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馬背上的民族1
遼東之地,何為稱遼。
公元907年,起於遼水的契丹人,在此建國,國號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機。
在三十年後,改國號為大遼,定都上京。
大遼強盛許久,疆域遼闊,東鄰北海,渤海,西至阿爾泰山,北至克魯倫河,厄爾坤河等流域,南接山西,河北白溝河。
而燕雲十六州,就是後唐河北節度使石敬瑭獻給的遼國。
燕雲十六州是中原王朝的屏障,有了燕雲十六州,中原的國家才有實力與遊牧民族掰掰手腕,所處地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直到洪武皇帝恢複漢人江山,才將這個失去四百多年的故土收回。
大遼強大一時。
但馬背上的民族,從馬背上走了下來,便會被另一個民族取而代之。
在一百年後,完顏阿骨打,率領三萬騎兵在遼國境內,建立金國,隨即,橫掃遼境,先後滅亡了大遼,北宋,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女真不滿萬,滿萬則無敵的說法橫空出世。
他們的戰鬥力讓敵人感到膽寒,蒙古,南宋,西夏,與之接壤的國度盡受欺壓。
同樣,也是一個新的輪回。
馬背上的女真人,在跳下駿馬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就碰到了另一個天之驕子,成吉思汗。
完顏阿骨打的後代,又被打的人仰馬翻,金國覆滅、到現在女真人還沒有緩過勁來。
在真正的曆史中,皇太極縱兵蒙古,又找回了女真人的榮耀,將存世四百餘年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屠戮殆盡。
那時,又是一個輪回。
但此時的遼東,不再是契丹人,蒙古人,女真人的,而是漢人的。
大明自洪武十年占據遼東,起初漢人不過二十萬,在之前都是依附在蒙古人的統治下,是低人一等的存在。
明軍來了後,他們變成了這塊土地的新主人。
而在朱棣定都京師後,遼東之地的漢人數量激增,從洪武十年的二十萬人,在永樂年間就突破到了六十萬人,而到了成化元年,登記造冊的人口已有兩百萬之眾。
雖然人口越來越多,城池越修越多,但遼東之地的不穩定還是給大明的百姓們帶來了很多傷害。
擾邊的蒙古人,境內的女真人。
成化五年秋,在廣寧城外三十餘裏處,發生血案,被野人女真洗劫,全村上下六十餘人被屠戮殆盡,糧食器皿全被搶完。
時任遼東巡撫的李純在得知此事後,第一個想法,就是瞞報。
不然這個被殺人口傳了上去,他也斷無活路。
遼東地廣人稀,信息阻塞,除了廣寧府外,幾乎很少有人知道這個血案的發生,而朝廷派過來問責核查的禦史,也被李純帶的暈頭轉向,並未調查出事情的真相。
廣寧,巡撫衙門。
李純帶著廣寧將領,官員三十餘人在巡撫衙門等候。
堂前布置香案。
官員們列隊等候。
不一會兒,從京師趕來的副都禦史孫祥,雙手捧著聖旨,在數名甲士的護衛下,來到了眾人麵前。
“遼東巡撫李純,廣寧總兵寇守接旨。”
李純帶領著眾多官員下跪迎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野人女真,殘殺大明百姓,朕聞之心痛,茲責令遼東巡撫李純,務必除惡殆盡,以儆效尤,若不達聖意,拖延了事,李純革職查辦,入京問罪,欽此。”
李純聽完後,臉色微變,這可不是一個好活。
“李巡撫,接旨。”在孫祥的提示下,李純才站起身,雙手接過聖旨,而後問道:“孫都禦史,陛下親發嗎?”
