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西伯激辯姬悟生
西伯也猜到今天太宰府的人會出麵。
但是有點意外的是,鄭國世子親自出麵。
這個意外也並沒有打亂西伯的應對之策。
西伯也環視了一下圍觀民眾,鏗鏘有力的答道,
“在下奉王詔,贖救散落在周國的丹國人。如有違背王詔負隅抵抗者皆重罰。在下並不知此人是鄭國將軍。隻知道他原是周國人,又在周國境內公然違抗王詔。固被捕,在此當眾處決,以警示其餘違抗詔令之人。”
西伯的聲音清脆響亮,在天空中回**,連遠處城牆上的人都能隱隱聽見。
人群裏的周建國甚至覺得,西伯的嗓子唱歌劇都沒什麽問題,標準的男高音。
姬悟生挑了挑眉,順勢歪著腦袋點著頭。反問道,
“據晚輩所知,韓山武家裏的丹國人都已經被卿士命人帶回了吧?隻是稍微違抗了一下王詔,就要直接殺頭?我們的天子已經多年未理朝政,現在突然就來了一封這樣奇怪的王詔,而且還是違背行政流程跳過太宰府直接頒發的,王詔是真是假呢?”
西伯冷笑一聲,轉身看著下麵的民眾。
“王詔,在下是不敢捏造的。這可是夷三族的大罪,等行刑過後,公子可以直接進宮麵見王上,便可知曉。”
“那晚輩就有一個疑問,既然王詔是真。那說明王上遭受雷擊的王詔也為真?”姬悟生語氣開始變得尖銳而富有挑釁。
西伯不假思索的回道“當然!”
人群中再次**起來,人們再次議論紛紛。
這幾日王上遭受雷擊的事情本來就沸沸揚揚,很多民眾都認為上天在示警或者懲罰天子。
雖然也有傳言說是上天在喚醒天子,甚至有人傳言有姬姓先祖進入到了天子體內拯救周國。
但是最近周國連日暴雨,致使多地受災。
眾多百姓流離失所,這個說法也就站不住腳了。
西伯看到議論紛紛的民眾,這才明白姬悟生此問的用意,但是西伯微微一笑並不在意。
姬悟生等到人群稍微安靜下來以後繼續對著民眾說道,
“周國數日暴雨,幾處河堤決口,王都險些被淹,上天降下災禍皆因人事不修。天子整日迷陷深宮,不問政事,這幾年來都是我公父在太宰職位上,殫精竭慮為國為民。天子如今因一小事擅殺公父的愛將,於公於私,都難讓天下人信服。”
圍觀的民眾紛紛向姬悟生投去讚許跟認可的目光。
很多人甚至議論著,如果不是鄭國父子庇護,他們周國早就完蛋了。
韓山武家族的人在下麵直接起哄,高喊著
“世子說的對!”
“沒有太宰大人,我們早就活不下去了”
韓山武家族的人在人群中帶起了輿論的節奏。
混在人群裏的周建國氣的牙癢癢。
他在天祿閣不但翻看了史料,還翻看了周國這些年來的財政支出記錄。
每年大諸侯給天子的財物全部被鄭國公拿走了充當軍費,周國全國老百姓上繳的稅糧都被鄭國公拿去充當軍糧。
更加過分的是周國的稅賦明顯是高於鄭國自己國家的稅賦。
這說明鄭國公完全沒有想過好好治理周國,可能鄭國公知道無法實際吞並周國,那就盡一切力量壓榨出周國的資源。
鄭國公給王室的開支跟鄭國公自己拿走的比起來,王室簡直就是像討飯的乞丐。
但是現在鄭國公成了為國為民,自己成了無道昏君。
不過冷靜下來的周建國覺得自己以前是挺昏君的,被人家揪住這個小辮子也沒辦法啊。
西伯看著一邊倒的民意,知道姬悟生是有備而來啊。
便對著姬悟生說道“公子認為大王還有哪些做的不對的,煩請你都指正出來”
姬悟生沒有想到西伯沒有任何辯駁,卻讓自己繼續說。
雖然心裏疑惑,但也覺得正合自己心想。
接著說道,“大雨驟降,多地受災,難民四起。王上不思救災救民,卻徒耗錢財贖救丹國之奴隸。這讓周國難民何以自處?”
