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替我謝謝他全家!

見自己身份沒被拆穿,趙乾懸著的心算放下了。

“歐陽主簿,可以放人了吧?”

歐陽策連忙應聲上前,讓牢頭給開了門。

按他的意思,裏邊那位就不該抓。

這可是當今皇上的兄弟,堂堂梁王殿下,若是得罪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即使沒被罷官免職,估計日後也是升遷無望。

可燕今朝一意孤行,把他的話當做了耳旁風。

還說什麽縣令執掌法度,就該主持公道,皇帝的親爹來了也不能逍遙法外。

“禦史大人,陛下他不會因此動怒吧?”

話是對趙乾說的,雖然覺得希望渺茫,但歐陽策還是想為燕今朝全力爭取一下。

“沒事的,把心放回肚子裏。”

趙乾拍了拍歐陽策的肩膀,以示寬慰。

“陛下惱火的是梁王擅自出宮,給皇室丟了臉,正要抓回去嚴加管教呢,不會難為燕知縣的。”

說著,又叫來了梁王府的那名小太監,囑咐道:“本官和燕知縣有話要說,你先帶他返回京城,若是再跑,就拿你是問!”

那小太監聞言,豈敢多說什麽,嚇得唯唯諾諾,趕忙頭前引路,將梁王帶出了牢房。

至於這個不成器的弟弟,趙乾早有心管教,隻是礙於血脈親情,不便過於嚴厲。

借著擅自出宮一事,讓他在燕今朝手上吃點苦頭,希望能收斂些,別到處闖禍。

等梁王坐上馬車,趙乾大搖大擺的回到縣衙。

“人都放了,你還回來幹什麽?”

看著像塊狗皮膏藥似的趙乾,燕今朝放下了筆,沒好氣的說道。

“燕老弟,我是給你道喜的。”

“上次你提到的束水衝沙法,很快治理了水患!”

“不僅陛下龍顏大悅,連工部的宋尚書也讚譽有加,要保舉你入朝為官呢。”

燕今朝聽了,自然不肯答應,把頭搖得似撥浪鼓一般。

“嗬嗬,替我謝謝他,謝謝他全家哈!”

“我就樂意當個縣令,在這一畝三分地上發號施令,小日子順風順水,別瞎操心!”

趙乾也不繼續糾纏,想了想說:“上次燕老弟說了,皇權不下縣……”

“那該如何防止各縣官員魚肉百姓,食民而肥呢?”

本以為會像上次一樣,被燕今朝當場拒絕,說什麽不會做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

不曾想,燕今朝卻是一副饒有興致的模樣,三步並做兩步走下來。

“雖然不知道你是不是吃飽了撐的,但我很負責任的說,你算問對人了。”

“說說倒也無妨,但作為交換,你要答應我一個條件。”

趙乾聽了,趕忙滿口答應。

“成交!”

燕今朝邁開四方步,在堂上繞了幾圈,擺足了架勢才說:“要想了解下麵的縣官的一舉一動,隻需要在他們身邊安插耳目,便能夠實時掌握!”

“至於人選,可以是他們身邊的親信或仆人,隻要網撒得足夠大,就可以把大周所有官員納入監視下。”

“每隔段時間就匯報一次,別官員私底下的不法之舉,連每天吃了什麽,都能夠了如指掌。”

這個主意,或許在大周王朝沒人想到。

但在藍星上幾乎無人不知,簡直爛大街。

不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設立的錦衣衛嘛!

但饒是如此,足以讓趙乾大開眼界,口中連連稱“好”了。

“燕老弟,你的腦子究竟咋長的,什麽事都難不住你。”

燕今朝聽罷,笑了笑說:“高興得太早了吧?”

“就算辦法擺在眼前,宮裏的皇帝老兒若不同意,你還不是白費心思?”

這次,卻輪到趙乾開懷大笑了。

“燕老弟,你難道忘了我是一名禦史,有直言進諫的權利啊。”

“等回去我就寫成折子上奏,皇帝也正愁該如何了解底下官員的一舉一動,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同時心中暗想:你怕是不知道,那個皇帝就是我自己。

我決定的事,無論多少人反對都要做!

“對了,燕老弟!”

“現在可以說說你的條件了,是需要我幫你做什麽嗎?”

燕今朝呷了口茶水,眯著眼睛笑道:“我要說的事非同小可,就怕你辦不下來。”

“燕老弟,這你大可放心!”趙乾當即給出承諾,說得極為誠懇認真。

就算燕今朝想要個尚書、侍郎的頭銜,他也不難辦到。

沉思良久,燕今朝終於開了口。

“我接下來要說的,不僅關乎我個人,對朝廷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那便是興造大船,派遣商隊出海,和南洋上的各個島嶼小國進行貿易往來。”

“如果順利,每條船上的貨物,都將帶來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利潤!”

根據燕今朝的了解,這大周雖然人口眾多,卻極其不重視商業,更沒有進行海上海洋貿易的先例。

多好的一條財路,居然會視而不見,這可愁壞他了。

如果朝廷看重此事,不僅能增加國庫收入,他也能從中獲得極大的便利。

但趙乾聽後,卻是眉頭緊皺,並未立刻表明態度。

“燕老弟,你的想法是不錯。”

“可我朝曆來以農桑為主,鄙視商賈為賤業,與海上諸國雖然偶有往來,但不曾通商之好。”

“朝中那幫老臣認為,如果過於鼓勵商業,百姓們人心思動,誰還願意老老實實的耕田種地?”

“畢竟農桑為天下之本,若是荒廢了,不知多少人要餓肚子呢。”

燕今朝對此早有預料,口中長歎一聲道。

“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常言道:無農不富,無商不興。”

“況且,農業固然重要,關係到黎民蒼生能否吃飽的問題。”

“但即便豐收之年,每畝地能產出的糧食畢竟有限,多說也就幾百斤,上升空間並不大。”

“如果碰到荒旱水澇之類的天災,田地顆粒無收,就算朝廷願意出錢賑濟百姓,但後麵往往也要勒緊褲腰帶,艱難度日。”

這番話,實打實的說到了趙乾心裏。

每次朝廷賑災,都要消耗九牛二虎之力,一次大的天災,甚至得掏空十年八年的積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