李純的言外之意是,這聖旨太後知道嗎,於謙,李賢知道嗎,若是不知道的話,他就可以用陛下還未親政的字眼擋一擋。
實際上在朝堂上小皇帝朱見深說的話,在京的禦史早就寫信告訴了他,可李純想著陛下還小,大動刀兵,如此嚴厲之措施,內閣一定不會同意,現在聽完聖旨,他心中的僥幸沒了。
難道還真的讓自己殺那麽多的人,可自己熟讀聖賢之言,讓我上個奏疏,理個政事還行,讓我部署圍剿,我不會幹啊。
孫祥看了一眼李純,也知道他心中的想法,而後說道:“聖旨乃司禮監啟發,經內閣查勘後,再交由本官手上。”
言外之意是在告訴李純,無需抱有幻想,早點部署吧。
李純聞言點了點頭,而後臉色瞬間恢複正常,說道:“孫都禦史,千裏奔赴,實在辛苦,本官備下薄酒一份,還望孫都禦史賞臉。”
“今日就不必了,本官身上還有旨意未完成,接下來的日子,還要多多叨擾李巡撫,以及眾位大人啊。”孫祥臉帶笑意的說道。
而李純聽完之後,心中可是七上八下了。
“怎的,孫都禦史,不回京複旨嗎?”李純不動聲色的問道,此地苦寒,他在這黑土地上轉悠什麽,趕緊回去吧。
“剛剛本官已經說了,身上還有公務旨意未辦,等到辦完之後,才能回京。”
“什麽旨意,什麽公務,本官乃巡撫,代天子巡守,可從未看到過內閣的公文呢?”李純輕聲說道。
他瞞報的事情是在一個月前做的部署,現在都一個月以後了,部署早就沒了,若是孫祥去案發地問問,自己這個謊言就不攻自破了。
而此事的瞞報是他催促下麵人做的,一旦有變故,其他人都會一窩蜂的將所有的責任甩在自己身上,到時候自己可真的是風風光光上任,帶著家小,坐著囚車回京複任。
孫祥淡淡笑道:“我領的旨意是秘旨,不過李巡撫也不用擔心,陛下說的時候,於太保,李輔臣幾位大人都在,並讓本官領旨辦事。”
李純聽完後,哈哈笑道:“為陛下分憂,那,本官必須要敬一杯孫都禦史,眾位同僚,你們說是不是。”說著,李純抓住了孫祥的臂膀,好像今日孫祥不喝這杯酒,就不讓他走了。
官員們也開始起哄,圍了上來。
孫祥淡淡一笑,而後說道:“唉,盛情難卻,但本官酒量不好,還望眾位大人手下留情啊。”
李純聽到孫祥答應在此吃酒,鬆了一口氣,而後將孫祥迎入事先準備好的酒席處。
在暢談吃食之時,李純給了手下的一名官員授意,讓他快快下去做下準備。
孫祥看到官員轉身離去,卻沒有阻止,隻顧著自己喝酒。
酒,武人喜歡,讀書人亦是喜歡,百姓也是喜歡。
洞房花燭,金榜題名,春風得意時又怎能少酒。
生死離別,墜入穀底,消沉失意時又怎能少酒。
就連先賢聖人也都喜歡飲酒,古語有雲“堯舜千鍾,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飲十榼”
孫祥真的是像聖人看起,自身嗜酒如命嗎?
當然不是。
他可是帶著責任來的。
在他領旨之前,他受詔進入了乾清宮,見到了陛下。
那是孫祥第一次進入乾清宮。
而當於謙剛剛引見孫祥後,便聽到朱見深說道:”一介文臣,有慷慨赴義之氣魄,實是大明之幸,朕之幸。”
“微臣分內之事,陛下言重了。”孫祥趕忙躬身回道,但心中卻總覺怪異。
小皇帝聰慧仁慈,滿朝皆知,可孫祥卻沒有如此近的接觸過,與之對話,像是在跟一個久居皇位的帝王說話一般。
朱見深隻是笑笑,而後對著身邊的張保說道:”為孫都禦史賜座。”
張保應了一聲後,便親自搬了椅子,放在了李賢的下首處。
在朝堂之上,於謙身旁圍繞的幾乎都是在北京保衛戰脫穎而出的人。
就連石亨也是老老實實的圍在於謙身邊,因為老的勳貴們並沒有覆滅,再加上陽和之敗,讓石亨很難再融入勳貴體係中,他沒有辦法,隻能選擇於謙,不然根本無法在朝堂上立足,而於謙在這個時候,也很是相信石亨,遼東之事,就是先詢問石亨的看法,再去找的成國公。
此次入乾清宮的隻有八人。
副都禦史孫祥。
兵部侍郎王文,已經過廷推,不日便會接任於謙成為新的兵部尚書。
東閣大學士,右都禦史徐有貞。
武陽侯,前軍都督府右都督石亨。
泰寧侯,中軍都督府右都督陳瀛。
成國公,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朱壽。
文淵閣大學士,內閣輔臣李賢。
文華殿大學士,三公太保,內閣首輔於謙。
八人入乾清宮,是商議遼東之事。
起初此事隻是在內閣奏報之上,朱見深也並沒有親自過問,但太上皇歸來,於謙本意是想將此事拋出,引起朝堂百官的注意力,他也能好好操作一番,現在太上皇被百官合力逮到了,陛下卻又抓到了這件事情。
遼東之事,兵家之事,不可不慎重起見。
今日大朝會之事,朱見深就已經表態,要用血來償還之,但於謙看來,國家大事,還是要多多商議,便組織了這次禦前奏對。
其名單也是於謙擬定。
“陛下,刀兵凶險,輕易勿動。”於謙並不同意朱見深在朝堂之上所說的話。
朱見深看了一眼於謙,還未說話之時,徐有貞就站了起來說道:“於太保,本官認為你說的不對,女真人侵我百姓在先,陛下臨朝聽政,以在今日朝會之上,金口玉言,已出,我天朝王者之師,若是不能保護百姓黎民,眾位將軍勳侯,豈不汗顏,而且今日本官在來的時候,看了看天象,此戰對我大明有利。”
朱見深看了一眼徐有貞,心中不住的點頭,看來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徐有貞進入角色很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