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講利講益講實際

“噗!”

“這,這——”

“是,是哪個學生家長講的呀?”

“咳咳!”

蔣老師剛喝的一口水噴了,與李小燕等老師麵麵相覷。

聽了胡校長的話:“有兩個家長來校開家長會時不是說了那個,那什麽?用時興話講,讓伢們上學,也算是家裏拿本錢投資,那也得允許他們講個利,講個益,講個實際!”辦公室裏,老師們反映強烈。

“伢子沒來上學,他們家長是有責任,可咱也不能光一個勁埋怨家長……”胡校長在對麵的座位坐了下來,看著幾個勞心勞肺的骨幹教師,“咱們啊,一心想著上好課,教出人才,想近想遠想將來。其實,家長們也一樣在想,可難免有人想的方向偏了一點、低了一點,就和發展教育的目的對不上了。不然,從國家到省裏、市裏,再到縣裏、鄉裏,也不用一級級想著辦法,保障伢們讀書了。”

“……您說得沒錯。”蔣老師撓了撓苦惱的頭皮,“不光李老師帶的兩個年級裏的尚青竹、馮曉燕他們。我六年級班裏幾個聽起課來有一搭沒一搭的學生,家裏也一樣!朱建飛、唐淩斌那兩個伢其實挺好、挺聰明的。朱建飛那小子說將來想當個造汽車的工程師。唐淩斌是想當個能治很多人病的醫生……”

“可你家訪的時候,他倆家裏根本不是這樣想的!”朱建飛、唐淩斌班級的語文老師苦惱著。

“是啊!”蔣老師頭上不多的頭發都快撓沒了,“這學期家訪,他倆的家長拐彎抹角地說:瞅著伢的成績不上不下,考大學應該沒什麽希望,不如拿到初中畢業證就早點出去賺錢。朱建飛他爸說親戚開了個家具廠,準備明年開始,放了暑假就讓朱建飛去學學木匠活計。”

“那唐淩斌呢?”

“唐淩斌爸打算讓伢小學畢業後去城裏找他姑,隨便讀個初中然後就學白案麵點,等十八歲一到就想辦法弄到縣城賓館裏去當點心師傅,那個來錢。”

“這……”

“我當時被說得心都涼了,要都這樣,我們拚死拚活還教個什麽意思?湊湊合合把伢們送進初中就是了。我想走,可他們偏還都很熱情,嘴上說著很感謝學校,感謝我這個班主任!您說這叫什麽事呢?”

“哈哈,那說明我們沒白教,至少在伢和家長們心裏留下的印象還不錯!”

胡校長半開玩笑半寬慰著:“眼下,咱們國家進一步推廣九年製義務教育。各村的伢們基本都能走出家門到校來念書。鄉裏的入學率從十幾年前不到百分之五十到現在超過百分之九十,變化夠大了,明顯是好事!少數家長思想可能一時跟不上,也別想著一下就讓他們改變多少。”

“可隻想著眼前的利益,是對伢們負責麽?”李小燕就是覺得有問題,“從八幾年到現在,發展得多快?有些變化真是想都想不到。伢們還小,不把基礎知識學紮實了,那將來環境一變化,怎麽跟得上?”

“嗨!誰說不是這樣呢?”

“就說朱建飛爸爸想叫伢學做家具,原來都是純手工,現在開始用上電動機器了。前幾天電視裏一欄節目,展示自動化機器製作家具,說是以後的發展趨勢,肯定是機械化大規模替代人工。”

“是呀!”

“到那個時候,難道讓朱建飛這些伢子看著機器不會用,被機械替代掉,回頭再想種田。田裏也會大規模用機器的,隻怕伢連賺錢穿衣吃飯都是問題,哪裏還有利益?”

田老師也跟了句:“伢們上學來,也不光為打好基礎、方便將來學本事立身,伢們又不是光賺錢的機器,也為培養伢們的思想、道德,長大了遇事明理,行事為人當得起尊重……這也都是實際。”

“放心吧,漸漸地,都會想明白什麽是伢們真正需要的……”

胡校長安慰著老師,也安慰著自己:“現在全國都在加強宣傳,從省裏到市裏再到縣裏、鄉裏,哪一層不在想辦法帶著鄉親們轉變觀念?再說實際發展趨勢在那裏,等到進一步發展起來。”

“是咧,會發展起來的!”

“家長們肯定也知道:要想讓家裏,讓伢們得到更多的利,更多的益,必須要到學校裏來,把知識、思想、素質再多提上去一些。你們看著,等縣裏、鄉裏多吸引一些投資、多辦一些企業,很多家長就知道讓伢多讀書有什麽利益了……”

胡校長的話音還沒落,李小燕卻看見尚青竹站在辦公室門口,眼睛睜得大大的,似乎聽得很專心!“喲,這伢怎麽來了?昨天不還燒著嗎?傷還沒好呢!你站這裏多久了?”

