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溫而不諂: 隨和友善,守住討喜的底線

互惠互利,才是長久的關係

中國素來被稱為禮儀之邦,“禮”字其實就在於“和”,以和為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品質,也是中國人為人處世的智慧。孟子說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與人相處,互惠互利才是長久的關係。

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人,會和很多人打交道。這其中有與我們一見如故的友人,自然也有與我們脾性不和的“敵人”。對待友人,我們自然會如春風拂麵一般,展現最大的善意與熱情。那麽,對待“敵人”,又該怎麽做呢?

毛主席說過這樣一句話:“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從字麵意思看,這句話的意思是要分清敵我,但進一步思索,不難看出其暗指意義,那就是從敵人中也可以分化出一部分我們的朋友。這樣的敵人是在特定的情形、特定的環境下的,如果能夠爭取,敵人也有可能變成自己人。如果能夠和平相處,豈不是一舉兩得?

中國人講求“以和為貴”,和是一種品德,也是一種文化。中國漢語的“和”字,是從“龢”簡化為“咊”,再從“咊”轉化而來的。它可以解釋為多種含義:相安、諧調、平息事端、和美、和睦、和衷共濟、祥和、和平、和氣、和悅等。從這些詞語中我們可以看出和的最終目的是使雙方受益,這也是維係彼此情誼的關鍵。

民間流傳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個國王管理著很多土地和部落。其中一部分部落挨著山區,每年冬天都會受到野狼的襲擊,因此牲口損失不少。國王很鬱悶,於是對左右的武士說:“如果誰把野狼消滅了,我就把女兒嫁給他。”

這一年的冬天,第一個武士回來了,但是變成了殘疾人,因為在與野狼的搏鬥中,他失去了一隻胳膊。在朝拜國王的時候,他滿身傷痕,還拎著一布袋子的狼眼珠子。看到這種情形,國王非常欣賞他這種誓死如歸的勇氣,準備設宴把公主許配給他。可是第二天,探馬來信,說狼群又來了,它們在狼首領的帶領下,對村民進行了殘忍的報複,不僅咬死了牲畜,還傷了不少人。國王氣壞了,派人立即取消了婚事。

另一個武士在第二年回來了。和第一個武士不同的是,在朝拜國王的時候,他帶回了一個體積肥大的狼的屍體。這個武士很有計謀,他對國王說:擒賊先擒王,我殺死了狼首領,狼群潰散了。國王一聽,非常高興,心想這個武士真聰明,於是下令訂婚設宴。狼群沒了首領,它們隻得選新的首領,暫時沒有騷擾村民。可是沒想到,三天之後,狼群又來了。新的首領帶領狼群又讓村民遭受了一場災難。國王很失望,取消了婚宴。

第三年的冬天,第三個武士回來了。他居然帶回來兩頭活狼來朝拜國王。他對國王說:他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狼群是因為冬天缺少食物才去侵擾村民的。知道真相後,他便帶領村民以“趕誘餌”的方式,將狼群引誘到另一座山上。那裏有很多野生動物可以幫狼群度過冬天,而且那裏還有一條不結冰的小溪,狼群即使在冬天也能喝到水。後來,狼群再也沒有侵擾村民,村民們得以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國王很欣賞第三位武士,很快就把美麗的公主許配給了他。武士帶回來的狼在他們夫妻倆的調養下變成了狗。再後來,它們的後代成為人類忠實的朋友。

當麵對強大的“敵人”時,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攻擊,用更強大的武力與之抗衡。然而,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是“冤冤相報何時了”,你傷我一分,我便還你一分。就如故事中的前兩個武士,他們勇敢無畏地與野狼對抗,甚至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然而,這種勝利並不長久,每一次短暫的勝利之後,他們迎接的是野狼更加殘酷的報複。

第三位武士則不同,麵對強大的野狼,他想到的不是怎麽置對方於死地,而是通過分析,尋找到狼和人的矛盾其實是因冬天缺少食物狼不得不捕殺村民的“牲畜”,於是便十分巧妙地選擇了一種“互惠互利”的方式,與強大的狼群“化敵為友”。狼被順利引到別的山上,村民也就此擺脫了狼群的侵害,在時間和環境都改變的情況下實現“與狼共舞”的雙贏夢想。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仇怨不是一成不變的,隻要轉換一下立場,雙方就可能化敵為友。所以,為了“日後好相見”,無論與誰相處,都應做到“凡事留一線”,把握好分寸,守護好底線。以和為貴、互惠互利,才是彼此長久和穩定的關係。

點到為止,即使好心,也要掌握分寸

當你發現與自己關係親近的人犯了錯,你會直言不諱地提醒對方嗎?

