砸表達對老師、母親的不滿

最常見的表達方式是“被動攻擊”,即孩子有意無意地做錯一些事情,然後惹得父母特別生氣。結果,父母對孩子進行一番攻擊,斥責他甚至打他。這樣看上去是父母攻擊了孩子,但實際上是孩子內心深處故意惹父母生氣。但因為他是被動的,而不是主動的,所以就仍像是一個乖孩子。

“被動攻擊”最典型的例子是“醫生的孩子常生病,教師的孩子不學習”。

這是國內知名的心理學家曾奇峰的觀點。他說:“醫生的孩子常生病,教師的孩子不學習,是我在谘詢中經常遇到的案例。”

我的許多來訪者都是做老師的,我好幾次聽到這樣的感慨:我是搞教育的啊,他(她)把學習搞得這麽差,我怎麽向別人交代!

豆瓣網有近八萬成員的小組“父母皆禍害”中,相當多人的父母就是老師,你在許多文章中都可以看到他們如何討厭自己做老師的父母。

心理谘詢師寥琦也讚同曾奇峰的觀點,她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小勇是廣州某中學初三的學生,他學習很努力,一般的小考試成績一貫出色,但一到了大考試,譬如期中、期末或升級考試,他就總會考砸,很少有例外。

小勇的父母都是教師,而媽媽張老師就在小勇的那所中學裏教書,她想盡了各種辦法,但就是無法幫小勇提升大考時的“心理素質”,無奈之下,她帶著兒子來看心理醫生。

母子倆見到寥琦後,張老師先發了一通感慨:“我是優秀教師,在區裏都很有口碑,教出了那麽多優秀的學生,但就是教不好我自己的孩子,我覺得自己真丟臉。”

說完這番話,她用“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看著小勇,而小勇看上去也很難過,他的頭垂得很低,不肯看媽媽的眼神,也不和心理醫生對視。

聽完張老師的一番話後,寥琦請她離開谘詢室,留下她和和小勇一對一地做心理谘詢。在張老師離開谘詢室的那一刹那,小勇頭抬起了一點,寥琦看到,剛才他臉上的那種羞愧迅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倔強的神情。

“我知道他的那種神情是什麽意思,”寥琦說,“我接過多個這樣的案例,知道這樣的孩子在意識上很羞愧,但內心深處其實埋藏著很多怨恨。”

她說,這是由這個家庭的溝通模式所決定的。爸爸媽媽很愛小勇,可以說到了溺愛的地步,不要求小勇做任何事情,隻要求他成績好。此外,爸爸媽媽還要求小勇“聽話”,並常對兒子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你要明白爸爸媽媽的苦心。”

考砸讓他反而有一絲快感

從小勇的表現看,他好像完全知道父母的苦心。他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刻苦學習,不僅很聽話,還常對父母許願說,他以後要考最好的大學,找最好的工作,然後掙很多錢,以回報父母的愛。

這讓爸爸媽媽很開心,不過他們總是對小勇說:“爸爸媽媽不會要求你給我們什麽回報,你隻要取得好成績就行了。”

但問題恰恰出在這裏,小勇學習很努力,平時小考成績很出色,但一到大考就是不行。

谘詢進行了很多次以後,小勇才終於**了他的心聲:“不知道為什麽,等拿到大考的成績,發現不怎麽樣時,我心裏一開始總閃過一絲快感,然後才會有丟臉和失敗的感覺,覺得又考砸了,又讓媽媽失望了。”

這種一閃即逝的快感是問題的真正所在,原來小勇內心深處其實是不想考取好成績的。谘詢做到最後,小勇承認:“我討厭他們(父母),他們一天到晚圍著我轉,讓我煩不勝煩。但我很快會對自己說,你怎麽能恨爸爸媽媽呢?他們對你那麽好,那麽無私,你反而恨爸爸媽媽,你還有良心嗎?”