尚青竹來了有一會兒了,可他站在門口,多半是好奇校長與老師們在談論些什麽,對聽到的話糊裏糊塗,大半不明白,但其中有些言語,這伢不笨,有聽明白的,也記住了:“上學來……打好基礎,學好本事……伢們又不是光賺錢的機器……長大了遇事明理、行事為人當得起尊重……”

這些話,他感覺是對的,所以,很高興自己退了燒就能一早爬起,背起書包來上學。

隻是,他得幫吳向請假:“李老師,吳向昨天來看我,說是肚子疼,今天要去縣裏找他爸媽帶他看醫生。”

——

吳向沒去縣城的醫院,他的肚子疼一到縣裏就好了。平時住在鄉下的他,由爺爺奶奶陪著在鄉村小學讀書。吳向媽感覺這小子就是在裝病,想逃學上縣裏來玩,可想著“吳老板”並不在意兒子的成績,也就放縱吳向賴在飯店裏快活地吃了這個,吃那個,還帶他去街上轉了轉,買了套新衣服和雙新鞋子。

等吳向心滿意足回到店裏來的時候,正好看見他爸滿臉堆著滾燙的笑容,照顧著幾個顧客朝包間走——他爸飯店開業這幾年,生意明顯伴著縣城的發展越來越好。去年,他爸將旁邊原來的雜貨店並了過來,擴大了經營麵積,裝修了包間,因著菜品口味不錯,時不時有人訂了請客。

那顧客裏一個人帶頭向著包間走:“他家鐵鍋燉鵝加貼餅不錯,一會嚐嚐。嗨,你說,這鄉小學倒了個圍牆砸了伢子,反倒砸出個集資辦學的文件了。”

吳向聽到是說鄉小學的,小耳朵立刻豎了起來,借著人小,跟到了包間門口。

隻聽有兩個顧客笑著歎氣:“就知道宴無好宴。李廠長,你今天約我們是談這件事吧?”

“你這是做了學校代表,要我們捐錢來的?”

李廠長趕緊搖頭:“哪裏,哪裏,這不是鄉教辦武主任幫過我,要還他個人情,帶頭捐款嘛。可又怕捐多了給哥幾個壓力大,捐少了自己麵子上又不好看,所以約著你們幾個商量商量。”

一個身材壯的顧客嗓門粗:“就你心思多!想那麽多幹什麽?憑自己廠子的能力,樂意捐多少是多少。就算有文件,應該也不是提前訂了數字,強壓著咱們捐足了。”

李廠長給在座的幾個人散了香煙:“那是肯定的,而且武主任說的和我聽到的差不多,集資捐款,包括鄉裏的事業、企業單位還有個人,所以這捐款的壓力估摸著不大。我們約個數字,大家方便。”

別說吳向好奇,就是吳老板也粘在包間門口,聽得忘了上涼菜。

幾個顧客也沒催,隻繼續嘀咕著。

“你們說怎麽忽然出了這麽個文件,會想到讓大家集資捐款支援鄉村辦學的?”

“這也不怪,不同的地方實力不一樣,要想發展教育,有時候地方上捉襟見肘,可再耽誤也不能耽誤了伢們。更何況咱們縣裏、鄉裏偏僻,自然條件又不好,人多地少,為著發展教育沒少費心思,這我是知道的。”

李廠長說出這話,幾人點頭,幾人搖頭。

有個年紀大一些的老板有點不情願:“我家幾個伢,也沒有讀多少書,現在跟著我做生意,不一樣發家致富?讓我捐錢辦學,對我廠子有什麽利益?我招的工人一半隻上了小學,還有幾個是半文盲。這筆支出,沒收回的時候,實際就是個虧本買賣!”

“隻能當做好事,積個功德吧。”另一個老板也不太樂意。

“功德誰看得見?捐出的錢可是實實在在的,是我和一廠人的汗水錢!”

李廠長也難以勸說,隻能催著吳老板趕快上菜。

“啪!”

吳老板回頭看見身後探頭探腦的吳向,伸手拍了他一巴掌:“你湊什麽熱鬧,去,去,幫你媽把前麵的台子收拾收拾。”

他端著幾個冷菜進包間的時候,電視已經被打開。地方新聞裏恰在播放著集資辦學的消息,幾個老板表情各異地盯著屏幕,隻聽到:“隨著城鎮、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對於有素養、有知識的人才需求缺口也越來越大,對於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國家和地方每年增加教育經費,但目前並不能滿足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普及九年製義務教育的需要,因而十年教育發展規劃中提倡和鼓勵社會力量集資辦學,捐資辦學,這是加快教育發展包括大力發展農村教育的好辦法。在我省,農村人口眾多,文化教育基礎落後。辦好農村學校所需投資巨大,而且農村教育遺留的問題較多,包括存在危房、基礎教學設備短缺、師資力量不足等多項問題,嚴重妨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的全麵發展,因此必須繼續實行‘兩條腿走路’的方針,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農村教育經費,鼓勵並吸引企業單位、農村合作組織增加教育投資的比例,為地方長遠發展與達成發展目標添磚加瓦,彌補人才缺口。”

“這說的,算清楚,為鄉裏捐款辦學,就算沒有回報到廠裏的,也不算虧。”李廠長忽略了送菜進來的吳老板,低頭拿出筆記本,在其上寫了個數字,“我打算捐這些,你們幾個感覺怎麽樣?”

他旁邊的老板們看著,遲疑片刻,點頭:“……我感覺還行,那我也差不多吧。”

另一邊的在吸冷氣:“太多了吧?這要忙乎多少陣才賺得回來?這成本賬我這裏得細算算。”

電視裏的新聞沒停:“試點實行農村集資的縣鄉,農村中小學的辦學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今年共籌措資金三千多萬元,做到了專款專用,維修危房10萬平方米,新建中小學校舍30萬平方米,添置課桌凳5.4萬套,使全縣中小學基本消除危房。縣中學、小學已開始興建教學大樓……”

年紀大的那位老板嚼了幾顆花生米,還是搖頭:“這些都是鄉裏的事,我家伢沒在鄉裏村裏讀書,我那廠小資金又緊,還是實際些,這認捐我就不參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