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束水衝沙法

趙乾瞪著眼睛,愣了半晌。

為什麽把他認識的幾個字連起來,就不明白是什麽意思了呢。

“煩請燕老弟指點一二。”

有了次做先生的機會,燕今朝自然樂意至極。

隻見他邁開大步,轉身進入後堂,回來時手裏多了兩根竹筷,平行著放在桌子上。

“瞧好了!”

“這兩根筷子就好比是河的兩岸,黃沙河泛濫,主要是因為水下河床淤泥變厚。”

“正因無法及時排出,致使水位不斷增高,所謂水滿則溢,便是這個道理。”

趙乾在旁邊認真聽著,不錯眼珠的盯著桌麵,一副做好學生的模樣。

這時,燕今朝忽然將兩根筷子的間距縮短,接著講解道:“所謂“束水衝沙”就是收緊河麵寬度,讓黃河的水流動速度變快。”

“再利用衝擊力將底部的淤泥送出去,歸入大海,等到泥沙清除幹淨,水位自然會下降!”

啪——!

突然間,趙乾狠狠錘了下桌子,頓時有種恍然大明白的感覺。

妙啊!

那些工部的官吏簡直是豬腦子,這麽簡單易懂的辦法都想不到,卷鋪蓋回家算了!

想到這裏,趙乾心情大好,困擾他的兩個難題迎刃而解,高興得差點笑出聲來。

“燕老弟,你果然是大才!”

“如此精妙絕倫的點子,我竟從未聽說,真是孤陋寡聞了。”

演示完畢,燕今朝隨手折斷了筷子,扔出窗外。

心裏不禁暗笑:這招“束水衝沙”,是水利大師潘季馴的首創,屬於另一個世界,你聽說過才見鬼。

但嘴上卻是說:“主意不論高低,管用就行。”

“等事情辦好,我一定向皇帝上書,把功勞算在你頭上,到時候高升重賞!”

趙乾依然處於興奮狀態,眼角的皺紋逐漸張開,隨口做出了許諾。

“免了吧,我當個縣令,吃喝不愁,每天過著神仙般的日子,給個尚書也不換。”

見燕今朝又開始耍倔驢,趙乾鼻腔裏哼了一聲,懶得和他計較。

心說:別看在南匯縣地麵你說了算,可大周朝是老子的天下,包括這一畝三分地。

到時候是去是留,恐怕就由不得你了。

次日清晨,一百五十萬兩白銀點驗裝車,由同行的侍衛負責押送。

回到京城後,趙乾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群臣召集到奉天殿裏開會。

“列位臣公,關於北方賑災的銀兩,朕已經籌措齊了,整整一百五十萬兩。”

“醜話先說在前邊,這每一文錢都要用到正處,你們哪個敢居心不良,中飽私囊,無論官職高低,輕則革職,重則斬首!”

“誰要以身試法,就別怪王法無情!”

趙乾特意跑了趟匯南縣才解決了賑災款的問題,自然不會忘記燕今朝的囑托。

音猶在耳,殿上的文武公卿齊刷刷縮緊了脖子,眼神中紛紛流露出驚懼之色。

座上的那位皇帝,是馬背上打出的江山,他說要動刀子殺人,誰敢不當回事?

況且,趁機撈幾個錢,和自己的官運仕途相比,那個更重要,自然不言而喻。

說起來,百官們更感興趣的是,如此短的時間內,皇帝是如何弄到一百多萬兩賑災款的?

大周每年的國庫收入不過四百萬兩,除去官員俸祿等各項開支,能留下來的不足十分之一。

而一百多萬兩銀子,就算是京城裏的富豪商賈,也無法輕易拿出來。

難道,當今陛下掌握了搖錢樹、聚寶盆之類的寶物?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他們都是飽學之士,很快打消了如此荒唐的念頭。

“馬尚書,你說陛下他從哪弄得錢?”

“出手就是一百五十萬兩,真令我等汗顏啊。”

散朝之後,首輔張白圭和戶部尚書馬寧遠故意走在最後,兩人互相竊竊私語。

馬寧遠皺眉道:“誰知道呢。”

“我問過宮中侍衛,他們說陛下最近總往一個叫匯南縣的地方跑,或許和那裏有關?”

對這個說法,張白圭不置可否。

“別逗了,區區一個七品縣令,年奉不過百兩,要想拿出一百五十萬兩,夠他不吃不喝幹一萬年的了。”

“這種事情,怎麽可能呢?”

馬寧遠也覺得荒唐,但他實在想不出,皇帝為什麽跑到個小縣城去,那兒究竟有什麽吸引著他?

要不要派人查查?

但無論如何,賑災的錢糧好歹是解決了,他這個戶部尚書可以鬆口氣,不用被架在火上烤了。

大周的效率著實不低,朝會上趙乾發布了命令,各部的官員立即開始操辦相關事宜,絲毫不敢馬虎。

由戶部負責撥款賑災,工部主持修繕河道,有燕今朝的“束水衝沙法”珠玉在前,黃沙河的水患很快得到了治理。

一個多月後,戶部尚書馬寧遠手捧奏折,興高采烈的來到皇宮中報喜。

“陛下,如今黃沙河水患基本解除,災民也得到了妥善安置,臣特來交旨!”

“好,做得很好,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治理了水患,數十萬百姓轉危為安,最高興的人,莫過於趙乾了。

畢竟,這些都是他的子民,自當好生庇護,給予富足安康的太平生活。

“還有事嗎?”

見馬寧遠站在那兒不肯走,趙乾又問了一句。

“陛下,修繕河道的事情接近尾聲,工部尚書宋大人托我向您問問,這“束水衝沙法”是何人提出的?”

“如果有幸得見,他願意為此人在工部謀個好差事,保證不會辱沒了賢才。”

聞言,趙乾嘴角勾起了一絲神秘的微笑。

照此看來,燕今朝那小子提出的治河辦法,效果是相當不錯的,竟然獲得了工部尚書的認可。

褒獎之餘,竟還要舉薦他做官。

一念至此,趙乾開口說道:“好了,對於有功之人的獎賞,朕自有主張。”

“你告訴宋尚書,盡快把河修好,別的暫時不勞他費心。”

作為皇帝,深知籠絡人心的必要性,保舉賢良這種事,又怎麽能白白送給旁人。

隻不過,又是借錢、又是治河方略,占了燕今朝那麽大人情,他豈能裝聾作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