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村醫

第二天林南就去了距離鄉場最遠的冬水村。冬水村位於延綿大山的最深處,山高林密,耕地稀少,也是雙橋鄉最貧窮的鄉村之一。

讓林南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地方竟然有一位在崗的村醫。

林南從村主任那裏了解到,他們這裏的村醫姓宋,是一個不到20歲的女孩子,因為小時候患小兒麻痹症留下了殘疾。

小兒麻痹症是因為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造成的主要後遺症,主要表現為下肢皮下脂肪和肌肉萎縮,從而造成行動不便,正因為如此,這位村醫也就失去了外出打工的機會。林南問道:“她能夠看病嗎?”

村主任道:“小宋很聰明,也很刻苦,一般的頭痛、發燒什麽的都可以治好。”

聽村主任這樣一講,林南頓時就想見一見這位村醫,問道:“她住在什麽地方?”

村主任指了指不遠處的那個小山包:“看到那棵核桃樹沒有?就在那個地方。”

林南對村主任說道:“那我今天就在村衛生所給大家看病吧,麻煩您通知一下大家。”

不多一會兒,林南就到了那個小山包處。眼前的房子破舊不堪,和夏芸芸家的差不多,林南大聲問道:“宋醫生在家嗎?”

“來了。”屋子裏麵傳來一個聲音,林南很快就見到一個個子矮小的年輕女孩子瘸著一條腿走了出來。

女孩子見林南是陌生人,疑惑地問道:“請問你是?”

林南自我介紹道:“我叫林南,是鄉衛生院今年剛來的醫生,今天巡回醫療到了這個地方,順便來看看你。”

小宋一聽,急忙熱情地將他迎進屋:“鄉衛生院的醫生還是第一次到我們這個地方來呢。林醫生,快進來坐。”

林南客氣了兩句,進去坐下後打量了一番屋子裏麵的情況,發現雖然有些簡陋,但還算比較幹淨整潔,問道:“這個地方就你一個人住?”

小宋點頭道:“這是我家的老屋,哥哥嫂嫂搬出去了,他們在外麵打工,我爸媽幫他們帶孩子。”

林南問道:“你做村醫多久了?”

小宋道:“有4年多了。初中畢業那年縣裏麵出台了文件,讓我們去縣衛校培訓,培訓結束後就回來做了村醫。”

原來是這樣。林南又問道:“你拿到村醫行醫資格證沒有?”

小宋搖頭道:“去考了兩次,都沒有通過,今年已經報名了,準備再去試試。”

林南不大明白:“你以前沒有考試通過不也一樣當村醫嗎?為什麽非得要去考試呢?”

小宋道:“現在我一個月隻有200塊錢的補貼,考試通過後可以加100塊,而且我還聽說,如果拿不到村醫行醫資格證的話,今後會取消當村醫的資格的。”

300塊錢對城裏的人來講算不上什麽,但在這大山裏麵卻可以解決不少的問題。林南點頭,又問道:“整個雙橋鄉是不是就你一個在崗的村醫?”

小宋道:“不止我一個吧?水井村的王醫生也一直都在崗呢。”

林南問道:“水井村在什麽地方?”

小宋道:“就挨著我們這裏,據說那地方以前有一口老水井,一年四季都不缺水。”

林南笑道:“那我得去看看才是。對了,那位王醫生是什麽情況,你知道嗎?”

小宋道:“具體的情況我不大清楚,隻聽說他的年齡比較大,而且是學中醫的。”

學中醫的?那我明天就去那裏了解一下情況。林南心裏麵想道。

兩個人閑聊了不多一會兒,病人就慢慢開始來了。和其他村的情況一樣,村衛生所的外麵很快就排起了長隊。

小宋確實非常好學,她仔細觀察著林南診治病人的過程,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主動詢問。

“林醫生,你怎麽知道這個孩子有蛔蟲?”