姬悟生話音剛落,圍觀的人海就爆發出一陣陣“彩!!”與“說的好!!”。
人群裏的周建國,一看這架勢,深知民怨積累已久。
如不是姬悟生這樣帶頭,民眾也是無處宣泄。
更不敢這樣當眾表達對王室不滿。
西伯環視了群情激奮的人群,向刑場下的人群彎腰作揖行禮。
等到人群稍稍安靜下來,便說道,
“看到如此民怨沸騰,臣下作為大王的內廷官員,是有失職的。然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公子,不知可否回答?”
姬悟生覺得自己已經完全掌握住了當下形勢,心裏也根本沒把這個內廷官放在眼裏。
雖然得知他背後可能有晉國的支持,但在營救韓山武這件事上觸動不到晉國的利益。
所以也就不用擔心晉國會做出的反應。
隨即姬悟生還是禮貌的回禮,答道“請卿士賜問。”
西伯捋了捋自己短小的山羊胡“適才公子詢問大王是否真的遭受雷擊,大王早已經明發詔令通報過天下。雷擊致大王昏迷數日,災情是我們內廷官沒有通報大王。我們內廷官為何沒有通報大王?那是因為我們內廷官從未接到過任何你們太宰府的災情報告。敢問公子是與不是?”
姬悟生一聽這反問,心想這西伯看來是要跟自己硬剛啊?
他最近調查過幫助大王做這些事的人,都是西伯安排的。
但是根據調查,大王雷擊之前,西伯與大王並無特殊接觸過。
而且西伯作為晉國侯的間者,也肯定不會毫無顧忌的為大王賣命。
姬悟生本來斷定這西伯必會一遇壓力就軟。
所以他出麵之前也沒把西伯放在眼裏,看來是自己失算,小瞧了他。
還是背後真有晉國侯的授意?姬悟生心裏也開始嘀咕起來。
這時姬悟生沒有了剛剛的那種氣勢。
“可能是我們太宰府,太過於繁忙政務。忘了通報於大王”姬悟生壓著聲音回答道。
這個聲音隻能讓圍觀的前麵一部分人能聽到。
西伯一聽,立馬提高嗓音高聲質問,
“既然你們太宰府從未通向大王報過災情,大王怎麽會得知災情?”
圍觀人群聽到姬悟生如此回答,對大王的怒火消了一半。
在聽到西伯如此反問,他們內心也同樣有此一問。
因為普通百姓都知道,各國君主都是拍板事務,太宰府是處理具體事務的。
但反過來,如果太宰府不上報,君主如何拍板?
姬悟生也感覺到了圍觀群眾的情緒轉移。
甚至已經出現了一些思想壓力。
靈機一動,轉移話題,再次反問西伯,
“丹國人為奴這件事大王深處宮闈是如何得知的?就算太宰府,一時忘了通報大王災情。為何大王會知道別國之事,卻不曉本國之禍?”
這一反問,直擊要害。
圍觀人群的情緒導向立馬又被姬悟生牢牢掌控。
下麵民眾紛紛點頭認可,認為大王這是在對本國災情裝糊塗,太宰府的失職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時人群裏的周建國內心感覺自己好冤,他本想微服出巡就是看看民間冷暖。
哪知道剛剛出城半日的馬程,就遇到韓山武家出殯,自己還真不知道這次大雨讓周國境內受災嚴重。
而且自己還沒走到災區,也不知道哪裏受災了。因為自己走出的半日馬程並沒有看到受災情況。
可能王都附近的土地都在地方小貴族手裏,所以土地地勢較好。
西伯在姬悟生的反問下,並未慌張,高聲反問道,
“丹國可是周國最忠心的諸侯國,陽樂王姬殿下才下嫁丹國不久。而且剛剛為丹國國君誕下一子。丹國國人為何會為奴?”
一聽到西伯如此反問,姬悟生一愣。眼神開始變得銳利,心想,看來西伯是要存心與他鄭國作對了。
而且還不是善茬。姬悟生環視了一下圍觀人群,突然發現不知道何時,內廷官的官員們還有一些被他們太宰府架空的官員都出現在了圍觀人群的前麵。
這裏的很多官員本來是該有實權的,甚至有些人本該有的實權不該比太宰府低多少。
此時姬悟生才知道,他們原來都是有備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