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藍圖

張琴陪著張雅來到嘉欣家走訪,了解嘉欣上網課的情況,詢問失蹤受傷的原因。妹妹高興地拉著張書記的手,問是不是“散步”回來了。張書記摸著妹妹的腦袋說,肚子裏有一個寶貝了,不能去散步了!

張書記仍然戴著口罩,那兩隻眼睛就更加突出,更加明亮。爺爺下河去收網了,奶奶去山上放牛去了,隻有三個小孩子在家裏。張琴扶著張書記在一張凳子坐下來,叮囑張書記小心,也提醒三個小孩子小心,千萬不要撞到張書記身上。嘉怡看著張書記的大肚子說,將來小弟弟出生了,我還能去你家嗎?張琴笑著說,你奶奶不同意你跟著張書記,你想去也不行,說是你媽媽回來了,找不到你會著急的!

嘉怡有點茫然的樣子。嘉欣和妹妹卻笑了起來。張書記跟嘉欣說,上次你上山失蹤,是不是想去找媽媽,結果迷了路呢?

嘉欣搖了搖頭,說,我是想知道什麽是“散步”。

張琴聽了,哈哈大笑起來說,“散步”還需要研究?邁開腿不就是了?

張書記對張琴說,你不知道這可能是我們之間的誤會。懷上孩子之前,那次我去山上散步,嘉怡拉住我,說要我去她家坐,這小家夥可熱情了,我就告訴她們我要去散步,沒想到嘉欣聽到了,倒研究起來了。

張書記又對嘉欣說,那你說說,你知道什麽是散步了嗎?

嘉欣說,我知道了,散步就是去高寨看瀑布群和水車!

張琴聽了有些吃驚,問,山那邊還有個寨子?還有瀑布群和水車?

張書記說,我知道有瀑布群,倒是不知道還有水車呢。我散步不是為了看瀑布群,我每次爬到山頂上,能聽到瀑布群的聲音,但我隻看過一次,因為再往前走,天就會黑下來,時間不夠,那次我是特意提前了一個小時才去看成的。

張書記想到了嘉欣的問題,就說,我散步呢,就是為了鍛煉身體呀。那時,我家的大男子主義說要再生個二寶。他是醫生,說要二胎健康,當媽媽的就得身體健康,這樣就要求我天天鍛煉。我來駐村,他不同意,說不能監督我鍛煉。我堅持要來,答應了他鍛煉的計劃。於是我在村裏時,每天打卡散步,每天在散步的山路上拍一段視頻,算是接受了他的監督。

嘉欣聽了有些失望,說,為了鍛煉身體?我們老師告訴我們,鍛煉身體就打球跳繩,可沒有教我們散步的。再說,村裏的人從來不散步,阿姨們隻是聚在小店前跳操,男人們下地勞動。你散步肯定不隻是為了休息,而是為了看水車,那水車可好看了!

張書記說,我還真沒有看過水車,你這麽一說,我倒又想去散步了,可惜有個小寶貝在身上,我不能去散步了。

張書記問張琴,你知道什麽是水車嗎?

張琴說,當然知道呀,大學和同學們一起出去旅遊,湖南鳳凰呀,廣西程陽呀,都有侗寨,都有水車,在溪河邊吱吱呀呀地轉。

張書記說,這我也知道,電影《那人那山那狗》,就是在湖南平江拍的,那個鄉郵員帶著兒子走郵路,就要經過一條山穀裏的溪河,有幾隻大水車吱吱地轉動,把小河的水提送到農田裏去。就是那條溪流裏,那狗會浮水過河,會替主人撿來樹枝取火。

嘉欣聽了,說,我們山裏的水車可不同,旁邊沒有農田,而且隻有一架,我們不知道是用來幹什麽的,後來晶晶的奶奶說,這是用來榨茶油的,水車邊還有一座油坊。

張書記聽了,饒有趣味地問,真有這樣的油坊嗎?這可好了,我們同事正要找一座油坊,說是拍攝“非遺”片子呢!就是說,這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了,老祖宗留下的遺產了,你看,多麽稀罕!同事知道我們來這裏駐村,知道梅江邊是盛產茶油的,隻是他一直沒找到還在用的老油坊。他倒是尋找過油坊,但油坊裏都換成了電力壓榨,沒有這水力的老東西了!

