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溫:入世的儀態與修養

第一章 近而不亂: 保持距離感,是對別人起碼的尊重

生人不逾矩,熟人不過界

中國人向來講究分寸,在與人交往之前,我們都會在心底設定界限。它雖然無形,卻不容小覷。比如,我們會通過衡量彼此之間的關係,決定將對方納入哪個圈子。麵對生人和熟人時,我們會保持不同的人際距離,選擇的相處方式也略有不同。

不過,有些人的個人空間會寬廣一些,朋友圈可以容下更多的人,他們總能快速地和他人打成一片。就算和TA認識沒有多久,你也會有種TA已經是你多年好友的錯覺。這類人,我們稱為“自來熟”。

“我”和“你”迅速變成“我們”,很大程度上是“自來熟”的“功勞”。擅長“自來熟”的人,不僅和他人的關係好,而且身邊也經常好運不斷。難怪不少人將“自來熟”視為一項必備技能,不管自己是否天生具備“自來熟”的本領,都渴望能扮演“自來熟”的角色,讓自己在社交中更討喜。

可是“自來熟”的問題也會讓人很頭疼,因為見人就親近,容易出現人際關係的越界。更準確地說,“自來熟”的人往往因為沒有保持合適的人際距離,沒有嚴格地按照人際交往的流程,常常讓人感到有唐突和冒犯之感。尤其是遇到性格慢熱的陌生人,你的“自來熟”對他來說,就是一種痛苦的煎熬。

最近,陳弦就不幸碰上了一個“自來熟”的鄰居。

上個月,陳弦剛剛搬到新家,東西還沒有整理好,對門的大姐就探出頭,盯著她看:“姑娘,你是新搬來的吧?以後我們就是鄰居了,有事說一聲,別客氣啊!”

陳弦感動於鄰裏間的和睦,趕忙笑著說了幾次“謝謝”。

一會兒,“咣咣咣”地響起了敲門聲。陳弦打開門一看,是對門的大姐,她說要進來看看。她在屋子裏轉來轉去,不停地說著:“年輕姑娘就是愛美,屋子收拾得好漂亮。這房子是你買的,還是租的?”

聽說房子是陳弦買的,大姐嘖嘖稱讚,並詢問:“你在哪兒工作?一個月賺多少錢呢?”講到她在一家琴行當老師時,大姐的眼睛亮了:“那你教教我家姑娘唄?”

“我們琴行不遠。”陳弦建議道,“您可以帶孩子去琴行報名。”

“琴行肯定貴,我找你就行。”大姐毫不客氣地說,“你每天擠一個小時就好,咱們也算熟人了,以後免不了需要互幫互助,你要能免費最好不過了。”

陳弦在朋友麵前抱怨,剛剛認識幾分鍾能熟到哪裏去?原以為碰到個平易近人的鄰居會相處得挺和睦的,沒想到她居然這麽不客氣,絲毫不考慮自己,也太不拿自己當外人了吧?

心理學研究發現,讓我們煩惱的,往往不是冷漠,而是熱情過度,缺少了邊界和距離感。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說:“所謂的熱情,就是無視對方的立場。”那些“自來熟”的人之所以不招人待見,往往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好人際交往中的界限,沒有保持既定的人際距離,分寸拿捏不當,給他人造成種種困擾。

雖然一定程度上說“自來熟”是感情的“催化劑”,但初次見麵就表現出非同尋常的熱情,在雙方並不了解的情況下,這種熱情很容易造成其中一方的尷尬。尤其是在現代社會,大多數人比較講究個人空間,擁有較強的私人領域意識,即便和熟人相處,也會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更不要說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了。陌生人的“自來熟”,往往更可能讓人心裏產生警覺,有所戒備。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需要距離感的,這是對彼此的一種尊重。簡單來說就是,生人不逾矩,熟人不過界。

