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圍剿

在亂民開始四處出擊後,越來越多的豪族,大戶被亂民洗劫。

本來,王華前往北陳借糧後,兗國決定暫時改變對亂民的方針,大軍前往並不打算直接進行圍剿,而是先進行安撫。

但是大量豪族和大戶出事,使得兗國的朝堂開始出現反對意見。

畢竟哪個豪族大戶沒有在朝堂上麵有一兩個靠山,沒有這些靠山,如何成為雄霸一方的大勢力。

朝堂裏的官員收了地方豪族大戶的孝敬,等對方有事的時候,自然不能裝聾作啞,不然以後誰還給他們孝敬。

畢竟大多數官員的橫財都是這些豪族大戶孝敬的,可以說,他們才是官員們真正的衣食父母。

至於說朝廷發的那些俸祿,還不夠官員們一個月去一趟怡紅院呢!

所以越來越多的朝臣要求圍剿亂民。

而家和雖然有心阻止,但是麵對九成九官員的請求,他顯然是無法拒絕的。

於是隻能更改命令,讓範昭義改撫為剿,盡快鎮壓亂民。

範昭義看著斥候剛剛偵查回來的情報,他忍不住捂住了腦袋。

就在剛剛,他得到了斥候發回來的情報,數十萬災民既沒有正麵迎擊其麾下的五千甲兵,也沒有據城以守。

而是全部移動到了三道梁。

三道梁是一片山區,因為山勢呈階梯型的三層,所以被稱為三道梁。

而作亂的災民不但撤退到了三道梁,還在山上構築起了嚴密的防禦工事。

雖然說,以他的目光來看,那些防禦工事算不上合格的存在,但是畢竟也是一些防禦工事。

自己麾下隻有五千甲兵,強攻數十萬災民,如果是平原地帶,他還是有信心的,但是山區,他還真的沒有把握可以擊敗對方。

不過他自己已經在朝堂下了軍令狀,不打是不可能的。

而且,他還發現,作亂的災民將他們所席卷的地區所有鐵匠都抓了去。

他很清楚,這是亂民在打造武器,自己拖的時間越長,亂民擁有的武器也就越多,以後也就越難打。

而現在發起進攻,根據各縣的損失來看,亂民擁有武器的人員不會超過三萬,而且都是一些簡單的武器,像弓箭盔甲基本沒有。

於是範昭義大喊道:“傳令大軍,明日開拔,前往三道梁!”

翌日。

五千甲兵開始向三道梁前進。

當天傍晚,五千甲兵抵達三道梁附近。

一路上,範昭義並沒有遭到亂民的攻擊,甚至都沒有看見亂民。

第二天,範昭義便率領大軍兵臨三道梁。

範昭義站在巢車上麵,觀望著遠處的三道梁。

亂民根據三道梁的特點,布置了三道防線。

第一道是在三道梁外圍平原地帶,挖掘了一道壕溝。

並在壕溝後麵,布置了大量的災民。

接著是山腳下的第二道防線,有不少木柵欄,拒馬。

隨後是位於半山腰的第三道防線,也是最後一道防線,亂民使用石頭臨時修建了一道矮牆。

而從山腰到山頂,則是大量的草棚,那裏是黑壓壓的老弱婦孺。

雖然亂民的布置看上去還可以,但是範昭義有信心擊潰對方。

“牛副將,你率領一千五百大軍作為前鋒,前去迎擊。”

“是!”

“楊校尉,謝校尉,你兩人各率領五百人作為牛副將的兩翼護衛。”

“是……”

“擂鼓進軍!”

“咚咚咚……”

隨著戰鼓的敲響,三千名士兵,排列著陣型,開始向三道梁靠近。

“咕嚕……”

第一道防線上的災民看著正在慢慢靠近的軍隊,不少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雖然說他們人多勢眾,但是畢竟所有人都是第一次麵對全副武裝的國家軍隊。

雖然對方隻出動了三千人,但是光看著對方甲胄在陽光下發出的耀眼光芒,就讓不少人心生緊張。

災民們忍不住緊了緊手中的竹竿。

因為缺乏足夠的武器,所以大部分災民手上其實隻有一根削尖了的竹竿。

在兗州地區,竹子可謂是四處可見,災民們沒有鐵製武器,便用竹竿來代替。

不單單是武器,還有盾牌,也是用竹子製造的。

“弓箭手準備!”

隨著軍隊越來越靠近災民,首先發起攻擊的便是軍隊當中的弓箭手。

“五平三靠!”(五平指的是頭頂貫平,兩肩靠平,兩手抬平,兩足踏平,心氣和平。五平中兩肩平是基礎,兩肩平的基本要求是做到兩肩要塌下,兩肩塌下了,塌實了,其他動作都好做了,練射箭基本功,練塌雙肩是基礎。三靠指的是脖靠肩,肋靠弦,箭靠臉。)

弓箭手熟練的拉弓搭箭。

“抬臂!”

隨後五百弓箭手將弓箭抬起一定角度。

“放!”

瞬間,五百支箭矢飛向災民的頭頂。

雖然說弓箭拋射在精確度方麵不會太高,殺傷力也會有所減弱。

但是首先,對麵的災民站隊密集,可以說,想不命中都難。

至於說殺傷力嗎,麵對身披盔甲的軍隊,拋射確定顯得殺傷力不夠,但是災民們可沒有盔甲,都是布衣,顯然是無法阻擋箭矢的。

“啊……”

從空中落下的箭矢紮進密密麻麻的災民當中。

既沒有盔甲護身,又沒有盾牌抵擋的災民,顯然對於箭矢沒有太好的辦法。

隻能在原地,忍受著箭矢的洗禮。

而隨著一波又一波的箭矢落下,災民們的心理正在遭受著嚴重的打擊。

首先是,箭矢的攻擊,真正殺死的人員有限,大部分中箭者都是受傷。

但是這些受傷的災民倒在地上,發出痛苦的哀嚎。

這些嚎叫聲,就像是壓在其他災民心頭上的石頭,在一點一點的把他們的臨戰之心壓垮。

更關鍵的是,災民這邊缺少反擊的手段,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對方的箭矢落在自己頭上,他們卻又無能為力。

“我不打了,救命啊!”

在經曆過幾波箭雨後,終於有人無法繼續承受。

他扔下武器,轉頭就跑。

這名災民的做法就好像是導火索一般。

緊接著,其他災民也紛紛調整方向開始逃跑。

“抬臂平舉,放!”

弓箭手改變射擊方式,由拋射,改為平射。

幾波箭雨過後。

還留在壕溝對麵的災民也徹底潰逃。

因為一點引發的潰敗,很快便蔓延至全線。

“前進!”

見對方潰逃,圍剿軍隊開始前進。

“嘭嘭嘭……”

一座座簡單的木板橋很快便架上了壕溝。

圍剿部隊迅速通過壕溝,以零傷亡的代價便擊破了第一道防線。

很快,一千五百士兵已經越過壕溝,重新列陣完畢。

接著一千五百士兵繼續前進,向第二道防線壓去,而五百弓箭手則轉身返回大軍所在的地方。

他們已經射出多波箭矢,已經完成了弓箭手的任務,接下來的近身搏殺,他們是不需要參加的。

畢竟弓箭手太值錢了,用他們去近身搏殺,實在是大材小用。

範昭義看著僅僅隻是在箭雨下便崩潰的數萬災民,露出了一個笑容。

雖然說亂民退守三道梁出乎了他的預料,但是結果還是證明。

在自己訓練有素的五千甲兵麵前,這些不久前還是農民的亂民,並沒有多少戰鬥力。