或者換一個問題:當你不小心犯了一個錯誤,與你關係親近的人直言不諱地提醒並指出時,你會因此而生氣嗎?還是感激對方的直言不諱?

理智上說,對於別人的批評與指正,我們自然應該心懷感激。但如果這種提醒和指責發生在眾目睽睽之下,對方的直言不諱甚至沒有任何修飾和分寸,那麽在顏麵掃地的當下,你還能理智地“心存感激”嗎?

要知道,人都是好麵子的,當眾打別人臉,哪怕你存的是一顆好心,被“打臉”的人也不免感到自尊心受挫。更何況,我們指出別人的錯誤,為的是幫助對方變得更好,而不是讓對方丟臉,所以,隻需點到為止,達成目的就夠了。即使是好心,也應當把握分寸。

《紅樓夢》裏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次,賈母等人猜拳行令,隨意玩樂,黛玉無意說出《西廂記》和《牡丹亭》中的幾句豔詞。這類劇本在當時是禁書,而從黛玉這樣的大家閨秀口中說出,更是會被人指責為大逆不道、有傷風化。

好在許多讀書不多的人沒有聽出來。但此事瞞得過別人,怎能瞞過寶釵?然而,寶釵卻沒有感情用事,圖一時之快,宣之於眾,借此機會讓黛玉難堪,而是給黛玉留了餘地,也給自己和黛玉化幹戈為玉帛提供了契機。

事後,在沒人處,寶釵私下叫住黛玉,冷笑道:“好個千金小姐,好個尚未出閣的女孩兒!滿嘴說的是什麽?”一副嚴厲的下馬威,讓對方感到問題的嚴重性。

黛玉隻好求饒說:“好姐姐,你別說與別人,我以後再也不說了。”

寶釵見她滿臉羞紅,至此便適可而止,沒再往下追問。

這已讓黛玉感激不已。寶釵更加精明之處在於,她還設身處地、循循善誘地開導黛玉:“在這些地方要謹慎一些才好,以免授人以柄。”

此番真心實意的關心,結果“一席話說得黛玉垂下頭來吃茶,心中暗服,隻有答應一個‘是’了”。

此事之後,寶釵果然守口如瓶,沒有向任何人透露半點黛玉失言之事。

這使黛玉改變了對寶釵一貫的成見,誠懇地對她說:“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而我又是個多心的,竟沒有一個人像你前日的話那樣教導我……比如你說了那個,我斷不會放過的;你竟毫不介意,反勸我那些話;若不是前日看出來,今日這些話,再不對你說的。”

至此,寶釵和黛玉已達成和解。

拋出話音輕點一下,聰明之人便可領會。寶釵懂得在恰切的時候點到為止,給黛玉留了七分顏麵,給自己騰出三分空間。隻有這樣的“空間”多了,在深宅府第中,才能容得進更多的朋友。

試想,如果寶釵發現黛玉的失言後,當著眾人的麵直言不諱地指出來,又會如何呢?本就對寶釵心存芥蒂的黛玉,會認為寶釵的直言不諱是“好心”嗎?答案顯而易見。更何況,雖然寶釵與黛玉都算是“寄人籬下”,但從親疏關係來看,黛玉與賈母顯然要更加親近一些,寶釵“打臉”黛玉,又何嚐不是在“打臉”賈母呢?真要這般做了,寶釵也就不是那個識大體、懂進退的高情商寶釵了。

當然,我們也不應為了維持表麵的和平,就對對方的錯誤視而不見。就像寶釵與黛玉,一方麵,寶釵沒有當眾指出黛玉的失言,維護了她的臉麵,這一舉動避免了雙方矛盾的激化;另一方麵,寶釵也沒有假裝什麽都不知道,而是私下提點黛玉,這才是真正打動黛玉、拉近彼此距離的關鍵。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得學會冷靜,不管發生什麽事情,麵對什麽情況,都必須讓自己冷靜下來,用理智去思考和處理事情,避免加深彼此的矛盾。其次,要有胸懷,有容人之量,尤其是遇到問題時,不要總是想著一味地指責別人,這樣隻會擴大矛盾,問題也無法得到解決。

