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政策羈絆

趙向軍從香港回來的路上,感到恍如夢中,想不到自己一下子就成了百萬富豪,這是他以前一輩子都不敢想象的。他想想現在莫璋揚、林日新他們在機關裏幹,一個月辛辛苦苦幹下來才5、60塊錢,即使他們一輩子不吃不喝,也積攢不到自己現在資產的零頭,他實在不明白自己哪來的福報,一路上碰到的人都對他這麽好,自己卻無以回報,想來想去,覺得隻有把君天公司的業務做大,才能對得起兩位大哥。

趙向軍到了廣州以後,就把莫立新叫過來商量,問道:“立新,你跟著我幹了這麽幾年,覺得怎樣?”

莫立新一愣,感到很詫異,答道:“很好啊,向軍叔,你幹嘛問這個問題?”

“噢,立新,你不要多心,我就是想問問你,我們公司下一步該怎麽做,才能發展更好?”

“向軍叔,這件事其實我也想了很久,我們現在做貿易雖然穩一點,但相對來講利潤不高。我最近和一些做出口貼牌外貿公司的業務員有過接觸,像他們搞的OEM皮鞋貼牌加工這塊,他們現在的訂單都是委托國營、集體企業加工,按照我做了幾年皮鞋學徒的經驗,現在一雙女鞋滿打滿算製作成本大概5塊左右,然後15塊錢賣給外貿公司,如果我們自己開廠,利潤空間保守估計就有10塊,一般50來個人的小廠,一天最少可以生產500到800雙女鞋,您說,這個中間利潤有多少?而且從長遠來講,我們自己開廠,時間久了還可以形成自己的品牌。向軍叔,我這麽講,不知對不對?”莫立新一口氣就把自己平時觀察的情況以及想法說了出來。

趙向軍聽得很認真,他真想不到莫立新平時話語不多,卻這麽會分析思考,把行情摸得這麽透。他通過莫立新的分析,也覺得開工廠的利潤空間大,而且可以形成自己的品牌,如果運作得好,那就是一筆無形的財富,而且,據他的觀察,那些國內生產的貼牌鞋服,一到國際市場,價格就在後麵加了一個零還不止。他想了一會,再問莫立新:“如果我們去開廠了,這裏的貿易公司怎麽辦?”

“我們貿易公司可以繼續開,因為開貿易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掌握市場行情,開工廠的事,我是這樣想的。”莫立新遲疑了一下,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向軍叔,我不是在躍州紅衛皮鞋廠當了兩年的學徒嗎?我想,開工廠這塊,如果您信得過我,我們先把皮鞋貼牌這塊先做起來,因為,我在躍州也有幾個師兄弟同事什麽的,到時,我把他們拉過來業餘時間兼職,他們為了賺外快,肯定會過來的,這樣技術和人手問題就解決了,您呢,可以在這邊通過我們的君天貿易公司去接國外的訂單,然後直接給自己的廠裏先做,您看怎樣?”

“立新,你說哪裏去了,我怎麽還會信不過你?你既然說得這麽在理,那麽,我們說幹就幹,你這幾天把貿易公司的活移交一下,過幾天就回去幹。”趙向軍是個痛快人,一聽莫立新的思路,他的主意就在心裏拿定了,繼續說道:

“至於開工廠啟動資金的事,你不用擔心,我這裏給你安排10萬,該差不多了吧?然後,我和香港的兩位大哥送你新開皮鞋廠10%的股份,至於怎麽生產運營的雜事,都由你自行處理決定,你幫我們好好把廠子開好,這樣你看可以嗎?”

莫立新一聽趙向軍送他一萬塊價值的股權,嚇了一跳,這畢竟是他當學徒十幾年的工資,他感到無功不受祿,所以“倏”的一下,站了起來,說:“向軍叔,這怎麽好意思?您能把我帶出來開眼界長見識,我已經感恩不盡,而且,這幾年你給我開的工資,已經是我爸爸工資的好幾倍,我怎麽還好意思白拿股份呢?這樣吧,您這麽信任我,我就當好皮鞋廠的廠長,您到時根據廠子的經濟效益和管理情況,給我開廠長的工資就是了。”