當彼此還是陌生人的時候,想要培養感情,講求循序漸進,畢竟任何一段穩定的關係,都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建立的,“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我們都應該明白。如果為了鑽營取巧而努力塑造出一副熱情的樣子,寄希望依靠所謂的“自來熟”換取別人的信賴和利益,那不過是熟得了一時,熟不了一世。真正的朋友,往往不是第一麵的親密與否所能決定的。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即使熟人相處,也需要保持距離感和邊界感。哪怕是父母與子女、丈夫與妻子之間,也應當保持合適的私有空間,不貿然入侵他人的個人空間,這是起碼的禮儀,也是必要的分寸。

切記,生人不逾矩,熟人不過界。牢記這條規則,與人相處,才能讓彼此都感到舒服自在。

保持一點距離感,是尊重也是保護

人與人之間最親近的距離是什麽?是親密無間嗎?是不分你我嗎?答案或許並非如此。

兩隻刺蝟因為寒冷湊在一起取暖,但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所以,如果靠得太近,就容易刺傷對方,但如果離得太遠,卻又無法達到取暖的效果。幾經折騰之後,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了合適的距離,既能溫暖對方,又不至於被對方身上的刺所紮傷。這個“合適的距離”,其實就是人與人交往時的理想距離。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心理距離效應”,也叫作“刺蝟定律”。

每個人其實都像刺蝟一樣,需要溫暖和陪伴,但同時也需要一個不容他人侵犯的空間。與人交往,並非越親密越好,即便兩個人情誼深厚,也要注意保持距離,把握分寸,否則反而可能給對方造成傷害,讓珍貴的情誼蒙上陰影。

薑娜和劉藝是一對好閨密,關係非常親近。兩人從小就是鄰居,小學、初中、高中又在同一個班級,還做過幾年同桌。她們大學雖然上的不是同一所學校,但依然在同一個城市,距離也不遠。每個周末,她們幾乎都會約著一起逛街、吃飯。不管是薑娜還是劉藝,都把對方當作自己最好的朋友,並且一直堅定地認為,這段姐妹情會天長地久。

大學畢業後,薑娜和劉藝合租了一個套間,一起麵試後進了同一家公司的同一個部門,不過薑娜進了A組,劉藝進了B組。兩個女孩的感情和緣分令人羨慕不已。

A組和B組雖屬同一個部門,但它們之間是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的。當然,不管是薑娜還是劉藝,都不認為工作上的競爭會影響到兩人在生活中的友誼。直到有一次,為了爭奪一個升職的機會,兩組的組長需要各自做一套策劃案來角逐一個項目。沒想到的是,兩個組的策劃案居然“撞車”了,不管是策劃方向還是宣傳策略都驚人相似。這樣一來,排在後麵發言的B組自然吃了大虧,輸掉了這場角逐。

事後,雖然大家表麵上沒有說什麽,但卻都旁敲側擊地詢問劉藝,是不是她不小心把策劃案的內容泄露給了薑娜,就連組長都私下找劉藝談了話。

雖然劉藝很信任薑娜,但是這事畢竟太巧了,劉藝內心難免有些動搖。平時在家裏,由於兩人關係好,所以雖然是一人一間臥室,但都沒有鎖門的習慣。好幾次,劉藝從外麵回來,都碰見過薑娜從她的臥室裏出來,說是借用指甲油或者吹風機什麽的。平時這種事情很常見,劉藝也沒有什麽想法,但現在大家這麽一說,她不免就有些懷疑了。

這件事發生後,劉藝心裏始終有個疙瘩,後來漸漸地養成了鎖門的習慣。薑娜雖然沒有說什麽,但沒過多久,劉藝發現,她的臥室門也上了鎖。雖然從表麵上看一切似乎都沒有變化,薑娜和劉藝依舊上演著“姐妹情深”的戲碼,但那兩扇鎖上的門,就仿佛兩顆鎖上的心一般,已經漸行漸遠。

距離是一種美,也是一種保護,保護他人的同時也在保護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東西就是人心,哪怕是與你朝夕相處的戀人或血濃於水的親人,你也不可能完全看透彼此。留出距離,實際上就是在給彼此的感情騰出緩衝的空間,同時也讓自己擁有一個安全的、能夠完全放心的區域。這對彼此情感的建立與發展都有很大的好處。

