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倪少春
出乎意料的是,這大姐從兜裏掏出了鑰匙開了門。
“大姐?這是倪教授家嗎?”雲苓愣愣問道。
大姐表情無波無瀾,依舊無聲無息,隻點了點頭以示回應。
雲苓沉下心,猶豫了幾秒還是走了進去,然後默不作聲地指示係統把防身工具準備好。
屋裏沒人,大姐可算是說了第三句話,語氣平淡但隱藏著小心翼翼的卑微:“您先喝點熱水,他幾個小時前剛被學校叫走。”
雲苓接過杯子,沒喝,在手裏抱了會兒取取暖,才放在桌子上。
兩人相隔一個方桌,寂然無聲,氣氛宛若窗外的酷寒冷峭。
許是實在受不了這種凝冰結雪的氛圍,雲苓旁敲側擊地問道:“倪教授很忙嗎?”
大姐搖搖頭,“工作上的事我從來不問。”
雲苓也不知她這是老實話,還是故意隱瞞,不過能說話就好,隻要肯聊,不怕她收集不到信息。
“欸,說了這麽多,我還不知道大姐叫啥呢?”其實攏共也就四句話,雲苓客套起來都覺得尷尬。
“我姓葛。”
雲苓親和淺笑:“原來是葛大姐,自我介紹一下,我姓雲,您叫我小雲就好。”
葛大姐沉思片刻,似乎沒回憶起來自家有認識姓雲的朋友,蹙眉問道:“你剛才說你是有人給介紹過來的,那人是誰?”
雲苓掏出紙條,輕輕放在桌子上推給她,“是盧教授,他和我外公是舊友。”
葛大姐看到這個姓氏,第一反應脫口而出:“盧乾豐?”
“是的。”雲苓目光如炬,麵帶笑意,語氣肯定:“看來您一定認識他了。”
“嗯,他以前是我丈夫的同事。”
見她願意主動**和倪少春的親屬關係,雲苓便知道對方應該基本認可她的安全性了。
其實不用多問,都能猜出來葛大姐這個年齡,既不會是倪教授的女兒,也不會是他的母親,女眷裏最有可能的便是妻子這一身份了。
除此之外,雲苓的目光不經意地掃過女人太陽穴處的兩道條狀輕微凹陷,還有鼻梁的形狀,像是因長期佩戴了不合適的眼鏡所致。
看來這位葛大姐也是個讀書人,再聯想到她寡言少語的性格和掃大街的工作,雲苓沒有貿然開口詢問,畢竟揭人傷疤是件十分不道德的事情。
大約聊了十分鍾,雲苓基本摸清楚了對麵這位女同誌是什麽性格,節儉、謹慎、不善言辭,甚至有些怯懦。
家裏打掃的一塵不染,雖樸素清貧但體麵美觀,可見女主人所具備了簡意美學理念和基本文化素養,而且從牆上空白的方框痕跡也能看出這裏曾經掛過畫或是相片……
“葛大姐,倪教授走的時候有說什麽時候回來嗎?”
雲苓心想,如果時間太久,她不如先去找個住的地方,幸好她沒買今天下午的車票,否則還真趕不上回縣城的客運車了。
可惜葛大姐也不知。
兩人又等了許久,直到晚飯時才能到開門聲。
“阿芸,我回來了。”
倪少春垂著頭邊進門邊喊,轉眼間,敏銳的視線射向妻子身旁溫文爾雅的小姑娘。看起來不像是壞人,但知人知麵不知心,之前害他妻子的也是這麽個年輕人。
但他堆起笑容,站到妻子身旁,眼神防備地問道:“阿芸,這位是?”
夫妻二人一齊看向她,雲苓淡然自若地解釋:“倪教授,我叫雲苓,是盧教授介紹我來跟您洽談一個合作項目,不知您可否有時間聽我具體介紹一下?”
“哦,老盧確實跟我提起這個事兒,不過你也不用說了,我已經回絕他了,更不可能跟你去賓縣,真是麻煩你跑這一趟了。”
雲苓剛想再勸一下,誰知話還沒說出口,就聽葛芸溫聲問道:“賓縣?少春,這件事你怎麽沒跟我說?”
倪少春不自然地別過頭,氣勢一下子低了好幾度,倔強地強調:“沒什麽可說的,我是不會離開你的。”
雲苓眨眨眼,似乎這對夫妻鬧了矛盾,不知道她需要需要回避一下,可是她能去哪呢?
“額……”
她剛想說要不她去門外待會兒,先騰出空間讓他們好好聊一聊,等他倆融洽了她再回來,可半個字都沒說出來就被打斷了。
葛芸無奈道:“是不是之前人家邀請你去參加研究項目,你又給拒絕了。”
她的神情中滿是愧疚與自責,倪少春連忙解釋:“才不是,這次是老盧給介紹的人,你看她年紀輕輕,恐怕也不是什麽大事,去不去都沒必要,咱們在省城不挺好的嗎?”
見他們提到她,也不管是不是好的評價,總歸雲苓能插上話了:“倪教授,要不我先跟你說說這事兒是啥,您再做決定?”
她又看了眼葛芸,斟酌道:“葛大姐,您說呢?”
葛芸抬眸瞧瞧不吱聲的倪少春,忽略了他反對的意見,徑直拉著雲苓坐在椅子上,說:“小雲同誌,少春他就是這麽個脾氣,您別跟他一般見識。這樣,你說你的,我保證他肯定能仔細聽。”
雲苓掃了眼獨自站在一旁生悶氣的倪少春,心想他可不像是能聽進去話的人,不過別無他法,她也隻好硬著頭皮介紹。
“倪教授,您作為高級知識分子應該清楚社隊企業對當地國營經濟起到的顯著作用吧?”
倪少春陰陽怪氣地回:“這些年,湘省和李家莊的經驗日報都已經刊登過了,但凡看報紙的誰能不知道?但我隻是藥學專業,不懂農業更不懂經濟,你跟我說這個沒用。”
雲苓耐心順著他的思路反駁:“有用,怎麽沒用?人人隻要生活,就離不開經濟。這些您即使不懂,但也肯定知道市場的菜賣幾分,醫院的藥又貴了幾毛。”
他沒有反駁,畢竟現在少有不知柴米油鹽貴的老百姓。
“您用知識謀生,和農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是一個道理。”
“老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您需要不斷學習才能適應崗位需求;同樣,發展社隊企業也是為了讓公社和大隊兩級經濟強大起來,支援國家建設,壯大集體經濟,最重要、也是最樸實的一點是——脫離貧困、幫助致富。”
“我今天帶來的項目僅僅是借鑒了前人的經驗,利用這裏的綠水青山,將其發展成華國東北區域的藥材人工種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