“你看他的臉上,這個地方的顏色是不是比正常皮膚淺一些?這就是蛔蟲斑。”

“蛔蟲斑是怎麽形成的?”

“具體的原因不大清楚,不過有專家認為是蛔蟲引起的身體變態反應。哦,變態反應就是比較強烈的免疫反應。”

“林醫生,風濕究竟是怎麽引起的?”

“風濕的病因很多,不過大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往往與鏈球菌感染有關。”

“林醫生,你說這個病人有風濕性心髒病,是通過聽診聽出來的嗎?我剛才怎麽沒有聽到異常?”

“風濕性心髒病可能會出現二尖瓣狹窄或者閉合不全,除此之外還有三尖瓣狹窄,不過這樣的情況比較少見。這個病人是二尖瓣狹窄,可以在心尖區聽到隆隆樣雜音,而且是先遞減然後遞增,不過音調比較低,需要仔細聽才可以聽到。你再聽聽試試。”

小宋將聽筒放到了林南所說的位置,仔細聽了會兒之後點頭道:“確實是像你所說的那樣,我聽到了。”

林南道:“我說的教科書上麵都有,關鍵是你在聽診的過程中要仔細去感受,聽得多了也就比較敏感了。”他隨即對病人說道,“你的這個病會越來越加重的,而且很可能會威脅到生命,盡快去醫院住院治療吧。”

病人道:“我去醫院問過了,要治好的話得花好幾千塊呢。”

林南問道:“您家裏有這筆錢嗎?”

病人道:“有倒是有,那是準備用來蓋房子的。”

林南道:“您想過沒有,人死了就啥也沒有了,房子蓋來誰住?隻有好好活著,錢花完了還可以再掙,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病人道:“我舍不得啊,兒子、女兒在外麵掙錢很不容易,我們鄉下人沒那麽金貴,以後再說吧。”

像這樣的情況林南已經不止遇到這一次了,他耐心勸說道:“您兒子、女兒掙錢的目的是什麽?還不是為了能夠讓您健健康康地多活幾十年?不然的話您生養他們幹什麽?”

小宋也勸道:“三姑,您這病真的拖不得,一旦病情加重後就沒辦法治啦,如果一下子死了倒是一了百了,問題是一時半會兒又死不過去,那種生不如死的感覺您受得了?您就聽林醫生的吧,趕快去住院治療。”

病人的臉色頓時就變了,問道:“真的有那麽惱火?”

小宋點頭道:“林醫生也是為了您好呢,我騙您幹嗎?”

病人問道:“鄉衛生院可以看這種病嗎?”

林南道:“可以的,而且花費上要比縣醫院少一些。”

病人還是猶豫了一會兒,說道:“那我明天去看看再說。”

“林醫生,我們鄉下的人都這樣,舍不得花錢。”病人出去後小宋對林南說道。

林南點頭:“我理解,他們確實是窮怕了。不過你還是要經常給他們灌輸生了病不能拖、有病早治療就是少花錢的道理。”

小宋道:“今後我一定會在這方麵多做宣傳的。”

這時候一個老人進來了,林南問道:“您有哪裏不舒服?”

老人將他的右手伸了出來:“醫生,你看我這手。”

林南朝老人伸出的手看去,隻見大拇指的前端紅腫得厲害,而且在一側指甲旁還有一個膿點。他問道:“多長時間了?痛不痛?”

老人回答道:“就是痛得很。前幾天我上山去砍柴,被刺紮了一下,後來就變成這樣了。”

林南點頭,問小宋道:“你知道他這是什麽情況嗎?”

小宋道:“感染了。”

林南道:“當然是感染了。準確地講,他的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為急性甲溝炎,就是指甲周圍的急性感染。甲溝炎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甲溝炎經常發生在受傷或輕微創傷後,其特征為伴有疼痛的化膿性感染,急性膿腫形成,除此之外還可能出現紅斑或者腫脹,大多數情況是屬於葡萄球菌或者鏈球菌感染所致。”

小宋問道:“慢性甲溝炎有什麽不同嗎?”