兩個人相處,太過親密就容易忘了分寸,口無遮攔,語言偏偏是最容易傷人的“武器”。其實,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驗和體會:與某人越是靠近,就越容易發生摩擦和矛盾。有時交往的時間越久,反而越發覺得不如初時那麽容易和舒適。這就是很多情侶談戀愛的時候覺得很和諧,但在結婚之後反而矛盾越來越多的原因。

最好的感情應該做到“親密有間”,擁有一定的空間和餘地,才能讓彼此更好地攜手走下去。懂得保持距離,在相處的時候注意分寸,不僅是對彼此的尊重,更是對彼此的保護。

那麽,什麽樣的距離才是“理想的距離”呢?它沒有特定的標準,需要根據彼此的關係和感情來調整,關係親近、感情深厚,“理想的距離”自然就能相對近一些。但無論如何,都要記住,有一個底線是不能逾越的,那就是—尊重別人的隱私。不管是多麽親密的人際關係,哪怕是父母與子女、妻子與丈夫、兄弟與姐妹,都不能越界。

愛一旦失去界限,猶如身陷囹圄

在這個世界上,最親密也最令人動容的感情,不外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但即使是父母和子女之間,也需要一個平衡的距離,才能保證引力的穩定性不被斥力所取代。哪怕是這世間最深重的愛,一旦失去界限,也會讓人感覺身陷囹圄。

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導人與保護者,但如果父母沒有距離感和隱私意識,過度保護或幹涉孩子,就可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依賴的性格,言行幼稚。孩子是父母的未來與希望的延續,但如果孩子不懂分寸,不斷向父母提出過度的要求,那麽父母就會感到疲憊、勞累,出現憤怒等負麵情緒。等到這些負麵情緒堆積到頂峰時,父母和子女之間就會產生種種矛盾與衝突,再深刻的感情也會被消磨殆盡。

耀輝屬於晚來得子,媽媽早年身體不好,藥物調理了好幾年,32歲時才生育了他。從小,作為獨生子的他就享受著父母全心全意的愛和嗬護,尤其是媽媽,簡直就是他的貼身保姆,衣食住行,無不考慮周到。至今耀輝都未曾洗過一件衣服,更別提做其他家務。

高二的時候,媽媽見耀輝有心事,便偷偷看了他的日記。發現兒子有喜歡的女生後,媽媽就跑去學校大鬧。後來,耀輝不再寫日記,變得沉默寡言,媽媽又開始用跟蹤的方式來了解他。當耀輝對媽媽所做的這一切表示不滿時,媽媽卻反問:“我隻是想知道你在做什麽,你在想什麽,這有什麽不對?”

為了擺脫媽媽對自己的控製,耀輝上大學時選擇了住宿。這是他第一次獨立生活,然而他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學校裏生活幾乎不能自理,不會到食堂打飯,不會洗衣服……而且,他覺得別人都應該為自己服務,但沒有人會和媽媽一樣遷就自己。他隻能不停地向家裏訴苦。

畢業後,耀輝找工作時碰了幾次壁,於是幹脆待在家裏不出門。一旦父母嘮叨幾句,耀輝就會反駁:“誰讓你們沒有本事,不給我找份好工作!”

是什麽原因讓耀輝說出這樣的言辭?難道都是耀輝的錯嗎?其實,更多的是父母的錯。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大多數父母認為健康的親子關係是越親密越好。為了獲得這種親密感,父母打著“愛”的旗號,給予孩子許多豐厚的物質,以為這是孩子最需要的;給孩子灌輸一些我們“自以為是”的思想,以為這是最正確的;替孩子做很多事情,甚至橫加幹涉,以為這是最深的愛。

曾在一本書中看到這樣一句話,印象深刻:“最可怕的是用父母的幸福來栽培孩子的幸福。”這句話值得每位父母深思。很多時候,我們把自己對於幸福的理解強加在孩子頭上,不惜代價去幫助孩子實現,但悲哀的是:自己的幸福換來的不是孩子的幸福,反而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埋下了隱患。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彼此之間必須保持適當的距離。一般來說,兩周左右的孩子便開始有了模糊的自我認知,對很多事物有了自我的概念和獨立的意識,比如“這個東西是我的”“我想做什麽”……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這種意識會越來越明晰。

