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天子出現
西伯看著姬悟生,知道姬悟生已經亂了方寸。
準備趁勝追擊,隨即追說道“公子大義滅親,在下佩服。但在下還有一個問題想請公子賜教”。
姬悟生冷冷的看著西伯,
一字一字的回答道“請卿大夫,賜問”。
周建國在台下看的真切。
看到姬悟生壓抑著怒火,心裏也是暗自佩服:真不愧是後世鼎鼎大名的霸主鄭莊公,被逼到如此地步。依然禮貌有加,沉著冷靜。
此人城府極深啊,一般的紈絝子弟在情緒上被逼迫成這樣。
恐早已暴跳如雷,或者直接命人直接劫囚了。
西伯之所以想主動再詢問姬悟生一個問題。
就是覺得剛剛自己與姬悟生鬥智的時候,既然逼迫姬悟生斬殺了韓山武。
那麽現在該自己主動出擊了,畢竟韓山武已死,而且死在了姬悟生手上。
台下準備劫囚的人已經徹底沒有了威脅。
雖然之前他們劫囚的心已經被擊碎,但凡事都有萬一。
韓山武的死讓這件事能出現萬一的機率都沒有了。
自己可以放心大膽的采取進攻策略。
姬悟生此刻可以直接收劍走人,等父親回來收拾他們,但是他此刻內心又有太多不甘。
來之前手上握住兩張牌,一張是用自己父親施壓,另一張就是施壓不成自己直接命人劫囚。
這兩張牌沒幾個回合就全部被西伯接下,而且還連累自己父親名譽受損。
不得不殺掉韓山武來維護父親聲譽。
他知道西伯的下一個問題肯定更加尖銳跟具有攻擊性,這次他需要反客為主。
他一定要扳回一局,所以他才壓抑住怒火答應西伯的提問。
西伯也感覺出了姬悟生不服與不甘,他知道姬悟生本想親手救下韓山武獲得父親更大的好感。
卻不曾想自己不但沒救下韓山武,反而親手殺了韓山武。
換著是誰能夠甘心?
但是西伯更加知道,憤怒會讓人犯下更大的錯誤。
西伯開始清了清嗓門大聲質問道,“鄭國公高舉周王室大旗,懲罰丹國國君。為何丹國人不為周人,卻皆為奴隸。丹國國土不為周土,卻皆為鄭土?鄭國公前幾日返回王都經過災區,身為把持朝政的太宰,為何在前一次廷議不向大王呈報災情,救援災區?反而又立刻引兵攻擊胡國?攻打胡國也是大王的詔令嗎?”
這幾個尖銳的問題,一下子讓數萬圍觀的人群,氣氛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特別是那些各個派係的官員,他們的心都要提到嗓子眼了。
畢竟這種問題拿到明麵上叫人如何作答?
聽到連續這幾個尖銳問題的姬悟生,瞬間大腦竟然一片空白。
這些問題,就算是私下都不會有人敢當麵質問,何況在舉國民眾之下?
這西伯是不想活了嗎?但是無論以後怎麽找西伯麻煩,此刻的問題還是需要回答啊。
姬悟生來不及多想直接回答道,
“胡國突然攻擊鄭國邊界,我父親立刻領兵馳援。這又有何異議?畢竟軍情如火,不能耽誤。”
西伯捋了捋胡須笑著說道“在下沒有記錯的話,胡國進軍的幾個城市是前兩年被鄭國強占過去的吧?據我所知,這幾座城市並沒有得到鄭國國民的待遇,所以他們主動聯係胡國。希望胡國出兵讓他們重回胡國”。
此時的姬悟生已經被氣的血壓飆升,感覺快要進入暴跳如雷的節奏,怒視著西伯。
西伯看著已經快要失去理智的姬悟生,繼續追問道
“公子沒有正麵回答在下的問題,胡國進軍可是在太宰鄭國公與大王上次廷議以後的事情。廷議的時候,刑台下麵的眾多大臣,包括在下可都是在的。太宰鄭國公可並沒有提過災民與災情一個字。各位大人們說是不是?”
各位被架空的士大夫們,一看西伯占據絕對上風,紛紛點頭示意。
畢竟鄭國公回來他們也不怕,因為西伯問了他們一群人的話,法不責眾,鄭國公能奈他何?
此時的姬悟生簡直想拔劍把這個西伯給砍了。
也懊悔自己為何不斬殺了韓山武以後立馬轉臉走人?為何還要接西伯的話?