更重要的是,無論何時,都要把握分寸。即使是好心提醒對方,也要注意場合,點到為止,別讓自己的好意成為刺傷他人的利劍。

閑氣傷身,永遠控製自己的火暴脾氣

縱使無數的教訓都在告誡我們“莫生氣”,無數的故事都在陳述憤怒引發的惡果,我們也無法將憤怒的情緒從身體中剔除。因為憤怒是人類基本的情緒,小到三四歲的孩子,大到花甲老人,誰都避免不了會產生憤怒的情緒。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導致憤怒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環境因素等。其中心理因素,如個人修養、思想、情操、人生觀、價值觀等,與怒氣的產生及發怒的程度有著非常緊密的聯係。

不同的人對憤怒情緒的控製也是有所不同的。我們注意到,同樣是麵對外界的刺激,有的人會心平氣和,有的人則怒氣衝衝,也有的人會暴跳如雷。心理專家通過調查研究得出結論,那些麵對刺激心平氣和與怒氣較小的人,往往心胸開闊、心智成熟、思維周密,而那些動不動就發怒的人,一般都心胸狹隘,虛榮心強,思維極端。

不用問,前者與後者給別人的感受自然大相徑庭,受歡迎的程度也大不一樣。自然而然,獲得良好人際關係和發展機遇的可能就有所不同了。

憤怒的破壞力是巨大的。在它的主導下,我們很可能會做出失去理智的蠢事,不但讓他人受到傷害,還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當年,羅素·克勞是好萊塢炙手可熱的明星之一。他在熒幕上的絕佳表現征服了一大批觀眾,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角鬥士》一上映就受到國際社會的一致好評,成為好萊塢的經典電影之一。

可是離開了攝像機的羅素·克勞,在現實中就會立馬變成另外一個人,特別愛發脾氣,像一隻暴躁的獅子,總是亂吼亂叫。

由於羅素·克勞的暴躁,周圍的合作對象對他敬而遠之,幾乎沒有人能夠招架得住他的暴躁脾氣。就連《鐵拳男人》的導演羅恩·霍華德也坦言,克勞火暴的脾氣讓他表演時很難與人共事。

漸漸地,羅素·克勞的暴躁個性成了圈子裏盡人皆知的事。人們雖然都承認他演技過人,但也都覺得他的暴脾氣無法讓人接受,所以他始終沒能捧得奧斯卡小金人。

他們認為羅素·克勞雖然演技過人,但是他的暴躁脾氣讓人無法接受,最終取消了他的獲獎資格。

一個演技精湛的演員,卻因為暴躁的脾氣讓自己失去了獲取最高榮譽的可能,不能不說是一件遺憾的事。但有什麽辦法呢?再多的遺憾,也隻能讓無法控製自己火暴脾氣的羅素·克勞本人埋單了,因為他正是導致這種結果的根本所在。

我們都應該意識到,憤怒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它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當你放任自己的火暴脾氣,逞一時之快後,卻帶來了無盡的後患之憂,這又是何苦呢?

當然,我們也要承認,憤怒在某些情況下是人的情緒的一種自然反應,但這絕不意味著在每種情況下都要有這樣的反應。我們必須學會控製某些直覺的情緒,不能每次有什麽情緒就毫無顧慮地發泄出來,這樣做於人、於己、於事情本身都是毫無積極作用可言的。

劉斌在一所海洋大學念完四年本科後,花了很大的精力才進入一個海上油田鑽井隊工作。

他剛上班的第一天,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他的直接上司,一名叫莊羽的領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時間內登上幾十米高的鑽井架,把一個包裝好的漂亮盒子送到站在頂端的主管手裏。

劉斌毫不含糊地答應了。他聽從領導吩咐,趕忙以最快的速度拿到盒子,並快步登上高高的狹窄舷梯,然後氣喘籲籲、滿頭大汗地登上鑽井架頂端,把盒子交給了主管。

讓劉斌沒想到的是,主管拿到盒子後,隻在上麵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後又叫他送給莊羽。劉斌雖然不明就裏,但也不敢問為什麽,他隻得快速跑下舷梯,把盒子交給莊羽,莊羽也同樣在上麵簽下自己的名字,讓他再送給主管。