在這裏,我們可以用距離來衡量親子關係。

出生到5歲——零距離。這幾年,大多孩子的世界裏幾乎隻有父母。

6歲到12歲——家跟學校的距離。此時,大多孩子不再喜歡整天待在父母身邊。

12歲至18歲——出現代溝。這一階段的孩子處於青春期,大多喜歡事事跟父母對著幹。

18歲到35歲——因上學、工作、成家,彼此漸行漸遠。

35歲以後——孩子慢慢體諒父母的不易,重新關心父母。

在不同的階段,父母和子女之間的距離是不同的。雙方隻有站在正確的位置,才更容易成長和成熟。要做到這點,家長需要視子女為朋友,平心靜氣地聆聽孩子的聲音,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他們的意見,與子女始終處於平等地位,共同討論出適合彼此的方式。這樣親子關係才能緊密相連。

關於親子關係有一種說法叫“一碗湯的距離”,從字麵上理解就是燉個湯,端到孩子家時剛好能喝,近了太燙,遠了太涼。挨著,但不緊黏著,時常能見麵,雙方又保持一定的距離和擁有私密的空間,這種有界限的愛,才是親密關係中理想的距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哪怕再親密的關係,也應注意保持分寸感。彼此有愛,互不幹涉,這才是最好的關係尺度。

受害者邏輯:我的痛苦源於你的不付出

你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不少人把情分與本分弄混淆,把別人的“情分”當成“本分”,甚至因為對方不肯付出而感到委屈、痛苦,仿佛自己是個受害者。

情分是什麽?是人與人相處的情感,是給予別人關懷、照顧的情義。

本分是什麽?是本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不少人總是對情分抱有太多期待,將別人對自己的照顧和關愛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就像從父母那裏得到的照顧一樣。本能地期待責任由別人來承擔,好處由自己來享用,甚至在得不到別人的付出和退讓時感到痛苦和受傷。但世界上哪裏會有隻享受好處,又不必承擔責任的事情呢?

“我都生病了,你為什麽不幫我帶飯?”

“想寫一篇征文稿,你文筆明明很好,幫個忙怎麽了?”

“你和我順路,怎麽不知道送送我?”

……

這樣的抱怨想必很多人都聽過。會生出這樣抱怨的人,往往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經常忽略他人感受的人。他們站在自己的角度抨擊別人,抱怨他人的做法,理所當然地把別人的情分當作本分,毫無分寸感地要求別人的付出。可是他們卻忘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任何人需要無條件地為另一個人付出。

更何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如果你對別人的難處視而不見、漠不關心,又憑什麽要求別人對你一再施以援手、不求回報呢?如果一個人總是不分場合、不分時間、不分輕重地想要得到幫助,不管大事小事,總是把別人的幫助當作理所應當,沒有一顆感恩的心,也沒有一顆體諒他人的心,那麽恐怕他和誰都無法建立長久的感情。

林偉和龐鑫剛認識的時候,覺得彼此三觀相似,很有共同語言,有事沒事都會聊幾句。可是後來,林偉漸漸發現,每當龐鑫心情鬱悶、工作不開心的時候,就會找他使勁吐槽,美其名曰“幫忙”。一開始,林偉當然願意伸出援手,但龐鑫總是不分時間地找他,有時是周一早上他正忙著部門會議,有時是淩晨三四點鍾。

林偉沒有關機的習慣,幾乎每天24小時開機。後來,當林偉忙重要的事情或者睡覺時,為了避免龐鑫的打擾,便會提前將手機調到靜音狀態,畢竟他也沒有那麽充裕的時間和精力處理別人的事情。到後來,林偉甚至和龐鑫直言:“成年人必須學會處理自己的問題,不能一味地求助於人。”

因為這件事,林偉也遭到了龐鑫的抱怨:“我也沒有讓你做什麽,隻是讓你當一個傾聽者,這麽點小事你也不肯幫,真不夠意思!”之後,兩人漸行漸遠。

很顯然,對於龐鑫來說,林偉的話刺傷了他,他認為林偉是自己的好朋友,理所應當在他需要的時候“施以援手”。可是他卻忘了,林偉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煩惱,要養家糊口,要償還貸款,要在限期之前完成工作。龐鑫甚至沒有想過,為了騰出時間聽他吐槽,林偉可能需要熬夜工作到淩晨兩點完成他本該早已完成的工作。

龐鑫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因為林偉顯然有些不近人情。但換個角度來看,林偉又有什麽義務用自己的時間去遷就龐鑫呢?龐鑫的痛苦源自林偉的不付出,可林偉憑什麽要成為那個付出的人呢?

