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章 拜師學醫
盧莊主派人把古壺叫了去,古壺沒想到盧莊主不但答應讓他學醫,而且還讓曾大夫鬆了不收徒的口,省了自己好多事,有權人的麵子大。
盧莊主:“曾大夫並沒有答應說要收你為徒,他說要考考你再看,你準備準備,兩天後跟我去見他,聽好了,你要是經不住考,他不收你可就怪不著我了。”
“那是那是,多謝老爺,小的回去準備。”古壺向盧莊主作揖告辭。
說是準備,能準備什麽呢?他不過把原來所知道的中醫理論溫故一番而已。
兩天後,古壺隨之著盧莊主來到了診所,說:“曾大夫,他就是古壺,你看看他行不行。”
“師父,請受徒兒古壺一拜。”古壺說著就要跪拜。
“慢!”曾大夫把手上的扇子一收,“我還沒答應收你為徒呢,你拜什麽拜?站好了,讓我看看。”
古壺忙站得直直的,目光誠懇地看著曾大夫,這老先生清瘦,精神矍鑠,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須發半白,一看就是有大學問之人。
曾大夫把從頭到腳仔細打量了一番,端起茶杯板著臉問:“你一介奴,為什麽要學醫啊?”
古壺:“我身雖為奴,可奴也是人,是人便有為人的誌向,我想學醫,一為黎民蒼生解除疾患,二為自己謀一生存技藝,三為喜歡醫道學問。”
聞聽此言,曾大夫心中一驚,此子神態鎮定,不卑不亢,對答自若且言之有理,此人與其他奴果然有天壤之別。
他微微點了點頭,表示對此回答還算滿意。他平日就不苟言笑,臉上好像刷了層漿糊。他喝了口茶,壓住內心的小滿意。
得考考這小子,看他是不是誇誇其談之徒,曾大夫接著問古壺:“你說你喜歡醫道,那對於醫,你知道幾何?道來老夫聽聽。”
古壺清清嗓子,不慌不忙地說:“黃帝內經曰:‘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
“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節……”
“五髒之道,皆出於經絡……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古壺神色自然,輕鬆流暢,滔滔不絕地說了一大通。
這一番高論,聽得一旁的盧莊主目瞪口呆,這小子怎麽什麽都知道?
“好了,好了,別說了!”曾大夫驚喜地情不自禁放下茶杯站了下來,大聲打斷他。
再次把古壺打量一番,看著他說:“老夫原來也曾收過幾個弟子,不是癡就是懶,一無所成,後來十多二十年便索性一個也不收了。”
“你這年少卻不同,未曾教授便已經懂了不少,慧根不淺。隻是不知能否吃苦,學醫可不是件易事,需吃得苦。”
古壺鄭重其事地說:“先生放心吧,什麽苦都能吃,我定要學有所成,不負先生栽培,不負自己誌向。”
“好!”曾大夫把收起的扇子往掌心一拍,“你這徒弟老夫收了,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為師之大幸!哈哈哈——”曾大夫臉上綻開難得的笑容,大聲說。
盧莊主回過神來,對曾大夫打恭道:“恭喜曾大夫收得高徒。”
又轉身對古壺說:“古壺,以後你就吃住在診所,潛心學醫,學成之後為莊園所用,為王爺所用,你便是奴上奴。”
“是,謝謝老爺栽培。”古壺對盧莊主恭敬地施禮道,這一禮,真帶了些誠意。
搞定!古壺把手背到身後,打了個響指。心上懸著的一個石頭終於落了地。
此前,他真擔心曾大夫不收他,對於西醫知識,該掌握的他早已了然於胸,但此時顯然不是說西醫的時候,說出來,肯定會被曾大夫當瘋子趕走。
對於中醫,他原來隻在學動物醫學史時涉及到古代動物醫學,其中有相關的基礎中醫理論,當時很有興趣學得還算認真,其他的就是從雜書和影視裏了解一些。
不過,昨天他專門在腦中回憶整理並寫了出來又背了一翻,沒想到臨時抱佛腳還真把這老夫子給哄住了。
這天回去,古壺特意去見了母親。
“娘,莊主同意我學醫,曾大夫答應收我為徒了,我要學醫成才,以後我們也能出人頭地。”他說。
“學醫?跟曾大夫學醫?”母親激動地抓住他的手:“兒啊,你真正懂事了,好——好啊!看你這樣,你父親在天之靈也會高興的。”母親喜極而泣。
古壺也濕潤了眼眶:“娘,你放心,我一定能學成,我會成為比曾大夫醫術還高明的大夫,我有醫術在身,有武藝在身,就算為奴,我們一家也會是與眾不同的,受人高看一等的奴。”
“唉!娘等著你出息的那一天。”母親高興地說。
從此後,古壺便吃住在這診所,白天先生在診所時認真學習,虔心求教。晚上先生回家後,他便秉燭夜讀直到深夜,如饑似渴地學習。
在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時代,人們的生活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什麽夜生活,天一黑,隻要沒事,能早睡就早睡,早睡不但能省燈油,早起又能做更多的事情。
在落日的餘暉中吃罷晚飯,古壺先在附近散散步,偶爾遇到一些晚歸的莊民,問他:“小古大夫,天要黑了你還哪裏去?”