劉斌看了看自己的頂頭上司,猶豫了一下,然後又轉身登上舷梯。這樣來回折騰了兩趟之後,劉斌累得渾身是汗,雙腿打戰。

當第三次領班讓劉斌再把盒子送給主管的時候,他憤怒了。他看了看莊羽平靜的臉,強忍著沒有發作,然後拿起盒子艱難地往上爬。當他爬到頂端時,渾身都被汗水浸透了。

這一次,主管對他說:“把盒子打開。”

劉斌聽從指揮,趕緊撕開外麵的包裝紙,打開盒子。原來,裏麵是兩個玻璃罐,一罐是咖啡,一罐是咖啡伴侶。

當看到就是這樣兩個不起眼的玩意時,劉斌不由得憤怒了。他雙眼噴著怒火射向主管。主管仍然一臉平靜,他對劉斌說:“把咖啡衝上。”

劉斌此時再也忍不住了,“叭”地一下把盒子扔在地上,“我不幹了!”說完,他看著扔在地上的盒子,心裏感到痛快了許多,剛才的憤怒全部釋放了出來。

此時,主管起身站到劉斌旁邊,用眼睛直視著他說道:“剛才讓您做的這些,叫作極限訓練,因為我們在海上作業隨時會遇到危險,所以隊員身上一定要有極強的承受力,承受各種危險的考驗,才能完成海上作業任務。可惜,前麵三次你都通過了,隻差最後一點點,你沒有喝到自己衝的甜咖啡。現在,你可以走了。”

劉斌的經曆又讓我們看到因為憤怒而造成的巨大遺憾。如果他能夠控製一下內心的怒火,事情就會是另外一種結局。可以想象,像劉斌這種承受力不夠強的畢業生,即使到了別的單位,也依然會因為憤怒情緒而影響其正常發展。

成大事者是不會被憤怒情緒所左右的,閑氣傷身又傷神,控製不住自己的脾氣,隻會讓你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甚至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所以,讓自己的心胸開闊些,想開一點。“人生一世,草木一春”,短短的幾十年,人何必總給自己找別扭呢?

不是嗓門越大,就代表道理越多

有個詞叫作“理直氣壯”,意思是說,當你占理的時候,說話就有底氣、有氣勢。於是,有的人為了展現自己的“理直”,便不分時間、不分場合,或劍拔弩張、寸步不讓,或氣壯如牛、吼聲震天,不管怎樣,先把“氣”給“壯”起來,仿佛最終爭的不再是“理”,而是嗓門。

實際上,生活經驗告訴我們:有理不在聲高。你以為聲音越大,氣勢越強,語氣越堅定,就越說明自己有理。但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無聲語言所顯示的意義,比有聲語言要深刻得多。國外的心理學家還就此列出一個公式: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遞=7%語調+38%語氣+55%表情。

這個公式主要強調無聲語言在人際傳播中的意義是非常巨大的。真正會說話的人,不僅會用嘴說,還要懂得如何用無聲的語言來說,比如表情、肢體等。換言之,“理直”可以讓你“氣壯”,但“氣壯”不一定能證明你“理直”。

畢淑敏講過這樣一則小故事,說明與人交談、討論甚至爭辯中“聲低”的力量。

一位老師問學生:“用酒精消毒,什麽濃度為好?”

學生們幾乎連想都沒想,齊聲回答說:“當然是越高越好!”

老師說:“錯。”

看著學生們一臉狐疑,老師繼續解釋說:“高濃度的酒精,會使細菌的外壁在極短的時間內凝固,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後續的酒精就再也進不去了,造成細菌在壁壘後麵依舊存活。”學生們認真地聽著這個新奇的理論,若有所思。

老師進而強調:“最有效的濃度,是把酒精的濃度調得相對柔和些,潤物無聲地滲透進去,效果才最佳。”

原來,“潤物無聲”的柔和有時比風暴更有力量。柔和不是軟弱,而是一種品質與風格;柔和也不是喪失原則,而是一種更高境界的堅守;柔和更不是退讓,而是一種水滴石穿的堅韌。