這種受害者邏輯是非常不講道理的。在任何一段平等的關係裏,保持分寸感都是維持這段關係基本的底線。不予他人麻煩,是基本的禮節。

曾看過這樣一則故事,雖然內容簡短,卻意義深刻:A不喜歡吃雞蛋,每次發了雞蛋都會送給B吃。剛開始B很感謝,久而久之便習慣了。習慣了,便理所當然了。有一天,A將雞蛋送給了C,B就不幹了。他忘記了這個雞蛋本來就是A的,A想送給誰都可以。為此,他們大吵一架,從此絕交。

本來嘛,這個世上哪有那麽多的“應該”呢?

幫忙這件事是很主觀的,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沒有人應該或者必須幫你。所以,當別人不願幫忙的時候,你不能怪罪別人;當別人願意在你困難時伸出援手,這就是別人的好心,好心是需要感激的。哪怕是請別人幫個很小的忙,也請你帶上真誠和感恩,別把一切都視為理所應當。

成年人之間所謂的情分,都建立在分寸感之上,沒有任何人因為“情分”而必須為你付出,你也不應當拿著“情分”去綁架別人。不平等的付出與索取,隻會讓彼此的情誼消磨殆盡。

“為你好”這句話,就是一種情感綁架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告訴我們:“你應該……,我這是為你好。”

“為你好”這三個字相信很多人聽過多遍,或許是出自長輩口中,或許是出自朋友口中,也或許是出自戀人口中。說出這三個字的人,本心或許的確是想要“為你好”,可他人並非你,又怎能真正明白什麽才是“為你好”,什麽才是你想要的、渴望的呢?

父母對孩子說:“別整天看漫畫,好好學習才是正道,我也是為你好,等你以後明白了就知道感謝我了。”

誠然,在很多時候,孩子缺乏自製力,若失去管束,一不小心就可能做錯事、走錯路。然而,管束不該成為霸道的強迫,喜歡漫畫的他或許將來會成為偉大的漫畫家,或許這就是他一生鍾愛的事業呢?

妻子對丈夫說:“你把這些東西送去領導家,別老是擺出一副清高的樣子,想想你那些升職加薪的同事,別老是這麽沒出息,我說這些你也別不愛聽,我那是為你好……”

每個人心中大概都有出人頭地的渴望,然而對於有的人來說,一貫堅持的原則比這種渴望更加重要。現實的利益與精神的滿足,到底孰輕孰重呢?每個人有不同的價值觀,有的人願意為前者而丟棄後者,有的人卻甘心為了後者而放棄前者,哪一種選擇才是真正“值得”的,沒有標準答案,隻有那個做出選擇的人自己知道罷了。

朋友對你說:“這個機會可是別人求都求不來的,你怎麽能輕易放棄呢?不過就是出國兩三年而已,這輩子可能就這麽一次機會。你要真的為了他放棄這次機會,以後有你後悔的,我是為你好才這麽說的……”

愛情與事業未必時時都能兩全,有時你必須放棄其中之一。有的人覺得,為了愛情放棄事業是種很傻很天真的想法;也有的人覺得,為了事業放棄愛情是本末倒置,終究有一天會後悔。然而,這不過就是兩條分岔路罷了,你選了一條,注定要錯過另一條路上的風景,不管你的選擇是什麽,都不會是完美的。但同樣,不管你的選擇是什麽,也都不存在絕對的對或錯。重要的是,你心底真正渴望的是什麽,這一點誰能比你更清楚呢?