“立新,你不要多說了,你也是一個爽氣的人,這點像我,但我們絕不能虧待你,這件事就這麽定了。”趙向軍之所以這麽快就決定給莫立新10%的股權,一方麵是因為麥天雄、詹天龍這麽對待自己,自己就死心塌地把貿易公司開好的經曆,覺得要用人不疑,另一方麵,也是知道必須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機製,才能更好的人盡其才,經過幾年的朝夕相處,他隱隱覺得莫立新這個人今後大有發展潛力,這樣的人才必須要網羅轂中,為我所用。趙向軍的眼光果然精準,莫立新後來闖出了一番新天地,這是後話,這裏先不贅敘。

莫立新回到躍州後,就急著籌辦開皮鞋廠的事,他先到躍州宅前巷租了一間三層的民房,因為這裏附近已經開了幾家小皮鞋廠,他在紮堆開廠,今後廠裏的原材料采購、員工招收等等當麵就會相對方便些。然後,他就向圩江區工商局下屬的郭山工商所遞交了申報《營業執照》的材料,過了幾天,“郭山立新皮鞋加工場”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就批了下來。

莫立新很快就招兵買馬,幾天後的一個上午,隨著一陣百子炮仗在宅前巷響過,這家規模有50人左右的小廠就正式開張了。

莫立新從廠子開工那天起,他就住在廠裏,他現在是**萬丈,下決心要把這個自己傾注了很多心血的廠子辦好,這既是因為趙向軍對他信任的回報,也是爭取為自己在事業上闖出新路的起點。

別看一雙小小的皮鞋,其生產加工卻是工序繁多,原材料也是需要很多品種,莫立新就踩著自行車經常往衙前街跑,因為這裏是躍州的鞋材配料基地,一個幾分錢的配件,他也是貨比三家,因為,他明白自己辦廠和國營企業競爭的優勢就是成本控製和質量管控。在質量管控上,莫立新也是毫不含糊,他專門請了紅衛皮鞋廠的一位師兄弟,專門編寫了皮鞋生產的具體工序流程,然後他又確定一名責任心強,不怕得罪人的員工擔任質檢員,授權他可以對生產流程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抽查,最後的出廠的皮鞋必須經這位質檢員審核簽字後,方可出廠。

經過十多天的趕工,莫立新廠子的第一批皮鞋要出廠了,可是,他碰到一個大難題,因為,他們的廠子無法為這批皮鞋開具發票,也就意味著這批皮鞋無法出廠進入運輸銷售環節。

心急如焚的莫立新跑到旁邊的新國皮鞋加工場,找到了老板劉新國,他遞了上了一支牡丹煙,滿臉堆笑地問道:“新國叔叔,我開鞋廠是個新手,我有個問題要向您請教,您說我們這皮鞋沒有發票,怎麽出廠呢?”

劉新國40來歲,原來也是國營躍州勝利皮鞋廠的一名技術員,他覺得在國營廠拿幾塊清水工資沒意思,看看國家政策寬鬆了,就自己出來辦了個小皮鞋工場,雖然這一年多以來起早摸黑很辛苦,但感到自己錢包很快就鼓了起來,也就越幹越有勁了。劉新國見莫立新這麽問他,也就很客氣地指點道:“我的貨現在出去基本是分批次偷偷托運,被查到,我們就補繳一筆比較高的稅款,如果沒查到,那我們就可以燒高香了。按照我的經驗,如果我們把皮鞋在貨車上藏得好,我們被查到的可能性不會大,即使我們運氣再差,三次被查到一次,我們還有賺頭的。”

莫立新回來以後,想了一會,就按照劉新國的指點,找到了辦事穩妥,長期跑廣州線路的貨車老司機麻師傅,把這批皮鞋裝上了開往廣州的貨車。

兩天後,正在廠裏忙前忙後的莫立新收到了麻師傅的電報,電文是這樣的:“貨被分水關檢查站扣留,抓緊前來。”莫立新一看,如當頭被潑了一盆冷水,傻掉了,他一直在廠裏呆坐了許久。

莫立新新手上路,不知道檢查站的套路到底是怎麽回事,隻得又鼓起勇氣找到了劉新國,央請他一起到分水關檢查站。劉新國雖然工場裏有活,但他看著莫立新這個小夥子做事有板有眼,心裏也對這個小夥子頗為欣賞,也就指點莫立新買了幾十條牡丹牌香煙,兩個人就一起上路了。

分水關在東海省和鄰省的南部交界處,是本地貨物向南出省的最後一道關卡,因此這裏的稅務稽查大隊非常嚴格。劉新國和莫立新在這裏呆了三天,求爺爺告奶奶,送了煙,請了兩頓酒,交了3000元罰款,才把這件事搞定。

