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欲擒故縱,欲取反與

原文

古善反聽者,乃變鬼神[1]以得其情。其變當也,而牧之審也。牧之不審,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審。變象比,必有反辭,以還聽之。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2],欲高反下,欲取反與。欲開情[3]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辭[4]。同聲相呼,實理同歸。或因此,或因彼[5],或以事上,或以牧下[6]。此聽真偽,知同異,得其情詐[7]也。動作言默,與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見其式[8],皆以先定為之法則。以反求複,觀其所托[9]。故用此者,己欲平靜,以聽其辭,察其事,論萬物,別雄雌。雖非其事,見微知類[10]。若探[11]人而居其內,量其能射其意[12]也。符應[13]不失,如蛇[14]之所指,若羿[15]之引矢。

注釋

[1]鬼神:鬼,隱密不測。鬼神是指死者的靈魂和山川的神明。

[2]斂:收斂。

[3]開情:情,感情、情緒。這裏是說敞開心靈的大門。

[4]象而比之,以牧其辭:象,模仿。比,類比。用象比的方法把握對方的言辭。

[5]或因此,或因彼:因,原因。此,這裏。彼,那裏。或這個原因,或那個原因。

[6]或以事上,或以牧下:事,侍奉。牧,統治(人民)。全句的意思是說或用來侍奉君主,或用來觀察民情。

[7]情詐:真情和虛偽。

[8]式:定式,模式。

[9]觀其所托:托,寄托。觀察其所寄托之處。

[10]見微知類:微,微小。類,種類。根據輕微征兆探索有關聯的重大事物。

[11]探:偵察,打聽。

[12]射其意:此處指如弓之發矢,準確猜中對方意圖。

[13]符應:驗合符契。

[14]蛇:意指飛龍。

[15]羿:即後羿,神話傳說中的神射手。

譯文

古代善於從反麵聽別人言論的人,可以說是神明,他們隨機應變很得當,對對手的控製也很周到。如果控製不周到,得到的情況就不清晰,得到的情況不清晰,心裏的底數就不全麵。要把模仿和類比靈活運用,就要說反話,以便觀察對方的反應。想要講話,反而先沉默;想要敞開,反而先收斂;想要升高,反而先下降;想要獲取,反而先給與。要想了解對方的內情,就要善於運用模仿和類比的方法,以便把握對方的言辭。同類的聲音可以彼此呼應,合乎實際的道理會有共同的結果。或者由於這個原因,或者由於那個原因;或者用來侍奉君主,或者用來管理下屬。這就要分辨真偽,了解異同,以分辨對手的真實情報或詭詐之術。活動、停止,言說、沉默都要通過這些表現出來,喜怒哀樂也都要借助這些模式,都要事先確定法則。用逆反心理來追索其過去的精神寄托,所以就用這種反聽的方法。自己要先平靜,以便聽取對方的言辭,考察事理,論說萬物,辨別雄雌。雖然這還不是事情本身,但是可以根據輕微的征兆,探索出同類的大事。就像刺探敵情而深居敵境一般,要首先估計敵人的能力,其次再摸清敵人的意圖,像驗合符契一樣可靠,像蛇一樣迅速,像後羿張弓射箭一樣準確。

鬼穀錦囊

事情若從正麵無法入手,不妨考慮反其道而行之,往往能收到化繁為簡、事半功倍、神鬼不測的效果。

商場如戰場,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所以,投身商海,一定要謹慎從事,切不可貪圖小恩小惠,否則就會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在商海中打拚,更要掌握一些必備的兵法謀略,用來保護自己、克製敵人!“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便是其中一個最有力的製勝法寶!

延伸閱讀

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就是成功運用“欲取反與”策略的典範。

西漢自文、景兩代起,如何限製和削弱日益膨脹的諸侯王勢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麵臨的嚴重問題。漢文帝時,賈誼鑒於淮南王、濟北王的謀逆,曾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這一建議,但沒有完全解決問題。漢景帝即位後,采納晁錯的建議削藩,結果吳楚七國以武裝叛亂相對抗,即“七國之亂”。漢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亂,並采取一係列相應的措施,使諸侯王的勢力受到很大的削弱。但至漢武帝初年,一些大國仍然連城數十,地方千裏,驕奢**逸,阻眾抗命,威脅著中央集權的鞏固。因此,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主父偃上書漢武帝,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這樣,名義是上施德惠,實際上是剖分其國,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這一建議既迎合了漢武帝鞏固專製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為武帝所采納。

同年春正月,漢武帝頒布推恩令。頒布推恩令以前,諸侯王隻能把封地和爵位傳給嫡長子,推恩令頒布之後,允許諸侯王把封地分為幾部分傳給幾個兒子,形成直屬於中央政權的侯國。推恩令吸取了晁錯削藩令引起“七國之亂”的教訓,反其道而行,欲取反與,使得諸侯王國名義上沒有進行任何的削藩,避免了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性。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導致封國越分越小,勢力大為削弱,從此“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十餘裏”。

“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在後世應用甚廣,成為大多數精明企業家和商家的製勝法寶。

有個大的電器公司,其產品質量上乘,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亟須擴大生產規模,但公司當時拿不出那麽多的資金搞擴建項目,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兼並其他的小企業,利用改造小企業原有的設備。如何兼並對方?如果對方一點好處都得不到,怎麽會俯首稱臣呢?於是,電器公司決定給小企業三大好處:一是抽一部分技術人員對小企業職工進行培訓;二是拿出一部分資金對小企業原有設備進行改造;三是在產品質量合格的前提下,小企業可使用公司的品牌。

結果輕而易舉地吞並了這些小企業,使這家大電器公司,少花70%的資金,擴大了生產規模,增加了盈利。

“欲速則不達”,先讓你嚐到些甜頭割舍不掉,然後再實施自己的計劃,這種“欲擒故縱”“欲得先與”的戰術,在商場上俯拾皆是、舉不勝舉。可以說,鬼穀子的思想在當今商戰中綻放著奇光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