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辨認

大人和小孩子的世界各有探索,永遠是相切而不相同。那段時間,大人們忙著衝破疫情出門去,而小孩子們忙著衝破阻截去研究半隻“輪子”。

藍色帳篷撤掉的那一天,人們有些不可思議。其實,村子裏人對帳篷總是兩種矛盾的心情,又是愛又是恨。愛是受到了保護,感受到溫暖和心裏有底,恨是老這麽拖下去,坐吃山空,而且天天喊狼來了卻不見狼,就覺得這帳篷是多餘的。果然,縣裏直到最後也沒有出現一例患者,為此藍色帳篷撤退那天,鄉親們戴著口罩的眼睛裏,就彼此交流著揶揄的神情。

張書記為村子裏打工的人聯係好了大客車,縣裏為一千多名去往廣東的打工者包了車。而更多的人回不了廠子,那廠子開不下去了。張書記和張琴帶著縣裏的招工啟事,為大家介紹合適的企業。嘉欣看到能走動了,高興地和雅麗一起去找晶晶,三個人一起上網課。晶晶看到那張圖片,吃驚地說,這輪子就叫水車,有一次爸爸帶她到城市的公園裏玩,看到了這種大輪子,在嘩啦拉地轉動。

晶晶拿來奶奶的手機,點開了爸爸的視頻。

九生出現在視頻中。九生那時自己開車回到了廣東做工。九生看到晶晶手上的相片,肯定了晶晶的說法。九生說,我買了車子那一年,我們一起去了贛州的客家風情園。你看過的,就是那架“水車”,不過,這圖片隻有二分之一個輪子,也不一定是水車,你想想,我們風情園看到的那一個,是建在平地上,是在一座高大的圍屋邊,而這個是在大山裏頭,一棟破舊的土屋子邊。我也不敢肯定就是水車,說不定你們看到的,是人家丟棄的木架子,曬什麽東西用的。

嘉欣聽了九生的話,想起村支書,終於有了確定的證據一般。“水車”兩個字,終於在她心裏落了地生了根,跟“半隻輪子”聯係在一起了,比張書記說的“散步”一詞更加直接,更加具體,更有指向。就像黑板上的生字終於找到了身邊的物件,嘉欣高興就說,那肯定叫“水車”了,我受傷那天,村支書跟我奶奶說的,就是叫水車,看來就是這名堂了!

九生還說,這種水車現在城市裏倒是經常能看到,公司裏,老板家,都有這樣的水車,但那是景觀,放在房子裏圖個好看。能安裝水車景觀的,都是富得流油的人家,富得流油的公司!

晶晶關掉了手機上的爸爸,對兩個小夥伴說,我爸爸帶我去過城市的公園,看過公園裏的水車,如果你能帶我去高寨看看,我一定能認出來!

雅麗說,我們還可以繼續在手機上尋找答案。她當然知道,有一些答案,可以在百度中找到。雅麗沒少用媽媽的手機,查過一些作業的答案。嘉欣跟著雅麗一起上網課,當然也知道了這一點。

作為尋找答案的一種方式,嘉欣叫雅麗打開了手機,問問度娘。但三個腦袋湊到一起,讀了幾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得這個答案不對頭。

“水車又稱孔明車,是我國最古老的農業灌溉工具,是先人們在征服世界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高超勞動技藝,是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產。相傳為漢靈帝時畢嵐造出雛形,經三國時孔明改造完善後在蜀國推廣使用,隋唐時廣泛用於農業灌溉,至今已有1700餘年曆史。”

這一段話來自百度百科。嘉欣和雅麗都說,那東西出現的地方,隻有高山、溪澗,漫山隻有油茶林,哪有農田?!接著,三個孩子在起查看詞目“釋義”——

(1)指提水工具的一種。我國水車灌溉使用很早。《宋史•河渠誌五》:“地高則用水車汲引,灌溉甚便。”(2)指古代戰船的一種。《南史•徐世譜傳》:“世譜乃別造樓船、拍艦、火舫、水車,以益軍勢。”(3)指以水為車。《楚辭•九歌•河伯》:“乘水車兮荷蓋。”王逸注:“言河伯以水為車。”

還是不懂。特別是那些宋史、南史、楚辭之類的。大家有些失望,又有些興奮。特別是嘉欣和雅麗,看到注解裏的車呀、船呀的,興奮地說,你看,還真是同學們議論最多的輪子,這車和船都出現了,原來這事物大有名堂,大有學問。

於是繼續看“基本解釋”——

1.[water wagon;watercart]:作運水用車輛(如隨軍用的)。

2.[waterwheel]舊式提水工具,用人力或畜力轉動輪子,帶動水鬥。

3.用水流帶動輪子的舊式動力機械。

4..[boat]∶古時指用於競渡的船。也指一種戰船。

雅麗說看得頭暈。晶晶也說看不懂,但她說好像中間有幾個“水”的英語單詞water。嘉欣當然更專注了。她慢慢地讀,慢慢地想,終於有了大發現。她指著第三個義項,說,你看,我們看到的,是不是這個?