莫立新在回來的路上,越想越窩火,想不到自己第一炮就啞了,價值不到5000塊的貨就要罰款3000塊,又賠上這麽多的交際疏通關係費用,自己還得花這麽多天時間,工場裏的好多事都耽擱了,又要欠下劉新國這麽大的一個人情麵子,而自己今後的廠子要做越大,如果每次搞個運輸都是這麽擔驚受怕,那這個廠子還怎麽能辦得下去?不行,這必須得找到解決的辦法。

莫立新經過幾天的思前想後,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給圩江區委書記董少波寫了一封信,他是這麽寫的。

尊敬的董書記,您好!

我叫莫立新,是一名自主創業開辦皮鞋加工場的社會青年,我的皮鞋加工場辦在郭山街道宅前巷66號,現在我們工場陸續接到一些來自廣州等地的生產訂單,根據我們的生產能力,完全可以保質保量的生產出來。但是,作為一名個體工商戶,現在在政府的政策層麵碰到了一些難題,主要有:

一個是沒有介紹信和工作證,對外接洽業務非常不方便;二是簽合同缺少公章,產品生產出來後,無法開具發票,貨物上路運輸會被稅務稽查;三是無法開設銀行賬號,業務成交後,對方無法通過銀行匯款,隻能現金來往,極不安全。碰到這樣難題的不止我一個人,我周邊的個體小工場都碰到這樣的問題。所以,我鬥膽寫信給您,請董書記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予以重視,幫助我們個體戶解決實際困難,我們個體戶們也有決心和信心為我們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貢獻我們的力量。

此致

敬禮

莫立新

1985年11月20日

董少波是躍州地市合並、圩江區建區後的第一任區委書記,他現在還兼任了躍州的市委常委,他收到這封經秘書轉交的信時,他的內心是沉重的。他想到中央吹響改革開放的號角已經七年了,農村聯產承包責任製已經全麵得到貫徹實施,農村勞動力已經得到極大的解放,隨著群眾收入的增加,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不斷顯現,但是,在怎樣進一步放開搞活這方麵,政府管理部門進展明顯偏慢,無形之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上級一再鼓勵各地在改革中要甩開膀子、邁開步子,可圩江區的一些區屬部門領導們仍然本本至上,不敢改革創新,剛才的群眾來信就是具體問題的體現,如果不加以解決,那麽,將會極大挫傷人民群眾的積極性。

想到了這些,董少波馬上作了批示:“請區委政策研究室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信中所反映的問題進行認真調查研究,形成初步意見後,報區委常委會討論研究決定。”

圩江區委政策研究室的宋主任接到董少波的批示後,立刻對接了圩江區工商局長林日新,商討調研方案。

林日新之所以年紀輕輕,在三十出頭這麽快的越過幹部層級台階,擔任了工商局長,是因為緣於幾年前上級組織部門提出的幹部“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圩江區委破格提拔使用的結果。關於林日新的提拔任用,半年前還有這麽一個小插曲。

當時圩江區委組織部根據上級提出的幹部“四化”要求,羅列了一批40歲以下、學曆大學本科以上的年輕幹部,準備分別安排到區級部門擔任副職加以培養鍛煉,作為區府辦綜合科長的林日新榜上有名。

這個人事方案經組織部長彭少雨向董少波一匯報,董少波不滿意了,他說:“少雨同誌,中央一再提出要加大‘四化’幹部的使用力度,你卻拿了這樣一個方案,我感到明顯力度不夠,如果按照這個方案,就會讓大家感到我們圩江區委不重視幹部‘四化’要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區委貫徹上級精神不堅決、不徹底。就比如名單裏的林日新吧,東海大學經濟係畢業,據我所知,這樣的人才在我們區裏的幹部隊伍裏屬於鳳毛麟角,如果把這樣的同誌安排到一些不重要的副職崗位鍛煉過渡,那麽過不了幾年,他們很快也會變成老幹部,**年華不再,將是我們事業的損失。”

由於區委書記的力挺,林日新很快就到圩江區工商局這個重要的經濟管理部門走馬上任了。

林日新看著董少波的批示,迅速擬定了調研方案,報給了區委政策研究室的宋主任。其實,關於莫立新反映的問題,林日新上任之初就做過深入調研,在工商局內部經過反複討論,並已經形成了工商局的部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