他笑笑答:“不哪裏去,散步?”
“散步?”莊民不解地看看他,小聲說:“真是個怪人,沒事一個人瞎逛,有何意思。”
天黑時,古壺準時回到診所,這診所前廳在南北向的山莊主幹道旁,裏麵除了桌椅便是四麵貼牆的藥格櫃,還有一書櫃的醫書。
後院是個四合院,一側為藥材庫房,一側為製藥房,一側為起居室與廚房,圍成的院子四角各有一棵樹,院中是水井。
散步回來後關了前門,他便在臥室內挑燈夜讀。
除了讀先生要求的書,還讀其他醫學方麵的雜書,不隻是讀,他還認真地做筆記,把不明白的問題寫下來,第二天請教先生。
原來上小學中學甚至上大學時,覺得學習是一件家長和老師安排的任務,不完成要受懲罰,所以強迫自己學習。
而現在學習這醫學,卻是完成自己給自己安排的任務,且學進去之後,興趣也越來越濃。再看到理論馬上用於實踐就能治好病,成就感油然而生,學習於是成了一件快樂無窮的事。
他嫌毛筆寫字又慢又費紙張,他自己做了隻鵝毛蘸水筆做筆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把從右向左的豎寫改在從左向右的橫寫。
先生看到他這筆,稀罕得不得了,看了他做的筆記,更是把他讚了又讚。
他做了幾支鵝毛筆送給先生。先生不習慣用,卻把它們珍藏起來。
沒有手機遊戲玩,沒有電腦網絡上,沒有三朋四友來往,一門心思廢寢忘食地撲在學習上,再加上他原有的醫學基礎,他的學習進步突飛猛進。
每次先生在為病人診病時,他靜靜地站在先生身後,調動起他聽覺和嗅覺的最大能力自己進行預先判斷,之後先生給他講解這病時,再把先生的判斷和自己的判斷進行對比。
每天晚上,他都要回顧白天病人的病情並對比統計先生和自己的診斷,他的診斷與先生的診斷的吻合率從最初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七十、八十直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有一次,他把先生都驚得不自信了。
這天,幾個莊民抬了一個中年人來到診所,這中年人是在瓷窯坊幹活時突然暈倒的,古壺和兩夥計忙把患者弄到診**。
先生的診斷是一時勞累過度所至,開了兩付安神補血的藥便讓人抬走了。
可是古壺卻嗅出了患者體內散發出的肝髒病變的異常氣味,他覺得這是肝上的問題。
患者離開後,他向先生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先生手一揮笑道:“沒那麽嚴重,窯上活重,此人就是太累了,吃了那兩付藥,休養幾日便好。”
可是三日後,那患者再次被抬了來,病情沒好轉,反而更嚴重了,患者臉色更加不好看,家屬憂心忡忡。
古壺本想再提出自己的意見,可一看先生自信而認真診斷的模樣,他忍住沒開口。
先生切診後,再次開了幾付補身體的藥,又讓家屬讓抬走。
又過了三日,那患者又被抬來,這次已經奄奄一息,先生診斷一番,也大惑不解。
先生這才想起幾日前古壺的意見,於是對古壺說:“你來診診。”
“我——恐怕不行,還是先生來吧。”古壺小心而謙虛地說,說實話,他也不敢百分之百肯定自己的想法,在先生麵前還是謙虛一點好,先生畢竟是太醫出生世家。
“讓你來你就來,人命關天,這是能客套的的事嗎?”先生生氣地看著他。
“是!”古壺知道自己錯了,在人命麵前,其他都是次要的,他知道先生也是這樣想的,對先生,他心裏陡然增加了十分尊敬。
古壺當然還是照例一番望聞問切,可他的主要方法卻集中在聞上,他貼進患者肝髒部分仔細聽,又讓患者對著他哈氣。
先生和患者都大惑不解,這是什麽診斷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