很多時候,別人口中的“為你好”,說到底不過是一種情感綁架,他們心中對你有所期許,渴望你能變成他們期許中的模樣。然而,別人所期許的,未必是我們真正想要的。那些期許能夠滿足別人,卻未必能夠讓我們自身獲得滿足。

過年的時候,眾親戚聚在一起,對文蘭一通口誅筆伐,勸告她和新交的男友分手。文蘭的男友是她的大學同學,兩人已經交往兩年多,感情非常好,如今眼看就要畢業,自然要為以後做打算。

文蘭是獨生女,家裏舍不得她在外頭打拚,一心希望她畢業就回家,考個公務員,輕輕鬆鬆地過安穩日子。但文蘭的男友家在外地,和她隔著大半個中國,也是家裏的獨生子。遙遠的距離成為他們愛情的最大阻礙。

為了讓文蘭“麵對現實”,眾親戚說得吐沫橫飛,把距離、家庭、婚姻、工作、未來……但凡能想到的問題統統提了出來。甚至有親戚主動表示,要給文蘭張羅相親。每個人口中都在說著“為你好”,卻把文蘭逼得不厭其煩。

文蘭說:“或許正如大家說的,什麽情啊、愛啊,都是曇花一現的事兒,等到了一定年紀,這些東西都是浮雲,什麽都比不上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強,可我不是還沒到一定年紀嗎?我還年紀輕輕,對愛情、婚姻有著美好的憧憬,難道就要提前進入‘心如死灰’的生活?和他在一起確實存在很多問題,以後我們可能會克服這些問題,幸福美滿地過一生,也可能會因為這些問題而分開,甚至彼此怨恨。可我現在很幸福,我想和他在一起,難道就要為了未來那些不確定的不好的可能性而放棄眼前實實在在的幸福?這真的是為我好嗎?即便我換了一個男朋友,選一個其他人都滿意的對象,誰又能保證我未來的婚姻生活就一定是幸福的呢?‘為我好’,所以每個人都希望能給我一車蘋果,可誰又明白,我一點兒都不喜歡蘋果,隻是想要一個橘子呢……”

未來總是充滿不確定性,你永遠不知道今天的選擇會為你帶來怎樣的結局。那些“為你好”的人,總希望能將自己走過的路變成指引你前進的燈,讓你規避他們經曆過的風雨,讓你踏上他們錯過的捷徑。然而,路早已不是那條路,走路的人也早已不是當初的那個人,你又怎能知道如何走才是正確的呢?那些“為你好”帶給我們的,真的是“好”的嗎?

人隻有一輩子,路該怎麽走,還得自己決定。同樣,不要總是試圖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幹涉別人的路。人與人之間不管是一種怎樣的關係,父母與子女、丈夫與妻子,或是朋友與朋友,都應該互相尊重。尊重的一個大前提,就是保持距離感和分寸感。不要試圖幹涉和控製他人的人生,不要試圖強迫他人按照你的意願去生活,這是對他人最起碼的尊重。

注意分寸,別把多管閑事當成樂於助人

在這個世界上,總不乏存在一些“樂於助人”的人。他們樂於在群體中留下好的個人形象,並因此產生“多勞多得”的心理,認為自己幫助別人解決問題,是對別人的付出,自然會受到大家的歡迎和認可。

可世界就像一個萬花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小圈子。當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遇到願意伸出援手的人,那是一種幸運;但當我們不需要幫助的時候,卻有人熱心地跳出來指手畫腳,那就很難令人感到愉快了。因為不恰當的熱心在別人看來,就是一種多管閑事。

陳大媽是小區裏有名的“熱心腸”,退休後閑不住,誰家有什麽大事小情她都會主動幫助。比如最近,陳大媽就一直操心著隔壁鄰居家兒子的婚事。鄰居家兒子已經30多歲了,各方麵條件都不錯,就是缺個合適的對象。

很快,陳大媽就鎖定了隔壁樓的吳姑娘。吳姑娘今年29歲,也是單身,沒有合適的對象。陳大媽一合計,覺得兩個年輕人簡直是天生一對,於是便喜滋滋地把這事提上了日程,打算好好撮合這對年輕人。