相反,粗魯的爭辯方式往往會讓對方對你的意見、想法更加反感,無法使人心悅誠服。充實的論據才是力求理解的保證。言之有理,對方自然會接受客觀存在的道理,這比調高八度、大喊口號要有效得多。真正懂得說服別人的人,從來不是靠聲高來實現的。

1930年2月,左翼作家馮乃超在《拓荒者》中罵梁實秋為“資本家的走狗”,梁卻簡單而灑脫地回應說:“我不生氣。”

無疑,這是一個熟諳論爭心理學的人。且看梁實秋在《罵人的藝術》中的一段揮灑:

“罵人最忌浮躁。一語不合,麵紅筋跳,暴躁如雷,此灌夫罵座、潑婦罵街之術,不足以言罵人。善罵者必須態度鎮靜,行若無事。普通一般罵人,誰的聲音高便算誰占理,誰的來勢猛便算誰罵贏,唯真善罵人者,乃能避其鐸而擊其懈。你等他罵得疲倦的時候,你隻消輕輕地回敬他一句,讓他再狂吼一陣。在他暴躁不堪的時候,你不妨對他冷笑幾聲,包管你不費力氣,把他氣得死去活來,罵得他針針見血。”

當然,這不是教人罵人,而是我們可以從這段表述中看出,學會揣測人的心理,能掌控好情緒的人,才能更好地把握未來。

“聲高的時候”,往往表示我們已經憤怒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憤怒是一種情緒的波動,小到煩躁不安,大到火冒三丈,還伴隨著生理的變化,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雖然憤怒是人類擁有的一種完全正常、健康的情緒,但仍應正視的是,如果無法控製憤怒,聲高駭人,可能會引發一些不堪想象的後果。

所以,“有理不在聲高”,懂得對形勢的把握,對一再糾纏的人用事實說話,而對於生活中出現的誤會,隻要拿捏好說話的分寸,就能被對方充分理解和接受,自然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交好而不討好,守住分寸和底線

在生活中,與脾氣暴躁、容易生氣的人相比,那些脾氣好、待人隨和的人更容易擁有好人緣。畢竟誰會喜歡有攻擊性的人呢?趨利避害是人的一種本能,所以人們自然更喜歡和那些沒有攻擊性的人相處。

但別忘了,除了趨利避害,人還有另一重本能,那就是“得寸進尺”。人與人在交往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通過一些方式試探對方的底線,以此決定以後用什麽樣的方式繼續和對方相處。這就是為什麽即便是同一個人,在和不同的人交往時,常常會展現出不同的麵貌。比如,和不愛開玩笑的人相處,我們自然會盡量不和對方開玩笑;和脾氣不好的人相處,我們也會盡可能多地照顧對方的情緒,以免觸及對方的雷區;和脾氣好的人相處,我們自然不會有過多的避諱;和不善於拒絕別人的人相處,當我們需要幫助時,自然首先想到的就會是他……

所以,其實很多時候,別人怎麽對待你,和你展現在對方麵前的形象,是息息相關的。你待人隨和,別人自然願意靠近你;但如果你“隨和”到連底線都守不住,隻會一味地退讓、退讓再退讓,那麽別人當然也會毫不客氣地一再緊逼,直至讓你無路可退。

與人交往,你可以隨和,可以努力交好,但絕對不能失去分寸和底線。你想和對方平等地站在一起,就一定要挺直脊梁骨,收起討好的嘴臉。隨和是一種能力,一種素質,一種心態,一種建立在自信基礎上的豁達。

卓雅是個脾氣溫和的女孩,和誰都能相處得來,在公司裏人緣一直很好,和她打過交道的客戶也非常喜歡她。憑借好人緣和優秀的工作能力,卓雅很快就被公司提拔做了部門的副經理。

升職之後,卓雅依然還是一副好脾氣,對誰都溫溫和和的,絲毫沒有擺架子。同事們都誇她是“年度最佳好上司”。卓雅聽了心裏也美滋滋的,更加奉行與人為善的處事方式了。但時間久了,卓雅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因為脾氣太好,待人太溫和,她這個上司在下屬麵前似乎特別沒有威信。