林南道:“慢性甲溝炎是由於反複的輕微創傷,以及暴露在水、刺激物或者過敏性物質中,引起皮炎,並繼發細菌或者真菌感染,表現為痛性紅斑、水腫,指甲表麵異常或者指甲床損傷,不過手指腫瘤和某些藥物也可以導致類似的症狀,所以必須要進行鑒別診斷。”

小宋頓時就想起有一次村醫考試的題目中就有這樣的內容。難怪自己當時沒有答對,原來一個小小的手指感染竟然存在著這麽多複雜的情況。她問道:“像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麽處理?”

林南道:“如果沒有化膿的話,進行抗炎、外用抗真菌類的藥物就可以了,不過他的手指已經化膿,所以必須切開引流。你這裏有簡易的手術包沒有?”

小宋道:“有,不過平常很少使用。”

林南道:“那就先將手術包裏麵的器械進行高溫消毒。”

當林南看完了後麵的兩個病人之後,小宋那邊已經將手術包裏麵的器械高溫消毒完畢。

林南給病人的手指進行了消毒,然後在手指根處注射麻醉藥,他一邊操作一邊對小宋說道:“手指的神經非常豐富,所以必須要進行局部麻醉。這個病人的情況不算太嚴重,隻需要沿著病變一側的指甲根角做一個縱行切口就可以了。”他開始下刀,“就像這樣,切開之後,再用尖刃刀插入指甲根部和皮膚之間進行銳性分離,放出膿液,然後引流。”

小宋道:“好像還比較簡單。”

林南點頭道:“這本來就是一個很小的手術,而且這樣的情況在農村也比較多見,村衛生所就可以做。如果病人的指甲下麵有積膿,在做甲溝炎引流的同時還應拔除指甲,當排出膿液之後用凡士林紗布覆蓋後包紮。不過你一定要注意病人的情況,千萬不要在手術後出現感染。”

這一天下來,小宋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她頹喪地道:“難怪我一直考不過,確實是我懂得的東西實在是太少了,特別是在操作方麵更是欠缺。”

林南想了想,說道:“這樣吧,回去後我和莊院長商量一下,到時候你可以到衛生院來實習一段時間。”

小宋驚喜地問道:“莊院長會同意嗎?”

林南道:“想來應該問題不大。這次考試的時間是在什麽時候?”

小宋回答道:“明年的6月底。”

林南道:“那還早,還來得及。這樣吧,我這邊有消息後就馬上讓人通知你。”

在村主任家住了一晚上後,第二天一早林南就去了水井村。

水井村的村醫是一位60多歲的老人,林南去到他家的時候發現外麵的院壩曬滿了各種中藥材,屋子裏麵擺放著一大排藥櫃。

林南問道:“王醫生,到您這裏來看病的村民是不是很多?”

王醫生道:“鄉下的人更相信中醫一些,他們生病了就會來找我。”

林南又問道:“您做村醫多少年了?”

王醫生道:“我年輕的時候就是村裏的赤腳醫生,幾年前通過了村醫考試,說起來也算是做了大半輩子的村醫了。”

林南肅然起敬,問道:“做村醫的收入那麽低,您就從來沒有想過外出去打工?”

王醫生笑了笑:“我除了會點醫術之外,其他的什麽都不懂,這麽多年早已經習慣這裏的生活了。人這一輩子怎麽都是過,要那麽多錢來幹什麽?”

林南感歎道:“您說的也是。”這時候他忽然想起那位中醫教授上課時說的話來,問道,“王醫生,中醫對治療真的有效嗎?”

王醫生道:“當然有效了,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不都是靠中醫治病的嗎?”

