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避所短,從所長

原文

故計[1]國事者,則當審量權;說人主,則當審揣情,避所短,從所長。謀慮情欲必出於此。乃可貴,乃可賤,乃可重,乃可輕,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敗,其數[2]一也。故雖有先王之道、聖智之謀,非揣情、隱匿,無所索[3]之。此謀之本也,而說之法也。常有事於人,人莫能先。先事而至,此最難為。故曰“揣情最難守司”。

注釋

[1]計:謀劃。

[2]數:法術,這裏指辦法。

[3]索:追求。

譯文

所以,謀劃國家大事,就應當詳細地衡量權勢;遊說君主,則應當全麵揣測實情。探知對方的謀劃、想法、情感和欲望,必須以這種謀略為主。謀士們可能富貴,也可能貧賤,可能受到尊敬,也可能被輕視,可能獲利,也可能遭到損害,可能成全他人,也可能敗壞他人,其使用的辦法都是一致的。因此,即使有古代先王的治國之道,有聖人的高超智謀,不通過揣度實情,也就無法探測出所有隱匿的情況。這是謀略的基礎,遊說的通用法則。對某些事情突然發生,人們不能事先預料,是因為提前預料是最難的。所以說:揣測實情,最難把握。

鬼穀錦囊

“說人主,則當審揣情,避所短,從所長。”是說遊說他國君主,應當全麵揣測別國君主的想法,避其所短,從其所長。

其實不僅遊說別人如此,做人做事都是如此:用人要用其長、避其短才能充分發揮其價值,為我所用;為人所用要避主短處(人性弱點)、從主長處(人性優點)才能既有用武之地,又不會有“自作聰明、自以為是”“功高蓋主”的嫌疑;學習別人要取其長處、補己短處,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和完善;讀書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才能獲得有益身心的知識和道理,等等。

延伸閱讀

去過寺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勒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背麵,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裏,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勒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麽都不在乎,丟三落四,沒有好好地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裏,由彌勒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麵無私,錙銖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裏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彌勒佛和韋陀各有長短,但佛祖在用人上真堪稱一位高手:讓彌勒佛負責公關,韋陀負責理財。果然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裏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佛祖可謂真正做到了用之所長、避之所短、長短互補、陰陽相濟。

佛祖將彌勒佛和韋陀兩人的長處合二而一,獲得了“1+1=無窮”的結果,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優化組合”,可謂達到了用人和經營管理的至高境界。這對我們的現實生活,尤其是企業用人之道,具有非常的借鑒意義和指導作用。

“避所短,從所長”在人生道路上還有另一層借鑒意義,即要取長補短,善於向他人學習。《呂氏春秋》有雲:“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意思是說,善於學習的人,借用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人生在世,隻有不斷學習和吸收別人的長處為我所用,才能不斷取得進步、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