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名醫戴思恭

離開了文華殿,朱高熙直接出宮趕奔駙馬府。

此刻,想必歐陽倫還不知道要與朱允炆一同上路。

他必須得跟這個姑父通通氣。

朱棣遠在燕京,遠水解不了近渴。

朱高熙孤身一人在這危機四伏的京師,要是沒幾個信得過的盟友,早晚得被人設計陷害。

要知道,太子黨那些人可不像太子朱標那般溫良恭謙。

手段一個比一個毒。

而駙馬歐陽倫,就是盟友的最佳人選。

督辦皇莊一事,朱元璋雖然在名義上下旨,讓朱高熙和歐陽倫共同負責。

可實際上,還是歐陽倫做主。

朱高熙說破天隻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孩子,能帶上他,一來主意是他出的,而來朱元璋也有培養考察他的意思。

而皇莊有多大的油水,作為出謀劃策的始作俑者,朱高熙比任何人都清楚。

若是能將歐陽倫拉入到己方陣營,不但對他自己,對遠在燕京的老爹朱棣,同樣有極大的裨益。

駙馬府距離皇宮並不算遠。

不多時,朱高熙便出現在了府門口。

家丁立刻稟報。

片刻後,歐陽倫竟親自出府相迎,甚至拉著親切地拉著朱高熙的手,直到客廳才肯罷休。

“姑父,侄兒此來是有一事想不太明白,求您給點撥點撥!”

分賓主落座,朱高熙也不隱瞞,直接開門見山。

“哈哈哈,連萬歲爺都說殿下所獻六冊乃百年大計,居然還有殿下想不明白的事?”

歐陽倫哈哈一笑。

他這倒不是恭維,而是朱元璋真這麽說過,而且還稱讚朱高熙是國之棟梁,將來必定能幫助太子讓大明朝威鎮寰宇。

“姑父莫取笑我了!那都是天人所賜,侄兒隻不過是將其複述出來,供皇爺爺參考而已。”

“行啦,都是自家人,你就別謙虛了!快說說,究竟有什麽事想不明白?”

在朱棣就任藩王之前,在京師便與四妹安慶公主交往甚密。

因此,歐陽倫在麵對朱高熙的時候,也不想對待其他皇室成員那般拘謹。

“就是昨日我托姑父的事情,怕是用不上了!方才皇爺爺把我叫去,說是皇太孫將會親自負責替太子尋訪名醫一事!”

朱高熙麵露難色,好像心懷愧疚似的。

畢竟這事他是先與歐陽倫說的,至於根本目的,那可不足為外人道也。

“皇太孫親自負責?那也不錯,身為人子,理應為父分憂!皇太子一片孝心,天可憐見!”

歐陽倫腦子一轉,就明白了其中的關節,準是昨日朱允炆聽到了他二人的談話,不想落個枉顧父親的壞名聲,這才在中間橫插了一杠子。

因此他並沒有驚訝,反而樂得做個順水人情。

“話是這麽說,可皇爺爺的意思,是要太孫哥哥和咱們一同上路。”

朱高熙略微猶豫了一下,再次開口。

“啊?”

這下,歐陽倫有些傻眼了。

雙方的目的南轅北轍,咋還給弄到一起去了?

更何況,朱允炆是什麽樣的人,歐陽倫再了解不過。

真要是和這位大明第一紈絝同行,路上可是有得受了。

“我原本已經跟皇爺爺解釋過了,咱們事急,而太孫哥哥卻要不斷停駐,雙方若是同行多有不便,可……”

“哎,看來萬歲爺是怕皇太孫在路上遇到意外,這才綁了你我二人來做保鏢啊!”

話說到這個份上,歐陽倫已經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

隻好無奈地歎了口氣。

“姑父,侄兒倒是有個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說來聽聽!”

歐陽倫知道朱高熙腦子靈活,聞聽此言頓時眼前一亮。

說到底,他是真不想跟朱允炆同行。

“太孫哥哥既然是為了尋訪名義,那麽一旦得到消息,勢必會去查找,隻要我們先他一步,尋到以為杏林高手,再把消息透露給他,不就可以分道揚鑣了嘛?”

“妙計!”

歐陽倫本是進士出身,腦子裏都是儒家的三綱五常,並不擅長這種市井陰招。

乍一聽,頓時拍手稱是。

可高興了沒有片刻,他又眉頭緊皺起來:“這主意好是好,可眼看咱們就要出發了,幾日之內,你叫我去哪找這杏林高手啊!”

朱高熙就等著他這麽問。

在臨來之前,他特意找到服侍太醫院的小太監問了問,得知明初名醫戴思恭此時還未入宮。

這不就是現成的人選嗎!

要知道,在洪武帝積勞成疾,因病駕崩之後,建文帝朱允炆可是一怒之下,斬殺了好多禦醫。

唯獨戴思恭毫發無損,可見其醫術之高明,連暴虐的朱允炆都舍不得殺。

“姑父,人選我早就想好了!寧波府下轄諸暨鎮,有位神醫名為戴思恭,其家世代行醫,有妙手回春之能!隻要將此人告知太孫哥哥,定能讓他滿意!而且,還與我們的目的地正好相反!”

“哈哈哈!你別告訴我,這也是仙人托夢所知的!”

歐陽倫能夠當上駙馬,腦子當然不笨。

見朱高熙說得頭頭是道,立刻就意識到這小子早有準備。

心中不免更加高看。

然而,他卻不知道,朱允炆此去並非隻是簡單地尋醫訪藥。

在旅途之中,朱高熙早就為其布置了重重殺機。

隻不過,就算歐陽倫事後意識到一切都是朱高熙提前設計好的,卻沒有機會再追責了。

因為此事之中也有他的身影,一旦東窗事發,歐陽倫的下場不會比朱高熙好多少。

所以,到時候他隻能選擇與朱高熙站在同一條船上。

這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返回頭再說駙馬府裏的二人,商定之後,二人均是心情舒暢,仿佛甩掉了一個天大的包袱。

為了慶祝,歐陽倫還特意留朱高熙吃了晚飯。

整整忙活了一天,當朱高熙回到皇宮內獨屬於自己的小院,已是漫天繁星。

望著那夜空中忽明忽暗的星鬥,朱高熙輕歎了一聲。

該做的事他都已經布置妥當,接下來,就看老爹那邊有沒有膽子了。

心中想著,他提起狼毫,揮毫潑墨,給遠在燕京的朱棣寫了一份家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