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預言

張知易此時忙著在長安的印書局走訪調查,至於他要幹什麽,李治也不清楚。

自從出獄之後,張知易都深居簡出,就算要出門,也會事先易容。

“老師是讓我不要急於表現出對世家貴族的忌憚,時機未到。”

李世民也大體同意,李治現在還是一身的稚氣。

“那他覺得什麽時候才是成熟的時機呢?”

“隻有兵權掌握在自己手裏,還有朝中重要的職位沒有完全被貴族壟斷時,便是成熟的時機。”

自大唐立國到貞觀盛世,朝中賢臣處理政務,邊境大將征戰四方,才有了輝煌的大唐氣象,這李治最近就忙著對付自己的功臣,雖然李世民明白是為了加強皇權,可這樣的君主哪能不會受到臣子的非議呢?

“你不覺得自己做得太過了嗎?這些人都是大唐的棟梁之材。”

“他們有才能不假,可把他們換了別人就沒有這個才能了嗎?多少寒門子弟苦於才華得不到賞識,上升的通道被堵死。還有曆年來的土地兼並,農民已經變成了貴族土地上的勞工,貴族豪強擁有的兵馬一直都很多,哪天想反便反了。”

李治說的這些,李世民不可能不知道,他也是采取了一係列的措施,但效果終究有限,畢竟自己是靠著貴族世家的支持起家。

“朕重開科舉,不也是給寒門讀書人一個機會?”

“那曆屆科舉上來的人是不是各地的貴族子弟比較多?寒門尚且有一絲機會,那平民百姓怕是連科舉的門都摸不著。”

李世民打天下,治理國家,世家貴族的人完全夠用,他也很少考慮過從民間挑選人才。

“朕留給你的大臣,都是朕信得過的,大膽用,至於從民間挑選人才,還是慢慢來吧。”

“父皇,以大漢為例,跟著漢高祖劉邦打江山的那群人又有幾個是善終呢?西漢王朝離了他們也照樣開創盛世。”

李治如此引經據典來反駁自己讓李世民大為驚訝,以往那個太子事事都順從自己,有什麽話也不敢頂嘴,如今的李治如此巧言善辯,多半是張知易教出來的。

“治兒,什麽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論。”

“兒臣明白,並非是我排斥老臣,隻是看不慣貴族把持朝臣。看不慣他們排斥寒門。若是他們建立權力集團,一代又一代的壯大。那曆經幾朝,這貴族集團將是威脅皇權的一個大怪物。”

李世民自認為自己已經是給了天下許多讀書人一個機會了,李治說的不無道理,但是自己這一世已經把自己的任務做好了,至於後世如何那便是子孫們的任務了。

“那你和張知易打算如何?”

李世民不相信他們能和這些世家貴族掰手腕,畢竟自己都沒能解決這個問題,朝中房玄齡這樣的大臣去找貴族家結親,別人理都不理。而且大唐很多地方完全是靠著世家貴族在維持著,打斷骨頭連著筋,他一個年輕的太子又有什麽氣魄和力量去做這件事情呢?

其實張知易並沒有急於行動,而是把這些道理和李治講出來,就像將一顆種子埋藏在這位未來的帝皇心中。

“老師對這些貴族並無惡意,隻是與我講解了門閥的淵源和未來的發展。”

“未來?這個張知易還是仙人不成,未卜先知?”

“張知易與兒臣說,不出百年,世家貴族便起異心危害大唐。”

這一句話讓李世民大為震驚。

“我巍巍大唐還能被自己人給害了?”

李世民臉色有些難看,他認為連禦史都褒獎他的功績,自己也肯定會在後世的史書上享譽盛名,如此豐功偉績居然維持不到一百年?

“這張知易總不會是憑空臆想吧?”

“起初兒臣也難以置信,可老師一番講解之後,我便知道老師所言並非危言聳聽。”

“他怎麽說的?”

李世民也急於想知道這背後的玄機。

“自漢武帝以來崇尚儒術,官僚多以經術起家,至東漢時逐漸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狀況。曹魏實行九品中正製,使得世族地主能夠憑借家世出身參與政權。”

科舉也是為了結束這樣的格局應運而生的,可大唐初期的科舉效果有限。

“可世家貴族再怎麽樣也隻是臣子。”

李世民文治武功,以他的氣魄並不認為這些貴族能威脅到他,大不了全都收拾一遍。

“然世家貴族生命之頑強超乎想象,朝代更替,當權者一直在換,而不變的是世家貴族,五姓七望發展了數百年,勢力之龐大不亞於帝皇。”

“既然千年以來,世家貴族都延續下來了,你又有何自信能在當世解決這個問題。”

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世家貴族憑借其在朝廷的影響力,讓當權者不好動其根基,甚至有時候要依附於門閥世家。

“治兒也不覺得自己能夠完全清除門閥,隻是盡力地去想辦法削弱門閥的力量。門閥世家的發展壯大肯定也會壓榨老百姓的生存空間,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招致百姓的不滿,便會引發社會群體之間的矛盾。”

這說白了就是造反,古往今來造反都是造皇帝的反,李世民還是第一次聽說有人會造世家貴族的反。

“天塌下來了,有天子擔著,這些世家有何擔憂的?”

李治沉默了一會兒,說出了一句讓李世民愕然不已的話。

“百姓開始反抗世家的時候,說明就是皇權限製不了世家的時候。”

李世民久久說不出話來,過了片刻才繼續問道:“那張知易覺得這世家貴族要花多少年才能取代皇權?”

“老師預言,僅兩百年便會有寒門揭竿而起,天街踏盡公卿骨。”

李治語出驚人,李世民呆坐在床前久久不能平靜,自己的盛唐僅僅能維持這幾世?

強如秦始皇建立的秦朝也不過二世而亡,李世民原以為自己的治理下的大唐已經很完美了,前朝帝皇的諸多不足自己也有意避免,誰是他引以為傲的大唐也是充滿隱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