林南道:“中醫的缺陷還是比較大的吧?比如古時候的人患闌尾炎,基本上都是被判了死刑。”

王醫生點頭道:“這倒是。闌尾炎在中醫裏麵被稱為腸癰,中醫的手段確實是拿它沒辦法。不過西醫也一樣有缺陷啊,比如各種慢性病的治療,中醫的療效就要比西醫好很多。”

林南問道:“這是什麽緣故呢?”

王醫生搖頭道:“我也不知道。畢竟我沒有係統學習過,對中醫的理論知識完全是一知半解,這些年來我給大家治病除了一些常規的中醫藥方之外,主要是靠一些民間偏方。”

林南問道:“那些民間偏方真的很有效果?”

王醫生回答道:“確實很有效果。比如將花生葉或者花生殼半兩、紅棗10粒、浮小麥3錢煎成一碗湯在睡前服下,連續7天就可以治愈失眠、多夢之症。再比如,睡前將花椒5到10粒用開水泡一杯水,待水涼後服下,連續5天後就可以徹底治愈打呼。”

林南驚訝地問道:“這是什麽道理?”

王醫生道:“不知道,應該是一種經驗之談吧。”

林南對此很感興趣:“王醫生,關於這樣的偏方您有文字性的東西嗎?我可不可以抄錄一份?”

王醫生笑道:“這些偏方都是我這些年來收集和整理的,大概有50來個,我基本上都嚐試過,效果還不錯。”他說著就去拿來一個紅皮的筆記本,“都在這裏麵,你喜歡的話就抄一份去吧。”

林南大喜,不住道謝。

林南發現,眼前這本筆記裏麵記錄的偏方包含了傷風感冒、各種頭痛、氣管炎、胃炎等多種常見疾病的治療,雖然還不能確定這些偏方的療效究竟如何,但他知道,自己目前的所學在這樣一位老村醫麵前似乎並沒有多少優勢,所以也就取消了在這裏給村民們看病的計劃。

抄錄完筆記本裏麵的偏方後,林南又和王醫生閑聊了會兒,看了看時間已經是上午11點多,隨即就起身告辭。王醫生道:“從這裏到鄉場上要走2個多小時呢,你也難得來我們這裏一趟,吃了午飯再回去吧。”

林南推辭道:“我看您也挺忙的,就不用專門給我做飯了。”

王醫生笑道:“我可不會做飯。我兒子、兒媳不在家,老伴住在他那裏帶孩子、做飯,我們一會兒就過去。”

這段時間林南大多數時候吃住都在村民家中,知道這裏的鄉下人比較淳樸,所以也就沒有再推辭。

兩個人又閑聊了一會兒之後,王醫生起身道:“走吧,我們去吃飯。”

王醫生兒子的家就在旁邊的山坳裏麵,幾分鍾就到了。一進屋,王醫生就吩咐老伴:“家裏來客人了,多弄兩個菜。”

老太太笑著說道:“正好煮了臘肉呢,我去地裏摘點新鮮蔬菜就是。”

王醫生問道:“孫兒呢?”

老太太道:“一個人在坡上玩呢,我這就去叫他。”

老太太說完後就出去了,站在院壩大聲在喊:“小紅,回來吃飯了。”

林南問王醫生:“村裏的孩子不是很多嗎,您孫子怎麽一個人去坡上玩?”

王醫生苦笑著說道:“這孩子太調皮了,村裏麵的孩子不大喜歡他。”

林南問道:“孩子多大了?”

王醫生道:“6歲,明年就上小學了。”

林南點頭道:“調皮的孩子大多比較聰明,上學後慢慢就聽話了。”

兩人正說著話,老太太端著筲箕從外麵進來了,筲箕裏麵是她剛剛從地裏剛剛摘下來的新鮮蔬菜。

老太太的身後跟著一個小男孩,髒兮兮的,滿頭大汗。小男孩一見到林南就破口大罵:“你來我家幹什麽?”

林南頓時就怔在那裏。王醫生大怒,拿起旁邊的掃帚就朝孩子打去:“你這孩子,怎麽這麽沒禮貌?”