他想否認自己對爸爸媽媽的不滿,但最終還是表達了這種不滿,大考的考試成績就是他表達不滿的方式,其含義即:“你們不是希望我取得好成績嗎?你們最在乎這個,那我偏偏不考好。但你們別怪我啊,我努力了,肯定是你們教我的方式有問題。”

這種心理很微妙,和多數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一樣,小勇意識上並不知道自己有這種心理,他隻是在拿到糟糕的考試成績後隱隱約約有一絲快感。

谘詢到最後,寥琦又和張老師談了幾次,最終幫助她明白,兒子討厭他們這種“溺愛+成績”的教育方式,建議他們不要再緊盯著兒子的成績,也不要太過問兒子的學習,試著讓他“自生自滅”一段時間。

張老師猶豫了很久,最後答應試一試。“他們是上半年來的,當時小勇還在初二,我知道的消息是,小勇升初三的成績不錯,在班裏名列前茅,和他平時的考試成績相當。”寥琦說。

太聽話的孩子最容易“被動攻擊”

小勇的案例,是很典型的“被動攻擊”。他從不主動對父母表達不滿,這樣的家庭也不允許他表達不滿。那麽,他在意識上就一切都聽父母的。父母讓他好好學習,好的,他就好好學習;父母要他明白一切都是為了他好,好的,他對父母說,他是多麽愛他們,多麽理解他們的苦心。

但是,在父母最在乎的成績上,卻出了問題,而每次看到大考成績後的那絲快感,泄露了小勇的秘密:他在潛意識裏不想考試。

小勇這樣做,刺中了作為教師的父母的軟肋,他們憤怒甚至感到羞恥,而這正是這個“乖孩子”潛意識深處的目的。他用這種方式,被動地對父母進行了攻擊。

這種案例很多。如果父母以道德自居,那麽孩子就可能會變成一個沒有控製能力的“壞孩子”,莫名其妙地做一些壞事,被人發現就痛哭流涕,但一轉身就又忍不住做“壞事”去了。一些有偷盜癖的孩子,他們家裏很有錢,父母給他們的錢也很充足,同時父母也很講道德,但他們就是常忍不住去偷同學一些很不起眼的財物。

曾奇峰接治過多名醫生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是什麽方麵的醫生,他們就偏偏得那方麵的疾病。“這些家長常常覺得,自己最驕傲的地方讓孩子給嘲弄了,他們為此而感到很深的羞恥,這恰恰是孩子在潛意識裏希望達到的目標。”曾奇峰說。

他說,這些案例中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有三個共同的地方:第一,對孩子的控製欲望非常高,他們生怕孩子遇到任何挫折,於是希望盡可能完美地安排孩子的一切,以防止他們遇到麻煩;第二,他們對孩子的期望很高;第三,他們不允許孩子表達對父母的不滿,他們認為,孩子最好的優點就是聽話。

請還給孩子一個獨立空間

這三個特點結合在一起,會讓孩子感到窒息,他們其實對父母產生了深深的不滿,但不能用主動的方式表達出來,於是就采用了被動的方式。

“生命的價值在於選擇,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記這一點,他們不讓孩子去作選擇,總是忍不住要替孩子作選擇。”曾奇峰說,“但是,如果父母什麽都替孩子做主,那麽就無異於是在殺死孩子的生命。”

曾奇峰強調,這並不是哲學說教,其實是孩子們的切身感受。一個經常為自己的人生作決定的孩子,他的生命力是汪洋恣肆的,盡管因為年輕,他會遇到一些挫折,但那些挫折最終和成就一起,讓他感覺到自己的生命是豐富多彩的,“更重要的是,這是自己的”。

相反,假如孩子隻能按照父母的決定去做,那麽,這些決定越正確,其窒息感就可能越強。一方麵,孩子獲得的資源越來越多,能力也越來越強,但另一方麵,他的生命**卻會越來越低。他們感受到這一點,於是想對父母說不,但他們又一直被教育聽話,所以連不也不能說了,隻好用被動的方式去羞辱父母。

這會達到目的,因為控製欲望很強的父母,是經常會產生無能為力感的,他們常發現,孩子的確聽話,孩子的確努力,路線的確正確,但好的結果就是不會產生。

“這是因為,孩子們在呐喊,我討厭你強勢的安排,我要過屬於我自己的人生。”曾奇峰說。

要改善這一點,最好的方式就是適當放手,即父母給孩子製定一個基本的底線——認真生活不做壞事,然後放手讓孩子去決定自己的人生,隻在非常有必要的時候才去幫孩子。

並且,他強調,父母不要常打著“溝通”的名義,而迫使孩子必須和他交流,因為孩子和成年人一樣,希望有一個隱秘的空間。如果父母太喜歡窺視孩子的所有秘密,那麽這孩子勢必會發展出一些特殊的方式來捍衛自己的空間,這是生命最基本的本能,因為“我”必須與別人拉開一段距離,隻有這樣“我”才知道,與任何人緊密地黏到一起都會阻礙我們成為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