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斬殺韓山武
看到如此場景的姬悟生更是內心咒罵,因為他知道是陽樂王姬請求周天子贖救丹國人的。
陽樂王姬被自己公父送回王都前,她也是經過災區的。
他本想質問西伯,既然陽樂王姬告知了丹國人受苦的情況,為何不告知她在路上看到的災區情況?
還是陽樂王姬也把路上的所見所聞告訴了大王,但是大王沒有理會?
這個問題隻要一問出口,西伯定無言以對。
但是哪知道西伯這個老狐狸,直接玩煽情,反客為主了。
這個時候去指責王姬殿下沒有顧及周國人,反而會引火燒身。
西伯準備繼續說話,但是無奈哭聲太大。
西伯隻好朝丹原望去,丹原與西伯對視了一眼,示意了一下。
丹原立馬心領神會,朝著所有丹國國人吼了一嗓子,
“所有丹國人都記住了,我們丹國人的命,以後就是王姬殿下的了。都不許哭了,西伯卿士還有話需要說”
丹原的這一嗓子,讓丹國人很快止住了哭泣。
但是他們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份堅毅與認可。
西伯見大家都漸漸的安靜了下來,繼續說道
“前一日,大王曾與我**心聲。因犬戎破都,王室內亂,國都東遷以後,大王他心灰意冷,自甘墮落,隻想苟且偷安。然就在那一日,突然一道天雷擊中他以後。他突然靈光乍現,脫胎換骨,如同武王附體一般。大王他與我說,他決定痛改前非。用智,救萬民於水火,以德,感化諸侯於失德,重拾武王之誌。所以王上從王姬殿下那得知丹國國人之境遇時,未曾多想便施以援手。如若王上得知我周人受災之苦,怎會不救?”
西伯的這一席話讓下麵的周國民眾突然眼中冒出了金光。
特別是最近因為水患流離失所,來到王都逃荒的難民。
他們仿佛看到了救世主,看到了希望。
此時的姬悟生已經憤恨到了極點,因為西伯在拐著彎罵自己的父親鄭國公失德。
而失德的標誌事件,就是無緣無故滅了丹國,還絕了別人的子嗣。
關鍵跪在這裏的韓山武還是他父親失德的重要汙點證明。
因為丹國國君跟王姬殿下幼子都是韓山武親手殺害的。
現在這人又因違反王詔被抓於此,在現在民眾看來這個韓山武不是死有餘辜嗎?
剛剛的哭聲才讓姬悟生意識到,這裏的很多護衛跟民眾也都是丹國人。
萬一把他們激怒了,衝上來幾個不要命的跟他同歸於盡,他的衛隊連反應時間都不夠。
因為一開始不知道情形會變成這樣,所以根本沒有交代過衛隊會有特殊情況發生。
姬悟生也不能過分詆毀丹國國君與丹國人,關鍵就算如何詆毀丹國國君。
也無法為殺掉王姬殿下幼子找到開脫的理由。
那個年代是沒有斬草除根的理念的。滅國不絕其祀,這也是一個重要禮製。
韓山武雖然是個粗人,但是他不傻,此刻已經嚇得屁滾尿流。
因為這麽近的距離聽西伯跟姬悟生爭辯,每個字都聽的清清楚楚。
西伯的字裏行間都在指責鄭國公失德,而鄭國公失德的最大理由就是殺害丹國國君父子。
可是丹國國君父子又都是他親手殺害的,前幾日他還到處炫耀這件事。
現在卻有可能成了索命符。
讓韓山武恐懼的最大原因是因為他感受到了世子的被動與無奈。
驚恐的韓山武與姬悟生對視了一眼,嚇得更是魂飛魄散。
因為韓山武從姬悟生的眼神裏看到了殺意。
他也覺得姬悟生不可能搭救自己了,這麽眾目睽睽之下救走有辱鄭國公德行的人。
那就在全體周國民眾與官員麵前坐實了,殺害丹國國君父子的韓山武是受了鄭國公的命令。
這個時代人的名譽比生命還重要。更何況是一國之君。
就在丹國人還沉浸在王姬殿下救命之恩的情緒裏。
周國人還沉浸在天子會拯救他們於災情的期待心情之中時。
姬悟生突然拔出佩劍,大步走向韓山武。
用冰冷的眼神怒視著早已魂不附體的韓山武。
猛的一揮手中利劍。
瞪大眼睛的韓山武,後頸本能的向後縮了一寸。
但無濟於事,隻聽“咚!咚!咚!!”的聲音。
韓山武的人頭在刑台上彈了幾下,繼而滾落起來。
軀幹上的鮮血噴湧而出,隨即癱倒在地上。
韓山武連喊一聲的時間都沒反應過來。.
便一命嗚呼!
滾落的人頭還在拚命的大口呼吸幾下,眼睛死死的盯著自己的軀體,
甚至希望有人幫他接回去,很快眨動的眼睛失去了光澤。
下麵的圍觀人民一陣驚呼,遠處在城牆上圍觀的,更沒搞清楚什麽情況。
太宰府跟隨來的官員一陣驚愕。
起初來準備營救韓山武的那幫人,更是目瞪口呆。
心想,世子不是來救我們將軍的嗎?怎麽一刀給殺了?
圍觀的非太宰府官員們心裏明鏡一樣的,這一回合,姬悟生輸了,輸的特別慘。
如果姬悟生不親手殺了韓山武,那鄭國公這個失德之人的口碑就會在周國流傳下去了。
在列國流傳下去。
隻有姬悟生親手斬殺了韓山武,才能堵住悠悠之口,還能為他們鄭國挽回聲譽。
此時的姬悟生再次後悔不已,直接讓人劫刑場不就行了嗎?
為何非要出來跟西伯鬥嘴?姬悟生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讓這個西伯為韓山武陪葬。
就算動不了天子,你一個小小的晉國間者又能如何?
晉國候難不成會為了你這個小小的間者與我鄭國翻臉嗎?
姬悟生平複了一下心情,收起了手上的利劍,整理了一下衣物。對著圍觀民眾說道,
“在下公父,曾因韓山武擅自殺害丹國國君父子,想處罰於他。但驟聞其父離世,為彰顯孝道,公父本想由他盡孝以後再行處罰。但今日得知其又違反王詔,不思悔改。天能容之,公父定不會再容。我今日親手斬殺韓山武,以贖其罪。”
民眾一陣歡呼。
歡呼是因為很多民眾覺得為王姬殿下出了一口惡氣。
周建國此刻對西伯那是佩服的更是五體投地,心想,真不辱沒鬼穀子學生的身份。
不但能句句切中要害,最後還能反客為主,逼迫姬悟生自己親手殺了韓山武。
就算鄭國公回來追問起來,也無可奈何。
畢竟明麵上,人是他兒子殺的,而且沒有人命令他兒子殺了韓山武。
鄭國公怎麽會有理由找別人清算?就算清算也從明麵上變成了私底下。
到私底下的鬥爭那就都有緩衝的餘地。
而且從爭辯的節奏看來,西伯是在將計就計的將姬悟生引導進自己的策略陷阱。
看來西伯對姬悟生的性格也是做了十分透徹的研究。周建國心裏再次驚呼,西伯大才啊。
周建國對西伯崇拜的不僅僅是口才,更是在這次相當於周國全體官員與國民的擴大會議上,一舉扭轉了天子在大家腦海裏麵的印象。
更是扭轉了王室的口碑與民心。這個局麵比自己設想了無數次的結果還要好。
而且最大程度上的降低了處決韓山武的負麵聯動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