老太太急忙去攔住他:“孩子還小,你打他幹什麽?”

孩子卻依然在罵罵咧咧。

王醫生更怒,扔掉掃帚後一把抓住孩子,啪啪幾巴掌狠狠打在了孩子的屁股上。孩子哇哇大哭。

這時候林南一下子反應了過來,對王醫生說道:“孩子還小,不懂事,您別打他。”

王醫生這才放開了孩子:“下次再這樣,看我不打死你!快去把臉和手給我洗幹淨。”待孩子哭著跑開後,他歉意地對林南說道:“小林,你別介意,這孩子實在是太調皮了。”

就在剛才,林南忽然想起在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科病房實習的時候看到過的一個病例,問道:“這孩子是不是經常損壞家裏的東西,而且還經常打罵其他的小朋友?”

王醫生點頭:“是啊,家裏本來有個電視機的,被他用小板凳砸壞了屏幕,還往鍋裏放石頭、泥巴。吵他、打他都不起作用,村裏麵同齡的孩子都被他給打怕了,最近還學會了罵人,太調皮了,真是讓我傷透了腦筋。”

看來確實是有問題。林南道:“王醫生,這孩子不是調皮的問題,是一種病。”

王醫生驚訝地看著他:“是一種病?怎麽可能呢?”

林南點頭道:“很可能是多動症。多動症又稱為腦功能輕微失調綜合征,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精力過於旺盛,情緒容易衝動。像這孩子無緣無故罵人的情況,也很可能是多動症的一種,醫學上叫作穢語綜合征。像他這樣的情況打罵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必須要盡快治療,否則的話病情還會越來越加重。”

王醫生點頭道:“我倒是聽說過多動症這種病,聽你這樣一講好像還真的是。小林,這個病一般怎麽治療?”

林南道:“還是得先確診後再說,治療的方案也必須按照孩子的具體情況考慮。”

王醫生問道:“這樣的病哪裏可以治療?”

林南道:“確診後治療並不難,縣醫院應該就可以。”

王醫生道:“我知道了。小林,幸好有你的提醒,不然的話這孩子的病就耽誤了。”

林南將王醫生整理的那些偏方看了好幾遍,實在搞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於是就回了一趟縣城,找到伯父後問道:“您怎麽看中醫的偏方?”

林澤文道:“據我所知,有些中醫偏方治病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林南又問道:“既然治療的效果不錯,為什麽中醫教材裏麵沒有呢?”

林澤文道:“我不是學中醫的,所以你的這個問題我沒辦法回答。這樣吧,你去問問縣中醫院的郭老。郭老早已過了退休的年齡,因為找他看病的病人太多,所以一直到現在還堅持在看門診。我這就給他打個電話。”

打完電話後林澤文對他說道:“今天郭老正好沒上班,你直接去他家裏就是。”隨即,他就在一張處方簽上寫了個地址,“就這個地方,很好找的。”

郭老的家是一個獨立的小院,小院裏麵種滿了各種花草和果樹,鬱鬱蔥蔥,而且井井有條。在林南的印象中,整個縣城裏麵像這樣的小院似乎並不多見。

滿頭銀發的郭老將林南請到了葡萄架旁邊的涼亭裏麵坐下,問道:“聽你伯父講,你今年剛剛大學畢業?”

林南點頭道:“是的。我現在在雙橋鄉衛生院上班。”

郭老道:“這是縣裏麵的新規定。我倒是覺得這個規定不錯,現在的年輕人太浮躁,太不了解下麵的情況了,下去鍛煉鍛煉對你們有好處。”

林南道:“我也是這樣覺得的。雖然我才剛剛下去不久,但收獲還是很大的。”

郭老見他說得真誠,滿意地點了點頭,問道:“聽你伯父說,你有一些關於中醫的問題想要問我?”

