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小乙哥藏書

遇到楊大意是個意外,不過李丹最惦記的還是小乙手上那幾本書,所以他改了主意支走其他人,為的是先趕去和楊乙說這件事。

他走進酒店的時候,二樓雅間靠窗的桌上已經擺布了幾樣菜品。宏升不是店名,店名叫膳坊酒家,掌櫃劉安和的大兒子叫劉願升,二兒子叫劉宏升。

這個劉宏升矮墩墩的像個坐地樹樁,卻是身體靈活行走如飛,所以人送個號叫:坐地太保。因惱恨地痞欺侮,從小學得身好拳腳,尤以炮捶和嶽家拳擅長。

這劉宏升結識李丹後,得他助力,家裏生意越來越安穩,連門口招旗上的“膳坊”二字都是李丹題寫的。本縣那些地痞、壞蛋見了這麵旗都曉得惹不起。

老大劉願升和弟弟不同,是個就樂意專心鑽研飲食技藝的實心人,還得了李丹的指點真傳,使劉家麵點成了餘幹一絕。

因這些緣故,老劉掌櫃不但不反對兄弟倆和李丹來往,反而非常支持。

聽說李丹要請客,老劉掌櫃叫大兒子盯在廚房,自己親自督著夥計們把裏外都整理、灑掃、揩抹了一遍。

正伸著脖子納悶怎麽還不來,就聽見二兒子在門外說話的聲音,不一會兒劉宏升搖搖擺擺地引著李丹走進來,大叫:“阿爹,李三郎來啦!”

劉掌櫃早樂嗬嗬地從櫃台後麵轉出來,見他今天一身儒服眼前一亮,拱手道:“三郎來小店蓬蓽生輝啊!”

“劉叔生意興隆!”李丹行了晚輩禮,然後說:

“今日我還要親自下廚,做一道蒜泥蒸肉,一道菰筍炒肉。劉叔,煩你割些鮮肉來備用!”

老劉掌櫃見他興致勃勃,立即應下了。一麵吩咐人去做,一麵叫老二引他上樓。

李丹道不必,回頭摸出張銀票來交給劉宏升,叫他快步去交給仁裏客棧的韓安。“有個朋友我要安置在他那裏,那人帶了匹馬,我先叫李彪牽去交給老韓,卻忘記叫他帶銀子。

你趕緊追去把這個交給他。韓師乃名醫世家出身,他那兩下子我信得過。你叫他放心把馬養著,我不虧待他。”

劉宏升應了,接過銀票急急就走。他步子飛快,卻是一溜煙便出門去了。

楊小乙在樓上已聽得下麵李丹說話,在樓梯口接住,引他進雅間坐了,輕聲問:“丹哥兒怎麽自己來了?可是有話要對我說?”

“那幾本書呢?”

“在這裏。”小乙從旁邊椅子上拎起依舊捆著的書來放在他麵前。

李丹搖搖頭,輕聲道:“還是小乙哥懂我,這幾本書我就是拿來給你的。”

“給我?”楊小乙愣了下:“哥兒開玩笑?我雖識得幾個字,勉強讀個文告而已。”

“不是叫你讀的。”李丹起身將房門關好,回來指指那些書告訴他:“這書裏夾著我姨娘這些年的積蓄。

家裏總有人嘰嘰歪歪想打它們的主意,所以姨娘叫我悄悄拿出來,想找個隱秘的地方藏了。小乙哥,你可有妥當的地方?”

“這個嘛……。”楊小乙飲了口茶水苦笑道:“真想不到,你們大戶人家還會有這種事情?妥當地方倒有一處,要不我帶你去看看?”

李丹搖搖頭:“不必。小乙哥我是這樣想的,這個楊大哥能從北地到這裏來定是個有本事的人,我看他可能走投無路了,打算收他留下。

這樣萬一哪天我出事了,你和楊大哥還有顧大便替我好生照顧姨娘,讓她平安地度過餘生。我這人你還不知道?說不得哪天腦筋想歪來,便做下違法事。”

“丹哥兒,你瞎說什麽?”楊乙嚇壞了眼珠瞪得老大:“你怎麽會出事,會出什麽事?”

“這個很難說。”李丹平靜地搖搖頭:“再說這種爭產害人或被害的事古來太多了,我也是擔心,所以提前和你說。

你找地方把它藏好,風吹不到、雨淋不著。放好後告訴我,再說要不要去看。我若出事,你尋機會將地點告訴姨娘,怎麽用度也聽她吩咐。”

楊乙低頭瞧瞧那幾本書,他沒想到李丹是把這麽重要的事托付給自己,感動之後重重地點點頭:“那我現在去?”

“遠麽?”