張琴知道張書記說的同事是誰,就是文化館專門負責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報和整理的朱老師。張琴說,我開車帶你去一趟,拍些圖片給朱老師,看是不是他需要的材料。但嘉欣說,這水車破爛得不成樣子了,隻有半隻輪子,溪邊的引水溝也沒有水了,拍了也沒用,除非我們把它修複好了!

嘉欣把“修複”這個詞說出口,自己也有些吃驚。這是她無意識的語言,就像她看到半個月亮,就會想起滿月,看到半隻輪子就會想起整座水車。當然,這是她隱藏在心裏的一個想法,所以順著張琴姐姐的話,就脫口而出了。

張書記想了想,說,雖然是破舊的,還沒有修複好的,但可以先去了解一下。她叫張琴現在就去,抓緊時間。張琴問嘉欣,去水車的路能開車嗎?那路可不可以通車呢?

嘉欣想了想,那路倒是水泥路,但非常陡峭,就是不知道姐姐開車會不會走這樣的山路。張琴聽了,吐吐舌頭說,我看還是算了,我不熟悉這樣陡峭山路,駕照才拿到不到一年時間,再說那山路危險,張書記肚子裏的寶寶也不會同意我們去!

張書記聽了,有些遺憾地說,那你跟嘉欣一起去吧。

帶著張琴姐姐去看水車的路上,嘉欣一路指指點點,興奮異常,仿佛她的重大發現得到了人們的肯定。嘉欣沒有想到,張書記說散步真的不是為了看水車,但知道水車後卻比嘉欣還關注那座破舊的水車。

一周之後,張書記又來嘉欣家裏走訪,正好遇上了來串門的李木匠。張書記說,正好,我正想找你,你家在河灣邊山坳裏,不太好通車,而我行走不方便。今天我就想上你家走一趟,正好你來找老朋友喝酒了!

嘉欣不知道張書記為什麽對木匠這麽客氣,一邊看書,一邊支起耳朵聽著。原來,張書記熱心地向木匠請教,是問這水車還有沒有可能修複。木匠說,修複當然沒有問題,問題是有沒有修複的必要,現在榨油都在圩鎮的店鋪裏了,電閘一拉就是,根本不要水車來帶動碾盤。

但張書記說,修複水車不是為了榨油,而是為了觀賞。

嘉欣非常吃驚。畢竟是城裏來的人,知道水車是用來觀看的,而不是做來實用的。難道張書記要把高寨變成一座公園?但接著張書記說了一大通理論,說她跟鎮裏和村裏都商量過了,就想修複這座水車,但大家都認為修複沒有意義浪費資金。

鎮長說,我們要把村子建得漂漂亮亮,是沒錯,但我們要把錢花在公路沿線,所謂雪花膏要搽到臉上,修水車就是把雪花膏搽到屁股上,這可怎麽行?!鎮長那天跟張書記開著玩笑。張書記說,我臉上沒擦雪花膏,隻是洗了臉刷了牙,我們不是要雪花膏,隻是要幹淨整潔!