林南將自己抄錄的偏方遞到郭老麵前:“這是我從一個村醫那裏得到的偏方,麻煩郭老看看,這些偏方是不是真的有效果?”

郭老接過去仔細看了看,笑道:“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偏方,治療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林南問道:“既然這些偏方的治療效果不錯,為什麽中醫學的教科書裏麵沒有呢?”

郭老笑了笑,說道:“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其實這些偏方大部分都是傳統中醫藥方的簡化版。我這樣講你應該明白了吧?”

林南愣了一下:“簡化版?既然簡化版對治療有效果,為什麽不廣泛推廣呢?”

郭老道:“因為這些偏方根本就不是給中醫用的。中醫的診斷需要望、聞、問、切,特別是脈象對於診斷和治療都是非常重要的,雖然中醫的藥方比較固定,但每一種藥材的劑量必須根據脈象來決定。但普通人是不懂得脈象的,正因為如此,這才有了偏方這種中醫藥方的簡化版。”

林南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郭老繼續說道:“不過有些偏方卻並不是屬於這樣的情況。幾千年來,中醫和其他傳統文化一樣因為各種原因失去了傳承,但其中也有一些流落到了民間,也因此被人們視為偏方。這些年來,國家花費了很多人力和物力去挖掘這部分偏方,成效非常顯著……”

郭老一談起這樣的話題就開始滔滔不絕,神采飛揚。這時候林南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來:“幾年前,我在參加學校暑期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位鄉衛生院的院長,他竟然通過那樣的方式去治療痔瘡……”

郭老聽了他的講述後微微一笑,說道:“這樣的治療方式是有中醫學的理論依據的,因為中醫學認為,人體的肛門和上舌係帶都是屬於督脈的範疇,這就如同通過刺激足三裏穴位可以緩解腹痛是一樣的道理。”

原來是這樣,看來中醫確實是博大精深,隻不過很多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罷了。林南對中醫更加好奇,問道:“郭老,有人說中醫的傳承是因為人的問題,真的是這樣嗎?”

郭老點頭道:“這確實是最主要的原因。中醫的理論太過複雜,生澀難懂,更需要長期大量的實踐,不像西醫那樣直觀、直接地解決問題,在如此快節奏的現代社會,真正能夠沉下心來鑽研中醫的人也就越來越少了。除此之外還有中草藥的因素,現在的中草藥大多是用化學肥料催熟的,生長的時間太短,當然會出現藥效的問題。”

林南擔憂道:“如此的話,中醫會不會就因此衰敗下去?”

郭老搖頭道:“我相信不會的。畢竟有一些疾病是西醫無法診斷和治療的,而這樣的情況恰恰讓中醫展現出了它特有的療效。現在我們國家的各級中醫院提倡中西醫結合,就是為了讓這兩種截然不同理論和診治方式相互學習,相互補充。經過這麽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了這樣的方式非常有效,正因如此,現在從事中醫學研究和相信中醫的病人越來越多,中醫的發展也越來越快。”

林南點頭,問道:“郭老,可不可以這樣理解:不僅中醫院的發展方向是中西醫結合,而且綜合性醫院也應該是如此?”

郭老讚道:“小林,你的這句話可是說到關鍵上了。其實任何一門學科都是如此,隻有敞開胸懷、海納百川,才可以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啊。”

林南若有所思:“可是,學西醫的醫生大多不懂得中醫,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郭老道:“中西醫會診啊。人的才智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麽都懂,所以,會診就可以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當然,如果沒有會診條件的地方,比如像衛生院,使用一些偏方也是可以的。”

這一番交談下來,林南頓覺自己的眼界一下子開闊了許多,不過他也因此感到有些遺憾:要是我能夠懂得中醫就好了。當然,他也知道這隻不過是一種奢求,正如郭老所說的那樣,一個人的才智和精力確實是非常有限的,由此他不禁就想到了葉疆教授,也許他的那些做法並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