“不算遠,南關外禪林寺。”

李丹摸著下巴想想:“那你借了老劉掌櫃的驢子去罷,一個時辰來回,誤不了回城吃酒。”

“用不了一個時辰。”楊乙笑著起身:“那灰驢是頭好牲口,淮西貨腳力好得很!丹哥兒你們先聊著,我去去就來!”

李丹笑笑,然後就聽他在樓下和人說了句什麽,接著聽見腳步蹬蹬地響。劉宏升先上樓來,後麵跟著氣喘籲籲的李彪。

“三郎,都辦妥了。”劉宏升顯得有些興奮:“誒呀,我還是頭回見到那麽大一匹馬兒,比我哥個頭還高!”

“那叫河曲馬,是大唐時吐穀渾汗留下的。你懂什麽呀?”李彪現學現賣,然後對李丹諂媚地笑著說:

“三叔,韓先兒說了,馬兒沒啥毛病,就是累壞了,又一直沒吃到精飼料,有點……呃,水土不服!就和人一樣,調理、調理便好。”他用手比畫:

“我看他找了恁大個木桶,說是要燒水先給馬兒洗個澡,然後給它泡些藥材煮水喝。這人真有意思,說話沒甚笑臉,可待牲口比待人還好!”

“興許在他心裏,牲口才是最懂事、最仁義的。”李丹笑著說。

“咦,小乙哥上哪裏去了?他不是在這樓上吃幹果、喝茶水麽?”劉宏升左右看看問道。

“哦,我叫他去做事,客人若到了咱們先吃喝著,莫等他。”

李丹剛說完,就有個夥計拎著條五花肉跑上來問:“三公子,掌櫃的要我來問下,這肉買來了,要如何處理?”

“我來、我來!”李丹大叫著跳起來,又叫他兩個:“你兩個先吃茶,等我去下廚做兩個菜來下酒!”

劉宏升和李彪見到肉大喜,尤其李彪難得遇上這場麵,饞的哈喇子都快淌下來了,疊聲叫:“三叔你去、你去,有侄兒陪著哩,放心!”

劉宏升聽了哭笑不得:“我在自家酒樓裏,要你陪個什麽?”

蒸肉爛熟的時候顧大帶著楊大意到了,時間剛剛好。李丹意猶未盡,因看見廚房裏有熱氣騰騰新出的豆腐,便臨時起意給劉大表演一手。

他先用魚頭、雞骨加蔥薑、黃酒、鹽和八角在鐵鍋裏燉出湯,盛放在瓷盅內;

再把豆腐用刀細細切絲至未斷,托起放入溫水中,豆腐立刻散成**狀;

洗掉餘沫,再將豆腐花迅速移入瓷盅高湯內,放株青菜心進去;

上屜蒸半刻,最後放一粒泡發的枸杞。

那劉願升看得眼睛都直了,顫聲道:“真是巧奪天工,沒想到平平常常的豆腐,三郎都能做出花樣。”

“這算啥。”李丹搖搖頭:“就這道‘**豆腐’我能給你做出三、四個樣子來,等有了功夫我再來做給你看!

這盅兒現在太燙,你等一盞茶功夫再叫夥計端上來。”說完卸掉圍裙,準備回樓上去與眾人見禮。

剛走到樓梯口,就看見楊乙正把驢子韁繩丟給夥計,用袖子擦著臉上的汗水大步進門,看見他笑了笑說:“三郎,我回來了!”

“事辦妥了?”

“辦妥啦!”小乙湊近些悄聲道:“主持方丈室屋後,左起第三塊條石下麵。”

李丹點下頭,拍拍他肩膀:“小乙哥辛苦,他們也到了。走,一起吃喝去,嚐嚐我做的蒸肉味道如何!”

楊乙咧嘴一笑。他是個失了父母的孤兒,自小在姨母家裏長大,所以和李丹有些同病相憐的意思。兩人猶如兄弟手足,有些話不用出口便知道對方意思。

像李丹拍他肩膀,這年月不興隨意觸碰別人身體,但他知道李丹這樣是表示感謝和親密並無惡意。能允許這種表達的方式,基礎在於充分信任對方。

來到樓上,和眾人見麵,李丹雙手背著退後一步滿意地上下打量。見楊大意選了件藍灰深衣,外麵套件青色大氅,腳上也換了雙新的牛皮快靴,不由笑道:

“兄這一換裝我差點認不出了,果然人靠衣衫呀!”眾人大笑。

因今日名義是為楊大意接風,所以請他坐了上首,李丹和小乙在兩側,顧大坐他對麵,兩邊是劉宏升和李彪。李彪以李丹的晚輩自居,忙著為眾人斟酒。

李丹便開口請楊大意先行一杯,見他起身捧了杯道:“楊某落魄,得遇貴人與眾兄弟,為俺購衣、安置下處(旅舍)、療養馬匹。大意感懷備至,無以為報。

這杯酒敬諸位,俺是粗人不會說話,都在這酒裏了!”說完仰頭先飲。

眾人便叫好,紛紛跟著飲酒、吃菜,又見夥計端上來李丹親手做的菜品、羹湯,無不叫好。尤其那**豆腐,讓所有人驚呆了。

酒酣耳熱,杯盤相交。這時李丹注目楊乙,他見了明白,邊夾塊蒸肉與楊大意,邊做不經意地問:“楊兄,你我同姓,幸甚!我就視你為兄長了。

不知兄長到底是為的什麽,千裏迢迢來我們這個小地方,又如何被困在這一帶呢?我剛才聽你意思是來出公差,兄長可是官家之人?”

“嘿嘿,也算,也不算。”

“怎麽講?”

於是楊大意說起了自己的故事。原來楊大意家中本是個最普通不過的船工,父母兩口兒都在河道渡口上撐船渡客,日子勉強還過得去。

十歲那場大水(李丹父親去世)故鄉一片澤國,百姓生活頓感艱難。

恰好有個和尚坐他家船去臨清,相中這孩子力氣不小,便和他父母商議說願意出十兩銀子,帶楊大意做個十年俗家弟子。

所謂俗家弟子,吃住在師父那裏,不用剃發出家,還可以時常回來探親,十年後不管你學成啥樣都得下山還家。

那會兒有這十兩可是救命的錢,大意父親回身看看身後三個更小的孩子點點頭,於是楊大意挑上師父的箱籠跟他上了五台山。

這十年裏他不但打熬身體學會身武藝,而且在師父指點下得以識字,還看了不少史書和典籍。

到第十年師父說你已學成,我如約要放你下山,但是你需記得我教你這身本事,不是叫你歸鄉務農,在地頭打架,到村口揍財主的,你要尋機會去當兵,必能做個好將軍。

楊大意聽了前半卻不大信後半。他到家裏一看弟弟們都已長大,妹子也說了人家,父母卻在頭年相繼去世了。

他想了半宿,次日將兩個弟弟叫來開始教他們拳腳,過了幾個月把包袱一背,將擺渡生意交給弟弟們操持,自己就去了北方。

他本打算到京城,看看能不能頂某個武勳子弟的名字混進禁軍裏學點東西。誰知人還未出滄州就碰上官軍和鹽匪交戰,直接卷入了戰場。

混亂中楊大意出手救下幾名軍官,還砍了七、八個凶悍的匪徒。

仗打完才知道其中有個被他救下的是長蘆鹽場衛所的千戶大人,結果因為這個緣故得了一紙推薦信,他到保定投入遊擊將軍麾下做了個親兵。

後來克爾各人寇邊包圍威平堡擊潰平虜衛援軍,山西行都司向朝廷求援,保定都司奉兵部令抽調部分兵力在遊擊將軍帶領下入援朔州,結果參加了井坪所遭遇戰和收複平虜衛的戰鬥。

仗打完以後保定兵本該回去,但是他們的遊擊將軍卻因為傷病走不了啦。

苦挨了兩個多月沒撐過去,最後由部分親兵護著他的棺槨回老家。楊大意卻被參將羅氏英相中,提出留他在軍中做個鎮撫百戶(專司軍紀、督戰)。

想起師父說自己能做將軍,楊大意覺得機會來了,便同意留下,跟隨羅氏英先後到川、黔、桂平叛。因韃靼寇邊,羅將軍再度被調回大同。

楊大意在一起入室暴行案中撞到了將軍的堂兄!楊大意也不傻,他想著我捆你去見將軍,如何發落就是你們哥倆之間商議了。

誰知那哥們根本不領情還動手反抗,等楊大意喝止時,人已被紮了三個窟窿,眼見的活不成。羅將軍見了屍首倒也沒說什麽,隻叫他回去約束自己部下。

當晚那堂弟的部眾突然鼓噪,羅將軍將眾人鎮壓住以後,把他叫來說這情況不好辦,你這個鎮撫做不下去了。

我正好想找個人回鄉送點東西還有封平安家信,你替我跑這趟。對外就說你被調走,不然我對那些兵說不過去。

一來一回寒暑交替,等這茬過去,回來咱們繼續,機會總是有的。

楊大意聽了覺得將軍說得在理,也怪自己處置失當,要把人按住不就好了?現在要麽找手下鎮撫兄弟出來頂罪,不想幹違心事就得自己承擔。

他同意了羅將軍的建議。將軍讓他連夜去虜獲的馬群裏挑匹好馬,還給他賞了十五兩盤纏,楊大意便告辭出發。

聽他講到這裏眾人感歎、惋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