這可如何下得了台?現在再轉臉走人那公父不顧周國人死活這個罪名可就坐實了。
西伯此時就是想乘勝追擊,直接撕下鄭國公虛偽的麵紗。
但是卻有點忽略了整體的局勢。
西伯敢如此逼迫姬悟生主要是他斷定大霸主晉國會協助天子。
看著姬悟生語塞思考的時候,周建國幾步跨上了刑台。
引得台下一片驚呼,民眾們看到一個奇裝異服,帶著鬥笠的人躥上了刑台。
此為何人?很多人心裏都犯著嘀咕。
周建國知道古代帝王一般都是越神秘越好,從來都不示低階官員。
更何況是普通百姓?那是為何呢?就是因為帝王堅信王霸之術,越神秘對老百姓來說越威嚴。
古代如果老百姓經常能見到帝王,也發現原來帝王也有麻子,長的也一般,小眼睛,矮鼻子。
那就失去了對帝王的畏懼之心,讓統治階層統治成本變高。
但是此時的周國,如果他還是秉持著虛頭巴腦的王霸之術。
他就會繼續被鄭國公架空下去,他準備走上台前,這次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西伯已經把前麵鋪墊的非常好了,正好趁姬悟生為難之際,自己上台是最佳時機。
而且西伯的問題的確太尖銳,會讓雙方都失去了緩衝的餘地,也會給西伯帶來殺身之禍。
周建國需要在這個時候接管這個局麵。
在眾人詫異中周建國穿過人群,準備躥上台的時候,東野澤還在全身關注聽他族兄說話。
都沒注意他保護的人跑了,太年輕容易走了神。
西伯則是完全嚇了一跳,雖然與大王促膝交談,彼此交心。
但是大王的古怪脾氣他還是沒有摸透。
周建國幾步走到台子上,經過韓山武噴灑血水出來的地方時,還輕輕的跳了一下,生怕踩到血水。
西伯不知道周建國準不準備顯露身份,因為周建國還帶著鬥笠,隻是注視著他走過來,並沒有行禮。
姬悟生正在為回答這個問題為難時,看到這個奇人躥上台,也是一臉茫然。
周建國走上台,看了看韓山武的屍體跟頭顱,第一次見身首異處原來是這個樣子的。
隨即周建國摘下了頭上的鬥笠。這個動作完全明示了周建國的意圖,姬悟生看著周建國似乎有點麵熟。
此時西伯則立馬領會到了,隨即撲通跪倒在地,急忙說道
“微臣,叩見大王”。
西伯的這一叩拜,讓圍觀群眾跟官員一陣詫異,但是前排的內廷官們定眼一看。
真的是大王,隨即紛紛跪倒在地,喊道
“臣等,叩見大王”。
官員們跪倒一片,前麵很多民眾才反應過來。
真的是大王,開始紛紛跪下。
因為人數太多,後麵的民眾不知道前麵發生了什麽,前麵的人不停的往後傳,說是天子駕到了。
後麵的人才一排排的跪倒下去,城牆上的人遠遠看著這裏,跟水波一樣跪倒的人群很是奇怪。
這時候的姬悟生環視了一下周圍的人,再定眼一看麵前穿著怪異的這個人。
的確是天子,他曾經見過,也順勢跪倒在地。
說道“臣,叩見王上”
周建國也環視了一下所有人,大聲喊道,“都起來吧!”。
話音一落,眾臣紛紛起身,有的還撣了撣身上的塵土。
民眾們不知道該不該起,還麵麵相覷的跪在那裏。
周建國再次大聲喊道“都起來,全體民眾都起來吧”。
然後跪倒的眾人才陸陸續續的起來,跟跪倒時候一樣,像水波一樣傳導到遠處。
周建國慶幸自己是個軍人,軍人平時訓練都是聲音洪亮的吼著說話。
所以他知道如何從胸腔發出既鏗鏘有力又可以傳很遠的聲音,也方便了自己與這麽海量的人群說話。
此時的姬悟生心裏犯起嘀咕,原來大王一直藏在人群裏?
那我剛剛指責他朝政不作為的話他全部聽見了?
此刻上來是要跟西伯一起在輿論上置我於死地嗎?
在百官與民眾麵前,我怎能公開與他對峙?豈不是會被扣上大不敬之罪?
姬悟生此刻徹底亂了方寸,心亂如麻。
更加後悔自己出現在這裏,直接讓人劫囚不就行了嗎?哎,悔之晚矣!
焦急之時,額頭已經開始滲出豆大的汗珠。
此刻他真有自殺的念頭,不然已無法麵對。
周建國親自上去扶起姬悟生,
還親切說道“悟生,快起。作為兄長,寡人見你身處困境,所以想替你說幾句公道話駁斥西伯。”
聽到這話的姬悟生更是一臉懵。
心想,幫我?你們這是唱哪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