就說有一次,同事小張無故曠工一天,第二天直接拿了張請假條到辦公室,告訴卓雅說自己昨天生病所以沒有上班,讓卓雅在補假條上簽字。按照公司規定,不管有任何事,需要請假都得提前上報,就算事情緊急來不及寫假條,那至少得提前告訴上司一聲,否則都要按無故曠工處理。小張則仗著卓雅脾氣好,待人一貫溫和,硬是軟磨硬泡地讓卓雅把假條給簽了。

還有一次,同事安安因為工作失誤,在處理客戶訂單時,弄錯了對方的發貨日期,給公司造成不小的損失,領導非常生氣,差點兒就把安安給開除了,還是卓雅說的情,才保下了安安。其實,安安和卓雅不僅是同事,她還是卓雅的閨密,兩人大學時住在同一個宿舍,之後又進了同一家公司,關係自然親近。後來,卓雅把安安叫到辦公室,本來想嚴肅地和她談一談這件事,結果沒想到,她還沒有發話,安安已經先開口抱怨一通,說公司領導大驚小怪,誰還沒有犯錯誤的時候……

一係列的問題讓卓雅開始懷疑,自己的處事方式是不是存在什麽問題。真正讓卓雅徹底爆發的,是一次分配工作時發生的事情。那段時間,公司接到一個大項目,需要從卓雅他們部門抽調一部分員工到項目小組幫忙。卓雅接到通知之後,迅速挑選出幾個比較合適的人選,給他們安排了新的工作任務。結果,卓雅才把這件事通知下去,好幾個人就跳出來提意見,這個嫌給他安排的活兒太多,那個嫌給他安排的任務和他以往幹的事不對口。聽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吵吵嚷嚷,卓雅終於發了一次火,誰的麵子都沒有給。

那次之後,卓雅一改往日的作風,隻要涉及工作,一切都照章辦事,誰都不能通融。當然,工作之餘,卓雅依然還是一副春風化雨的模樣。一開始,大家背地裏對卓雅也是頗有微詞,還給她取了不少綽號,什麽“閻羅王”“鐵娘子”之類的。但時間長了,卓雅發現,自己的人緣並沒有因此變差,反而在樹立威信之後,工作上的事情越來越順了。

經曆了這些之後,卓雅總算是明白了,這做人哪,可以脾氣好,待人隨和,但原則問題絕對不能讓步。

交好與討好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是態度上的豁達,後者卻是原則上的退讓與妥協。與前者交往,我們會覺得如沐春風,但不會產生任何蔑視和輕慢的情緒,因為我們很清楚,隨和隻是對方的一種態度,一旦觸及原則和底線,對方隨時會露出獠牙和利爪。但若是與後者交往,恐怕很多人會不自覺地擺出高人一等的態度,畢竟對方已經主動把自己的腰杆彎入塵埃了,我們又何必非得“彎下腰”和他相處呢?

所以,要想和別人建立平等的交往關係,在擁有好人緣的同時,也需得到別人發自內心的尊重,那麽你在與人交往時,就一定要記住,可以交好但絕不能討好,可以隨和但一定得守住分寸和底線。你可以收起獠牙與利爪,但絕對不能丟棄它們,因為它們正是你安身立命的保障。

隨性一點,苛者無朋,水清無魚

與人交往,如果事事都要計較,那麽是很難建立起長久的關係與情誼的。所謂“苛者無朋,水清無魚”,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每個人的人生包袱裏,都盛著小如芝麻綠豆、大如蘋果西瓜等種種大事小情。人的精力與時間都是有限的,如果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芝麻綠豆的小事上,那麽不僅自己疲累痛苦,也會讓他人感到繁雜,甚至影響對真正大事情的判斷與把握。

因此,與人打交道時,想要讓彼此輕鬆舒心,就要懂得把握分寸,做到“小事不計較,大事不糊塗”。也就是說,在小事上不妨糊塗些,遇到大事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關鍵時刻再顯露自己的大智慧。

話很簡潔明了,說起來也容易,可難就難在怎麽做這一點上。我們不妨觀察一下,在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圈子裏,能夠做到不斤斤計較的人其實非常少。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人尚未達到或者永遠也達不到超然忘我的境界。對大部分人來說,“小事多糊塗,大事不含糊”是一句很有必要經常提醒自己的話。

