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喜訊

相對於陳熾此前的神童傳說,比如村場遊戲,比如騎父聯對,這次書院試經並沒有在民間廣泛流傳。原因是那些文句實在拗口,不利於鄉民編造和轉述。但並不是說書院傳出來的新聞沒有轟動效應。爺爺帶著陳熾回橫背時,一路見鄉民對著陳熾指指點點。消息的傳播,總是會快於這一老一小的步履。

在仰華山告別,作舟先生沒有挽留。還有諸多事務等著他處理。他是智鄉啟堂文社的掌門人,這個會首不但要帶著大家辦學發獎,收穀算賬,還要乘會課慶典之際,跟十八族長老調解眾多糾紛。雖說自宋代起因劉公廟劉將軍之故,從此設立“瑞林司”,建起了張燈宮,但官衙清靜。除了正月初三到十五引導鄉民張燈結彩紀念劉公,此外就是和當地文士長老們揮琴飲酒。梅江邊的民間糾紛還是不勞官府的。

這不,山腳下的清香潭發生一起民女投水案。陳熾的風頭出盡之後,立即就有鄉民把此事推到作舟先生麵前。作舟先生跟陳泰驤寒暄幾句,目送爺孫倆下山去了,轉身投入到糾紛的調解之中。陳泰驤從老友目光中看到了欣慰,似乎今年的慶典,讓他對文會事業更加有勁了。

爺爺帶著陳熾朝梅江下遊走去。兩人得勝回村,自是一路心情暢快。陳熾問爺爺,文社是時候成立的呢?

爺爺告訴陳熾,文社是明朝創立的。那時候,智鄉的子弟去贛州府應試,總是受到考官的藐視,都像今天那位山長一樣。有一年,考官故意找碴攔著不讓進考棚,十八族的弟子聚到一起理論,才得到允許。回來之後,就組織了文會,叫啟堂文社。我們梅江人家,需要團結互助的時候就興打會,大家籌資起會,就可以集中財力辦些大事情。

十八族?陳熾好奇地問。

我們智鄉十八族,包括瑞林、下壩、下心田的“三陳”,長沙、胡嶺的“二朱”,此外還有宋、郭、羅、張、王、餘、沈、闕、賴、謝、蔡、曾、葉等姓,文會約定各姓各族捐租穀五百擔,買田收租維持運轉。明末崇禎年間,文會集資建起了仰華書院。文會的總管由大家推舉。租穀用於胙錢和花紅,赴考的路費,以及書院的開支。所以說,四海皆一家,十八族合為一族,每個人的功名,大家都是有份的。

陳熾說,我什麽時候可以來這書院讀書呢?這裏的山長和作舟先生,學問高深,我希望能投其名下,受其指教。

爺爺說,你在山上出風頭之後,山長就有此意。如果是憑你學業水平,是可以上山來會課了,但是我還想多再帶你一兩年。你的學問根基不穩,還需要進一步打好基礎。這點,書院怕是照顧不到,而且你年紀還小,遠離家鄉住在山上,會有些不習慣。

陳熾點了點頭。

兩人回到橫背,爺爺把巨大的喜訊帶回了村子,陳熾的父母才得知陳熾去了小鎮幾天,而且領回了花紅。陳熾把三筆花紅交到父親手上,父親驚訝地說,一次領了三份?

爺爺替他回答,說,這是作舟先生特意關照,破例成全了你們兩個!本來他要通知你上山領花紅,但我知道你不習慣接受這種照顧,上山參加慶典會覺得沒麵子,所以就跟他說陳熾代領。

陳斌聽了眼淚欲出,好久才忍住,悠悠歎息道,是我輩無用,有負眾望!科舉不成,家業不振,小陳熾還需要當爺爺的照顧,恕兒不孝!轉而聽到父親講起陳熾在山上的風采,滿臉喜色,高興地衝陳熾說,看來那天我在路上對你講的一切,你沒有忘記!

母親聽到陳熾領了雙份花紅,撫摸著兒子的小腦瓜說,我兒看來是會有大出息的,我打小教你識字背詩,今天終於見效,我的勞累沒有白費!今天是個大好的日子,應該擺上一桌好好慶賀!說罷,她把陳烈交給陳熾,說,你帶著兩個弟弟,我去生火做飯,等下你父親要上香敬祖!