雅麗順著嘉欣的指頭,讀了起來:“用水流帶動輪子的舊式動力機械”。她轉動著腦瓜子,像反複品味著這一行字,回想那天和嘉欣在山上看到的情景。晶晶急得在旁邊叫屈,埋怨兩個小夥伴竟然沒有帶上她一起上山。嘉欣說,那裏有溪水,有水溝,雖然水溝裏沒有水,否則她那天就被淹死了,但那水溝通向溪流,肯定是引水過來轉動這木輪子的。隻是,這輪子轉了是要帶動什麽呢?難道真是一隻船?一輛車?

雅麗對嘉欣說,反正你愛學習,繼續看看下麵的“詳細解釋”吧,反正我不看了,看得頭暈。嘉欣果真認真地看了起來——

1.指水神乘坐的車。《楚辭•九歌•河伯》:“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

2.舊式灌溉機械。用人或畜力作為動力,通過管、筒、水槽等機件將水上提。宋陸遊《入蜀記》卷一:“婦人足踏水車,手猶績麻不置。”《宋史•河渠誌五》:“地高則用水車汲引,灌溉甚便。”清錢泳《履園叢話•考索•水車》:“大江以南灌田之法,俱用水車,其來已久。又名曰桔橰。”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七章:“幾年前咱們在和州、滁州一帶,那兒水多,可是莊稼人還常常用水車澆水。”

3.船名。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故並命舟檝以拯之。舸舟取其輕利,謂之飛鳧,一自以為水車,一自以為水馬。”

4.古代戰船的一種。《南史•徐世譜傳》:“世譜乃別造樓船、拍艦、火舫、水車以益車勢。”

5.指古代戰船中用腳踏推動前進的水輪。《說嶽全傳》第二九回:“第二隊名為‘弩樓船’,也有五十號。頭尾俱有水車,四圍用竹笆遮護,軍士踏動如飛。”

6.以水流為動力的舊式動力機械裝置,用以帶動石磨、風箱等。

7.運水的車。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外麵長胡同裏傳來那時北平獨有的單輪水車,在磷磷不平的路上單調地‘孜妞妞,孜妞妞’的聲音。”

嘉欣是個愛學習的孩子,但百度百科為三個孩子布下了迷魂陣。她把一條條“詳細解釋”讀了一遍,仿佛這樣朗誦能增強理解能力。嘉欣一字一頓地讀著,好像她懂了,是在為兩個小夥伴普及水車的發展簡史,但又不時搖搖頭,仿佛在注解求知的艱難。

雖然,嘉欣和雅麗在晶晶家裏確認了“水車”這個名堂,但不知道這水車是幹什麽用的。按九生的說法,這水車現在是用來觀賞的,沒有什麽實際的用途。嘉欣覺得有道理,又沒有道理。有道理的是,那高寨的溪流確實好看,如果再加上一隻水車,轉動那些溪水,會更加好看。沒道理是,既然好看,既然高寨的人們建造了這麽雄偉的水車,為什麽又丟棄不要了呢?

那天,葛芳也出現在九生的視頻裏。讓三個孩子慢慢喜歡上葛芳的,是她講述了一個美好的夢想。

葛芳說,到時我們家裏就安裝一隻水車,晶晶跟兩個弟弟可以天天看水車了!嘉欣聽了,非常羨慕。雅麗就說,晶晶又有新媽媽又有水車,那真是村子裏最幸福的人了!但晶晶卻說,我才不要新媽媽!雅麗故意逗晶晶說,如果你不要新媽媽,爸爸在家裏就不裝水車。你要新媽媽,還是要水車?

晶晶堅決地說,我不要新媽媽。但我要水車。

雅麗見晶晶躲開了問題,就問嘉欣,你呢?

嘉欣笑了起來,就說,我跟晶晶一樣,我不要新媽媽,但我要水車。我要媽媽回來,和爸爸一起建起新房子,裝上一輛水車天天看。

晶晶的奶奶回來了,三個孩子把圖片給奶奶一看,老人就樂了起來,你們呀,真是書越讀越笨,你們研究了半天,這就是水車呀!什麽用的?以前我們這村子滿山的油茶,就是靠這水車來榨油。你們這一代人呀,不知道我們上輩人的事情,難怪,現在科學發達了,這東西廢棄了!

嘉欣終於知道了答案。知道那天看到的房子叫油坊,看到的半隻輪子,叫水車。知道那輪子轉動起來,是為了借助水力碾碎茶籽。但嘉欣有一個答案不確定。如果有人問嘉欣,你要媽媽,還是要水車,該怎麽回答?

這個問題,晶晶的爸爸肯定會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