關於“糊塗”,魯迅先生曾專門揭示了其真正含義。他說:“糊塗主義,唯無是非觀等—本來是中國的高尚道德。你說他是解脫,達觀罷,也未必。他其實在固執著,堅持著什麽……”

沒錯,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堅持著什麽”,其實,糊塗的人往往比那些表現得聰明的人更聰明、更清醒。他們之所以要“糊塗”,是因為對事物領悟得深刻,對那些對自己不利的人更有包容之心。

往往這種“糊塗”的人很容易和周圍的人打成一片,受到人們的喜愛和尊重。

當然,小事上裝糊塗是可以的,但遇到大事就不能糊裏糊塗的。非但不能如此,而且要鉚足精神,開動腦筋想出利己的解決辦法。

王芳在一家報社任采訪部主任,由於業務能力精湛,經常受到領導的表揚,同時也深受同事們的欽佩。但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王芳的優異表現還是引來了個別人的嫉妒。開選題會討論選題的時候,他們故意指出王芳所報選題的不合理之處,想方設法刁難她。

對於這些,王芳心裏很清楚,但她每次都笑臉相對,不慌不忙,也不帶任何情緒地向大家敘述自己選題的可行之處。而且,她每次都會向對她提出異議的同事表示感謝。

那幾個和她關係比較好的同事看不過去了,私下裏跟王芳說為什麽不在主編那裏奏他們一本,讓他們趕緊離開報社。

每當聽到這樣的話,王芳隻是笑一笑,告訴好心的同事,這些都是小事,犯不著非得弄個青紅皂白。她還安慰同事,大家在一起工作產生點小摩擦很正常,沒什麽大不了的。

如此看來,王芳真的是個厚道之人,有著非同常人的心胸。但她並非好惹的主兒,就拿報社改革的事來說,王芳的表現足以讓人對她的看法來個180度的大轉彎。

原來,報社新領導上任,“三把火”之一就是改革采訪部和編輯部。本來采編分離的製度要改為采編合一,這樣就會裁掉一部分員工,尤其是采訪部隻會采訪寫稿的記者最容易被裁掉。對於這樣的改革,大部分人頗有微詞,牽涉不到的部門員工也覺得不可理解。

因為作為一份頗有影響力的大報紙,又是每周3期,工作任務之艱巨可想而知。版麵編輯和采訪記者本就該各司其職,這樣才能抓到更多一線的新聞,也才能編輯出更好的文章和版麵。

就在這個消息即將公布之前,聽到風聲的王芳馬上找到了上司馬主編。王芳說了自己覺得這樣改革不妥的想法,並向領導攤牌:如果報社如此改革,自己就辭去這裏的工作,另謀他處。

作為采訪和編輯能力都超強的頂梁柱,報社是堅決要保護好王芳的。她要是走了,報紙的半邊天可就塌了。最終,領導層經過商榷,改變了當初的想法,隻是進行了些許微調。這樣,同事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大家更對王芳高豎大拇指了。

可見,傻可以裝,但不可以真傻,到了該聰明的時候就得聰明,該爭取的時候就得爭取。以自己的原則把握好事情的輕、重、緩、急,我們才能在處理事情時遊刃有餘、進退自如。這正是“小事不計較,大事不糊塗”最真實、最貼切的體現。

人無完人,無論多麽優秀的人,必然存在某些缺點。因此,與人相處,總會有不如意之處,如果事事都計較,隻會讓自己陷入糾結與痛苦之中,倒不如隨性一些、寬容一些,在守住原則與底線的同時,讓自己“糊塗”一些。

要相互取悅,不要單向奔赴、事無巨細

有人問,什麽樣的感情才是最好的感情?

答案是—不遠不近剛剛好,不濃不淡亦適中。

永遠不要透支自己的情感,感情中隻有適度地付出,才能獲得比較理想的效果,即使是愛情,也不例外。遺憾的是,不少人一旦愛上就會毫無保留地付出,仿佛不對對方好上加好,就不足以表達自己的愛、自己的熾熱,結果陷得越深,傷得越重。

