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百年之功

“朕乏了,你先退下吧。”

與李治交談一個時辰不到,李世民便困意襲來。

“到底是老了啊。”

李世民獨自感慨,相當年自己年輕時,也是騎著烈馬,挽著大弓的天策府上將。

時光不饒人,李世民現在連為李治清除禍患都心有餘而力不足。

滿朝大臣除了長孫無忌又有幾個能安心托付的呢?

“罷了,讓治兒自己去折騰吧,不是還有個張知易在替他忙活。”

說罷,李世民緩緩躺下,閉目養神,自從他病重之後豁達了許多,很多事情也就此放下了。

李治回到東宮,一回到府中便問手下的人。

“易先生在嗎?”

“回太子殿下,易先生在庭院。”

自從假裝被問罪處斬之後,張知易就化名為易枝了,為的是掩人耳目,不過張知易並不打算一直隱姓埋名,他的身份暴露隻是時間問題。

不過他並不擔心,因為他身份暴露的時候也就是李治大權在握之時。

李治穿過一片桃花樹叢來到了庭院中間的水池,張知易正坐在欄杆上釣魚。

“老師好雅興,可是我這池子裏的魚都是用作觀賞的。”

張知易將魚線拉上來,沒有魚上鉤,又甩了一杆。

“你這裏太無聊了,還是詔獄待得舒服。還能有人聊聊天。”

李治小的時候也是獨自一人成長,身邊的宮女太監都不敢和自己多說話,生在帝王家的孤寂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

“有時候真羨慕那些閑雲野鶴般的隱居之人。每天縱情山水沒有朝政紛爭。”

張知易不屑地看了李治一眼。

“你要是真這麽想,當年也不會去爭這個太子之位了。”

爭?世人都知道小皇子李治生性軟弱謙讓,是他的兩個哥哥不爭氣,李世民才把東宮之位傳給了李治。

李治詫異張知易怎麽知道自己為了這個儲君之位費盡了心機?

帝王心術早已在十幾歲的李治身上展現。

“李治確實自小便胸懷大誌,以霍去病那樣的少年英雄為偶像,所以才一直謀劃至今。”

在張知易麵前,李治是卸下了平常的麵具,因為不管他再怎麽偽裝自己,張知易對他這個人都十分了解。

另一方麵也是出於對張知易的一種莫名的信任。

“今日父皇召我前去問話,提及了老師。”

“聖人還惦記著我呢。”

“父皇想知道老師最近在謀劃些什麽,說實話連我也不知道老師的計策。”

張知易收起魚竿,又是空空如也,他懊惱地甩下魚竿往涼亭走去。

“沒幹什麽,就在四處走訪調查。”

“調查什麽?”

“書局。”

“書局,老師想要讀書我去宮裏借來便是。”

“我不是想看書我是想印書。”

李治摸不著頭腦,這印書和他們謀劃的大事有何關聯?

“讀書人考不上功名其實不是他們不聰明,而是苦於沒有學習的途徑,書籍便是知識的載體。”

“老師是說普通老百姓看不起書嗎?”

唐朝時期的書籍印刷極少而多為佛學經典,一本書的價格極為昂貴。那些聖賢詩書除了達官貴人家裏藏有,很少在平民百姓之間流傳。

“正是如此,老百姓難以接觸到書籍,貴族也就壟斷了知識,即使有了科舉,老百姓也隻是有一個與貴族子弟同台競技的機會而已。”

“為何不加大書籍的刊印數量,把價格壓下來呢?”

“朝廷沒有雕版印刷的專門渠道,因此大多是民間商人在做雕版印刷,且民間隻有極少數的人在做,極易形成壟斷行業。除此之外,雕版印刷極其的耗費人力物力,刻錯一個字整塊板子都要重新雕刻,而許多商人無法承擔起如此高額的成本,進而書中會出現許多的錯誤。”

張知易短短幾日就將印刷書籍的行業了解得如此透徹,李治從小讀的書隻要他想讀,太子的一堆老師馬上就給他找來,他基本不知道民間百姓想要看一本書有多難。

“老師的意思是讓朝廷成立專門的印書機構,讓老百姓更容易獲得書籍。”

“沒那麽簡單,這其中的消耗的成本和銷售渠道都是極為複雜的。”

其實張知易明白,限製書籍流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印刷的技術,唐朝還沒有出現活字印刷,難道自己要在唐朝把活字印刷術給發明出來?

“可是盡管老百姓手上的書多起來,那要影響到貴族也得等許多年以後了。眼下當務之急是太子殿下要鞏固自己的權力。”張知易說道。

讓百姓更加容易獲取書籍隻是一個見效很晚的措施,但也算是從根源上減少了貴族對知識的壟斷,使得百姓更好的獲取知識參加科舉,打破貴族對朝局的壟斷格局。隻能說利在百年而不是當下。

“有勞老師費心了,那老師派出去的幾人有什麽消息嗎?”

張知易除了四處走動,還暗中招募了好一批人,這些人來自各行各業,甚至連街邊的乞丐都有。

“白沐風已經潛入扶風縣的折衝府了,柳公明剛考完科舉等著放榜呢。”

這幾件事表麵看起來和太子以後削弱宗族勢力毫無關聯,其實張知易是想事先在各個貴族世家的勢力裏埋藏自己的心腹為李治登上皇位之後的事情作準備。

“老師派這些人進入世家貴族的地盤是想裏應外合將其搗毀之?”

李治如此單純的想法讓張知易不禁發笑。

“太子爺,您以後的江山還要靠著這些人呢,怎麽能動不動就說要鏟除他們。”

李治納悶了打壓貴族也是張知易一直在說的。

“老師行事總是暗含深遠的意義,是李治無法參透的了。”

“今天你父皇把你叫過去,也明白了你的處境,想必能給你留下很多有能力的文臣武將。”

李治從小也接觸過朝中的大臣,對這些大臣的品行能力都有了大概的了解。

張知易暗示道:“世家貴族人太多了,我們需要點幫手啊。”

這會兒李治反應得很快:“明白了,老師是讓我早日獲得這些大臣的信任。讓他們跟著自己對抗貴族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