陳大媽找到吳姑娘,興致勃勃地把小夥子的情況介紹了一通。吳姑娘很驚訝,她和陳大媽來往不多,怎麽也想不通對方會突然給她介紹對象,於是就委婉地拒絕了,並表示自己正準備考博,近幾年都不打算考慮結婚的事。

陳大媽卻不以為然,在她看來,吳姑娘都這麽大年紀了,哪裏還能再等幾年呀,於是堅持說服她去相親。沒有辦法,女孩子臉皮薄,也不好意思一直和陳大媽拉拉扯扯,隻得不情不願地應下了。

等到相親的那天,吳姑娘一見著小夥子,便直接告訴對方,她近些年沒有戀愛和結婚的打算。可沒想到,小夥子卻是相中了吳姑娘,對這次相親的態度十分認真。最終,兩人不歡而散。小夥子覺得吳姑娘戲耍了他,而吳姑娘心裏也委屈得不行,畢竟她從一開始就沒想答應這次相親。

就這樣,折騰了一圈下來,不管是吳姑娘還是小夥子,都憋了一肚子火,陳大媽更是兩頭沒討好,兩邊都得罪。

很多時候,希望別人過得好沒有錯,但如果罔顧別人的意願,掌握不好幫忙的尺度,恐怕隻會讓人覺得反感和厭惡。就如狄更斯所說的:“最好的禮貌,就是不多管閑事。”

《醒世恒言》裏也提醒過我們:“事不關己休多管,話不投機莫多言。”

與人相處,凡事都應該把握分寸,不多管閑事,這是對人最起碼的尊重。要知道,人與人本就是不同的,你認為好的東西在別人眼中未必具有吸引力,你認為不好的東西於別人而言卻可能如珍寶般貴重。很多時候,你自以為是的樂於助人,帶給別人的可能恰恰是更深的傷害。

曾看到這樣一篇報道:一個中學生因為父母在一場車禍中意外喪生,一夕之間成了孤兒。班長知道他的情況之後,便在班級裏發起捐款,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幫助他。但令人意外的是,當班長抱著捐款箱,聲情並茂地站在講台上向同學們講述他的“悲慘遭遇”時,那個學生卻憤怒地衝上講台,狠狠地打了班長一拳。最終,這次捐款自然是不了了之。後來,沒過多久,那個學生就轉走了。

當時,有人問過那名中學生,為什麽對班長的“好意”如此生氣,最終選擇離開呢?他說,他無法忍受周圍的人總是用憐憫的目光看著他,然後不停地說著“安慰”的話,試圖要給予他“幫助”。這些行為每時每刻都在提醒他,自己究竟遭遇了什麽。

誠然,不管是班長還是周圍的其他人,或許都是出自對他的關心才做出這些事,但是大家卻從未想過,這位學生是否真的需要這樣的憐憫與關懷。人們總是這樣,懷抱自以為是的好心,一廂情願地揮灑同情,卻不曾想過這些強行加諸給別人的“好”,於對方而言,恰恰可能是一種傷害。

下麵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故事:

唐僧非常照顧徒弟們。一天,他發現孫悟空的褲子上破了一個洞,便默默幫他把洞縫好了。可到了第二天,唐僧發現之前縫補好的洞不知道為什麽竟然又裂開了,於是他又默默幫孫悟空把洞縫補好。第三天又是如此,唐僧便又縫了一次。最後,孫悟空終於忍不住發怒了,他不耐煩地對唐僧說道:“師父,你能不能不要再補上那個洞了?你把洞補上,我的尾巴放哪裏啊?”

你瞧,很多時候,事情的真相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那樣,我們覺得自己是在無私付出、好心贈予,可於別人而言,我們所做的一切不僅沒能幫助到他人,反而平添了許多麻煩。

所以,如果想讓自己的言行舉止得體,就盡量不要幹涉別人的事情。即便是真心想幫忙,也要注意做事的尺度。在樂於助人之前,最好先問一問對方,究竟是否需要我們的幫助,又希望我們幫到什麽程度,千萬別把多管閑事當成樂於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