陳熾看到母親高興,更加開心。母親是大戶人家出身,知書識禮,漂亮能幹,四鄰八鄉的鄉民都喜歡她。鄉民不叫她的名字,都稱她黃石貫人。當鄉鄰要跟家裏人樹立榜樣教育家中成員,都習慣說,看人家黃石貫人,你能學到四分就不錯了!但陳熾不喜歡母親的口音。黃石小鎮雖然跟智鄉瑞林相鄰,都是梅江邊的小鎮,但口音差異常極大,比如說“去”,瑞林的口音是“秀”,黃石的口音是“謝”,為此鄉民往往帶著本土的驕傲以此打趣,有時故意在陳熾麵前模仿,弄得陳熾很不好意思。

父親同意了妻子的提議,就把陳烈從陳熾手上接了過來,說,你還得辛苦一趟,再次去隔壁的裏坑,把陳為理伯伯叫來。陳熾說,我帶上幾包果品,給為理伯伯家的幾個孩子吃吧。陳斌讚揚陳熾,說,應該!這時弟弟陳燾說,我也去,我也去!父親同意了,兩兄弟一起出了屋子。

陳熾隨手拿了兩包果品。在路上,他把一包遞給陳燾,說,我知道你是為這果品跟著來的,父親不給你果子吃,說你愛玩,念書不專心,他批評你沒錯!你入私塾一年了,還沒有什麽長進,放了幾天假,又惹父親生氣!我今天給你果子,是獎賞你願意一起走路!

陳燾笑了起來,說,哥哥真好!我也想去爺爺家讀書,那裏有夥伴,爺爺比爸爸好,不會打我!

陳為理看到陳熾兩兄弟上門,異常高興。那三個孩子接過陳熾送來的果子,就更別提有多高興了。聽說陳熾家裏有事,陳為理馬上跟著陳熾兩兄弟出發。他不知道陳斌家遇上了什麽事情,多嘴的陳燾又說不出什麽名堂。見到陳斌,他的心才放心下來,而且馬上分享了巨大的喜悅。

母親把張羅的喜宴擺在正廳。爺爺坐在上席,陳為理坐在對麵,陳斌坐在左側,陳熾跟爺爺坐一條凳子。梅江邊的規矩,父子不同坐,爺孫可上席。陳燾怯怯地坐在父親對麵,拿起筷子就要動手,被父親瞪了一眼。爺爺哈哈大笑,夾了一塊雞肉送到孫子碗裏,說,放心吃吧,我在這裏,你父親不敢把你怎麽樣!

母親沒有上席,抱著小弟弟陳烈坐在灶前,嘴裏含著一口米飯,嚼成一團糊,喂到陳烈的小嘴巴裏。陳烈似乎知道家中的喜訊,啊啊發出叫聲,卻不像以前一樣哭著抗議母親的喂食。

爺爺在席上喝了點黃酒,不時開懷大笑,把陳熾在仰華山的精彩表現再次複述了一遍。爺爺善於講故事,陳熾從中聽出了故意的收放藝術,製造了情節起承轉合,這是他在山上親曆時不曾感受到的。陳為理端起酒碗,對陳家的喜事表示祝賀,把一碗酒全喝光了。幸虧是母親做的甜酒,如果是酒娘或冬酒,陳為理將無法走路回家。

陳熾想起了爺爺的承諾,隻有到了取得成就時才可以喝酒。但他不知道今天的事情,算不算成就。大人們碗中的黃酒實在誘人,他就把這種想法跟爺爺說了。爺爺想了想,說,今天的成績當然還不是真正的功名,但你也算是嶄露頭角,名震梅江,可以喝幾碗作為獎勵!

陳熾高興極了!這是他第一次喝酒,而且是對自己努力的報酬!他端起了碗,想起了蓼溪的那天晚上。他問,這麽一大碗,就這麽喝嗎?有沒有酒杯呢?但家裏並沒有酒杯。陳熾端碗喝酒,第一次感受到酒液對身體和靈魂的攪動。他很快醉了,不小心撞到了門框邊。

陳熾想起了《李太白全集》中那些喝酒的詩句。會須一飲三百杯,我也有一天會喝上三百杯。陳熾想著,就對扶自己進房間睡覺的母親說,我將來要有一隻自己的酒杯,那樣就不會喝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