沒有人同意張書記修複水車的建議。但張書記沒有氣餒,跟木匠說,我知道我們鄉村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搞建設,會有大量的資金下來。這些資金當然都能落到實處。比如,沿著河灣建一排水岸走廊,讓人們來村子裏可以走到河麵上,像公園一樣休閑賞景。比如將所有的街道都美化綠化,變成梅江著名的水岸新村。比如沿河種上了排水杉,結束水庫修建後沿岸樹木光禿禿的曆史。比如這河邊的公路上建造幾個船型景觀,讓大家遠遠就知道這個標誌性建築。比如村裏要建一座村史館,記錄這座村子的過去。比如可以建一個展覽館,把各家各戶漁樵耕讀的用物收集起來,擺放在展廳裏,讓大家有個紀念。還可以讓木匠篾匠製作一些小號的籃子或水車,作為玩具,變成旅遊紀念品……

一口氣,張書記說出了自己的全部想法,就像描述腦子裏的那張藍圖。張書記那晚說得有些動感情。她還摸著肚子裏的二寶說事。她說,寶寶越來越大了,在催我回城裏去了,兩年的駐村時間就要結束了,我想在離開村子的時候,最後幾個月時間,給村子裏留下一點紀念,到時我和寶寶一起回來看看。

張書記接著說,新村五年後必然會是個鄉村旅遊點,這裏有庫區風光又有高山瀑布,成為網紅打卡點是沒有問題的。到那時,我們的嘉欣就是功臣,是她最早注意這座水車。現在的關鍵是,這些項目都得到了鎮裏的同意,隻有這座油坊沒有通過。

張書記對這座油坊情有獨鍾,張琴甚至笑她看電影入了迷,一定是《那山那人那狗》迷住了她,那可是日本非常受歡迎的電影。張書記並沒有否認,也沒有承認。她對木匠說,你有沒有覺得,如果水車再次修複起來,對村子有非常不一般的意義?

木匠搖了搖頭。

張書記說,在梅江邊這個村子裏,有許多過去的事物隻能擺到屋子裏觀看。你看,那些破舊的小船擱在河岸,破舊的風車放在屋簷下,都離開了原來的所在。那石磨,那耕犁,那籮筐,都隻能作為裝飾點綴著村民的新房。我到過外頭參觀,這些舊物擺在各個路頭,房前屋後,是增加了一種古色古香,但它們都是死物。隻有這座水車,還可以回到以前的場景之中,跟溪水一起轉動。這充滿象征意義!你看,這水車重新轉動起來,意味著這幾十年停下來的村子,重新活了過來!

張琴說,張書記真是個飽讀詩書的人,像領袖一樣指點江山,說一聲高峽出平湖,就要修一座水庫;說一句天塹變通途,就要架一座橋梁!張書記說,這可不是浪漫的想象,規劃是需要能力和事實來檢驗的。

燈光並不亮堂,甚至比不上張書記急切說話時的目光。嘉欣喜歡看張書記說話的樣子。嘉欣的奶奶把一隻火籠送到張書記跟前。張琴趕緊接過去,一副小心的樣子。接著,張書記又跟木匠談了起來。

她問木匠,你這段時間在家裏賦閑,願意不願意用這個水車來練練手,幫村裏修好這座水車?當然,沒有工錢,但材料我們單位來負責。這樣,我們就不納入上級政府的項目裏去,就不需要規劃立項了。

嘉欣隱隱懂得,這是張書記讓他參加一項義務勞動。

嘉欣更加激動起來。雖然她的小屋子隔著一堵牆,但她能隱隱約約地聽著張書記和木匠的交談。她更加感到自己發現水車,功勞確實不小。而且,張書記說的那個象征意義,對嘉欣觸動很大。水車停了下來,村子就停了下來。村子停了下來,媽媽就離開村子。水車重新轉動,村子就重新活了過來。村子重新活過來,媽媽就回到村子裏……嘉欣越想越開心,這是一個非常有道理的話。隻有張書記能夠說出來。

那麽,那天雅麗跟晶晶說的,要媽媽還是要水車,就不是一個選擇題了,而是一道因果關係的答案。

但木匠一直沒有吭聲,隻顧陪爺爺喝酒。嘉欣豎起耳朵,等待沉默的木匠開口。

過了一陣子,才聽到李木匠的聲音。他說,張書記安排的事情,我當然會支持!但我不能馬上答應,我不一定有能力修好這架老水車!李木匠頓了頓,你們知道的,這可比做一架新水車更難!

嘉欣聽了,不禁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