明成是一個老實憨厚的男孩,他喜歡上了漂亮的“班花”。也許是覺得對方太美好了,明成生怕對方看不上自己,一直努力地表現,恨不得把自己所擁有的全部送給對方。“班花”說餓了,明成會跑八條街買她愛吃的慕斯蛋糕;“班花”喜歡上一個名牌包,明成會省吃儉用買給她;聽聞“班花”減肥,他還會對著網絡上的美食視頻,變著法給對方做各種營養減肥餐;平時幫著“班花”打飯、打水、拿快遞的活兒更是沒少幹,節假日的小禮品也是必備的……

“我要用滿滿的誠意打動她。”明成信誓旦旦地說。

但“班花”對明成的態度始終不冷不熱,這讓明成鬱鬱寡歡。其間,他不斷地詢問“班花”原因,自己哪裏做得不好他可以改,但“班花”對他的態度越來越不耐煩。

朋友紛紛勸明成不要再傻傻地癡情下去,明成卻一如既往,“隻要她對我笑,願意跟我說話,我做什麽都願意”。

直到有一天,明成無意間看到“班花”投入了別人的懷抱。他委屈得幾乎要哭出來,“我掏心掏肺地對她好,為什麽她絲毫不在意我?”

我們都有這樣一個誤解:以為拚命對一個人好,對方就會反過來愛自己。這聽上去似乎合情又合理,可事實證明,十段傾其所有的感情中,八九段都會以失敗收場。

為什麽呢?這一切都在於你對愛情的不設限,通俗地講就是沒有分寸。

愛情和感動、同情從來不是一回事。這不是愛,而是取悅。取悅,呈現出的感覺是離不開別人—你離不開我,所以才會對我這麽好!時間久了,那個人是會習慣的,然後把這一切看作理所應當,對你的要求越來越多。當你不斷犧牲自我,愛得越來越卑微時,你做的一切都會顯得如此廉價。

在感情中一味付出、沒有底線的人,其實也是不愛自己的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愛,別人還怎麽去愛你呢?隻會給人看低你的機會。

而且,所有的付出者都是有附加條件的,就是希望對方也能夠回饋給自己。當你的感情太過濃烈、太過沉重,往往會給對方帶來心理壓力。慢慢地,對方不願意接受這種好,心裏有一種負罪感,會慢慢疏遠。負擔越重,越是還不起,就越想逃走……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物極必反。愛,自然不可太滿。一旦超過一定的限度,它會破壞彼此關係的根基,對方累,你也累。因此,哪怕是真的很愛一個人,也不要像飛蛾撲火般堅決,全情投入,傾其所有。愛一個人,不用付出全部的努力,最多愛到七分就夠了,剩下的三分好好愛自己。

距離不遠不近,感情不濃不淡,擁有這種分寸感,才能長長久久。

陳墨的家境普通,她長得也很普通,大學畢業後在一家私企做會計。雖說工資不算高,可她很知足,每天勤勤懇懇地工作著。雖然她現在單身,但她有一個暗戀的對象。對方在樓下公司上班,人不僅長得帥,而且能力突出。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在電梯裏相遇,陳墨的心一下子就被“丘比特”射中了。

盡管陳墨知道看到喜歡的人要主動爭取,但她還是按捺住了自己的心。再遇到對方時,她隻是微微一笑,不獻殷勤,也不張揚。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她很少逛街,不去泡吧,大部分的時間用在看書、學習插花、做瑜伽等事情上,源源不斷地增強自己的內在美。這讓她整個人的氣質顯得溫婉大方。

或許正是這種淡雅吸引了對方,對方隨即主動對陳墨展開追求。盡管陳墨非常喜歡對方,但她也會提醒自己一定要克製。正如她自己所說,“哪怕你真的很愛這個男人,哪怕這個男人多麽優秀,你也不能被衝昏頭腦,一味地付出自己的全部。你本身先得有價值,你的付出才會被人重視。”

那個男人呢,反而覺得陳墨很珍貴,很有魅力,於是更加珍惜她。

無論在愛情中,還是婚姻中,無論你是男是女,都要明白,愛情需要的不是奉獻和討好,而是尊嚴與吸引,彼此關心、愛護、照顧,以及心與心的交流。給予別人的愛適可就好,好好地愛自己,好好地經營自己,才是獲得穩定愛情的基礎。這樣你才能讓人又愛又敬,看到愛情最美的模樣。

最美的愛情,莫過於我愛你的時候,你也正好愛著我。我們互相取悅,雙向奔赴,有付出也有回報,溫而不諂,方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